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用事业行业板块中报总结:火电盈利显著修复,清洁能源业绩分化

  • 来源:德邦证券
  • 发布时间:2023/09/23
  • 浏览次数:299
  • 举报

1. 公用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36%,火电盈利大幅改善

2023 年中报已披露完毕,各板块差异较大,其中申万(2021)公用事业指数 上涨 6.76%,在 31 个行业板块中排名第 10;上半年营收同比下跌 3.13%,排名 第 14;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 24.43%,排名第 4。

公用事业板块基本面向好,“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将持续推进, 风电太阳能发电将大力发展,与此同时,提高能源系统调节能力,也将成为增强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重要一环。根据 Wind 数据,德邦公用事业板块 132 家上市公 司(其中火电 27 家、水电 12 家、热电 16 家、新能源发电 23 家、电能综合服务 15 家、节能与清洁能源利用 9 家、燃气 30 家)2023H1 实现营收 11065.01 亿元, 同比增长 6.1%,归母净利润实现 911.38 亿元,同比增长 36.2%,火电板块盈利 能力随着煤价回落显著改善。

2023H1 公用事业各细分板块业绩总体稳步上涨,除燃气和热电板块外,各板 块营收保持增长态势,收入增速较大的分别为节能与清洁能源利用(51.8%)、电 能综合服务(11.5%),归母净利润除水电和电能综合服务板块外均保持增长,其 中火电、热电呈现大幅增长,分别增长 522%、99%。

2. 火电板块:煤价下跌推动盈利修复,容量电价望重塑价 值

根据 Wind 数据,德邦公用事业细分领域火电板块(共 27 家上市公司)2023 H1 实现收入 6029.84 亿元,同比增长 9%;归母净利润合计 273.90 亿元,同比 增长 522.3%;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11.96%和 5.74%,分别同比提升 5.63pct、5.06pct。

个股方面,2023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华电国际、大唐 发电、浙能电力,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1260.32 亿元(+7.84%)、883.52 亿元(- 3.08%)、594.50 亿元(+19.99%)、582.02 亿元(+4.68%)和 417.29 亿元 (+16.16%)。归母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华能国际、国电电力、浙能电力、华电国 际、深圳能源,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63.08 亿元(+309.67%)、29.88 亿元(+28.21%)、27.79 亿元(+602.81%)、25.82 亿元(+55.91%)、18.78 亿元 (+74.86%)。

煤价下跌推动火电行业业绩改善。2023H1 火电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 273.9 亿元,同比增长 522.3%,主要原因为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跌。截至 6 月底,秦皇岛 港 5500 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山西产)为 830 元/吨,较年初下降 345 元/吨;鄂尔 多斯大块精煤 5500 大卡车板价为 660 元/吨,较年初下降 405 元/吨;大同 5500 大卡动力煤车板价为 690 元/吨,较年初下降 375 元/吨。我们认为动力煤价格下 调的原因或在于市场供需关系的扭转,预计全年煤炭价格中枢有望下移,从而推 动火电企业业绩修复。以行业龙头华能国际为例,我们测算在 在 1000/1100/1200/1300 元/吨入炉标煤价情况下的公司 2023 年归母净利润水平分 别为 188.42/117.28/46.13/-25.02 亿元。

容量电价政策有望加速推进,稳定盈利利好煤电企业。煤电具备电量、容量、 调节三种功能,当前我国煤电电价主要是电量电价,未能体现负荷峰值时期煤电 作为顶峰主力的容量价值。我国的抽水蓄能和部分气电采用两部制电价,《关于进 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抽蓄电价机制以两部制电价政策为 主体;未来随着煤电由电力电量的主体逐步向调峰主体过渡,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也有望引入,帮助煤电企业消纳投资成本,进一步扩大煤电机组的盈利空间,利 好煤电企业。广东、山东、云南等地已有对燃煤机组的容量补偿政策,我们认为未 来或将有更多省份出台相关政策,有助于煤电企业实现稳定盈利。

3. 水电板块:来水偏枯影响上半年利润,防守价值依旧突出

根据 Wind 数据,德邦公用事业细分领域水电板块(共 12 家上市公司)2023H1 实现收入 795.41 亿元,同比增长 8%;归母净利润合计 192.54 亿元,同比下降 13%;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37.81%和 19.78%,分别同比下降 5.93pct、 7.30pct。

个股方面,2023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华能水电、桂冠 电力、国网信通,营收及同比增速为309.75亿元(-1.54%)、263.67亿元(+16.18%)、 93.27 亿元(-16.20%)、41.55 亿元(-26.07%)和 28.26 亿元(-4.12%)。归母 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华能水电、川投能源、桂冠电力,归母 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88.82 亿元(-22.85%)、33.37 亿元(+42.12%)、31.54 亿元(-17.93%)、20.98 亿元(+34.48%)、9.13 亿元(-52.03%)。

