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材国际研究报告:水泥综合服务全球龙头,“运维+装备”打开成长新空间

  • 来源:广发证券
  • 发布时间:2024/05/10
  • 浏览次数:125
  • 举报

一、水泥装备工程服务龙头,内生外延打造新增长点

(一)水泥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一核双驱、三业并举”促发展

全球最大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担当工业振兴重任。中材国际前身可 追溯至1953年,根据“一五”建设需要,在水泥等重工业大力发展背景下,国家成 立重工业部设计院,后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主要承担为我 国培养水泥人才、研发水泥技术与装备、设计国内基础水泥厂/线任务; 2023年,公 司位列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全球企业第43位。截至2023年底,公司水 泥技术装备与工程主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16年保持全球第一。结合历史沿革和业 绩情况,按三阶段对公司进行复盘分析。

阶段 1:赴沪上市,行业龙头。2001 年,公司创立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2005 年在上交所上市;2008 年,公司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国际市占率跃居全球第一; 阶段 2:两“材”重组,集团化优势突显。2016 年,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 公司原间接控股股东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中建材”),中建材成为公司新间接控股股东。自此,公司进入迅速扩张期, 2016-2021 年,公司营收由 190 亿元增至 365 亿元,CAGR 高达 13.8%; 阶段 3:内生外延,巩固优势。2021-2022 年,公司持续收购整合优质资产,一方 面,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另一方面,不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 转型,优化业务结构。

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控股股东为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 务院国资委,第一大股东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41%。旗下合肥院、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院”)等主营装备业务,天津院、 北京凯盛、邯郸中材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邯郸中材”)、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材建设”)、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 建材院”)、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中材”)、中国中材海外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海外”)等主营水泥工程总承包业务,智慧工业、中材国 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智科”)、中材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中材智科(成都)”)主营运维业务,中材矿山主营矿山运维和采矿工程业 务。

高管团队具备丰富生产管理经验,公司实现穿透管理。公司董事会及高管层中,1 人 具备高级工程师资格,7 人具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拥有过硬的工程专业知识和 产业经验,保障公司业务平稳顺利发展。公司实现穿透管理,即高管层实现越级管 理、层层留痕,保证公司方案顺利推行,实现公司运转良性循环。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布局全球战略,数字化赋能公司业务发展。海外战略:“十 四五”期间,公司以“境外收入稳步增长,打造5+10属地大利润平台”为目标,积 极拓展海外市场业务:(1)继续发挥传统水泥EPC业务压舱石作用;(2)打造高 端装备研发智造平台,推动装备业务从“工程带动”向“带动工程”转变;(3)打 造新运维体系,推动运维体系全面转型;(4)结合属地需求,打造属地化产业,推 动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属地化。数字化战略:公司制定《中材国际“十四五”数字化 战略规划》,规划“54321”数字化战略蓝图框架:以打造五大数字化能力为目标, 坚持“四统一”转型路线,构建三类应用平台,搭建两层基础架构和一套治理体系,全 面建设数字中材国际。

践行 “一核双驱,三业并举”战略,持续推动业务转型。以工程技术服务为核心: 巩固提升水泥、矿业 EPC 市场地位与盈利能力,积极拓展绿能环保项目、工业工程 等多元工程领域;大力发展以水泥和矿山为基础的现代运维服务业;数字智能与高 端装备驱动发展:数字智能方面,统一数字智能业务平台,加快打造水泥智能工厂、 智慧矿山等核心数字化产品,打造产业生态圈,打开市场空间,实现服务创收;高端 装备方面,统一装备业务平台,打造若干装备领域世界级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加 快打造全球备品备件加工、采购、仓储服务中心,构建“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业务模式,与属地运维服务协同发展。

持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强化业绩增长信心。2017年和2021年,公司实施两次股权 激励计划。从行权/解除限售条件看,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要求以2020年为基期, 2022-2024 年 , 公 司 净 利 润 CAGR 均不低于 15.5% , ROE 分 别 不 低 于 14.9%/15.4%/16.2%。2024年4月,公司发布《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 次授予第一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解锁暨上市公告》,其中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 激励对象共计194人,本次可解禁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507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 0.57%。

