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理想汽车研究报告 精准产品定位,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旗舰

  • 来源:天风证券
  • 发布时间:2022/08/25
  • 浏览次数:1533
  • 举报

1. 造车新势力三剑客之一,精准产品定位成为造车新势力龙头

1.1. 公司发展历程

国内新势力造车三剑客之一。理想汽车是国内知名造车新势力之一,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4 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制造 商; 同时也是一家融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科技型公司。 增程式电动汽车商业化先锋,产品精准定位成为造车新势力龙头。理想汽车作为成功实现 增程式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先锋,通过差异化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解决了纯电汽车的里程焦虑, 提供可媲美燃油车的便利能源补充体验;整车 FOTA 使软件快速迭代更新,深耕智能座舱 和辅助驾驶领域,引领智能电动汽车的产品和技术创新,精准的产品定位令其成为造车新 势力龙头。

1.2. 公司产品及技术:精准定位,打造智能化旗舰车型

产品定位“致力于研发比燃油车更好的智能电动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后续发展空间可期。 理想汽车于 2018 年 10 月推出首款增程式智能电动车理想 ONE,定位为一款六座中大型豪 华电动 SUV,配备了增程式统及先进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于 2019 年底开始量产交付。 理想 ONE 在 2021 年成为了中国中大型 SUV 销量遥遥领先的冠军。2022 年发布的理想 L9 的设计旨在重新定义全尺寸旗舰 SUV,定位中国家庭用户,创造一个宽敞、精致的家,配 备全自研的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理想 AD Max,上市 72 小时订单量已超过 3 万辆。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一种基于燃料的增程式统的电动车辆。增程式电动汽车具备一系列特点, 有助于克服纯电动汽车广泛应用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消除了新能源 汽车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依赖,并延长行驶里程以消除里程焦虑。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是中 大型 SUV 的最佳选择,因为其可以通过慢充、快充及加油进行能源补充,即使在消费者无 充电基础设施可用的情况下亦可运行,从而消除里程焦虑。 自研增程式系统。增程式统在拥有纯电动汽车的优势的同时,还可避免里程焦虑。理想为 L9 研发了旗舰级增程电动系统,采用了理想汽车控股的理想新晨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 1.5T 四缸增能器,全自研的增程电动系统实现了 CLTC 综合续航里程 1315 公里。底盘和增 程电动系统除具备旗舰级的硬件能力以外,还具备强大的控制能力,全自研的 XCU 中央域 控制器可以对整车多个系统进行毫秒级的精准控制。

动力系统(包括增程式统)具备 FOTA 升级能力。借助日常使用车辆的大量闭环数据反馈, 动力系统能够通过 FOTA 升级不断优化增程式统的控制算法及软件配置。基于理想现有的 增程序电动汽车平台,在电力驱动系统、FOTA 升级及控制算法优化等方面积累了技术和 经验,该等技术及经验将加速 X 平台、Whale 平台和 Shark 平台的开发。 持续投入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理想投资于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包括高 C 倍率电 池、高压平台和超快充电技术,目标是构建端到端 BEV 和充电生态系统,可以在 10 分钟 内充电超过 400 公里的驾驶范围。 打造智能化旗舰车型,理想 ONE 交付数量稳步提升。理想 ONE 是理想汽车于 2018 年 10 月推出的首款产品,2021 年 5 月 25 日,理想汽车推出 2021 款理想 ONE,这款六座中大 型豪华电动 SUV 自交付以来,交付数稳步攀升,2021 年以来增长较快;2022 年 7 月交付 达 10422 辆,同比增长 21.30%,累计销量超过 19 万辆。 新车型新平台开发,销量有望持续攀升。理想于 2022 年 6 月推出首款全尺寸豪华增程式 电动 SUV 理想 L9,上市 72 小时订单量已超过 3 万辆。按照公司规划,2023 年后每年至 少推出两款高压电动车型,随着理想汽车后续产品线的丰富增加,整体销量有望持续攀升。

