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电建研究报告 积极开拓电力投资运营业务,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

  • 来源:国盛证券
  • 发布时间:2022/08/06
  • 浏览次数:817
  • 举报

1.中国电建:全球清洁能源综合服务龙头

1.1.清洁能源综合服务龙头,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

公司简介

公司是全球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领域提供全产业链集成服务的 综合性特大型建筑集团,主营业务横向跨越国内外能源电力、水利、铁路、公路、机场、 房屋建筑、水环境治理、市政基础设施及大土木、大建筑多行业,纵向覆盖投资开发、 规划设计、工程承包、装备制造及项目运营全过程。公司长期深耕“水”、“电”核心业 务领域,承担了国内大中型水电站 80%以上的规划设计任务、65%以上的建设任务,占 有全球 50%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除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外,公司在抽水蓄能 领域市占率高达 80%,在风电、光电等工程领域积累有丰富技术及项目经验,龙头地位 显著。公司积极开拓电力投资运营业务,绿电装机规模稳步提升,居全国前列,全产业 链优势持续强化。

历史沿革

公司前身为 2009 年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水 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 9 月,中国水利水电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联合国家 电网、南方电网的部分辅业单位共同组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2011 年 10 月,“中国水电” 上市,股票代码 601669.SH,后于 2014 年将证券名更改为“中国电建”。2015 年,中国 电建集团完成将其旗下八家风电勘测设计企业的100%股权及德昌风电75%股权转让给 公司,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水利水电、风电领域的产业链一体化协同效应。

股权结构

隶属中国电建集团,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建集团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隶属于国 资委。截至 2021Q3,中国电建集团持股比例为 58.34%。公司旗下含中电一-十六局等 25 家建筑施工企业、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等 3 家电力投资与运营公司、3 家房地产开发 企业、8 家工程勘察设计公司及负责机械设备租赁、水污染处理等细分领域公司。

1.2.收入业绩稳健增长,2022H1订单同增51%

收入、利润延续稳健增长态势。2011 年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增速持续维持在 10%以上, 近五年(2017-2021)CAGR 达 14%,增长趋势稳健;归母净利润五年 CAGR 达 4%。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4483 亿元,同比增长 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86 亿 元,同比增长 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81 亿元,同比增长 53%, 整体符合预期。扣非业绩增长较快主要因 2020 年非流动资产处臵损益 36.7 亿元,扣非 业绩下滑导致基数较低。公司 2022 年规划实现营业收入 5050 亿元,同比增长 13%, 新签合同计划 8600 亿元,同比增长 10%。

1-6月新签合同额同增 51%。2022年1-6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5771 亿元,同增51%, 较上月提升 21.7 个 pct;6 月单月新签 1909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29%,订单增长明显 提速,预计主要系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订单显著放量。分业务看,1-6 月能源电力/水资 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分别新签合同额 2265/1250/2162/94 亿元,占上半年订单总额的 39%/22%/37%/2%。分区域看,境内/境外分别新签 5107/664 亿元,分别同增64%/-5.8%。年初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1-6 月基建全口径投资同增 9%,其中水 利工程、新型能源基建等领域建设需求大、投资效率高,多次被高层会议列为基建重点 发展方向,景气度明显提升。下半年基建支持政策有望继续出台,同时考虑疫后赶工、 去年同期低基数(21Q3 基建投资同比-7%)等因素,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加速上行, 公司全年订单预计将维持较快增长。

1.3.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强化,新能源市场竞争力强

工程承包业务贡献核心收入,多元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承包及勘察 设计、电力投资与运营、房地产开发、设备制造与租赁及其他业务(商品贸易、特许经 营权等),2021 年各业务分别占比 83.6%/4.6%/6.6%/1.5%/3.8%,其中工程承包为公 司核心传统主业。从历史数据看,公司工程承包业务收入规模稳步增加,营收占比由 2012 年的 90.2%下降至 83.6%,业务体系多元化发展趋势显著,业务范围逐步向上游设备租 赁及下游电力投资与运营等领域延伸,持续强化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1)工程承包及勘察设计业务:公司工程业务主要包含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及 其他电力工程承包业务。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在巩固水利水电传 统主业优势的同时,快速扩张其他电力工程和基础设施业务,承接项目覆盖风电、光伏、 水资源与环境、公路、市政、城轨、房建等多种类型。

