2023年美股市场下半年策略:盈利普遍超预期,料2023H2演绎指数级行情

  • 来源:艾德证券期货
  • 发布时间:2023/07/24
  • 浏览次数:871
  • 举报

第一篇 2023 年上半年美股市场回顾

1.1 2023H1 美股纳指再创新高,美经济预期的反复推升指数行情

2023 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央行整体仍深陷加息进程中“难以自拔”。虽然成熟市场通胀数据持续回落,核心通胀的僵固性却依旧受到各大央行关注。因此,利率见顶预期即便抬升,也仍然难挡降息推演普遍推延。所幸在全球经济仍保有韧性的前提下,该等复杂预期的此消彼长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正逐渐降低。

回望上半年的全球金融市场表现,相较香港和中资股市场的表现平平,纳斯达克指数在美联储加息、通胀、银行业暴雷和债务上限危机的重重干扰下仍创下阶段新高,涨幅超 31.73%。同时,日本和欧洲市场也有不俗表现,其中日经 225 指数涨幅 27.19%、德国 DAX 指数涨幅 15.98%、法国CAC40 指数涨幅14.31%。

具体而言,环球股票市场主要指数中美股市场的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 500 指数整体呈现年初震荡整固,年中反弹上行的走势。2023 年 2 月初至 4 月中旬期间,市场对美国经济预期的反复或是支撑该两大指数走势的主要成因。而在此期间,港股及中资股市场主要指数,即恒生科技及 MSCI 中国(美元)指数走势年初虽然在中国防疫政策优化和美国货币宽松退坡的内外助推下积极拉升,2 月初后却持续走弱,跌势即便趋缓却仍震荡剧烈。海外市场货币环境变化的扰动显然加重了香港和中资股市场的避险情绪,持续拖累指数行情。 反观 2023 年 4 月中后期,市场虽然对美国经济究竟是“软着陆”或“硬着陆”仍存疑虑,指数行情却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一方面,美股市场中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 500 指数借助震荡,迅速反弹冲高;另一方面,香港及中资股市场中恒生科技指数和 MSCI 中国(美元)指数虽然然震荡仍剧烈,却跌势趋缓。这主要源于该期间内,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结构性行情的崭露头角。

2022 年 10 月中旬至 2023 年 2 月初,在美国货币政策宽松退坡叠加中国防疫政策优化的宏观环境影响下,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 500 指数止跌步入震荡区间;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和MSCI 中国指数强势反弹上行。该时间区间内,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催化下自高点回落。2023年2月至3 月初,由于美国一系列超出预期的经济数据缓解了市场对美国经济或受货币政策紧缩影响加速步入衰退的担忧,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复升。但当名义利率走高使长端美债等资产的回报上升时,贵金属作为无息资产的表现反而受制。然而 3 月初美国区域性银行暴雷事件的发生,显著压低全球风险偏好,黄金作为贵金属中的避险资产因而受益。通常将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视作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二者高度负相关。但3月初以来通胀、地缘政治和金融环境稳定性的变化给予黄金溢价。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迅速回落,而COMEX黄金指数震荡上行,二者间背离扩大。

2023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的超预期同样给予美元较强支撑,使其数度实现阶段性反弹,整体宽幅波动。1 月初美元指数曾因中国防疫政策优化后的强复苏预期压低美国对非美国家利差相对减弱基本面优势而显著下行。2 月份受超预期增长的美国通胀、就业、零售销售等经济数据的影响,美债利率明显反弹,支撑美元表现;3-4 月份区域性银行暴雷事件发酵推升金融稳定风险,叠加经济数据整体走弱,美元指数触顶回落并持续于年内低点附近徘徊。然 5 月上旬以来,在美国经济数据显露强韧性及基本面优势的辅助下,美元指数连续数周反弹。 于此同时,与美元指数呈负相关的原油价格 2023 年上半年整体上却更多的呈现偏空趋势,相关性有所减弱。这主要源于市场担忧美联储加息周期下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或压低原油需求。

