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氢能行业之国富氢能研究报告 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

  • 来源:光大证券
  • 发布时间:2022/08/17
  • 浏览次数:1275
  • 举报

1.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

源自富瑞特装,已成长为国内车载供氢系统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

2016年成立,富瑞特装出资70%(1400万元),邬品芳直接任董事长 ; 2018年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剥离,技术驱动和市场放量后公司轻装上阵快速成长 ; 根据GGII数据,公司在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产品和加氢站加氢设备市占率均为国内第一。

股权结构稳定,知名投资机构加持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邬品芳和王凯,持股比例共26.85% ; 氢捷新能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1.67%),公司发展与高管绑定 ; 金浦投资、涌源铧能等知名投资机构加持,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营业收入快速提升,短期仍未实现盈利

受益于氢能行业整体发展,公司营业收入近三年稳定提升,2021年同比+31%至3.3亿元 ; 但受制于下游渗透率仍相对较低、研发投入较高、股份支付等因素,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577万元。

盈利能力有所波动,资产负债率2021年明显下降

公司毛利率受产品交付结构、原材料成本等影响有所波动,近三年位于10~20%区间 ; 2021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2个pct至10.55%,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提升影响 ;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比超85%,2021年相关原材料价格均有所上涨,对成本带来压力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37.24%,主要系公司完成多轮股权融资所致。

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研发支出占比持续提升

技术升级是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截至2022年6月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6项, 实用新型专利152项,主持及起草9项国家标准、6项团体标准及1项地方标准 ; 2021年公司研发支出达420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6个pct至12.73% ; 公司研发+技术人员达97人,占比约25%,保障公司长期技术发展。

持续融资支撑公司发展,收现比持续改善

由于氢能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公司尚未盈利,因此需要持续的融资支持 ;2021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亿元,保障在手现金提升至1.7亿元 ;受行业下游和公司规模扩张影响,公司2021年应收账款达2.88亿元 ; 2021年公司收现比提升至68%,近三年正稳步改善。

车载+加氢站双轮驱动,收入规模稳步提升

公司依托加氢及储氢核心技术,先后在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氢站成套设备领域实现突破 ; 2021年,公司车载高压供氢系统营业收入同比+21.8%至1.7亿元; 2021年,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营业收入同比+36.8%至1.3亿元;但是受原材料价格高企、客户制定相关设备等因素影响,2021年公司车载供氢系统及加 氢站成套设备毛利率均下降至10%左右(零配件维持在20%左右)。

2.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

氢能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大战略

碳中和背景下,零碳电力+氢能是各国推进能源体系变革的方向 ; 锂资源约束压力加大背景下,推进氢能的生产和利用是发达国家的共识 ;能源安全保障背景下,可实现自给自足供应的氢能是能源发展重要一环。

氢能产业放量指日可待,发展目标为低碳前提下降本+规模化

目前我国主要的氢能产业链链条为煤制氢→高压气氢集束管车运输→工业应用 ; 最具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路线将转变为电解水制氢→液氢+管输→工 业+交通+建筑+储能全方位应用。

制氢:电力降本助力绿氢经济性提升

灰氢不可取,蓝氢可以用,废氢可回收,绿氢是方向; 绿氢未来降本空间潜力较大,且碳税的增加有望加快绿氢对其他能源类型的替代 ;

绿氢降本核心:电价降低&电解槽降本。

加氢:规模化+国产化助力加氢站建设全面铺开

加氢站合理布局、全面铺开是氢能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核心掣肘 ; 氢能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也依托其自身资源禀赋得到快速发展 ; 规模化降本可以实现加氢站成本的持续降低,进而推动加氢站建设提速。

加氢:35MPa高压气氢、站外制氢为主,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

2021年底我国加氢站数量达218座(同比+100座),公司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1000座 ; 技术路径方面,我国主要以35MPa高压站外制氢加氢站为主 ; 高压气态(70MPa)+液氢储运方式、以及“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是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援引车百智库预测,预计2025年加氢站市场规模达100亿元(单站1000万元)。

用氢:规模化降本推动燃料电池车放量

燃料电池车发。展初期,规模效应对降本的效果最为显著 ; 实现规模化以后,双极板和催化剂材料成本占据主导地位,后续持续关注技术和材料升级 ; 燃料电池适用场景:长距离客运、长距离货运、北方地区、物流叉车、轮船等