1.3. 后续平台及车型推出计划:双轮驱动,纯电与增程并行

2022 年 6 月推出首款全尺寸豪华增程式电动 SUV 理想 L9。搭载理想汽车自研旗舰级智能 驾驶系统理想 AD Max,并且配备了自研旗舰级增程电动系统,并且率先在此车型上使用 两颗英伟达的 Orin-X 处理器,总算力达到了 508TOPS,支持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能力。 2023 年起,将基于 Whale 和 Shark 平台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理想汽车目 前正在大力开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专注于开发超快充能力的纯电动汽车,并为此开发 Whale 和 Shark 平台,规划自 2023 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1.4. 创始人及核心管理团队具备互联网及造车基因

互联网、汽车制造和供应链三项融合,塑造核心管理团队。理想汽车的核心管理团队成员 李想、李铁、沈亚楠、马东辉分别来自汽车之家、联想和三一重工。管理团队成员拥有丰 富的创办及管理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经验,深耕汽车研发多年,悉知全球供应链运营管理, 涉及领域广泛、经验丰富。2020 年 9 月,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域控制器领域、汽车智能 网联与自动驾驶领域的全球知名专家王凯宣布加入理想汽车并担任 CTO。理想汽车 CTO 王凯于 22 年 2 月离职,智能汽车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将移交给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 工程师马东辉。

1.5. 历史融资情况:已于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多方资本入股,为中长期发展蓄力。自 2014 年成立以来,理想汽车获得了美团、字节跳 动、中金公司、明势资本等多方投资者的支持。截至 2020 年 7 月美股上市前,理想汽车 共经历 10 轮融资,公开披露累计融资额超过 146 亿元。 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2020 年 7 月 30 日,理想汽车以股票代码“LI”在美股上市,首 次公开募股和同时进行的私募筹集共募资 14.7 亿美元。理想汽车自 2020 年美股上市后就 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于 2021 年 8 月 12 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 118 港元,共 募资 118 亿港元。至此,理想汽车成为继小鹏汽车后第二家“双重主要上市”的造车新势 力企业。

港股二重上市募资 118 亿港元,融资投向四大方面,重点布局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据公 司公告,理想汽车港股 IPO 定价为每股 118 港元,本次香港上市募资共计 118 亿港元。根 据招股说明书,本次募资所得款项将分配四大方面,分别是开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平 台及未来车型;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扩大基础设施、市场营销及推广;运营及其他 一般公司用途,重点布局电动化、智能化领域。

1.6. 北上合力研发,提升产能与扩大营销并举

北京上海两地研发,合力开发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理想投资研发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包 括高 C 倍率电池、高压平台和超快充电技术,目标是构建端到端 BEV 和充电生态系统, 根据理想汽车 22Q2 业绩说明会,公司表示目前在实验室中已经可以做到充电 10 分钟满 足 400 公里续航。 2022H1 研发费用为 29.06 亿元人民币,研发费用率达到 15.88%。主要系研发人员数量 增加、员工薪酬增加以及与新产品新平台开发的相关成本增加所致。

提升产能与扩大营销并举。理想汽车目前共有两个生产基地,常州制造基地和正在改造的 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2021 年 12 月,理想汽车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 建新生产基地。2022 年 02 月理想汽车全资子公司以约 4.31 亿元的价格拿下两江新区水 土组团 A 分区 A16-8 地块。 在营销方面,截至 2022 年 6 月底,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 247 家零售中心,覆盖 113 个 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 308 家,覆盖 226 个城市。理想汽车目标 2022 年达到 400 家销售服务门店,为公司的收入增长提供支撑。

