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丰能源研究报告 清洁能源全方位布局逐渐兑现

  • 来源:国盛证券
  • 发布时间:2023/06/20
  • 浏览次数:524
  • 举报

1.九丰能源:一主两翼贯通发展,争做具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

1.1.“一主两翼”贯通发展,目标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综合服务集团

深耕行业 30 余载,清洁能源全方位布局逐渐兑现。九丰集团于 1990 年在广东珠海创 立,是国内专注于燃气产业的大型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深耕华南市场 30 余载,主营业 务包括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等,业务涵盖“国际采购—远洋运输— 码头仓储—物流配送—终端服务”等全产业链,实现了清洁能源“端到端”的全方位布 局,并致力于成为“具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公司于 2021 年 5 月 25 日在 上海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简称:九丰能源,以下称为九丰能源)。

目标能源综合服务,延申特种气体产业链。随着传统主业的稳定发展和逐渐成熟,公司 在 LNG&LPG 传统购销顺价模式外,扩展 LNG 船运、LNG 接收与仓储、LNG 槽运等业务, 以形成全面的能源综合服务。同时,2022 年公司延伸 LNG 业务产业链,将内蒙森泰 BOG 提氦项目由点到面拓展为氦气业务,以氦气与氢气为基础,确定了特种气体中长期发展 规划,积极向电子特气等其他气体领域拓展。

1990-1995 年(创立期),九丰集团创立于广东珠海,初步涉入 LPG 分销行业;1996-2000 年(沉淀期),立足华南,深耕 LPG 业务;LPG 进口规模连续四年全国 领先;2001-2009 年(布局期),布局东莞 LPG 接收站及仓储基地,布局 LPG 终端市场, 切入甲醇、二甲醚市场;2010-2013 年(提升期),LPG 接收站升级为 LNG、LPG 双功能接收站,全面进入 LNG 市场,布局 LNG 陆上输配体系;2014-2020 年(完善期),构建上游海气资源池布局 LNG 船舶,全面进入终端工商 业、燃气电站领域,初步形成“端到端”的一体化业务格局; 2021-2022 年(上市后),确立“上陆地、到终端出华南”的 LNG 业务发展战路, LPG 实施“走出去”战略,确立特种气体发展战略,确立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战略,公司将清洁能源业务与能源服务、特种气体业务共同形成“一主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 协同发展且针对性重点规划,进而有效提升公司整体发展质量,增强经营韧性,未来可 期。

华南地区行业龙头,业务半径逐渐扩大。受益于公司气源稳定及码头、仓储等服务业务 高效率支持,公司在华南地区、港澳地区清洁能源业务市场具有领先地位。公司为我国 第四大 LPG 进口商,华南地区第一大 LPG 进口商,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销 售规模稳居国内前列。中长期公司将重心放在扩大业务覆盖半径,积极开拓 LPG 业务销 售至湖南、广西、江西等周边市场,并尝试切入其他市场;LNG 业务也将践行“出华南” 战略,进军华北市场、华东市场、华中市场,通过“资源+市场”模式实现异地拓展。股权清晰、集中稳定。截至 2022 年末,董事长张建国直接持有公司 11.61%的股份,蔡 丽红直接持有 4.98%的股份;包含间接持股后,夫妇两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 52.05%的 股份。子公司以 LNG、LPG、氦气等主营业务板块布局,结构清晰,协同发展。

1.2.清洁能源业务韧性&成长性并行,特种气体业务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综合服务”商业模式下,公司业绩稳健性得到印证。2022 年全球天然气价格波动剧烈, 公司 LNG 业务成本端压力挑战极大,但公司全年营收、净利润成绩斐然,可见公司清洁 能源业务“顺价”能力凸显,业绩稳健性得到印证。2022 年公司营收 239.54 亿元,同 比增长 29.56%,归母净利润 10.90 亿元,同比增长 75.9%。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为 6.5%, 与上年持平;净利率为 4.6%,同比增长 1.16pct。