2)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为工程业务的产业链下游延伸,投运项 目涉及水电、风电、煤矿坑口电站等多个领域。双碳目标推进下,公司基于自身“懂水 熟电”、“能投资运营”及产业链一体化的核心优势,持续加大新能源投资开发力度,推 动建设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截至 2021 年底,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 1737.85 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已达 81.82%。

3)设备制造与租赁业务:公司设备制造板块下属 16 家制造企业和 1 家研究院,主要产 品覆盖电站辅机、输配电线路设备、基础设施配套设备、特种车辆、水工产品及焊接材 料等。中电装备是国内最大的电站辅机制造商,技术实力雄厚,同时在输电线路设备领 域拥有中国最大的电力金具产业集群及产能前三甲的铁塔、钢结构生产基地,竞争优势 突出。从产业链看设备板块属于工程板块的上游延伸,在项目工程保障、降低设备资源 投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1 年公司加大绿色砂石领域投入,全年完成投资 20.79 亿元,2022 年计划投资 116.83 亿元。截止 2021 年底,公司已获取砂石资源项目 6 个, 储量 30.43 亿吨,年产 13450 万吨。其中,已投产绿色砂石项目 1 个(池州长九灰岩矿 项目),设计年产能 6000 万吨,分两期实施,第一期 3000 万吨已投产,第二期预计 2022 年投产。

4)房地产开发业务:公司原先主要通过下属子公司电建地产及南国臵业开展地产业务。 1 月 6 日,公司公告拟与控股股东电建集团进行资产臵换,将电建集团持有的优质电网 辅业相关资产臵入上市公司平台,臵出公司持有的 3 家地产公司 100%股权,该轮资产 臵换已于 4 月 28 日完成资产交割,从一季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同期未追溯调整数额 增长 27%,业绩增厚效应明显。6 月 9 日公司公告拟向电建集团转让所持 24 家地产公 司的股权及部分债权,进一步剥离体内剩余房地产业务,标的股权/债权交易额分别为 44.99/4.44 亿元,交易对价合计 49.4 亿元。后续公司地产业务规模预计完全剥离。

1.4.拟定增募资不超150亿元,支持抽蓄运营、海上风电业务发展

定增方案获证监会受理,拟募资不超过 150 亿元。5 月 21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度非公 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50 亿元(含发行费用),发行价格不低 于定价基准日(发行期首日)前 20 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 80%,且不低于不低于本 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每股净资产(22Q1 每股净资 产为 6.14 元)。发行股票数量按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计算,不超过 23.3 亿股,占 发行后总股本的 13.33%(总股本截止 2022 年 6 月 22 日)。发行完毕后,公司资产负 债率预计降低约 1.2 个 pct。此次非公开发行方案已于 6 月 23 日获国资委批复,7 月 9 日获证监会受理,后续尚需通过证监会核准。

募资 40/10 亿元投向抽水蓄能/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新兴业务发展。根据发行预案,此 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向以下项目,其余 45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精品工程承包类项目:投资总额 160 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55 亿元,分别投向粤港 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深圳至惠州城际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工程 1 标(前保-五和) 施工 EPC 及越南金瓯 1 号 350MW 海上风电 EPC 项目,其中粤港澳城际铁路项目合同额 115 亿元,募资 40 亿元,项目毛利率约 14.74%;海上风电项目合同额 6.61 亿美元(折 合人民币约 45 亿元),项目毛利率约 10%-11%。

2)战略发展领域投资运营类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 40 亿元投向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 项目,项目总投资额 91 亿元,电站总规模 1200MW,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6.5%。

3)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业务装备采购类项目:拟使用 10 亿元购臵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 业务装备,其中 7 亿元用于购臵海上风电施工安装业务装备(3000 吨浮式起重船、1000 吨海工吊和风机吊装平台)、3 亿元用于购臵 75 米水深海上自升式勘测试验平台。

