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疗新基建产业链专题研究 医疗自动化渗透率持续提升带来新基建增量需求

  •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 发布时间:2022/07/21
  • 浏览次数:494
  • 举报

1.疫情凸显医疗体系短板,新基建持续高景气度

1.1新基建:三级医院改扩建+县级医院升级建设

医疗新基建产业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配置等环节。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楼规划设计、土建工程、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流程,主要由传统建筑公司负责。医疗专项工程包括医疗净化、医用气体、射线防护、轨道物流、污水处理等环节,需要相关的专业资质。医疗设备配置涉及的范围包括手术室、ICU设备、医学影像设备、检验科设备等领域。2020年以来国内医疗新基建项目持续开展,各地医院建设节奏有所加快,新建医院与老院改扩建项目均有增加,行业上下游均有望迎来较高的需求景气度。

需求端:疫情后三级医院改扩建项目显著增加,县级医院升级建设空间广阔

三级医院:综合诊疗能力较强,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后三级医院改扩建项目显著增加,带来大量医疗设备采购需求,三级医院数量增速持续高于一、二级医院

县级医院: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有望持续贡献增量订单

供给端:上游建筑项目快速增加,医疗专项工程及设备类公司订单高景气

上游土建环节高景气,建筑行业龙头公司医疗设施类新增订单高增长。疫情后建筑类公司医疗项目增量明显,根据中国建筑2021年年报披露,公司全年医疗设施类项目新签合同额2,044亿元,同比增长63.9%,承接了深圳坪山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项目等一大批医疗设施及应急工程建设任务,这是在2020年新增订单同比翻倍的高基数基础上,新签合同额进一步快速增加。考虑到建设流程上从上游土建项目签约传导到下游医疗专项工程及医疗设备采购,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预计下游行业的景气度仍将至少持续2-3年。

资金端:医疗基建领域财政投入保持较大力度

卫生健康领域基建项目维持较高财政投入,财政部下达两批预算拨款通知合计277亿元。医院基建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医院自有资金。2021年7月与9月,财政部下达2021年第一批和第二批卫生健康领域中央基建投资预算(拨款)的通知,合计预算拨款约277亿元。根据投资预算明细表,本次两批财政资金预算主要用于482个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涉及项目包括:三级医院改扩建、新建院区项目;县级医院、中医院、妇幼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改扩建项目;疾控中心改扩建项目及新建医院项目等。相关投资项目有望快速落地,为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医疗新基建的资金来源中,中央财政补助占比相对较低,地方财政及医院自筹资金支付比例相对较高,因此中央财政医疗基建拨款对应到项目投资额规模预计将显著放大。

除医疗新基建相关拨款外,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也保持较高财政投入。2021年10月29日,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预算的通知》及《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预算合计金额155.72亿元,主要用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新冠肺炎监测等项目。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合计金额达到588.55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医疗领域投资项目投资额较疫情前明显提升。专项债作为地方政府筹资的重要工具之一,主要用于为某些专项工程筹集资金。近年来随着医疗新基建的持续开展,地方政府多采取发行专项债方式筹资以支持医疗卫生基建项目,2020年以来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有明显提升。根据第三方平台大智慧财汇统计数据,2021年各地使用专项债资金投资建设的医疗卫生项目超过300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2000亿元(项目投资额为整体投资规模口径,专项债资金仅占其中的一部分)。

2.医疗净化工程:技术规范与企业资质要求较高

医疗净化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规范逐步提升,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起步阶段:医疗净化技术最早在军队医院应用,1989年上海长征医院建造了国内第一个洁净手术部,此后部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重点医院也开始了洁净手术部的试点建设,行业内专业的净化工程企业较少。

初步发展阶段:2002年卫生部颁发《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经济发达地区、三甲医院等开始进行洁净手术部建设,并逐步向ICU、消毒供应中心扩展,专业医疗净化公司兴起,但整体市场规模仍相对较小。

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新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发布,净化技术应用逐步向各级医院推广,应用科室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医疗净化工程具有较高壁垒:与装饰装修存在本质差异

医疗净化工程vs装饰装修工程: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本质上有较大差异。医疗净化工程中会涉及到部分室内装修规划、机电设备安装等环节,但两者的业务目标存在本质差别,对实施单位的资质、能力,对工程的验收标准、质量管理,均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医疗净化工程需要具有相应资质与经验的专业企业实施完成,行业具有较高壁垒。

不同科室需要达到不同级别的净化要求,满足专门的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较高的净化标准与建筑规范对医疗净化工程实施单位提出较高要求。

医疗净化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具有较高要求。主要资质要求包括建筑类资质(工程设计、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医疗器械类(医疗器械生产及经营许可)、特种设备类(特种设备设计、生产及安装改造维修)等。医疗净化行业龙头具备较为完整的资质认证,而传统建筑、装饰装修类企业通常仅具备建筑类资质。

注册建造师、安全生产考核证、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等是获取订单的必备资格。造价工程师、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能力、特种作业操作资格、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等是订单招标过程中获取订单的重要条件。

医疗净化工程主要构成:多项子系统的协调配合

医疗净化工程通过对各子系统的有机整合,使医疗洁净空间达到洁净度要求,降低感染风险。医疗净化工程包括洁净室装饰系统、净化空调系统、电气系统、智能化信息系统、医用气体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其设计规划、建筑施工、日常运营需要满足各科室的技术规范要求。

医疗洁净空间需要控制的环境指标主要包括:洁净度/静压差、细菌浓度、温度、湿度、送风量等。各项环境指标的有效控制需要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