LNG&LPG 业务为公司主要业绩来源。2015-2022 年 LNG 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 16.36、 19.23、29.59、46.42、38.19、36.66、98.79、125.7 亿元,占比由 2015 年的 20.43% 提升至 2022 年的 52.47%;LNG 业务营业毛利润分别为 2.69、4.63、5.53、5.90、6.37、 7.90、5.15、8.72 亿元,占比由 2015 年的 35.07%提升至 2022 年的 56.02%。2015- 2022 年 LPG 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 56.94、48.02、63.49、62.84、56.87、47.61、78.07、 103.67 亿元,占比由 2015 年的 71.12%降低至 2022 年的 43.29%;LPG 业务营业毛利 润分别为 4.3、4.14、4.5、2.74、2.61、4.04、4.94、5.26 亿元,占比由 2015 年的 56.06% 降低至 2022 年的 33.84%。

LPG 及能源作业业务毛利稳定,公司业绩韧性&成长性有望更进一步。2019-2022 年间, LPG 业务单吨毛利稳定在 160-280 元之间;2018 年至 2022 年,公司 LNG 业务吨毛利 分别为 445、559、608、254、596 元/吨(2021 年因现货贸易量明显扩大影响),整体 波动在 450-600 元/吨较窄区间。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业绩韧性&成长性有望更进一步,迎 来公司发展新阶段。陆气资源逐渐扩张,有望平滑气源成本波动。根据公司 LNG 业务“上陆地、到终端、 出华南”的发展战略,公司计划把陆气资源整合放在优先位置。目前,公司通过布 局能源作业服务项目及传统 LNG 液化工厂,可以自主控制的 LNG 产能规模达到 70 万吨;设立西南资源中心和西北资源中心,匹配具有成本竞争力的 CNG 资源、LNG 资源、PNG 资源,持续增强“陆气”的调节补充比例,双气源保障程度持续增强, 也有望平滑气源成本波动。

“出华南”战略扩大清洁能源业务销售半径,能源作业服务逐渐扩充,成长可期。 中长期公司将重心放在扩大业务覆盖半径,积极开拓 LPG 业务销售至湖南、广西、 江西等周边市场,并尝试切入其他市场;LNG 业务也将践行“出华南”战略,进军 华北市场、华东市场、华中市场,通过“资源+市场”模式实现异地拓展。在 LPG&LNG 业务毛利稳定的条件下,销售半径扩张将推升销售量同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营收 有望实现突破。此外,在确保现有能服项目良性运行的基础上,2022 年叙永天然气 应急储气调峰 12 万吨/年能服作业项目顺利投产,气源稳定性得到进一步补充;同 时,公司川西名山首期 20 万吨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基地能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 加速推进,有望早日投产。

拓展特种气体业务,有望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将以氦气与氢气为基础,并 积极向电子特气等其他气体领域拓展。截至 2022 年底,公司高纯度氦气设计产能 为 36 万方/年,全年氦气产量约 18 万方。2023 年,公司将积极实施内蒙森泰 BOG 提氦项目扩产改造及四川泸县新建粗氦精制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司氦气产能规 模。氢气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推进制氢业务布局,完成收购制氢标的 70%股权整合, 加快广州市南沙区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综合能源站项目建设,并启动电解水制氢相关 的技术储备工作。

2.清洁能源:综合服务优势凸显,产能扩容成长可期

2.1.LNG:顺价能力凸显,能源转型周期赋予新机会

2.1.1.能源转型周期,天然气进口迎来新阶段

传统的清洁能源,社会生产主要燃料之一。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是由各种有机物质 在地表和地下经过数百万年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气体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与传统能源煤炭和石油相比,天然气是一种非常清洁的燃料,故在“双碳“战 略转型周期,天然气预期将成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交替周期中重要的战略能源,其需求 预期也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天然气产业链上游是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环节,主要包括勘探、钻井和生产;中游是天 然气的运输和加工环节,包括输气管道、LNG 和 CNG 等加工环节;下游是天然气的销售 和应用环节,主要包括城市燃气、汽车燃气和工业用气等。