1.2 2023H1 美股 IPO 逐步解冻,但尚未全面复苏

2022 年下半年美股 IPO 市场受美国史上最激进的紧缩周期影响,曾深陷断崖式低谷,从繁荣走向萎缩,然 2023 年上半年显然有所好转。2023 年上半年在美国的证券交易所进行的合计123 次IPO(2022 年下半年:121 次)中,IPO 家数曾一度回升至 2022 年 8 月份的最高峰水平;同时发行了近118.40 亿美元的一级市场股票,整体融资规模是 2022 年下半年的超两倍。 高盛旗下衡量 IPO 整体环境的一项指标,即 IPO 发行晴雨表已自 2022 年最低点的7 飙升至93,达成2022 年 3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并预计将继续反弹。通常,该指标达到 100 的水平意味着IPO 发行恢复往常水平。其主要衡量包括企业首席执行官信心、两年期美债名义收益率的变化、标普500 指数距离52周最高点的距离以及 ISM 制造业数据等因素。 这些迹象似乎表明,美股 IPO 市场正逐步解冻,但距全面复苏尚需时间。

按板块类别划分,2023 年上半年医疗保健和金融板块不论在 IPO 融资规模和IPO 家数层面均位居前列。其中,医疗保健板块的 IPO 融资规模达到 61.38 亿美元,占比 35.62%;IPO 家数为37 家;金融板块的IPO融资规模达到 55.76 亿美元,占比 32.36%,IPO 家数更高达 83 家。

2023 年上半年,共计有 115 家新公司 IPO 上市,总募集资金 109.70 亿美元。其中,有35 家为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募资额 19.69 亿美元,占总募资额的 17.94%。有 5 家公司的IPO 首发募资总额超过了5亿美元,而仅有 KENVUE 和 COREBRIDGE FINANCIAL 两家公司的 IPO 首发募资总额超过10 亿美元,发行价格均超过 20 美元,分别属于医疗保健和金融板块。

1.3.2023H1 信息技术板块大行其道,工业板块获得大比例资金流入

2023 年上半年标普 500 指数十一大板块内信息技术板块涨幅居首,达到23.87%;其次是非必需消费板块和工业板块,涨幅均超过 15.00%。而分季度来看,2023 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涨幅冠军分别是信息技术板块和工业板块,涨幅分别为 10.34%和 14.50%。

资金流向方面,美东时间 2023 年 4 月 16 日-2023 年 7 月 16 日,美股市场共有3 个行业/板块ETF获得超 10 亿美元大额资金净流入。金融行业 ETF(XLF.US)于 1 月期获得资金净流入12.51 亿美元,占3月期总额的60.46%;医疗保健行业ETF(XLV.US)于1月期获得资金净流入11.82亿美元,占3月期总额的143.82%;通讯服务行业 ETF(XLC.US)于 1 月期获得资金净流入 10.57 亿美元,占 3 月期总额的416.66%。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工业行业 ETF(XLI.US)于 1 月期获得 8.38 亿美元的大额资金流入,占3月期总额的 114.20%。

第二篇 2023 年下半年市场前景展望

2.1 美经济环境展望:经济未见明显衰退,核心通胀粘性犹存

美国经济未见明显衰退。2022 年 3 月伊始,由于美联储错误判断通胀预期,在其后短短一年时间内,连续快速十次加息,导致美国联邦利率从 0%上升至 5%,累计加息幅度达 500 个基点,加息速度为过去四十年来最快。虽然利率大幅上升,但美国经济增长仅是放缓,未见明显衰退。如美国一季度GDP 季调环比折年率终值为 2%,虽然连续第三个季度放缓,但未见负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劳动就业仍然强劲,消费支出稳定增长,美国经济活动,各行业生产和销售整体平稳,支撑着整体经济增长。

通胀下行,核心通胀粘性犹存。上半年美国 CPI 回落明显,但核心 CPI 回落速度较慢,显示一定的粘性。5 月美国通胀同比快速降至于 4%,但除能源价格下跌外,食品、住房、交通服务价格环比增速均小幅回升,二手车价格继续上涨,指向通胀韧性仍然较强,核心通胀下降速度依然偏慢。如果看今年的数据,核心 CPI 同比增速几乎维持在 5.5%左右未见下降,且 5 月核心 CPI 环比持平于上月的0.4%,以美联储达到2%的长期目标来看还有很长的距离。

