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能耗双控,十个细节

  • 来源:华创证券
  • 发布时间:2021/10/22
  • 浏览次数:335
  • 举报

能耗双控,十个细节

(一)能耗双控,强度与总量,哪个更优先?为什么?

能耗双控,强度优先。两个依据。第一,发改委就《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 方案》答记者问时指出“继续将能耗强度降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将能源 消费总量作为工作推进的引导性指标,通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耗强度降低 目标完成。”第二,在十四五以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了能耗强度的下降目标 (十四五降 13.5%,今年降 3%),但未明确总量增长目标。

(二)能耗双控与碳达峰什么关系?

耗能并不完全等于碳排放。但考虑到我国化石能源为主的能耗结构,能耗增加会带来碳 排放的增加。因而,能耗双控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举措之一。

另一个重要举措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即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这部分主要是风、光、 水,基本不排放碳)。2020 年,我国能源消耗的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是 15.9%,到 2030 年,目标是提高到 25%。

两大举措共同推进下,化石能源消费增速将低于能源消费整体增速,碳排放强度的下降 幅度会大于能耗强度的下降幅度。这也是十四五规划中,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18%) 高于能耗强度下降目标(13.5%)的原因。

(三)总量:什么是能耗?能耗等于用电吗?

不等于。按照我国现行能源统计,能源消费 = 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非化石 能源消费(风、光、水、核电等)。也即意味着,除了用电之外,居民生活消耗的天然 气、工业生产焦炭消耗的焦煤、交通出行消耗的汽油也会被纳入能源消费的统计中。换 句话说,非化石能源的消耗主要通过电力形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 不一定通过是电力形式。2020 年,能源消费总量是 49.8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比 56.8%, 原油占比 18.9%,天然气占比 8.4%,非化石能源占比 15.9%。

(四)总量:那么,谁在耗能?怎么跟踪?

消费结构来看,根据统计局 2018 年的统计,工业消费了 65.9%的能源,居民生活、交运 是两外两个耗能较高的领域,分别占 12.8%、9.2%。三者合计消费了 88%的能源。如果 对工业内部再作拆分,燃料加工、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与加工、有色 金属冶炼与加工是五大耗能较高的行业,合计消费了 42%的能源。

(五)总量:谁在供能?怎么跟踪?

能源有四个来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非火力发的电(也即非化石能源)。

供给跟踪相对简单,汇总每个月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生产与净进口,以及非火力发电 数据,折算成标准煤即可。我们测算下来,到今年 9 月,能源供给累计同比为 4.1%,其 中煤炭拉动 2.6%,天然气拉动 1.1%、非火力发电 1.4%,原油拉动-1.0%(进口同比负增 影响)。考虑到过去五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平均在 2.8%,最高增速在 3.5%,这样的供 给增速并不算低。

(六)总量:能源短缺怎么回事?供给不足?需求强劲?

更准确的说,是能源总体供需紧平衡下的结构错位。

从能源供需总量层面,基本平衡。需求侧,前三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增长 7.3%,上年同 期为 0.9%,这意味着与 2019 年相比,今年前三季度能源消费增速为 8.3%。供给侧,我 们测算,前三季度能源供给增速为 4.1%,去年同期为 4.0%,这意味着,今年前三季度能 源供给相比 2019 年增速是 8.2%。供需紧平衡。

(七)总量:对通胀的影响怎么看?

在结构性错位的影响下,动力煤缺口较大。基于目前信息看,四季度动力煤可能依然存 在一定的缺口。动力煤价格易涨难跌。供需缺口的分析。

对 PPI 的影响估算:中性情形下(假设 2),动力煤价格维持当前水平,10 月均价环比 上涨 59.9%;假设 11 月、12 月动力煤价格均价各上涨 10%(对应价格为 2350 元/吨、2590 元/吨左右)。在该假设下,10 月-12 月 PPI 环比大概为:0.74%、0.12%、0.12%,同比 约为 11.5%、11.1%、10%。

(八)强度:分省来看,为什么上半年能耗强度高于目标?

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是因为单位 GDP 耗电量(以下简称耗电强度)过高导致的能耗 强度偏高。如果假设去年上半年耗电强度为 1,则今年上半年是 1.031,同比为+3.1%。 我们在小节 8、9 中讨论耗电强度偏高的原因。

分省来看,我们将耗电强度的变化拆解于两种原因。一种是结构因素,即假设各省耗电 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省份经济增速的差异导致的全国耗电强度的变化。另一种 是自身原因,即某些省份耗电强度的变化所导致的全国耗电强度的变化。公式的拆解, 参见如下(简易起见,假设全国由 A、B 两个省组成)。

(九)强度:分行业来看,为什么上半年能耗强度高于目标?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从行业角度去理解耗电强度变化的原因。同样的,将耗电强度的变 化拆解于两种原因。一种是结构因素,即假设各个行业耗电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不 同行业 GDP 增速的差异导致的全国耗电强度的变化。另一种是自身原因,即某些行业自 身耗电强度的变化所导致的全国耗电强度的变化。

分行业来看,三个因素导致了上半年全国耗电强度的提高。一是二产耗电强度的提高。 上半年,二产耗电强度增速为 3%,拉动全国层面耗电强度增速提高 2.03%。二是三产耗 电强度的提高。上半年,三产耗电强度增速为 12.5%,拉动全国层面耗电强度增速提高 1.98%。三是结构因素,因为二产 GDP 增速更快,而二产电耗强度更高,导致全国耗电 强度增速提高 1.08%。(注:由于用电数据质量问题,作行业拆分时,上半年耗电强度 整体的增速是 4.05%,而非小节 8 中的 3.1%)。

(十)强度:会完成目标吗?如果完成一定要限电吗?对经济冲击怎么看?

定性的角度看,大概率会完成。三个理由。第一,距离目标并不远。上半年能耗强度下 降了 2%,前三季度下降 2.3%。第二,完不成可能会受被问责,2019 年的内蒙就是前车 之鉴。第三,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6%以上难度不大,工作重心可能会在能耗上有所倾斜。 类似于 2010 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 8%左右,实际增长 10.64%,为完成十一五制定的能 耗降低目标,在当年下半年有过一次大范围的拉闸限电。

定量的角度看,如果要完成,且需要政策干预的情况下。那么干预的方式大概率是通过 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能耗(可能是限电,也可能直接通过错峰生产的行政指令)。这和限 电有一定的区别。因为高耗能行业,耗能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用电,另一个是通过 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如章节 4 所测算的,制造业五大高耗能行业以非电力形式消耗的 能源占社会总能耗的 27.8%,算上耗电,占社会总能耗的 42%,消耗的非电力能源更多 一些。此外,从最近发改委、央行对虚拟货币的管控来看,这类耗能高但无助于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领域可能也是重点敲打的对象。

理解这种区别,有助于我们理解 9 月用电数据的反弹。使用章节 4 的数据,我们可以作 这样一个理解,1%的用电数据的增长所带来的能耗总量的上升,可以被五大高耗能行业 1.6%的产出下降带来的非电力能源消耗的下降所抵消。(注:用电耗能占比 45%,五大 高耗能行业非电力能源消耗占比 27.8%;高耗能行业产出下降的同时用电也会下降,但 全社会用电量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上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