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期将迎来新阶段。随着能源转型战略逐渐深化,及近些年国家及地方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相关政策,我国天然气需求受政策推 进及经济增长的带动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2010 年-2022 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复合增长 率达 10.8%。2022 年,受国内天然气价格高企,叠加宏观大环境影响下国内需求疲软等 因素影响,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 3663 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1.7%。对新上工业项目优先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重点用能领域(如居民用能、工商业用能等)实施“煤改气”,用天然气替代煤、 重油等高污染燃料;在交通燃料领域,推广液化天然气重型货运车辆发展,开展沿海、内河液化天然气 动力船舶应用;加快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 等。

天然气进口依赖度较高,进口市场建设预期迎来新阶段。受制于我国“富煤、缺油、少 气”的能源国情,国产天然气规模长期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增长,需求缺口持续扩大。2010 年-2022 年,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 7%。2022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 2178 亿 立方米,增幅为 6%。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从 2010 年的 10%快 速上升至 2021 年的 45%;2022 年,受海气价格持续高企及进口 LNG 规模下降影响, 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 41.17%。

我国天然气主要通过海上液化天然气(LNG)和管道天然气(PNG)两种方式进口,其中 LNG 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进口方式,2022 年 LNG 进口量占我国天然气总进口量的58%。综上,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进口企业面临着许 多机遇,随着俄乌战争带来的海外气价大幅波动退却,进口商有望结合不同进口国的优 势,稳定天然气供应并平滑进口成本,同时加大储备和储存设施的建设、深度参与市场 化运作,特别是在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天然气进口企业有望迎来 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拥有上游 LNG 资源,并具备自有 LNG 接收站和仓储设施、拥有下 游稳定客户的一体化企业将在竞争中获得综合优势。

2.1.2.双气源保障稳定供应,顺价能力凸显

“海气+陆气”双资源保障,灵活调节稳定供应。公司海气资源主要分为长约采购和现 货采购,陆气资源主要包括自产 LNG 和外购气。考虑到资源的保障程度和成本优势差异, 公司海气长约和自产 LNG 为公司资源池的核心资源,海气现货和国内外购气为公司资源 池的调节资源。海气资源,长约气源主要包括与马石油和 ENI 签订的 LNG 长约采购合同,其气源为 供应商所属的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本土井口气,能最大程度保证公司能源供应的 稳定性。现货气源主要是公司与国际市场诸多知名能源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根据 国内外气价变动情况及需求缺口,灵活进行 LNG 与 LPG 的国际现货采购。陆气资源,自产 LNG 方面,公司通过布局能源作业服务项目及传统 LNG 液化工厂, 可以自主控制的 LNG 产能规模达到 70 万吨。外购气方面,公司根据需求缺口及价 差,灵活采购部分 LNG 及 PNG 作为补充。

资源匹配不同下游客户,顺价能力凸显。公司实行不同资源匹配不同客户的基本业务逻 辑,在兼顾客户利益与自身顺价收益方面取得平衡,不断提升客户黏性。自 2018 年以 来,国际 LNG 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周期性波动,但公司海气长约核心资源单吨毛差保持整 体稳定,2018 年至 2022 年,公司 LNG 业务吨毛利分别为 445、559、608、254、596 元/吨(2021 年因现货贸易量明显扩大影响),整体波动在 450-600 元/吨较窄区间,顺 价能力得到充分体现。长约气,匹配国内直接终端用户,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如陶瓷厂、玻璃厂、食品厂、 五金厂等)、工业园区、燃气电厂、大客户等;自产 LNG,匹配 LNG 加气站客户,包括控股、参股、承包、保供、协议合作等供应 诸多 LNG 加气站。