用氢:供氢系统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

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主要由储氢瓶(成本占比超50%)、管阀件、压力/温度传感器和控制 系统等部分组成; 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占燃料电池车成本约14%,仅次于燃料电池(50%)及车身(23%) ;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援引GGII预测,2025年中国车载供氢市场规模有望达59亿元。

氢瓶:70MPa IV型瓶是发展方向,技术进步&碳纤维国产化是核心

IV型储氢瓶(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具有轻量化、高压力、高储氢质量比和长寿命等特点 ;美国、挪威、日韩等国家地区IV型瓶均已量产,未来成本有望达到目前III型瓶的1/4左右 ;2020年《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团标实施后,国内IV型瓶市场开启发展大门;

技术突破:不同属性材料的密封及密封材料的选择;塑料内胆材料选择;内胆成形过程中,无损检测 手段及评价;碳纤维缠绕过程中如何保证内胆不变形;

碳纤维:日本、美国等国家对高端碳纤维技术形成垄断,国内储氢瓶厂商需要进口,导致储氢瓶生产 成本短期难以大幅下降。

3.国富氢能掌握车载储氢瓶技术,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

掌握核心车载储氢瓶技术,高压供氢系统产品优势明显

公司可销售35MPa/70MPa两种压力规格的车载供氢系统,核心设备储氢瓶自主研发设计 ; 公司自研III型瓶已实现碳纤维国产化,具有安全可靠、抗疲劳性能高、轻量化设计等优点;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物流、公交等场景的货车/客车,并可实现差异化设计。

车载高压储氢系统大型化趋势持续,公司国内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

车载供氢系统集中度较高(CR5占比80%+),公司近三年系统/储氢瓶市占率均保持第一 ;受政策及下游终端应用车型拓展影响,公司车载高压供氢系统销售规模近三年有所波动 ; 下游“长程重载”需求提升,车载供氢系统大型化趋势延续,单台套平均价格稳步提升; 2021年公司销售1282套车载供氢系统,其中210L系统为236套(同比+2045%) ; 2021年公司车载供氢系统平均单价为13.28万元/套(同比+6.77%)。

加氢站关键设备技术优势明显,为下游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在加氢站成套设备的核心部件(压缩机撬、加氢机等)均具有一定技术优势 ; 公司亦拥有混合增压多级加注、撬装式氢气加注装置的电控技术、油氢混建等关键技术 ; 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应用于多个国内首座示范性项目(制氢加氢一体、油氢合建等)。

国家持续加大加氢站布局建设,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国内市占率保持第一

中国目前以35MPa高压气态加氢站为主,未来有望向高压(70MPa)及液氢加氢站推广 ; 2015-2020年中国加氢建设数量CAGR达69.92%,2021年新增100座 ;公司2021年实现23台加氢站成套设备销售及其他零配件销售,市占率稳定第一(26%);随着规模持续提升,相同容量加氢站成本及价格将持续下降,进而推动加氢站持续落地 ; 公司2021年实现1500kg加氢站成套设备销售突破,后续大容量加氢站需求有望提升。

技术为核心驱动力,9项核心技术保障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所得,对应产品形成公司行业领先的两大业务板块; 截至22年6月,公司累计取得授权专利184项,承担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开展 ; 公司主持及参与起草9项国家标准,是氢能领域少有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产品全面打入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下游客户全方位覆盖

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已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等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群 ; 五大城市群2025年加氢站建设规划超600座,公司具备技术及先发优势 ; 工信部公告燃料电池车车型数量TOP10的整车&系统集成厂商中,90%为公司客户 ;公司已具备IV型瓶技术储备并正在开展设备调试,后续有望顺利导入。

下游客户稳步开拓,核心供应商合作关系稳定

公司跟下游头部客户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中国石化、上海捷氢等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 ;公司积极开拓新兴客户,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稳中有降;公司跟核心供应商合作关系稳定,核心原材料碳。

加码研发瞄准未来市场,制氢+液氢储运有望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公司本次IPO拟募资20亿元,布局制氢(电解水)、液氢及IV型瓶产品技术研发 ;公司将新增8万支III型瓶产能及500套电解水设备产能,向“制、储、输”全方位发展 ; 公司首套氢液化装置已经投产生产,同时拥有70MPaIV型瓶技术储备,保障长期扩张 ; 公司预计于2023年实现盈亏平衡。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