来水偏枯影响水电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2023 上半年,各流域来水同比普遍 偏枯,水电企业发电量同比普遍下降。上半年三峡水库来水总量为 1236.2 亿立方 米,较上年同期偏枯 30.27%;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约 329.07 亿立方米,较上年 同期偏枯 22.89%;乌弄龙、小湾和糯扎渡断面来水同比分别偏枯 22.5%、25.4% 和 28.4%。在来水偏枯的背景下,2023H1 我国水电发电量总体下降 22.9%,水 电上市企业整体归母净利润下降 13%。

水电回报平稳且长期可持续,防守价值依旧突出。今年 4 月 12 日,国家能源 局发布《2023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积极推进核电水电项目建设;核 准建设雅砻江牙根一级,金沙江上游昌波等水电站项目;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 体化规划,建设雅砻江、金沙江上游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制定长江流 域水电生态化开发方案,有序开发长江流域大中型水电项目。我们认为,我国水 电行业未来将从大规模建设转向流域治理,更好地服务于防洪、供水、生态、储能 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4. 热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99%,热电联产转型升级进 行时

根据 Wind 数据,德邦公用事业细分领域热电板块(共 16 家上市公司)2023H1 实现收入 412.12 亿元,同比降低 15.03%;归母净利润合计 24.92 亿元,同比增 长 99.34%;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16.06%和 11.52%,分别同比提升 2.39pct、 9.33pct。

个股方面,2023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物产环能、协鑫能科、宁波能源、富春 环保、联美控股,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219.25 亿元(-21.65%)、56.27 亿元(+11.87%)、 35.51 亿元(-25.64%)、20.96 亿元(-9.52%)和 18.53 亿元(-4.63%)。归母净 利润前五的企业是协鑫能科、联美控股、物产环能、宁波能源、大连热电,归母净 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8.01 亿元(+106.88%)、5.94 亿元(-1.19%)、5.38 亿元 (+7.20%)、2.12 亿元(+98.13%)、2.07 亿元(+3854.33%)。

政策频出,热电联产转型升级进行时。2021 年,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电力源网 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进一步促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的发 展。2022 年 5 月 1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 规划》的通知,其中指出,要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推 动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融合发展,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加快生物天然气、 纤维素乙醇、藻类生物燃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要积极推进先进生物燃 料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替代推广应用,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 转型。2023 年 4 月 12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 支持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生产核心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研究推动生物燃料多 元化利用。我国正不断鼓励热电联产行业向集中化、绿色化发展,以更高效地利 用能源,并减少污染。

5. 新能源发电板块:能源转型加速绿电建设,核电审批再 获突破

根据 Wind 数据,德邦公用事业细分领域新能源发电板块(共 23 家上市公司) 2023H1 实现收入 1478.08 亿元,同比增长 3.67%;归母净利润合计 287.33 亿 元,同比增长 6.74%;毛利率为 41.38%,同比下降 0.52pct;归母净利率为 24.44%, 同比下降 2.92pct。

个股方面,2023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中国广核、中国核电、龙源电力、三峡 能源、新天绿能,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392.76 亿元(7.25%)、362.98 亿元(+4.99%)、 198.52 亿元(-8.40%)、137.04 亿元(+12.98%)和 100.47 亿元(-1.74%)。归 母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中国广核、中国核电、龙源电力、三峡能源、新天绿能,归 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69.59 亿元(+17.91%)、60.42 亿元(+11.09%)、 49.58 亿元(+14.45%)、45.17 亿元(-10.10%)、14.39 亿元(-10.97%)。

2023 年 1-6 月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同比+20%、+30%。根据中能传媒研 究院,2023 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光伏累计新增并网装机突破 1 亿千瓦,发电量达 729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3.5%。其中,风电发电量 462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0%,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 96.7%,同比提升 0.9pct;全国光伏发电量 2663 亿千 瓦时,同比增长 30%,光伏发电利用率 98.2%,同比提升 0.4pct。 风光装机持续提升,光伏新增并网同比+154%。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 2023 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1.09 万千瓦,同比增长 98.3%,占新增 装机的 77%;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 3.89 亿千瓦、4.7 亿千瓦。

风电: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 2299 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 2189 万 千瓦,海上风电 110 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 70.6%。截至 6 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达到 3.89 亿千瓦,同比增长 13.7%,其 中陆上风电 3.58 亿千瓦,海上风电 3146 万千瓦。 光伏: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 7842 万千瓦,同比增长 154%,其中集中 式光伏发电 3746 万千瓦,同比增长 234%,分布式光伏发电 4096 万千瓦,同比 增长 108%。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4.7 亿千瓦,其中 集中式光伏 2.72 亿千瓦,分布式光伏 1.98 亿千瓦。