2.1.3.LNG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陆气资源逐渐扩张。公司计划把陆气资源整合放在优先位置。目前,公司通过布局能源 作业服务项目及传统 LNG 液化工厂,可以自主控制的 LNG 产能规模达到 70 万吨。中长 期来看,收购华油中蓝 28%股权,拓展原有市场辐射范围;以及收购了森泰能源,加 大“陆气资源池”建设,待投产能持续推进,2024 年底 LNG 产能有望翻倍(增加 60 万吨),同时也有望平滑气源成本波动。华油中蓝开发二期项目,LNG 产能 30 万吨/年。2022 年 4 月,九丰能源以 2.26 亿元购买华友中蓝 28%股权,成为目标公司第一大股东。华油中蓝位于四川省巴中 市,项目实施地临近邻近中石化元坝气田、普光气田(两者皆为国内十大气田)及 中石油龙岗气田、罗家寨气田,并与中石化、中石油保持着稳定的资源供应关系。目前,标的公司上游天然气资源来源于元坝气田。华油中蓝生产工艺先进,生产体 系完备,建有 3 万立方米 LNG 储罐。公司一期在运行 LNG 液化产能约 30 万吨/年, 且维持满负荷运行;二期规划产能同为 30 万吨/年,目前已完成征地、公用辅助工 程建设。

森泰 LNG 产能布局四川/鄂尔多斯,待投产能约 60 万吨。目前森泰能源已建成 4 家 LNG 液化厂,其中 3 家能源作业服务公司:筠连森泰、叙永森能及古蔺森能位于 川南地区,LNG 液化厂内蒙古森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合计产能近 70 万吨/年。气 源方面,森泰能源主要向中石油西南油气田、浙江油田及长庆油田采购天然气燃料 气,其中,西南油气田 2021 年生产增量占中国石油一半以上,长庆油田是中国最 大的天然气主产区。在被九丰能源收购之后,2022 年-2024 年,森泰能源将在川南、 川西地区陆续投产 4 个 LNG 能源作业服务项目,用于扩大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坑口气 源的 LNG 能源作业服务生产规模(如叙永、古蔺项目),提高市场地位,项目总设 计产能为 60.78 万吨。

LNG 接收站规模继续扩张。公司在东莞市立沙岛拥有一座 LNG 接收站,同时配套 16 万 立方米 LNG 储罐,可实现 LNG 年周转能力 150 万吨。中长期公司计划积极推进 LNG 接 收站与仓储设施及 LNG 槽车市场化运行,有望逐渐提升 LNG 周转能力,进而增加海气 供应规模。

2.2.LPG:华南第一大LPG进口商,需求迎来新窗口

2.2.1.工业燃料轻量化时代已至,LPG需求空间打开

替代传统燃料的清洁能源。液化石油气(LPG)是石油加工及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 气体混合物,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通过压缩和冷却等工艺,可将 LPG 液化并压缩成 高密度气体,以便于储运和使用。因 LPG 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易于储运、易于使用等 优点,被广泛用于民用燃气、工业燃料等领域。LPG 上游主要来自于天然气开采中的伴 生气体或石油加工中的副产品;其中游主要是 LPG 加工和贮运等环节;下游方面,LPG 主要应用于民用燃气、工业燃料、汽车燃料和航空燃料等领域。

国内 LPG 供应持续增长但仍需进口补充。国产 LPG 主要成分包括丙烷、丁烷、丙烯、 丁烯等,进口 LPG 通常以丙烷和丁烷成分为主,纯度高、杂质少,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 行不同比例配比。近年来,随着国内 LPG 深加工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张,诸多石油炼厂将 产出的液化气用于 LPG 深加工领域,导致国内燃料用气供应下降,需要进口 LPG 进行填 补;此外,PDH 等 LPG 深加工项目的拓展也需要依赖大量的进口 LPG 作为原料气,故国 内 LPG 需求对进口气依赖度逐渐提升。根据 wind 数据,2022 年我国 LPG 进口总量 2660 万吨,同比增长 9%。