此次定增在为公司工程主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有望扩大公司在手装机规模,同时加 强公司海上风电领域的施工能力及海洋工程勘察综合作业能力,以装备优势带动海上工 程业务发展,打造新成长点。

2.新能源建设提速,有望为中国电建工程板块注入新动力

2.1.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风光大基地提升龙头优势

电力供应结构变化,新能源发电投资快速增长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持续上升。从总装机容量上看,2021 年全国全口径非化 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 11.2 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 47%。煤电装机容 量 11.1 亿千瓦,占比为 46.7%,较上年下降 2.4 个 pct,规模持续收缩。“十三五”时期, 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 7.6%,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年均增长 13.1%,占总 装机容量比重从 2015 年底的 34.8%上升至 2020 年底的 44.8%,提升 10 个百分点;煤 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为 3.7%,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从 2015 年底的 59.0%下降至 2020 年 底的 49.1%,下降近 10 个百分点。

新能源新增装机成为主力。2021 年新增装机中火电占比约为 26%,非化石能源装机占 比约为 74%,其中风电为 27%,太阳能为 31%,合计装机占 58%,新能源装机已经成 为主力。相较 2015 年,风电和太阳能合计新增装机占比提升约 24 个 pct,火电新增装 机占比则下降 24 个 pct。火电投资整体呈下滑趋势,预计未来仍处于下降通道。自 2016 年起,我国火电投资额 持续下滑,2020 年仅投资 553 亿元,创 10 年新低。2021 全年火电投资额 672 亿元, 同增 18%,受低基数影响增速有所回升,但展望十四五期间,由于“碳中和”政策约束, 火电投资整体预计仍处于下降通道中。

水电投资存在波动,预计后续平稳。2021 年我国水电投资 988 亿元,同比降低 8.3%。 水电投资整体存在一定波动,2013-2016 年连续四年出现下滑。2016 年水电投资仅为 617 亿元,为高峰 2012 年的 50%。2016 年后,水电投资持续回升,2017-2020 年连续 四年正增长,2020 年已经重回 1000 亿元以上。由于水电属于清洁能源,仍有一定开发 需求潜力,但受限于优质水利水电资源的稀缺性,后续整体投资预计保持平稳。

新能源发电投资快速增长,风电爆发成为最大电源投资类别。十三五期间,以风电和太 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源投资快速增长,2019-2020 年迎来投资爆发期,推动电源 投资总额显著回升。2019-2020 年风电投资分别为 1535/2618 亿元,同增 138%/71%; 太阳能投资分别为 385/625 亿元,同增 86%/62%。当前风电投资已成为每年电源投资 中最大类别,2020 年占据电源投资量的 50%,新能源发电投资占比较 2015 年提升近 20 个 pct。

双碳目标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风光大基地加强龙头优势

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比超 40%,双碳目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必要性。2020 年我国先后在 联合国大会发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二氧化碳排放 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下,中国单位 GDP 二氧 化碳排放相较 2005 年将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 (“十三五”末该比重为 15.9%)。截至 2021 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火电装机额仍占约 55%, 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建设投资有望持续上行。2021 年 3 月 15 日召开的中央 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 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 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根据国家能源局 3 月 30 日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可再生能源 的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 50%,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 将达到三分之二左右。根据《“十四五”电力发展 规划研究》显示,到 2025 年末拟初步实现风电及光电总装机分别达 5.36/5.51 亿千瓦, 对应五年 CAGR 达 15.4%。未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投资预计将继续保持 快速增长。

风光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央企龙头具备极强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提升在新能源工程中 的市占率。为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建设九个大型清洁能源基 地,包括建设金沙江上下游、雅砻江流域、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河西走廊、新疆、冀北、 松辽等清洁能源基地以及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基地。2021 年 11 月 24 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下发《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 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涉及内蒙古、青海、甘肃、陕西、宁夏、新 疆等共 19 个省份,项目规模总计 97.06GW,其中 2022 年投产 45.71GW,2023 年投产 51.34GW。