2. 主要车型:理想 ONE+L9,打造智能电动旗舰

2.1 2021 款理想 ONE 与 2022 理想 L9 的对比

理想 L9 在不同方面较理想 ONE 均进行了升级。智能化方面,理想 L9 配备了两颗英伟达 Orin-X 芯片,车机系统的算力得到大幅提升,车辆还搭载了 128 线激光雷达等多个传感 器,车内共配备了 6 颗 800 万像素摄像头、5 颗 200 万像素摄像头、1 颗毫米波雷达、 12 颗超声波传感器,配备全自研的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理想 AD Max;动力方面,理想 L9 的 WLTC 综合油耗里程为 180km,理想 ONE 的 WLTC 综合油耗里程为 155km, 动力有所提升;内部配置方面,理想 L9 首创的五屏三维空间交互,采用了两颗高通骁龙 8155 芯片,支持双 5G 运营商切换。

2.2 智能座舱计划

智能交互系统,提供高端车内体验。理想 L9 首创五屏三维空间交互,把智能车的驾驶视 听娱乐体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拥有 HUD 和安全驾驶交互屏、车辆中控屏、副驾娱 乐屏和后舱娱乐屏;采用了两颗高通骁龙 8155 芯片,配合 24G 内存和 256G 存储器, 为 AI、软件和娱乐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双 5G 运营商切换,确保高速网络的实 时在线,遇到信号盲区时可以快速切换不同的运营商网络;配备全家人的应用中心,支持 各种 APP 车载连接和娱乐。

FOTA 升级,并提供自动回降。FOTA(Firmware Over-The-Air)无限固件升级,专门 为具有链接互联网功能的设备提供各升级服务,是一种能有效跟踪及安装固件的解决方案。理想 ONE 车辆系统通过 FOTA 升级设计具有可延展性,如升级过程遇到问题也可自动回 降,并在以后重试。全面升级改造智能交互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控制、用户体 验等方面。此外,导航辅助驾驶、高精度地图、车道及导航等功能也将通过后续 OTA 的 方式推出。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理想 ONE 已向用户推送了 23 次 OTA 升级,2020 款理想 ONE 累计升级了 143 项功能,2021 款理想 ONE 累计升级了 127 项功能。

未来智能交互系统。理想汽车正在开发四个交互系统,包括车内感知系统、融合地图、车 辆云网络(Mesh)以及集成式汽车控制和计算单元。车内感知系统通过三维建模安装一些 列传感器构建,相同功能特性没,不同驾驶体验;融合地图链接自动驾驶与非自动驾驶部 分,提供更完善地图体验;车辆云网络(Mesh)打通车端、云端及移动应用,能够在间歇 性网络中保持所有终端的一致性;集成式汽车控制和计算单元可实现车辆动力系统、底盘、 中央网关和车身之间的跨域控制计算,同时与云平台和其他车载计算单元协作,增强硬件 性能和车辆控制。

2.3 智能驾驶:全栈自研,理想 AD 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理想 ONE 配备地平线最新款“征程®3”自动驾驶专用芯片及 5 颗毫米波雷达,将推出导 航辅助驾驶系统。理想 ONE 搭载增强型 L2 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 自动紧急制动、自动泊车辅助、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变化辅助等 10 余项辅助驾驶功能。 2021 款理想 ONE 搭载理想 AD 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配备两颗平线最新款“征程®3”自动 驾驶专用芯片、5 颗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1 颗 4K 清晰度 8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2021 年下半年将通过 OTA 技术向用户推出配备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包括自动上下匝道、自主超 车、车道及导航等功能。

理想 L9 全自研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理想 AD Max。可实现导航辅助驾驶、高精度地图、 高精度亚米级定位车道级导航、感知环境显示、全速域自适应巡航、邻车靠近避让和车道 保持辅助等功能;拥有 128 线激光雷达、800 万像素正前感知摄像头 、800 万像素侧前感 知摄像头、800 万像素侧后感知摄像头、200 万像素正后感知摄像头 、200 万像素 360° 环视摄像头 和超声波雷达,实现了真正 360 度的全方位感知;传感器数量的增加也需要 配以更强大的运算能力,理想 L9 使用了两颗英伟达的 Orin-X 处理器,总算力达到了 508TOPS,双处理器互为算力冗余,支持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能力。