(二)工程、运维、装备三位一体,营收稳步提升

公司工程、装备、运维三位一体、协同发展。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57.99亿元, 同比稳增6.94%,其中工程服务实现营收266.65亿元(同比+7.55%),占比58.22%, 装备制造、运维服务两项业务营收分别为71.76亿元(同比+1.98%)/106.00亿元(同 比+13.83%),营收占比分别15.67%/23.15%,24Q1,实现营收102.88亿元,同比 增加2.74%;布局看,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持续巩固自身三大主业优势。 1. 工程服务:2021 年,公司向中建材收购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南京凯盛”)98%股权、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凯盛”)100% 股权。北京凯盛、南京凯盛主营水泥工程总承包业务。 2. 运维服务:2021 年,公司收购中材矿山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矿山”) 100%股权,拓展矿山运维业务;2022 年,收购中建材智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智慧工业”)100%股权,完善公司运维服务市场布局。 3. 装备制造:2022 年,公司收购浙江博宇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宇机电”) 51% 股权;2023 年 2 月,公司收购完成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 院”)100%股权。合肥院主营以水泥为特色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技术和装备研发、 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配套技术服务。

工程服务贡献主要毛利,运维服务毛利占比速增。构成看,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 65.86亿元,同比增加5.75%。其中,工程服务实现毛利41.96亿元,占比49.85%, 贡献主要毛利;装备制造实现毛利23.10亿元,毛利占比25.95%;运维服务实现毛利 18.28亿元,毛利占比21.72%;趋势看,2019-2023年,运维服务毛利占比由6%提 升至21%、增长较快,装备服务毛利占比由17%提升至26%,工程服务毛利占比由 70%降至47%。24Q1,公司实现毛利20.04亿元,同比增加18.21%。

(三)利润稳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向好

内生外延背景下,公司营收、业绩呈快增态势。营收端,2019-2023 年,公司营收 (未追溯)由 243.74 亿元增至 457.99 亿元,CAGR+17.1%;24Q1 实现营收 102.88 亿元,同比增长 2.7%;利润端,2019-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未追溯)由 15.9 亿元增至 29.2 亿元,CAGR+16.3%; 24Q1 实现归母净利润 6.36 亿元,同比增长 3.1%。

费用管控成效显现,负债水平稳降。2019-2023 年,公司管理、销售费用率呈下降 趋势。2023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不含研发费用)为 6.50%,同比上升 0.60pct,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01/-0.18/+0.79/+0.51pct。2019-2023 年,公 司资产负债率由 67.7%稳步降低至 62.1%。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不含研发费 用)为 8.10%,同比上升 1.95pct。

存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波动上升,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良好。2019-2023 年,公司 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由 62.9/51.6 天波动至 82.5/69.8 天,略有上升;现金 流方面,2019-2023 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别由 2.5/2.5/-3.4 亿元变动 至 35.4/-9.0/-17.1 亿元。2023 年/24Q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多流入 26.2 亿元/ 少流出 8.0 亿元,主要系公司加强合同结算,积极督促项目回款。

二、工程主业:国内更新空间大,海外新建需求强

(一)水泥产线国内更新/海外新建年均市场规模约 295/250 亿元

水泥工程产业链包含从水泥生产线建设所需原料、设备到水泥制造商完整供需流程。 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提供包括钢材、焊条、油漆等水泥生产线建造材料及 立磨、辊压机、预热器等水泥装备;中游为水泥生产线制造商和运维商,对生产线进 行设计施工和提供运营管理服务,移交至下游水泥制造商手中。

政策端:政策推动改造升级,实现数字低碳发展。“双碳”背景下,能耗管控、环保 排放等政策仍在持续加强,2022年2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高耗能 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要求到 2025 年,水泥 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产能基本清 零;2022年11月8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 “十四五”期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3%以上,2030 年前建材行业实现 碳达峰。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倒逼水泥行业转型升级。