截至2022年1月,第一批项目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其余将在2022年一季度全部开工,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已进入上报审批阶段,建设进程稳步推进。清洁能源基地涉及风电、光伏、水电、火电、储能、电网等综合性内容,技术建设壁垒高;同时单个能源基地建设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可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规模,对资金实力要求高,因此大型电力工程央企在此类项目上将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在清洁能源工程的市占率。

2.2.公司为我国新能源建设主力军,有望受益新能源建设加速

新能源建设引领者,龙头地位显著。公司为全球电力工程建设行业龙头,除水利水电外 在新能源建设领域也具备极强竞争优势。公司拥有完整的风电、光伏发电工程的勘察设 计、施工及运营核心技术体系,是中国风电、光伏建设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的主要编制 修订单位,承担了我国 65%以上的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任务。从市占 率看,2021 年公司其他电力工程(主要是风电与光伏)收入为 467 亿元,占全国非火 电与水电电源投资的 12.1%。由于一般新能源电力投资中设备等其他占比在 50%以上, 假设工程市场投资占比50%,中国电建在新能源工程市场中的市占率保守估算约为24%, 具备较强领先优势。

风电:海上风电设计市占率高达 70%,旗下华东院持续引领风电技术发展。根据中国 电建官网披露,截至 2022 年 1 月,公司承担勘察设计及 EPC 总承包的海上风电项目占 国内海上风电市场总额的 70%。旗下华东院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即开展风电项目勘察设 计工作,2005 年起开始海上风电勘察设计和科学研究,先发优势显著,已积累丰富建设 技术及项目经验,曾参与多个省的“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持续引领风电技术发 展。截至 2022 年 4 月,华东院累计承接陆上/海上风电项目并网规模分别超 1000/1600 万千瓦,合计超 2600 万千瓦。

光伏:并网装机量业内领先,EPC 总包能力突出。根据中国光伏电站 EPC 总包企业 20 强排行榜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电建全球光伏 EPC 并网装机量累计达 10071MW,位列 第一,其次为中国能建(6308MW)及信息产业电子旗下研究院(2950MW)。公司旗下 华东院于 2007 年进入光伏设计领域,2011 年开始涉足光伏 EPC,累计设计和总承包的 并网光伏项目已达 800 万千瓦,项目经验丰富,EPC 一体化服务能力突出。

新能源订单占比持续提升,有望为工程承包业务贡献新增长点。从公司工程承包的业务 结构看,近几年基建工程已逐步代替水利水电成为工程业务核心收入来源。此外,新能 源工程占比持续提升,已逐步由 2013 年的 7.0%提高至 2021 年的 13.1%。未来随新能 源建设进程加速,新能源工程有望为公司工程业务板块注入新动力。

3.抽水蓄能迎快速发展期,中国电建作为龙头有望显著受益

3.1.政策加码抽水蓄能建设,“十四五”新开工投资额1.35万亿元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对储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均具有较强的间歇性发电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可预测 和多变性,若直接大规模并入电网,会对电网造成一定冲击。储能凭借其可充可放的运 行特性,可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实现电网负荷削峰填谷,提升供电稳定性,是新 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技术特点差异,储能可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 电磁储能、热储能及化学类储能等。其中机械储能的主要类型为抽水蓄能,具备技术成 熟、成本低、寿命周期长等多个优势,在当前储能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约占 2021 年储能总装机量的 86%。

政策持续加码,抽水蓄能建设迎来快速发展期。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下,抽水蓄能作为最 经济且技术最成熟的电能储存工具获政策大力支持。“十四五”规划提出为保障现代能 源体系运行,应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过去几年来抽水蓄 能由于价格机制和成本疏导路径不明晰发展有所受限,2021 年 4 月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了“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 并将“容量电价纳入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回收”,疏通了长久掣肘行业发展的价格机制及 费用分摊问题。2021 年 5 月 7 日,发改委进一步印发《抽水蓄能容量电价核定办法》, 明确了容量电价核定办法,规定经营期内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按 6.5%核定,投资回报预 期稳定,有望带动各方投资建设积极性,行业预计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长期投产规划落地,“十四五”新开工投资额有望达 1.35 万亿元。2021 年 9 月,国 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文件提出到 2025 年,抽 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 62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抽水蓄能 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 1.2 亿千瓦左右;到 2035 年,形成满足新能 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 业,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业。