具体来看,5 月能源价格大幅下跌是当月 CPI 超预期回落的重要原因,疫情结束后,全球经济面临的供给冲击趋于缓和,加上供应链的改善和企业去库存,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动力消退,减弱了核心商品的通胀压力。不过,住宅分项始终保持相对坚挺,回落幅度有限,5 月住房价格环比升至0.6%,上月为0.4%,其中,主要住所租金价格环比为 0.5%,略低于上月的 0.6%,指向住房通胀放缓趋势已经形成,但环比仍处在较高水平。剔除房租、能源的通胀因素下降的幅度也较为有限,当然这与劳动力市场数据强劲,工资增速较高有关。

展望下半年,考虑到基数效应走弱,能源价格下跌空间有限,薪资和房租价格粘性,总体通胀数据将会进入平台期,CPI 或许会维持在 3%-4%的区间内震荡,核心通胀虽有下行趋势,但仍然会高于2%的目标区间。 能源价格方面,下行空间有限,随着美债上限的风险解除,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与此同时,油价前期已经大幅回落,近期 OPEC+延长减产协议达成,沙滩宣布 7 月自愿减产 100 万桶/日,皆对油价形成底部支持,油价大概率会为维持区间震荡格局。

住房和房租方面,由于住房和房租的属性,美国通胀粘性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住房价格走势,目前虽然回落,但回落速度依然较慢,同时 5 月美国新签租房价格仍然在环比上涨,预计下半年房租价格仍然会有较强的韧性。

就业方面,就业供需矛盾正在逐步缓解,但工资增速仍然保持在 4%-5%的较高水平且下降速率较慢,5月时薪环比增速由上月 0.4%降至 0.3%,同比增速自上月 4.4%降至 4.3%。劳动就业这块下半年对于通胀仍然有粘性。

消费支出是推动经济增长,韧性的关键因素。一季度消费者支出环比季调增长了4.2%,高于市场预期的 3.8%,为 2021 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尤其是商品(以汽车和零部件为主)和服务(以医疗保健、食品服务和住宿以及“其他”服务为主)的增长,报告称,消费者在耐用品方面的支出增加了16.3%。耐用品的消费支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对生产和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就业市场繁荣和薪资增长以及服务业活动明显的增长下,以及居民债务负担较低的影响下,即使利率上升也给经济带来了较强的韧性。

美国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就业韧性超出以往。数据显示,美国 5 月非农就业33.9 万人,比4月增加8.6 万人,失业率为 3.7%,较上个月增加 0.3 个百分点,失业率反弹升高,创出7 个月以来最高。供给方面,5 月劳动力人口小幅增长 13 万人,劳动参与率为 62.6%,持平于 4 月,截至5 月劳动力缺口仍然有228万人左右。虽然美联储有意为就业市场降温,但以目前劳动力参与率的水平来看,进一步提高的概率有限,劳动力供给缺口的压力仍然会影响到就业市场,即使要完成美联储的意愿愈合也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

居民偿债率处于较低水平。从有数据来看,美国居民的偿债率为 1999 年的9.68%水平,随后在08年最高上升到 11.55%的水平,其后一直回落,最低去到 2021 年的 7.18%的水平,目前7.6%的水平也是历史较低的水平。由于疫情前美国居民债务较低,加上前期去杠杆的优化,居民可以支配收入比例上升,债务比例下降,随后美联储的货币宽松,居民持有大量的现金,借贷意愿降低,因为债务也没有明显的上升,即使随后美联储加息,居民的偿债负担也没有大幅提高。