平面布局规划:根据不同科室的净化需求进行整体平面布局规划与设计。根据特殊医疗单元各功能区域位置,合理组建各功能用房;通过规划特定医疗科室内人员及物品的出入流程,确保洁污分区、人物分流,从源头规避区域内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保障流程的便捷性、时效性。

洁净室装饰系统:核心是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处理。通过使用各类洁净型材料进行基础装饰安装、灯床塔等手术室器械安装,并通过对门窗、组件连接处、接缝处等进行气密处理,保证洁净空间的环境达到密闭受控效果。

医疗气体系统:普通病房需设置氧气、负压吸引两种医疗气体系统;抢救室需设置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三种医疗气体系统;手术部需根据手术类型设置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氮气、笑气、二氧化碳及麻醉废气排放等七种医疗气体系统。对医用气体管道需要进行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净化空调系统:通过对不同医疗单元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过滤,将特定医疗洁净单元内的微生物、微粒子、气流、压差等控制在特定需求范围内。相对于普通空调系统,它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对空气中所含尘埃粒数、细菌浓度、空气质量、化学污染等均有明确限制,同时还需控制不同净化等级区域间的压差,以保证内部洁净空气不被污染。

规模与格局:新基建需求景气,行业集中度仍待提升

我国医疗净化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30亿元,其中洁净手术部、消毒供应中心、ICU占比较高。根据华康医疗招股书,2020年我国医用净化工程市场细分中,洁净手术室净化工程规模约126亿元,ICU建设净化工程规模约37亿元,检验科建设净化工程规模约34亿元,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净化工程规模约65亿元。加上生殖中心、产房、静配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净化工程需求,我国医疗净化系统市场规模约330亿元。未来几年有望持续受益新基建带来的需求。

竞争格局:格局相对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

我国医疗净化行业呈现出行业集中度较低的特征。医疗净化行业参与企业较多,行业呈现总体技术水平与项目实施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能够提供从项目设计、实施到系统运维一体化服务的企业相对较少。头部企业市占率水平在3%左右。

2020年以来,受疫情带来的医院建设需求加大,头部公司订单规模呈现显著提升态势。随着医疗新基建的持续推进,预计行业仍将保持较高需求景气度。头部公司有望凭借品牌、经验、规模、技术、销售等优势,维持行业领先地位。

3.医疗自动化: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医疗新基建带来增量需求

门/急诊药房自动化:医疗自动化业务基本盘

门急诊药房自动化(智慧药房)项目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化药品管理系统。通过对药房工作进行流程再造,提升药品调配效率、有效防范人为差错,实现药品库存效期智能管理,进而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改善药房工作条件,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实现药房药品的智能化管理。

智慧药房通过自动化设备能够提升药房发药效率,实现全程闭环管理。1)实现补药、发药自动化。通过接收医院处方信息,实现药品自动化补充、存储和发放过程;产品从医院药库到二级缓存库,再到发药窗口,最终到患者手中,可全程跟踪管控药品,真正实现药品在院内流通的“全程批号”闭环式管理。2)提高发药效率,减少排队时间。可有效提高处方及医嘱处理效率,减少患者在门急诊发药窗口的滞留时间,降低因人员排队、拥堵导致的潜在交叉感染几率。3)科学分析数据,满足药剂科学术需求。通过分析门/急诊药房历史数据,针对项目方案进行个性化定制,对药品的存储、管理、分发等流程进行智能化优化升级,提升医院药品的管理、使用效率,助力药剂科学科建设。

竞争格局:国内药房自动化市场基本形成健麾信息和艾隆科技的双寡头格局,二者各占30%市场份额。

市场规模:2021年中国门急诊智慧药房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近10亿元。

目前已安装门急诊自动发药机的医院预计约2000家,潜在目标医院约7000-12000家。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静配中心自动化:受益于政策驱动与医院需求,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指将原来分散在各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调配的静脉用药,集中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密闭、洁净的环境下进行调配。智能化静配中心能够自动实现静脉输液药物快速、准确地配置及发放,便于静脉输液药物的全流程管控和追溯。其主要流程如下:

排药:智能排药机可用于输液药品的统领和摆药,可进出配置仓,便于药品调配管理,自动接收医嘱信息,根据医嘱提示用药信息。每个货位配备称重复核功能、指示灯+数码管数量复核

贴签:自动打印医嘱处方配液标签并由机器人将标签粘贴到液袋上,系统对标签信息进行扫描复核,确保瓶签信息准确,患者用药安全

冲配:按照处方要求完成药物调配工作,可实现自动进药、自动调配、自动出药并配备条形码核对、重量检查、影像监控和记录等功能及调配区域空气过滤系统

分拣:按照医院病区、楼层及配送规则,进行成品输液袋的自动分拣。将贴好标签的输液袋通过条码识别、皮带传输分配到指定存储箱

政策背景:2010年颁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规范》以来,各地在随后几年内陆续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目前,多省市要求新建三级医院必须配备静脉配置中心,鼓励二级医院设立静脉配置中心。

现有痛点:1)对配药准确性要求高,人工配药可能存在差错;2)部分药物对医务人员身体可能造成伤害;3)工作强度大,流程要求严格

智能化静配中心能够提升配药准确性、全程跟踪监控记录配药过程、提高配药效率。受益于政策驱动和医院管理需求,智能化静配中心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竞争格局: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市场规模相对较低,竞争格局暂未明朗。2021年健麾信息静配中心业务收入约6000万元,艾隆科技约4000万元。行业其他主要企业包括衡阳桑谷、卫邦科技、深圳博为、意大利Loccioni等。

随着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未来医院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的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未来3到5年,北京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将从4%上升到45%,深圳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将从6%上升到57%,苏州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将从30%上升到65%,上海静配中心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将从5%上升到48%。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