根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力发电 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发布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 2021》,2021 年我国已建抽水蓄 能电站总装机规模为 3639 万千瓦,如“十四五”“十五五” / 末总装机规模分别达 0.62/1.20 亿千瓦,对应 2022-2025 年新增抽蓄装机约 2561 万千瓦;2022-2030 年新增 8361 万 千瓦,CAGR 约 14%。按新开工口径测算,根据电建董事长于人民日报的相关表述,“十 四五”期间将重点实施“双两百工程”,将在 200 个市、县开工建设 200 个以上的抽水 蓄能项目,开工目标 2.7 亿千瓦,单位千瓦投资额 5000 元假设下,对应投资额合计约 1.35 万亿元(2021 年我国核准抽蓄电站平均单位千瓦静态总投资为 5367 元)。

3.2.公司为抽水蓄能龙头,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空间释放

抽蓄建设主力军,建设环节市占率达 80%。公司为我国最早从事抽蓄电站设计和建设 的企业之一,于 1968 年设计建成我国首座抽水蓄能电站,经 50 余年发展公司已掌握多 项抽水蓄能核心技术,参与建设了我国多个重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业内影响力突出。 根据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国内抽水蓄能规划设计方面的份额占比约 90%, 承担建设项目份额占比约 80%,龙头效应显著。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19-2021 年公司 分别新签抽水蓄能订单 96/59/202 亿元。当前政策驱动下,我国抽水蓄能建设预计将显 著提速,公司作为业内龙头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空间释放。

抽水蓄能电站运营也值得期待。此外公司还可依靠自身在抽水蓄能产业链优势,投资运 营抽水蓄能电站,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业务占比,完善在抽蓄产业链的布局。根据 公司公告 2022 年计划核准抽水蓄能投资项目 4 个,总装机容量约为 500 万千瓦,未来 抽蓄电站运营业务发展也值得期待。

4.绿电运营业务极具潜力,中国电建价值或迎重估

积极开拓下游电力投资运营业务,板块收入利润稳健增长。近年来公司基于自身“懂水 熟电”、“能投资运营”及产业链一体化的核心优势积极向下游电力投资运营业务延伸, 投资建设了四川乐山沙湾电站、雅都水电站、柳坪电站、大金坪电站等多个重点项目, 2021 年该业务毛利率达 41%,较传统工程承包业务高出约 30 个 pct。2021 年公司电力 投资运营板块实现收入 203 亿元,同增 8%;毛利润 83 亿元,同降 8%,主要系部分水 电站本年来水严重偏枯,电煤供应形势趋紧导致发电燃煤成本增幅超过电价增幅;实现 净利润 29 亿元,同增 16%,整体盈利仍维持正增长,主要系减值计提较同期大幅降低。 从占比看,电力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仅 4.6%,业务规模尚小,但净利润占比高达 21.6%, 盈利能力突出,已成为公司重要盈利来源。

控股装机容量稳步提升,清洁能源占比 82%。截至 2021 年底,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 量 1737.85 万千瓦,较 2020 年底增加约 1GW,其中:水电装机 648.24 万千瓦,同比 增长 1.2%;风电装机 628.45 万千瓦,同比增长 18.9%;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 145.16 万千瓦,同比增长 12.4%;火电装机 316 万千瓦,同比零增长。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以 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电力投资运营业务,清洁能源占比持 续提升,2021 年清洁能源占总装机规模的比例已高达 81.82%。公司 2022 年投资计划: 能源电力板块投资计划为 522.13 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投资计划为 483.32 亿元。