2.2 美货币政策展望:美经济格局高通胀高增长,高利率或维持较长时间

利率仍然会在下半年保持在高位运行。6 月 15,美联储维持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5.0-5.25%不变,但会议声明中表示维持利率不变是为了“让委员会能够评估更多信息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其余声明内容与 5 月会议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如前所述,基于通胀的粘性,经济的韧性以及就业和薪资的积极性,我们预计美联储仍然会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 从点阵图来看,2023 年底的利率预期从 5.0-5.25%上调至 5.5-5.75%,即年内还会再加息50bp。但相比之前美联储快速也大跨步的加息来抑制通胀不同,在高通胀的环境下,还要保证经济稳步增长,实现软着陆,还要防范金融行业的风险,和债务上限的问题(即使目前达成了债务上限,但如此高的利率下,美债暂时未找到大买家)美联储的动作势必会小心谨慎,基于此我们预计下半年美联储至少会加息一次,频率和幅度都不会太大,这样也会给美联储更多的时间来观察经济情况和金融风险(银行风险)等主要因素的变化。

以目前美国的经济韧性和全球经济产业链的重塑和转移之后,美国不得不接受通胀中枢的提升,高通胀,高利率,高增长或许会成为目前美国经济的主要格局。从美债收益率来看,自去年以来一直都是维持在高位震荡,也未出现单边下跌的趋势。我们预计美国高利率会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至少在明年一季度前,利率不会有明显的下降。

第三篇 2023 年H2 美股市场四大主线

3.1 美股市场的整体配置策略:维持乐观,优配持续增长及盈利行业

回顾过去,美国 CPI 于 2022 年 6 月份达到峰值 9.1%,之后连续三个月下行至9 月份的7.7%;同年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延续强收紧的货币政策,加息 75BPS,同时释放未来仍将维持强加息的路径。在CPI持续下行,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美股三大指数(道指、纳指、标普500)于2022年10月 13 日同时见底,早于美联储加息幅度放缓两个月,之后三大指数在振荡中不断回升。在全球大类资产涨跌幅中,2023H1 纳指以 31.73%的涨幅排名第一,标普 500 指数以 15.91%的涨幅排名第六。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有三点: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效应;二是 CPI‘下楼梯’式稳步下行,核心PCE 虽有粘性但趋势向下已然形成;三是失业率徘徊在较低的 4%以内、非农就业数据稳健、居民超额储蓄等将支撑经济基本盘。

结合公司盈利增长和估值方面的考虑,我们乐观估计 2023H2 年纳斯达克指数合理价位区间为12,711-16,027,对应预期市盈率为 24.35-27.39 倍;标普 500 指数区间为4,277-4,812,对应预期市盈率为 35.86-45.22 倍。与目前指数水平相比(截止 7 月 3 日收盘,纳指 13,816.77 点,标普500 指数4,455.59点),纳指和标普 500 指数 2023H2 年最高仍有 16%和 8%的上升潜力,接近指数历史新高位置。

3.2 主线一:AIGC 风潮崛起,带动整个科技板块高成本高产出

2023 年一季度美股震荡上行,二季度呈单边加速向上,不同指数表现有所分化。大盘指数标普500上涨 15.91%,周期股为主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 3.8%,标普 500 信息科技板块上涨42.06%。标普 500 信息科技板块,成份主要聚焦在美股科技股层面,以 Meta、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五大科技龙头为例,一季度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除微软外其余四家巨头业绩均低于预期。来自于宏观经济的逆风、美元走强等问题是科技股业绩承压的主要因素。这些公司普遍意识到当前宏观压力,积极通过削减开支、降本增效的方式提升盈利能力。而科技创新仍是抵御周期的最强劲武器。

自年初微软收购的 Open AI 发布 ChatGPT 应用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迅速成为新一轮数字产业化变革浪潮,所涉及的产业链已迅速成为全球资本瞩目的焦点,相关公司股价均实现大幅上涨。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企业巨头们已通过持之以恒的研究创新,逐渐具备从量变到质变的厚积薄发能力,从而有望在中长期持续推动自身不断成长进化。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是取代、而非辅助人类,将是对生产力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决定人工智能 AI 前景的是找到商业化的应用场景。 随着加息末期的到来,我们看到大部分公司都杠住了高利率的环境,二季度业绩即将发布,预期大型科技股业绩将普遍超过市场预期。标普 500 信息科技行业指数市场一致预期2023Q3、2023Q3 每股盈利分别为 25.18 美元、29.97 美元;同比增速在 2023Q2 见底回升,2023Q3、2023Q3 每股盈利增速分别为-3.28%、20.22%。