需求端: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能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全面提升“绿色低碳” 发展水平成为趋势,一些企业新建生产线、进行新技术和新装备应用。以C公司一条 4500t/d熟料线为例,该综合节能改造项目应用目前水泥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装备 及材料。(1)改造内容:原料磨改为辊压机、预热器改为高效低NOx预热器、原三 代篦冷机改为高热回收效率第四代篦冷机等;(2)改造效果: 控制NOx排放浓度 (标况下)在500mg/m3左右,熟料标准煤耗下降9.2kg/t,熟料综合电耗下降7.9 kg/t; (3)经济效果:熟料标煤耗下降8.5%,熟料综合电耗降低14.0%,每年直接经济效 益3335万元。节约氨水消耗2412吨/年,按照单价550元/吨计算,直接经济效益132 万元。

水泥企业置换产能推进技术升级,全国水泥熟料投产产能有所回升。据水泥大数据 研究院统计,2023年,全国熟料投产生产线数量及投产产能均有所回升;2020年 /2022年/2023年,全国熟料投产产能中置换项目占比分别60%/超90%/74%,即分别 达到2290/超1976/1714万吨。

水泥产线国内更新/海外新建年均市场规模有望达295/250亿元。 国内:我们预计2024-2025年,国内水泥工程年均置换/技改市场空间分别为88/207 亿元/年。短期看,产能置换仍有需求,中长期看,老线技术改造空间广阔、有望接 棒发力。

(1)各等级综合能耗熟料产能:根据中国水泥协会,截止2022年底,国内(不含港 澳台)前50家大企业集团水泥熟料设计产能共14.2亿吨,占全国总产能77%,据此 算得:全国水泥熟料设计产能18.4亿吨。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2021年修订版《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调研统计工作显示,统计样本(占全 国总量50%)中,1/2/3级综合能耗熟料产能分别占比5%/20%/75%。据此比例算得: 1/2/3级综合能耗熟料、其他熟料产能分别0.92/3.69/13.83亿吨;

(2)置换/技改产能:根据《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 南”),到2025 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即1级综 合能耗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根据上文,2023年,新建熟料产能为2316万吨,其 中熟料置换项目投产产能1714万吨。考虑到2020-2023年熟料产能置换量呈下降趋 势,假设2024-2025年年均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置换产能1500万吨/年(2年共0.3 亿吨);假设技改不改变熟料整体产能、2023-2025年新建产能均为1级综合能耗, 为达到1级综合能耗熟料产能比例30%目标,需将4.03亿吨熟料产能技改为1级水平;

(3)置换/新建项目投资单价:选取国内3个水泥生产线EPC项目,算得:置换项目 年产能投资单价均值为584元/吨;选取国内3个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算得:年产能 投资单价均值为100元/吨。

(4)水泥工程市场空间:假设24-25年置换/技改产能建设均匀实施,按照“置换/技 改产能*对应投资单价”,测算得:2024-2025年,国内水泥工程3年合计置换/技改 市场空间分别为175/415亿元,水泥工程年均置换/技改市场空间分别为88/207亿元。

海外:根据On Field Investment Research,2024年中国外全球水泥需求增速为2.9%, 其中非洲、中东、东南亚、东欧区域增速较高。根据公司财报引用的麦肯锡预测数 据,到2025年境外水泥EPC增量年均市场空间约200-250亿元。此外,目前境外约有 2400条水泥熟料生产线,20年以上生产线占比近70%,存量老线技改市场空间较大。

(二)业务结构优化,主业竞争实力增强

工程服务业务布局广泛,涵盖水泥、矿山、绿能环保工程等多领域。公司工程服务 业务以 EPC 工程总承包服务为主,同时采用工程咨询和设计、成套技术装备供货 (EP)、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管理等模式。公司拥有完整新型干法水泥工程产业链, 旗下有多家水泥专业甲级设计研究院和工程建设公司,通过“一揽子”系统解决方 案服务全球业主,成为全球水泥矿山工程市场极具竞争力总包商。同时,公司积极 把握境内外新建及存量产线绿色低碳需求,充分发挥境内外大型工程承包经验,着 力发展绿能环保工程与多元化项目工程总承包。