化工用气需求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我国 LPG 的用途包括化工原料、民用燃料、商用燃料、 工业燃料和车用燃料。目前,化工原料用气已成为占比最高的 LPG 消费用途(截至 2021 年占比 51.66%),亦为我国 LPG 市场的主要增量。原料轻质化将是石化行业发展大势所趋,推动 LPG 需求增长。近年来石化行业制 烯烃的原料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石脑油制烯烃外,煤制烯烃(CTO)、甲醇制 烯烃(MTO)、轻烃(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路线、天然气及合成气制烯烃、 煤基乙炔制烯烃等新路线迅速发展。LPG 作为比石油脑、煤等经济性及环保性更优 的原料被大量应用化工原料领域,截至 2022 年化工原料用 LPG 已增至 3892.71 万 吨(占比 53%,CAGR2018-2022=15.13%。

国内 LPG 深加工装置产能不断扩张,预计化工原料用 LPG 需求将继续攀升。LPG 深加工装置,即将 LPG 这种传统的燃料转化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丙烯, 丁烯、异戊二烯,丙烯酸、异戊二烯酸,七氟丙烷等)。以丙烷脱氢法制丙烯(PDH) 为例,根据《中国丙烯市场回顾及“十四五”展望》数据,预计“十四五”丙烯新 增产能达到 2340 万吨。民用 LPG 需求预期稳步增长。LPG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清洁能源,在家庭、商业、 工业等多个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截至 2022 年民用 LPG 占比已增至 43%。我 们预计,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LPG 民用气消费量将保持稳 定。

2.2.2.华南第一大LPG进口商

我国第四大,华南第一大 LPG 进口商。九丰能源以 LPG 业务起家,经过多年经营发展, 依托东莞立沙岛综合能源基地,建立起强大的 LPG 储备与销售网络,在国际采购市场上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影响力,以 2022 年进口量计算,公司是我国第四大 LPG 进 口商,是华南地区第一大 LPG 进口商。长期优质的品牌能力是九丰能源保障稳定 LPG 气源供应的基础及主要优势。LPG、LNG 等能源国际贸易的上游卖家通常关注买家在资信证明、货物周转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在 付款时间、付款方式上也会有较为严格的条件。九丰能源凭借优良的国际能源接收与储 备库资源、良好的交易信用、所处地区广阔的市场容量等优越条件,已成为国际能源贸 易市场具有良好声誉的重要参与者,与国际能源供应商常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 了较为完善畅通及稳定优质的国际采购渠道。

同时,公司多年参与国际能源采购,对能 源价格的走势判断以及采购时点的把握已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协助公司更好地进行存 货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有利于保障公司的长期稳定经营。境外采购为主,境内采购为辅。境外采购方面,公司主要向国际主流的 LPG 能源供 应商进行采购,包括 Chevron(雪佛龙)、Vitol(维多)、Trafigura(托克)、日本 Astomos 能源、马石油等国际知名能源供应商。境内采购则主要向能源贸易商及中 国海油、中国石化等综合能源集团采购。年度长约和现货采购灵活协调。公司根据年度销售计划预估年度合约采购量及现货 采购量,通常会于上一年末或当年年初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同时,每个月 会根据销售预测、库存情况和对国际国内供求关系的分析判断及国际价格指数的走 势分析进行现货采购。

多层次销售网络,国内销售为主。九丰能源 LPG 业务以境内销售为主,在华南地区特别 是珠三角地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公司 LPG 资源主要匹配国内客户,其中应用于终端 居民用气的比例预计超过 80%,化工原料用气占比预计随着行业发展也将持续提升。

2.3.业务版图逐渐扩大,出华南、布局全国

华南市场 LNG 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城市燃气需求的增长, 华南地区天然气需求持续攀升,2021 年广东、广西合计天然气需求约 326.46 亿立方米, 占全国天然气需求约 12%。华南地区天然气自主率严重不足,2021 年华南地区(广东、 广西)天然气产量为 110.6 亿立方米,远低于需求量,供需缺口为 215.86 亿立方米,且 近年来华南地区(广东、广西)天然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CAGR2017-2021≈29.47%。因 此,华南地区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度极高,公司在华南地区的销售市场没有滞销的担忧, 近年来华南地区的 LNG 产销率持续维持在 100%高位。