3.3 主线二:劳动就业景气度抬升,消费板块或受益

2013 年 Q1 消费贷款比率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后首超抵押贷款比率,显示消费模式发生了改变,由以房地产投资为主转变为满足日常需要及提高生活品质的物质与服务消费。美国家庭消费贷款比率已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但整体家庭负债比率仍差一点,主要由于家庭抵押贷款受制于高利率环境。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爆发,对居民的出行、消费、人身安全等造成了严重影响,预防性储蓄急剧攀升,叠加 3 月份美国政府推出财政刺激政策,2020 年 4 月美国个人储蓄存款占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比例急升至 33.8%。其后,于 2020 年 12 月、2021 年 3 月再次推出两轮财政刺激。消费补贴、派发现金等财政政策是支撑居民收入提升和消费增长的核心原因,也是高通胀下美国个人消费开支仍表现较强的主要因素。但我们发现,自 2020 年初至 2022 年中,个人储蓄存款占个人可支配收入比例从33.8%降至2.7%,初步估计因政策刺激而带来的储蓄已接近耗尽的水平。

从 2022 年中至 2023 年 5 月份,个人储蓄存款占个人可支配收入比例已从低点2.7%回升至4.6%,这主要是由于失业率的持续低位及非农就业的强劲所致,属内生性增长。美国 2023 年5 月个人消费支出达14.386万亿美元,自新冠疫情以来仅次于 2023 年 4 月份的 14.390 万亿美元的第二高点,且并未随着CPI的降低而下降,显示主要依靠消费支撑的美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 由于高通货胀叠加消费补助效应逐渐减退,实物商品消费需求减少,美国零售商库存从2022年初开始快速上升,偏离正常的趋势线水平;而主要零售商通过陆续通过打折、促销活动清理库存,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预期。

可预测消费者支出的先行指标--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 7 月值 72.6,创22 个月以来的新高;相对滞后的指标--美国咨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创 16 个月新高,均显示消费者情绪比较乐观,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持较正面的态度。

美国家庭负债比例已基本接近疫情前水平,在高通胀高利率的环境下继续加杠杆的能力有限;因疫情政策而派发的现金、消费补贴等带来的储蓄已接近耗尽的水平,美国零售商库存从2022 年初开始快速上升,偏离正常的趋势线水平,导致零售需求面临压力。但由于失业率的持续低位及非农就业的强劲带动了经济的内生性增长,个人消费支出并未随着 CPI 的降低而下降,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咨商会消费者信心均显示消费者情绪比较乐观,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持较正面的态度,显示主要依靠消费支撑的美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 因此,我们预计 2023 年下半年标普 500 行业中日常消费确定性或优于可选消费,高收入人群的财富效应较为稳健,对通胀的敏感度较低。

3.4 主线三:高通胀高利率高增长环境下,传统板块潜藏投资机会---金融业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为确保美国银行系统能够经受得住动荡,检查银行抵御危机的能力,美联储对全美银行引入了压力测试,一年一度的压力测试是衡量美国大型银行健康状况和经营韧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压力测试包括严重的经济衰退、极高的失业率、房地产市场崩盘等假设场景。自今年 3 月份以来,由于利率上升、资产价格下跌、恐慌挤兑等原因,已经有三家美国银行(硅谷银行、Signature Bank、第一共和银行)相继倒闭,因此,本年度测试结果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美联储于 6 月 28 号公布,所有 23 家美国大型银行(包括瑞信在美国的子公司)拥有足够的资本抵挡全球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即使美国失业率飙升至10%,商业房地产价格暴跌 40%,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大幅升值等极端的情形之下,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吸收多达5,410亿美元的损失,能达到假设经济衰退时的最低资本要求,并且能够在严重衰退中继续放贷。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动荡之后,测试结果为银行业注入强大的信心,为回购股票和派发股息铺平了道路,预计分红和回购股票将有数百亿美元。例如,高盛计划从 7 月 1 日起将普通股股息从每股2.50 美元提高到2.75 美元,增加 10%。美国银行计划从 2023 年第三季开始将季度普通股股息从每股0.22 美元提高9.09%至 0.24 美元。 美联储为了更准确了解商业活动对于放贷的供需变化,对于约 70 家国内银行与约20 间位于美国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放贷标准与条款变动、放贷供给和需求变动,调查结果整体以0为临界点。2023 年一季度,贷款利差标准变化净百分比(小型企业)=58.3、贷款利差标准变化净百分比(大中型企业)=62.3,均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显示银行放款意愿降低,这主要由于预期经济衰退预期所致;但从最近 GDP、就业等数据中看,经济表现强劲,很多经济学家从年初预期的衰退至今都没有兑现。因此,我们认为贷款利差标准变化净百分比已基本见顶,未来将逐步转低,开启新一轮的景气复苏周期。