2.4 智能驾驶未来计划

与英伟达德赛西威深度合作,提供 L4 级自动驾驶方案。英伟达 Orin 芯片采用了 8nm 的生 产工艺,单片运算能力可达到每秒 200TOPS(每秒 200 万亿次运算),是上一代 Xavier 系 统级芯片的 7 倍,功耗仅为 45 瓦。标配单片 Orin 可提供 L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双片可提供 L4 级别自动驾驶方案。2022 年 6 月发布的理想 L9 配备全自研的旗舰级智能驾 驶系统理想 AD Max,使用两颗英伟达的 Orin-X 处理器,总算力达 508TOPS,支持更高级 别的智能驾驶能力。

德赛西威将基于 Orin 系统级芯片的强大运算能力,为理想汽车提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使理想汽车能够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所有自动驾驶的程序设计和算法逻辑的设定,可以完 整独立开发 L4 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3. 财务分析:最先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有望率先实现盈利

3.1. 财务基本情况:营收随交付量提升快速增长

上市至今,营收伴随交付量的不断提升而快速增长。2020 年公司营收 94.57 亿元,同比增 长3229.93%;2021年营收270.1亿元,同比+185.61%,2022H1营收182.95亿元,同比+112.4%, 22Q1 受到疫情影响公司营收环比略有下降,但整体营收随交付量快速攀升,Q2 随着产能的 恢复,营收伴随交付量攀升。 公司成立至今,于 2020 年 Q4 首次实现盈利,21 年起亏损随交付量上升呈现大幅收窄态 势,2022 年 H1 由于研发及销售费用投入加大,亏损有所扩大。理想汽车于 20Q4 首次实 现盈利,但后续因 2021 年加大研发投入,导致 21Q1 继续亏损;21Q4 单季度交付量破 3.5 万台,二次实现盈利;22H1 公司研发投入 29.1 亿元,同比+148.8%,销售、一般及管理费 用为 25.3 亿元,同比+87.9%,导致归母净利润扩大至-6.29 亿元。我们认为,公司的盈利 能力随交付量提升同步改善,整体可控。 供应链紧张缓解,新车型加持+消费回暖,下半年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营收及利润有望 持续改善。22 年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理想汽车 4 月 1 日宣布涨价 1.18 万元,6 月 21 日理想汽车发布其第二款产品,全尺寸增程式 SUV 理想 L9,新车售价 45.98 万元,跻身国内大型豪华车价格区间。我们认为,22H2 受益于供应链缓解,消费回暖, 高单价陆续交付、新车型助力,公司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营收及利润有望持续改善。

毛利率持续改善,新车批量销售第一年即转正,并随交付上量增长持续改善。得益于产销 量增长带来规模效应,以及成本管控能力提升,21Q1 毛利率达17.25%,21Q4 提升至 22.41%,22H1 毛利率达到 22.1%,主要系车辆毛利率上升而持续改善。 由于公司于 2020 年 12 月开始进行交付,因此 2019 年毛利率及净利率表现与 2020 年及 2021 年差异性较大。公司在 2021 年起加大研发投入,同时销售及市场费用也需要持续投 入,因此 21 年 Q1 净利润率开始走低,21Q1 降低至-10.07%,后续随着交付上量,在研发 投入持续加大、销售服务网络持续扩张的前提下,净利率逐季改善,21Q4 实现转正,达 到 2.78%,22 年由于公司经营战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扩大销售服务网络,导致 22Q2 销售净利率下滑至-7.34%。

3.2. 收入分析:以汽车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

当前汽车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他销售和收入的占比较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核心来 源为汽车销售,目前在售产品主要为理想 ONE 和理想 L9 两款车型,2021 年汽车销售收 入占比达 96.74%,其它产品销售及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充电桩、配件及服务的销售;22H1 汽车销售收入占比为 97.26%,我们认为,随着理想 L9 的交付,将为汽车销售收入做出进 一步的贡献。