出华南战略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线之一。目前公司 LPG、LNG 吞吐量均为 150 万吨/ 年。LNG 业务随着陆气资源的拓展,计划进军华北市场、华东市场、华中市场,通过“资 源+市场”模式实现异地拓展。LPG 业务“再出发”,中长期内公司通过自建或收购,控 股或参股方式拓展新的 LPG 码头。森泰能源在四川盆地拥有 3 个能源作业服务项目、鄂尔多斯盆地拥有 1 家 LNG 加 工厂,在四川省内的国道、省道沿线和内蒙古省道沿线等交通要道布局及合作经营 多家 LNG 加气站,依托森泰,公司有望拓展西南、西北等省份销售半径。

华油中蓝目前是西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天然气液化工厂,主要以区域内 LNG 加气 站为下游,公司参股华油中蓝后可以辐射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峨眉)、陕西 南部、湖北西部等市场,有望增加公司市场绝对竞争力。LPG 方面,公司目前与惠州港公用液体化工码头、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投资、湖 南宇新化工等相关方共同投资建设配套 LPG 仓储基地,打造“码头+库区”一体化 服务模式;中长期内,公司通过自建或收购,控股或参股方式拓展新的 LPG 码头, 并匹配相应仓储基地,通过“码头+市场”模式,实现 LPG 业务走出华南市场,实 现阶梯式增长。

2.4.拥抱核心资产,综合服务优势凸显

公司拥有 LNG 船舶、LNG 接收站及仓储设施、LNG 槽车等核心资产。除自用外,为客 户及第三方提供运输、物流、周转、仓储等能源基础设施服务,定量结算相应服务费。LNG 船舶方面,截至 2022 年末公司自主控制 8 艘运输船,其中 4 艘 LNG 船舶(2 艘自有,1 艘待交付,1 艘在建),4 艘 LPG 船舶(2 艘租赁,2 艘在建),预期全 部 LNG、LPG 船舶投运后,年周转能力预计达 400-500 万吨。LNG 接收站与仓储方面,公司在东莞市立沙岛拥有一座 LNG、LPG 接收站,码头岸 线 301 米,海域面积 16.59 公顷,最大可靠 5 万吨级船舶,共设有 3 个泊位;同时 配套 16 万立方米 LNG 储罐、14.4 万立方米 LPG 储罐、12.5 万立方米甲醇储罐等, 可实现 LNG 年周转能力 150 万吨,LPG 年周转能力 150 万吨。LNG 槽车方面,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在运营的 LNG 槽车过百台。

2.4.1.稀缺LNG船舶,灵活采购&外租收益

LNG 船舶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LNG 运输船是在约-162℃低温下运输液化天然气的专 用船舶,是国际公认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是一种“海上超级冷 冻车”,被喻为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受俄乌冲突、“北溪”管道泄漏、美国 自由港 LNG 液化工厂爆炸等因素影响,国际 LNG 船舶运费持续创新高,LNG 船舶产能 不足也刺激了 LNG 船舶新建订单的快速增长。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 LNG 船舶新增订单量超过 170 艘,同 比增长 95%,创下最近数十年来的新高。

2022 年,中国 LNG 船舶新接订单 481 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 480%,市场份额从 2021 年的 12%增长至超 30%。LNG 船舶运费屡破纪录,2022 年即期 LNG 船运价最高达到 44.75 万美元。灵活采购&外租收益是公司自有 LNG 船主要优势。公司自有 LNG 船可以使得 LNG 国际 货源采购更加灵活,及时调配船只以获得成本最优化,同时自由船只成本相比租赁 LNG 船舶更节省成本,再船运费用高涨阶段,也能获得租船收益。