3.5 主线四:高通胀高利率高增长环境下,传统板块潜藏投资机会---工业

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20 世纪的 60-70 年代,当时“美国制造”引领全球工业,中产阶层大多出身于制造企业。2010 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被中国超越,此后退居第二制造业大国。麦肯锡2022 年 10 月份的研究报告显示,与 20 年前相比,美国的制造企业和工厂已经减少了约25%,约三分之一的就业随着制造业的衰退而消失。制造业迁出外流最大的原因是人力成本的上涨。麦肯锡的报告特别强调,在 21 世纪 20 年代剩余的时间里,恢复关键制造业增长和竞争力将使美国的GDP 增长 15%以上。强劲的制造业经济能提供重要的就业和晋升机会,制造业是全美约500 个县的主要经济引擎和主要雇主,在大多数情况下,制造业员工不需要本科学位,收入是从事同等服务业工作人员的两倍,重振制造业将增加多达 150 万个工作岗位,尤其是中等技能岗位,这将有助于重整美国劳动力市场并稳固中产阶层。

早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就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开始呼吁制造业回流美国,为此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 2009 年公布的《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 年启动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2012 年制定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由于政策力度较大,有不少企业选择回流美国。数据显示,2010 年有 16 家回归,2011 年达到 64 家,2013 年飙升到了 210 家,此后逐年递增,但由于美国人力成本过高许多企业依然拒绝回流。 2017 年特朗普总统上台后,采取了逆全球化、逆市场规律、更激进的措施来号召制造业回流,比如修改税法,对中国实施新的关税政策、降低美国企业的税费、并提供财政补贴补助,更是威胁一些企业搬回美国,否则将动用行政手段打压。这阶段回流美国的主要是人力成本不敏感的高科技企业。

自 2021 年拜登总统执政后,在美国‘制造业回流’方面延续之前的政策并加强了力度,推出了鼓励美国国内电动汽车发展、降低美国消费者能源成本、提高美国国内能源产量与制造业产值,减少国家碳排放的《通胀削减法案》;推出吸引对美国国内半导体制造的投资,提高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将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带回美国,减少未来供应链中断带来影响的《芯片法案》。科尔尼 2023 年《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报告对制造部门高管和 CEO 调研,几乎所有行业都有超过80%的企业制定了未来三年内至少回流部分制造业务的战略。调研结果表明,在2022 年第四季度,约有一半的高管正在努力填补劳动力空缺,最基本的生产岗位通常需要 1- 3 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人。当企业将更多的制造业务带回美国本土,对高技能劳动力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为达到‘成本规避’的目标,有63%的被访高管已经决定提高自动化程度或已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及相应的人才培训、培养。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供应链,亚洲替代供应链(Altasia)加速企业迁往亚洲低成本国家或地区,其中有11 个国家或地区被重新定义为“亚洲替代供应链”(Altasia),越南表现最为突出,印度等地也开始成为可靠的选择。美国在法律、政策上支持制造业回流,重振制造业以提高就业率、改善经济结构已成为美国政府的长期选择。从盈利上看,标准普尔 500 工业类指数 EPS 走势自疫情后整体趋势向上,自2022 年Q1创出疫情前新高并维持在高位运行,市场一致预期今年三、四季度 EPS 分别为 11.92 美元、11.88 美元。我们预计将丹纳赫、联合包裹服务、波音、通胀电气等服务全球的工业龙头公司或将受益。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