积极把握境内外新建及存量产线绿色低碳,工程建设业务稳健发展。根据公司财报, 收入端,2018-2023年,公司工程服务营收从176.0亿元增至266.6亿元, CAGR达 10.9%,毛利率从18.4%降至15.7%,项目端,2018-2023年,公司工程服务新签额 由265.8亿元增至390.7亿元,CAGR达8.0%。24Q1,工程新签合同额145.6亿元, 同比-12%。

有序推进并购整合,提升协同价值创造能力。公司于2021年收购南京凯盛、北京凯 盛、中材矿山,于2023年2月收购合肥院。业务端看,北京凯盛在节能技术改造、特 种水泥等水泥工程创新领域均有布局;南京凯盛与多家国内外著名建材集团针对熟 料水泥生产线进行业务合作,该公司在聚焦于国内水泥市场同时,积极开发优质境 外项目,业绩遍布全国各个区域及东南亚、东欧、中东等地区;根据中材国际前次重 组时中建材出具的关于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合肥院仅承担存量水泥整线工程业务、 不再新增该类业务,本次收购完成后同业竞争问题得到解决。中材国际与南京凯盛、 北京凯盛商业模式相同主体众多,重组并入后发挥公司之间协同效应,主业竞争实 力得到有效增强。

三、运维服务:水泥+矿山并行,内生外延协同出海

(一)内生外延: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运维,并购拓展矿山运维业务

水泥和矿山运维服务市场空间可观。水泥运维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运营、备品备件 和维修业务,非洲、中东、越南、印尼、缅甸等地区对水泥运维服务需求较大。矿山 运维服务即矿山开采过程中运营、维护方面相关服务。2023年,全国砂石骨料需求 量为151.7亿吨。

1.市场空间:据公司财报引用的麦肯锡预测数据,水泥产线运维:未来5年备品备件 及运维服务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预计每年400-450亿元。矿山运维:到2025年国 内水泥石灰石和骨料矿第三方工程运维市场规模预计每年约280-300亿元。 2.业务开展:2023年,公司生产经营服务(运维服务)营收106.0亿元,同比+13.8%; 新签合同额135.6亿元,同比+14%;24Q1,新签45.1亿元,同比+43%。 矿山运维服务方面,公司主要为石灰石、砂石骨料业主提供矿山开采运维服务。2023 年,公司在执行矿山运维服务项目281个,其中境外项目5个,实现营业收入64.82亿 元,同比增长22.45%;新签合同额79.75亿元,同比增长7.0%;24Q1,新签26.3亿 元,同比+32%。 水泥运维服务方面,2023年,公司执行水泥运维生产线56条,实现营收41.2亿元, 同比增长2.5%;新签合同额56.1亿元,同比增长26%。年提供水泥产能超过1亿吨, 同比增长23%。公司通过提升核心装备份额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方式,增加客 户黏性,与水泥企业开展全面合作。24Q1,新签6.94亿元,同比+15%。

完成智慧工业股权收购,完善全球运维服务业务布局,加快转型运维服务商。2022 年,公司现金收购中建材智慧物联有限公司持有的智慧工业100%股权。智慧工业从 事水泥生产线运维服务,覆盖生产线调试、生产运营、技术支持、专家咨询、人员 培训以及工程优化等水泥厂全流程全方位技术服务和支持,现有提供生产线运维服 务的境外水泥生产线共计13条,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等国家,拥有沙特分公司、 约旦办事处等8家海外分支机构,建立沙特、伊拉克、埃塞等维修中心。