2.4.2.LNG接收站与仓储,资源核心优势日益凸显

“海气登陆”的唯一窗口。我国 LNG 接收站是进口海气登陆国内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和中 转加工设施,LNG 在接收站码头卸载并存储后,通过“液进气出”或“液进液出”方式 输送到应用市场。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已投运 LNG 接收站 24 座,年设计接收能力达 10,957 万吨,储罐规模达 1,398 万立方米。2022 年,我国 LNG 接收站年设计接收能力 新增 600 万吨,储罐规模新增 128 万立方米。近两年,俄乌战争和全球能源转型推动天 然气的能源战略属性日益增强,尤其新建产能还未释放的窗口期,核心 LNG 接收站资源 优势凸显。 广东地区唯一民营接收站,市场化运营能力凸显。根据目前全国 LNG 接收站布局,公司 拥有广东省境内唯一民营 LNG 接收站,有能力覆盖天然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的广东市 场,区位优势凸显。同时。随着 LNG 接收站与仓储设施的公用设施属性进一步提升,具 备自有 LNG 接收站和仓储设施、将在下游客户稳定性,企业一体化优势的在竞争中获得 综合机遇。

3.特种气体:有望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3.1.氦气:国产替代周期已至,产能爬坡阶段有望先占市场

3.1.1.“工业气体黄金”,国产化周期势在必行

“工业气体黄金”,氦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稀有气体,也是已知沸点最低的气体, 其具有不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溶解度低等性特点。氦气的生产方法包括天然 气提氦,空气分离法、合成氨尾气分离法和铀矿石法,其中前两者应用较多。氦气被广 泛应用于受控气氛领域(如光纤、半导体、光伏等)、低温应用领域(如核磁共振、低 温超导、国防军工等)、焊接保护气领域、检测气体领域等。故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 质及下游应用的资源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稀缺战略资源,被 称为“气体芯片”、“气体黄金”。

氦气资源分布不均,美国是第一大氦资源国家。氦气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极不均匀, 美国是全球氦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虽然已大规模开采超过 60 年,其氦气储量仍占全球 总储量的 40%以上。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0 年的调查报告,全球氦气资源 量为 520×108m3,其中美国、阿尔及利亚、卡塔尔和俄罗斯拥有全球 88%的氦气资源。国际上氦气供应实行配额制,现有氦气产量已由埃克森美孚公司、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 司、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林德公司等几个国际气体公司通过长期贸易协议完成额度分配, 除俄罗斯外,其余国家氦气资源分配话语权由美国资本掌握。如,埃克森美孚不仅是北 美最大氦气生产商,而且还通过在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工厂的股份间接掌控其氦气生产。

中国为贫氦国家,对外依存度高达 94%。我国有少量氦气资源仅占世界 2%左右。我国 近年来氦气消费量持续上升,2014-2018年,中国氦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平均增速为11%。 近几年,我国氦气年消费量均在 2,000 万方以上,较为稳定,占全球氦气消费总量的 11% 左右,并与 2.12%的全球氦气资源占比形成鲜明对比。根据卓创资讯相关数据,2022 年, 我国氦气消费量约 4250 吨(折合约 2380 万方),较 2021 年增长 6.25%,其中国产氦 气约 286 吨(折合约 160 万方),进口氦气为 4010 吨(折合 2246 万方),对外依存度 高达 94.35%,主要进口国为卡塔尔、美国、澳大利亚。

进口价格高企,国产替代阶段已经来临。由于我国氦气需求主要依赖进口,2022 年,受 俄乌战争对氦气供应保障及市场预期的影响,国际氦气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带动国 内氦气价格涨幅较大。2022 年,我国管束氦气价格较 2021 年上涨 178.98%,瓶装氦气 价格较 2022 年上涨 174.04%。因此,氦气的国产替代之路势在必行。