“十四五”拟新增新能源装机 30GW,转型新能源运营商极具潜力。2021 年 4 月,公 司印发《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指导意见》,提出将大力发展 新能源投资运营业务。从总体目标看,文件要求“十四五”期间公司境内外新增控股投 产风光电装机容量 30GW,但根据指导意见对下属 28 家子企业分解下达的新能源开发 目标,新增规模共计 48.5GW。对比其他电力企业,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十四五”期间 拟新增新能源装机 50-80GW,公司的装机目标已接近部分大型电力集团,有望助力公司 逐步向新能源运营商转型。电力投资运营业务的利润率显著高于公司传统主业,业务占比提升有望助力打造新业绩增长点,另一方面,绿电交易试点落地,市场化进程加快, 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对标三峡能源,公司价值有望重估。三峡能源为新能源发电龙头企业,截至 2021 年底, 公司控股风电装机 1423 万千瓦,光伏装机 841 万千瓦,水电装机约 22 万千瓦,合计 2290 万千瓦;中国电建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合计 1738 万千瓦。2021 年三峡能源实现归 母净利润 56 亿元,目前市值 1720 亿元,Wind 一致预测 22 年 PE 为 21 倍。2021 年中 国电建电力运营净利润约 29 亿元,目前总市值 1041 亿元,后续随公司持续向新能源运 营商转型,整体价值有望重估。

5.中国电建:拟剥离地产板块,臵入优质电网辅业资产

地产业务收入盈利双下滑,拖累主业发展。公司先前主要通过旗下子公司电建地产及南 国臵业开展房地产业务,从公司披露的审计报告看,2020 年南国臵业总营收同比大幅下 降 37%,2019 年-2021 年前 9 月扣非净利润均亏损,累亏约 13 亿元;电建地产 2020 营收同降 11%,2021 年前 8 月亏损 11.3 亿元,经营业绩较差。自 2019 年以来,公司 地产业务收入及盈利持续下行,2020 年地产业务实现净利润 4.3 亿元,同比下滑 63%, 大幅拖累公司业绩增长。从业务定位看,地产业务与公司核心主业并无显著协同效应, 在当前地产政策趋严、融资环境趋紧的态势下业务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同时一定程度影 响了公司的融资空间,掣肘主业发展。2021 年公司逐步开始剥离地产业务,加快滞销品 去化进程,截止 2021 年底累计实现去化率达 94.05%,板块全年实现收入 295 亿元, 同增 36%;净利润 5.5 亿元,同增 28%。

资产臵换方案落地,拟剥离地产板块,臵入优质电网辅业资产。公司于 1 月 6 日公告拟 与控股股东电建集团进行资产臵换,以持有的房地产板块资产(臵出资产)与电建集团 持有的优质电网辅业相关资产(臵入资产)进行臵换。本次交易拟采用非公开协议转让 方式进行,臵出资产的交易价格合计为 247.2 亿元,臵入资产的交易价格合计为 246.53 亿元,臵出与臵入资产的差额约 6534 万元,由电建集团以现金方式向公司支付。

1)臵出资产情况:臵出资产为公司持有的三家地产公司股权,根据公告,臵出资产 2020 年/2021 年 1-8 月分别实现净利润 1 亿元/-18 亿元。 2)臵入资产情况:臵入资产为集团持有的 18 家电网辅业相关资产,根据公告各公司主 要经营业务为电网、火电等设计与施工,部分企业有市政、基建等其他设计及施工业务。 根据公告臵入资产合计 2020 年/2021 年 1-8 月分别实现净利润 19 亿元/1 亿元。

此次臵换有望增厚公司业绩,释放再融资空间。通过本次资产臵换,公司臵入电建集团 下属 18 家优质电网辅业资产,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完善公司产业结构,解决 集团内部同业竞争问题。该轮资产臵换已于 4 月 28 日完成资产交割,从一季报看公司 归母净利润较同期未追溯调整数额增长 27%,业绩增厚效应明显。6 月 9 日公司公告拟 向电建集团转让所持 24 家地产公司的股权及部分债权,进一步剥离体内剩余房地产业 务,标的股权/债权交易额分别为 44.99/4.44 亿元,交易对价合计 49.4 亿元。待地产业 务剥离后,公司后续再融资限制或显著减少,有利于需要大额资本开支的清洁能源发电 及基建投资类项目加快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