(二)布局水泥外矿山运维业务,携手中材水泥出海可期

根据重组报告书,公司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践行“双五战略”即水泥行业内和水 泥行业外各50%、国内和国际各50%。水泥外拓展看,公司布局有色金属等其他露 天矿山运维业务,海外拓展看,公司增资中材水泥,有望实现矿山运维协同出海。

1.增资中材水泥,海外矿山运维业务有望再取突破。公司持续拓展海外矿山运维业 务,2023年已实现5个境外矿山运维服务项目,接下来会继续加大力度开拓海外项目。 2023年12月,公司公告将会同关联方天山股份增资中材水泥,增资后公司参股中材 水泥40%股份。根据公司投资者交流公告,中材水泥目前在蒙古、尼日利亚、赞比 亚合计拥有约300万吨熟料和骨料产能,未来将通过新建并购双驱动的投资模式因 地制宜设计投资路径及方案,中材水泥发展过程中涉及技术、装备、工程、运维等 服务,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公司提供服务。

2.技术储备丰富,布局有色金属等其他品类露天矿山运维。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公 告,公司拥有开采其他露天矿的技术储备,依托现有技术可向砂石骨料、有色金属 等其他露天矿品种扩展。2023年,中材矿山新签11个非水泥骨料采矿服务合同,收 入超9亿元。根据《露天采矿学》,我国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露天开采占比分别为 63%/90%,具备较大市场空间(建材矿种为100%)。

四、高端装备:攥指成拳新格局,“一内两外”大空间

(一)市场空间:全球水泥装备年均市场空间规模约 350-400 亿元

水泥专用装备制造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利润率上升,国内水泥厂商海外投资产能持 续增加。利润端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我国专用设备利润总额稳定在2000-3000亿元, 11-16年,税前利润率波动下降;产能限制政策推出后,2018年,我国专用设备利润 总额下降至2035亿元,同比减少18%,利润率开始上升,2020年,利润总额占营收 比重达到峰值9%。“十三五”期间,国家对装备制造高端化提出新要求,顺应制造业 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水泥专用装备制造未来将通过提高系统 能力、升级关键技术等方式来推动利润率上升;投资端看,根据中国水泥网,2023 年,国内水泥企业海外投资产能继续增长,达到6341万吨,同比+35.5%,19-23年 CAGR达12.7%。

全球水泥装备市场规模预计350-400亿元/年,存量更新改造有望成为下一增长极。 2018-2020年,受水泥行业“去产能”结构性调整政策影响,水泥专用设备产量及水泥 熟料生产线数量持续下滑。根据Wind,2023年,我国水泥专用设备产量/熟料生产线 数量分别为39.6万吨/1589条,yoy分别-5.4%/+1.1%。2022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 部针对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政策,推广节能降碳水泥装备应用。在水泥装备全球市场 需求平稳背景下,存量市场节能降耗改造、更新迭代将占据装备需求更大比例,装 备在存量改造市场中有望成为下一个增长极。据公司财报引用的麦肯锡预测,2021- 2025年,水泥装备全球市场规模预计每年约350-400亿元。

(二)攥指成拳:注入合肥院补强装备业务,成立装备集团

装备制造业务营收及新签增长稳健。公司装备制造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水泥技术装备、 矿业破碎及物料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技术服务等,核心产品包括立磨、 辊压机、预热器、回转窑及采矿工程设备等。2018-2023年,公司装备制造业务营收 由22.3亿元增至71.8亿元,CAGR达26.3%。2018-2023年,公司装备制造业务新签 合同额由39.1亿元增至74.12亿元,CAGR达13.7%;2023年,新签合同额74.12亿元, 同比增长14.0%。24Q1,新签17.4亿元,同比+2%。