3.1.2.“高纯度”液氦生产技术,产能爬坡抢占市场

森泰能源为国内少数掌握提氦技术的企业,氦气纯度高达 99.999%。公司利用 LNG 生 产过程中 BOG 气体对天然气伴生氦气的自然提浓作用,收集 LNG 生产过程伴生的氦气, 经过净化去除杂质后得到合格的纯氦,再通过提纯系统,提纯至高纯度氦气(纯度达 99.999%),向下游直接终端用户及气体中间商销售,价格随行就市确定。截至 2022 年 底,公司高纯度氦气设计产能为 36 万方/年,全年氦气产量约 18 万方。

2023 年第一季 度,公司高纯度气业务实现产销量超过 5 万方,同比增长超过 50%,依此趋势,我们预 计公司氦气业务有望实现满产。2021 年 5 月,内蒙森泰 LNG 液化工厂建设的 BOG 提氦项目顺利投产(一套 BOG 提氦装置,包括 50m3 /h 氦气装置及储存、充装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提取的氦气 纯度高达 99.999%,同时森泰能源已申请了提氦相关的 2 项发明专利,3 项实用新 型专利。森泰能源已规划投资建设“天然气液氦生产项目”(包括,包括 50m3 /h 氦气装置 及储存、充装系统),我们预期项目投产后,公司氦气产能有望翻倍,市占率预期 大幅提升,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

3.2.氢气:兼具气体&能源属性,战略规划持续布局

我国“绿氢途径”具有广阔发展优势。从制氢技术来看,主要区分为三种技术路线,包 括灰氢、蓝氢、绿氢。目前,我国制氢主要依赖化石能源以及工业副产氢,其中通过煤 化工制取氢气的比例达到 61%,天然气制氢比例约 19%。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氢气生产国,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22 年我国氢气产量 4,004 万吨,同比增 长 32%,占 2021 年全球氢气产量的 28%。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未 来预期在清洁低碳的制氢途径上拥有巨大潜力。灰氢主要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重整制氢;蓝氢是在灰氢制备的基础上进行碳捕捉、利用、封存,可有效减少制氢过程中的碳 排放,两种制氢技术较为成熟,并得到较多应用;绿氢主要利用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制取过程 中基本不会产生碳排放,实现“零碳氢气”。

氢气兼具气体属性和能源属性,下游应用较为广泛。氢气兼具气体属性和能源属性,并 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化工、冶金、轻工业、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半导体领域,高纯度氢气作为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集成电路及电真空器件生产过 程中的还原气、携带气和保护气;化工领域,氢气是合成氨、甲醇等的主要原料之一,并被广泛用于对石脑油、粗柴 油、燃料油、重油的脱硫、石油炼制、催化裂化以及不饱和烃等的加氢精制以提高 油品的质量;

冶金领域,氢气作为色金属(如钨、钼、钛等)生产和加工中的还原剂和保护气, 同时,在硅钢片、磁性材料和磁性合金生产中,也需要高纯氢气作保护气,以提高 磁性和稳定性;轻工业领域,氢气作为石英玻璃、人造宝石制造和加工、浮法玻璃生产中的燃烧气 或保护气,也可作为汽轮发电机的冷却剂; 航空航天领域,氢气是重要燃料和推进剂;交通领域,氢气被应用于加氢站为燃料电池汽车加注能源。

公司围绕氢产业链上游布局,从“气体→能源”战略发展格局广阔。中短期侧重于气体 属性的布局,利用天然气重整制氢、甲醇制氢、焦炉煤气制氢、氯碱尾气副产氢提纯、 PDH 副产氢提纯等技术与工艺,通过现场制氢或管道输氢模式,为下游半导体用户、工 业用户、化工用户、冶金用户、轻工业用户、航空航天用户等提供(高纯度)氢气。长期侧重于氢气能源属性的布局,规划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相关技术,液氢、氨 化、管道输氢等输氢技术选择与布局,以及氢能下游场景(加氢站、制氢加氢一体 站)的项目建设。密切关注“川渝氢走廊”政策的实施情况。借助森泰能源在原料气、加气站,以及 西南区域低成本水电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筹划跨区域布局氢能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