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IPO市场投资展望:寒尽觉春生,IPO提质再出发

  •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 发布时间:2025/02/17
  • 浏览次数:281
  • 举报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2025年IPO市场投资展望:寒尽觉春生,IPO提质再出发.pdf

2025年IPO市场投资展望:寒尽觉春生,IPO提质再出发。多措并举推动IPO高质量发展2024年及2025年1月,证监会协同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针对IPO市场发布、修订或拟修订包括《退市制度》、《上市规则》、《科创属性评价指引》、《网发行实施细则》、《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网下投资者分类评价和管理指引》、《承销细则》等多项制度文件。修订后,相关变化包括提高主板及创业板上市标准、强化科创板“硬科技”要求、全方位强化退市要求、进一步规范网下损价行为、增设科创板新股电购持股市值要求、提高科创板网下询价高别执行比例、拟允许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实施市场化差异配售、拟进一步扩容网下...

多措并举提升IPO质效,202404起发行速度有所回暖

2025年伊始,《证券发行承销管理办法》、《首发承销细则》、《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网下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发布,多维度持续深化IPO发行制度改革。拟允许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实施市场化差异配售,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强调上市公司募资使用安全性,全面鼓励投资者深度研究、长期持有证券类资产。

2025年沪深两市合计发行11只新股,定价时平均让价幅度(发行价/“四数低”1)有所收敛,但平均发行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新股上市首日延续较高涨幅表现。截至1月末,2025年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分别为292.33%301.56%和243.23%。

2024年前三季度受市场行情整体行情相对低迷、IPO发行速度较缓、网下询价管理细则修订预期尚不明确等因素影响,各版块网下新股申购账户数量较2023年末均有所减少。

9.24新政后市场大幅回暖、10月《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修订正式落地,Q4新股申购参与账户数量逐月回升。但科创板受600万持股市值要求影响,截至12月末新股申购账户数量仅回升至5200户左右水平。2025年1月,双创板块询价个股参与账户数量与12月基本持平,主板略有下降。

截至12月末,按照询价日口径统计,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网下询价新股定价时平均让价幅度(发行价/四数孰低-1)分别为4.74%、6.41%、5.00%,2024年新股定价让价幅度整体有收敛趋势,但入围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2024年以来,新股网下询价有效报价区间有明显收窄趋势,沪深板块所有网下询价新股,(有效报价上限-发行价)/投价上限平均值由2024Q1的24.06%下降至2024Q4的10.38%,2025年1月该数值仅为8.11%。

2024年仅科创板1只新股破发,破发深度有限,项目贡献负收益较少。2024年各版块发行项目平均募资规模有所下降,但受益于较好的上市表现,平均打新收益大幅提升;每1亿元募资额对应打新收益同步提升,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未破发网下项目每1亿元募资额对应A类/B类打新收益分别为2.312.03万元、2.46/1.95万元和0.5410.33万元。

2024年新股申购积极参与

样本选择:2024/1/1~2024/12131期间参与询价总次数前20的公募机构(按照账户数量累计计算);在新股定价让价幅度较大背景下,网下询价报价入围区间较阔,公募类机构2024年整体入围率较高,但在项目选择上体现出一定分化。

样本选择: 2024/1~2024/12131期间参与询价总次数前5的保险及私募、券商、资管类机构(按照账户数量累计计算);在新股定价让价幅度较大背景下,网下询价报价入围区间较阔,保险类、私募类机构2024年整体入围率也较高,且项目参与更多。