收购合肥院和博宇机电股权,丰富产品矩阵。进展方面,截止23Q3,公司完成合肥 院100%股份及博宇机电51%股权收购。公司装备产品体系得到完善,业务半径从水 泥向矿业、化工、冶金等行业扩张。公司方面,合肥院是中国建材行业重点科研院所 和甲级设计单位,具备为不同规模水泥生产线提供粉磨装备、热工装备、环保装备、 粉粒状物料输送设备、钢网架、自动化控制和计量装置完整技术、装备设计和生产 建设能力,主要装备类产品包括辊压机、立式磨等核心装备。22M1-8,合肥院实现 营业收入30.7亿元,2021年,合肥院装备业务毛利率为29.5%。博宇机电是全球散装 物料输送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全球装机功率最大输送设备设计者与制造商。

成立中国建材装备集团、组建中建材装备研究总院。2023年2月16日,中国建材装备 集团在合肥揭牌,中建材技术装备(合肥)研究总院正式启用。中国建材装备集团和 中建材装备研究总院组建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装备业务影响力,推动装备业务从 “工程带动”向“带动工程”转变。此外,新组建公司将成为中国建材装备业务整合 载体,助力技术装备产业链优化,提升装备核心技术水平,提升装备全球市场占有 率,真正实现1+1>2重组效应。

(三)集团内业务协同落地,水泥外/海外领域加力拓展

1.解决同业竞争、促进集团内业务协同,提升装备自给率

解决同业竞争,提升内部采购意愿。根据公司财报,水泥装备全球市占率约20%, 相比水泥EPC业务全球市占率65%,装备业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除装备业务外, 目前天津院、合肥院还开展少量EPC工程业务,与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其他工程公司 形成同业竞争。公司将天津院和合肥院等企业融合成立装备集团后,按照“合并同 类项”原则实现专业聚焦,或减少工程项目承接,推进存量工程项目去化,解决与中 国建材集团内其他工程企业同业竞争。此外,2023年公司发布《工程和装备协同管 理办法》,促进工程和装备协同发展,为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上述举措有望提升 集团内其他工程企业与装备集团协同的积极性,提升装备自给率。

2.水泥外装备业务空间广阔,细分领域崭露头角

“水泥外”核心装备应用领域广阔,有望抢占冶金、建材、化工、环保等装备市场。 公司核心产品矩阵丰富,由于设备使用场景和制造工艺原理的相通性,水泥行业相 关装备技术经过改进后能够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环保等其他行业。目前公司粉 磨装备、环保装备、输送与计量装置等装备已进入冶金、化工、电力、钢铁、煤炭等 行业,如立磨产品在水泥行业外收入已达约50%。2024年3月,国常委通过“大规模 设备更新”方案,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 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应用领域拓展为公司装备业务 打开潜在市场空间。2023年,水泥行业外收入占装备收入比重提升至32%。

3.头部竞争对手退出、海外装备市占率提升可期

海内外主要水泥装备商产品各有侧重,品牌、产品力等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水泥 专用设备制造海外厂商主要包括史密斯、伯利休斯、洪堡等,国内厂商主要包括天 津院、中信重工、利君股份、冀东装备及和泰机电等,以上厂商设备制造业务各有所 侧重。水泥厂单个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建设成果直接影响投产后长期效益,除少数 头部企业具备水泥专用设备资产能力外,其余大多数通过市场化招标形式采购,供 应商品牌、产品力、历史合作、报价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设备制造厂商核心竞争 力。中材国际方面,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旗下合肥院有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 计600余项,2019年以来新申请专利累计超过350项。公司拥有全流程、全规模、高 品质全套高端水泥技术装备,主要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辊压机、立式磨和钢丝 胶带提升机等装备专业化程度、技术含量、工艺水平高。2023年,公司装备境外业 务收入占装备收入比重提升至25%。

头部企业艾法史密斯退出水泥行业,海外装备市占率提升可期。根据中国水泥网, 全球采矿技术和服务提供商艾法史密斯(FLSmidth)于2024年1月29日宣布将剥离 其水泥业务,预计潜在交易最早将于2024年底进行。根据财报,2020-2023年, FLSmidth营收在65亿元左右波动,按全球水泥装备市场空间350亿元计算,市占率 约为19%。2023年,税前利润率为6.2%。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