上游组件价格回落有望加速产业发展。《2022-2023 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 指出,自 2022 年年初开始,受供需矛盾影响,多晶硅价格不断攀升,2022 年 11 月底,供需矛盾逐渐缓解,叠加需求淡季,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出现大幅回落。 据 PVInfoLink 统计,截至 2023 年 6 月末,硅料、硅片(182mm 尺寸单晶硅片)含 税价格分别为6.4万元/吨、2.80元/片,较2023年内最高点下降72.17%、56.59%; 182mm 尺寸单面单晶 PERC 组件含税价格下滑至 1.40 元/W,较 2023 年内最高点 下降 23.50%。受组件降价影响,光伏电站投资成本降低,从而推动光伏发电度电 成本下降,进而促进光伏电站项目收益率明显提升,有望进一步带动光伏电站装 机需求。

风光装机有望保持高增长。2023 年 4 月 12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 年能 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今年风电、光伏装机将增加 1.6 亿千瓦左右。我 们预计,随着新能源装机快速提升,新能源运营商将持续受益于装机高增带来的 发电量的快速增长。此外,随着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探,光伏电站投资成本逐步 进入下行通道,也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核电站建设加速,建设审批稳步推进。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 能发展与展望(2023)》,2022 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达到 53 台,新增 2 台,核电 发电量为 4177.8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2.5%。核准方面,2011 年受福岛核电站核 泄漏事故的影响,核电遭遇发展低潮,2016-2018 年连续 3 年零核准,2019 年后 我国核电审批逐步恢复,2019-2021 年分别核准 4/4/5 台,2022 年核电审批显著 提速,共审批 10 台机组,创下了近十年核电审批最快速度,迎来核电重启后首个 核准高峰期。

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已核准核电机组共有 83 台,总 装机容量 8914.87 万千瓦。2023 年 7 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对已经纳 入国家规划且经过全面安全评估审查的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扩建一期工程项目 1、2 号机组,福建宁德核电项目 5、6 号机组及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 1、2 号机组予以核准,我们认为核电发展:(1)契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运行稳定、安全可 靠的清洁能源,是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2)可拉动经济增长,单台核电机组预 计投资额 200 亿左右,按 10 台机组测算,可带动产业链 2000 亿投资规模。7 月 31 日完成今年首批次 6 台机组的核准,后续核电审批有望进一步加速。预计 到 2025 年,国内在运核电装机达到 7000 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 5000 万千 瓦;2030 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 1.31 亿千瓦;2035 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 达 1.69 亿千瓦。

6. 电能综合服务板块:电网投资复苏,把握电力数字化机 遇

根据 Wind 数据,德邦公用事业细分领域电能综合服务板块(共 15 家上市公 司)2023H1 实现收入 542.05 亿元,同比增长 11.55%;归母净利润合计 41.83 亿 元,同比下降 12.86%;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19.79%和 10.50%,分别同 比降低 2.55pct、增长 0.01pct。

个股方面,2023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桂东电力、湖北能源、吉电股份、福能 股份、三峡水利,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104.92 亿元(+36.82%)、90.89 亿元(- 14.47%)、76.34 亿元(-0.86%)、63.74 亿元(+18.38%)和 56.89 亿元(+9.11%)。 归母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福能股份、湖北能源、吉电股份、南网储能、涪陵电力, 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9.35 亿元(-19.11%)、9.01 亿元(-37.58%)、8.97 亿元(+18.81%)、6.93 亿元(-26.30%)、2.59 亿元(-36.14%)。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网调度提出更高要求,电网投资逐步复苏。新型电力系统 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 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日益凸显,对电网调度运行技术升级提出迫切需求。2023 上半年电网基本建设投资额达 2054 亿元,同比增长 7.8%, 我们认为电网投资主要受需求、政策两方面驱动: (1)需求端:随着用电需求、新能源电站及新增基荷电源的并网需求的不断 提升,对电网投资的拉动将越发强烈。 (2)政策端:电网投资一直是稳增长的重要方式,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环节, 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有望通过大规模电网投资拉动发展。

加快印发需求侧管理办法,看好电力 IT 投资机遇。5 月 19 日,国家发改委 针对新修订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 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各省需求响应 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 3%-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 40%的 省份达到 5%或以上;到 2030 年,形成规模化的实时需求响应能力,结合辅助服务市场、电能量市场交易可实现电网区域内可调节资源共享互济。