IPO受理释放回暖信号排队项目审核有望提速

2024年受理节奏缓慢,前三季度沪深市场受理仅有3家,Q4科创板率先开闸受理4家,2025年预计受理有望逐步回暖。在一二级逆周期调节、IPO审核收紧背景下,2024前三季度沪深市场仅3家企业中国铀业、泰金新能、新芯股份获受理。Q4以来,科创板在11月率先开闸受理2家,其中西安奕材为2023下半年至今首家未盈利企业,释放板块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募资的积极信号。历年来,受到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一季度为受理低谷,2025年1月仅北交所新增1家受理,预计季度末材料更新季将出现受理小高峰。2024年沪深两市合计29家企业过会,Q2起平均每月过会2家;春节影响2025年1月仅1家企业上会。2024年沪深合计过会29家,其中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分别过会10家10家/9家,各板块过会减速。自Q2起至12月末,沪深两市安排17家企业上会,其中马可波罗暂缓表决,其余16家均顺利过会,平均每月过会2家左右。2025年1月,受春节影响,仅有马可波罗1家企业上会。马可波罗曾于2024年5月首次上会且暂缓审议,2025年1月二次上会审核通过。

2025年1月上市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从受理至上市的平均周期分别为633个和834个自然日,与2024下半年相比基本持平。创业板上市审核平均需超800个自然日,仍需2年左右。

双创板企业受理至上会平均时长基本为300~400个自然日,2025年1月科创板上市样本数量较少,受兴福电子507个自然日的极端值影响,科创板受理至上会平均超400天;创业板企业过会至注册平均时长400个自然日左右,而科创板这一阶段仅需不到200个自然日。创业板排队企业数量较多,且已过会企业明显多于科创板,排队审核速度相对较慢,注册阶段时长拖累创业板上市周期长于科创板。2024年以来,随着超400家企业主动撤回材料IPO终止,沪深市场排队项目数量仅有不足150家,各审核阶段拟上市公司数量均得以精简,现存排队项目审核有望提速。

截至1.31,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现有未发行大项目数量分别为0家/1家/3家,已有0家/0家/1家过会。在一、二级逆周期调节背景下,大项目申报审核上市节奏级慢。2024年至今,沪深市场均无50亿及以上大项目受理;在上会端和注册端节奏同样级慢,2024开年以来暂无已受理大项目交易所上会及证监会注册;此外,自2023年8月华虹公司和华勤技术之后,暂未有50亿及以上大项目发行上市多家超大型项目陆续撤回材料或调低募资额。2024年3月29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先正达主动撒回上市申请,终止上市;2024年4月29日,深交所公告潍柴雷沃撒回材料;2024年6月29日,上交所公告长利新材撒回材料;2024年7月3日,上交所公告中欣品圆撤回材料;2024年10月29日国货航获证监会注册,但将墓资额中65.07元调整隆至35亿元:2024年11月14日,证监会公告旷视科技终止注册;2024年12月24日,上交所公告新特能源撤回材料;2024年12月,中策橡胶、阳光集团更新招股书申报稿,募资额调低至50亿元以下;2025年1月8日,证监会公告美科股份终止注册。2024年至今,已有7家大项目IPO终止、3家调低募资额。IPO监管趋严背景下,超大型项目发行上市明显降速,上市公司IPO募投更须审慎合理。

2025年打新收益预计回暖

核心假设:

发行规模:预计2025年科技创新类企业将获更大支持力度,IPO发行节奏有望回暖。预计2025全年网下IPO中,主板发行40只,科创板发行50只,创业板发行40只,单项目募资金额分别为主板10亿元、科创板10亿元、创业板6亿元。账户数量:根据2024年情况来看,各板块打新账户数量均有所减少,其中科创板受持股市值要求影响账户较少数量较多,预计:科创板A类账户预计为4000户左右,B类2500户;创业板A类账户预计为3500户,B类2100户;主板A类账户预计为3900户,B类2600户:

入围率:从2024年情况来看,新股定价时让价幅度有所收敛,但入围率仍保持在90%附近,取90%测算;上市涨幅:从2024年情况来看,受新股发行节奏较缓带来的稀缺性和新股发行估值走低带来的一二级估值差走阔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2024年以来新股首日涨幅表现较好。尤其是9.24新政后,2024Q4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网下发行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分别为356.28%1484.89%/659.74%,处于极高水平。预计2025年新股发行节奏回暖后首日涨幅或有所回落,故,科创板取100%、150%、200%做敏感性测试,创业板取170%、200%、230%做敏感性测试,主板取150%、180%、200%做敏感性测试。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