我们认为, 随着政策的逐步出台与持续完善,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及运营都将快速 发展。7 月 26 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关鹏表示,今年以来,国家 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修订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已完成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将加快推动印发。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驱动,随着辅助 服务市场、现货市场、容量市场等多类型市场持续完善,需求侧响应能力要求将 不断提升,将更加反映出灵活性调节资源的市场价值,从而促进智能微电网、虚 拟电厂建设,微电网管理系统、虚拟电厂运营系统等软件作为重要抓手,渗透率 或将快速提升。

7. 节能与清洁能源利用: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关注节能降耗及绿氢应用

根据 Wind 数据,德邦公用事业细分领域节能与清洁板块(共 9 家上市公司) 2023H1 实现收入 216.80 亿元,同比增长 51.78%;归母净利润合计 13.61 亿元, 同比增长 1.59%;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21.47%和 8.58%,分别同比降低 1.32pct、降低 3.70pct。

个股方面,2023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双良节能、长青集团、卓越新能、鲁阳 节能、中材节能,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121.28 亿元(+182.29%)、19.63 亿元 (+20.69%)、18.29 亿元(-19.09%)、15.58 亿元(-2.21%)和 14.65 亿元(+8.21%)。 归母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双良节能、鲁阳节能、荣晟环保、卓越新能、中材节能, 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6.18 亿元(+74.89%)、2.47 亿元(-22.25%)、1.58 亿元(+47.03%)、1.52 亿元(-42.76%)、0.86 亿元(+10.10%)。

我们认为在碳排放双控将更青睐低碳能源。从概 念上来说,能耗双控是指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碳排放双控则是实 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二者均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制约化石能源消费 的政策,但存在以下不同:(1)能耗双控对非化石能源消费也有限制,但碳排放 双控对不产生碳排放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没有限制;(2)能耗双控仅考虑不同化石 能源的热值差异,碳排放双控还考虑不同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差异;(3)碳排 放双控对非能源活动(如水泥熟料生产等)也有限制,但能耗双控则没有。

绿氢助力企业实现能耗+碳排放双控。氢具备能源和原料的双重属性,因此电 解水制氢既可以平抑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波动,解决一部分“弃风弃光”问题,还 可替代化石燃料为化工、工业、交通等领域提供绿色燃料。从能量转换上看,氢能 不仅可转换为电能,还可以转换为热能、化学能多种形式的能源,应用场景更加 广阔,氢能既可以用作燃料电池发电,应用于汽车、火车、船舶和航空等领域,也 可以单独作为燃料气体或化工原料,同时还可以在天然气管道中掺氢燃烧,应用 于建筑供暖等。对于高能耗、高排放企业,面对日趋严格的能耗、碳排放双控,向 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相对明确的方向,炼钢、煤化工、炼化等高碳排放 行业脱碳需要绿氢深度参与,在碳排放双控的目标下绿氢的价值有望更加凸显。

8. 燃气板块:天然气消费量同比+12.5%,顺价机制亟待改善

根据 Wind 数据,德邦公用事业细分领域燃气板块(共 30 家上市公司)2023H1 实现收入 1590.70 亿元,同比下降 2.07%;归母净利润合计 77.25 亿元,同比增 长 25.43%;毛利率为 18.28%,同比降低 0.30%,归母净利率为 10.68%,同比 降低 0.48pct。

个股方面,2023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新奥股份、深圳燃气、佛燃能源、九丰 能源、国新能源,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672.13 亿元(-8.18%)、152.23 亿元(+2.87%)、 110.84 亿元(+34.45%)、110.47 亿元(-14.75%)和 86.03 亿元(+9.43%)。归 母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新奥股份、九丰能源、深圳燃气、新天然气、大众公用,归 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22.04 亿元(+29.86%)、7.12 亿元(11.04%)、6.50 亿元(+20.56%)、4.84 亿元(-0.72%)、4.78 亿元(+416.76%)。

2023H1 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12.5%。2012-2022 年,我国天然气表 观消费量由 1445.73 亿立方米增加至 3638.12 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速为 9.67%。 2022 年,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 LNG 价格高企影响,工业用气量同比下降,而 居民用气受暖冬影响增量放缓,两者叠加,使得天然气的消费总量出现负增长,这也 是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十年来的首次下滑。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国际天然气 价格回落,2023 年上半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达 1914.5 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 长 12.5%。

我国现行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为政府管制+市场化定价双轨制。我国天然气价格 形成机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高度集中的政府定价机制(1949-1982):这一 阶段天然气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2)价格双轨制(1982-2005):国家同时实行 计划垄断性定价和市场定价,天然气价格不断上调,企业逐渐拥有自主定价权; (3)政府指导价时期(2005-至今):我国由政府指导定价向市场定价机制过渡。 随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 意见》、《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我国天然 气定价机制改革逐渐形成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