3.3. 费用分析:研发费用率提升,成本管控成效初显

公司对研发、销售及管理费用持续投入。18 年至 22H1 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7.9 亿元、11.69 亿元、11 亿元、32.86 亿元、29.06 亿元。能够看到公司自 2021 年起由于规划了多个车型 平台因此研发投入显著增加,22Q1 公司研发费用达 13.74 亿元,22Q2 提升至 15.32 亿元, 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增加导致的员工薪酬增加,以及新车型研发活动导致的支出增加。我们 认为,公司坚定加大研发投入,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产品及技术竞争力,结合公司自身优秀 的产品定位能力,有助于实现技术落地。

公司的销售及管理费用在交付后上升,门店持续扩张导致费用有所增加。18 年至 22H1 年,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分别为 3.4 亿元、6.89 亿元、11.12 亿元、34.92 亿元、25.28 亿元。公司产品定位豪华高端,在车辆开始交付后的爬坡期,前期投入较大,随着营销渠 道及服务网络的扩张,销售及管理费用显著上升,随着理想 ONE 的交付量在 21 年大幅提 升,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增速有所放缓。2022 年由于公司将持续扩大销售服务网络布局, 2022 年目标达到 400 家,因此投入加大,导致费用率提升。我们认为随着新车型在 22Q3 开始交付有望带动公司营收的快速增长,加之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提升,规模效应的体现, 成本有望进一步摊薄,研发、销售及管理费用占比有望降低。

3.4. 营运能力:整体指标良好,显示公司优异的管理能力

存货周转天数保持平稳。公司总体存货周转天数保持平稳,21Q1 受春节因素影响,存货 周转天数有微幅提升,后续逐步改善,22Q1 存货周转天数降低至 21.5 天,22Q2 由于受 到 4 月疫情影响,导致存货周转天数微升至 29.2 天。 20 年至 22Q2,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提升。22Q2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提升至 141.87 天,显示公司话语权有所增强。 采取直营模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保持低位。不同于传统车企的 4S 店销售模式,公司采 取直营模式,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保持低位,22Q2 为 1 天。 交付及提前备货零部件是 2019 年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我们认为因公司 2019 年 12 月开始交付车辆,同时需要提前备货零部件,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及应付账款周转天 数与 2020 年之后数据有较大差异。

4.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4.1. 国内新能源汽车表现强劲,乘用车市场加速电动智能化转型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强劲,渗透率提升速度超预期。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 过 350 万辆,同比+157.76%,渗透率达 13.3%,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 333.42 万辆,同比 +167.53%,渗透率达 15.53%;22 年 1-7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 317.74 万辆, 同比+115.43%,渗透率达 21.95%。2022 年 7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58.99 万辆, 同比+119.47%,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 56.76 万辆,同比+121.80%,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 达 26.10%。根据各主机厂 2022 年的销量目标和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态势,我 们认为,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展速度超预期,销量及渗透率目标有望提前实现,我们预测 2022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650 万+,2022 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 27%-28%。

乘用车市场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EV、PHEV 车型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021 年 起,新能源汽车市场中 EV、PHEV 车型的销量及渗透率有了明显提升,根据中汽协数据, 2021 年纯电车型累计销售 288.21 万辆,渗透率达 10.98%,PHEV 车型累计销售 60.5 万 辆,渗透率达 2.8%。2022 年 1-7 月,纯电车型已累计销售近 250.15 万辆,渗透率提升 至 19.78%,PHEV 车型累计销售 67.41 万辆,渗透率达 5.33%,均较上年有明显提升。 我们认为,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进一步提升,搭载下一代高压快充技术的新车型陆续 发布并量产,国内高速道路及城市道路地区的充电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渗 透率亦将随之提升。

理想 ONE 的成功带动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大幅提升,随着更多增程式新车型陆续发布, 增程式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理想 ONE 的发布,以其优秀的产品定位能力、增 程解决方案化解纯电车的里程焦虑的优势,交付量大幅提升,在 30 万元以上的中大型 SUV 市场占领一席之地。2020 年理想 ONE 开始大规模交付,2020 年共交付 32624 辆,2021 年共交付 90491 辆,同比+177.38%,并于 2021 年 11 月单月交付突破 1.3 万台,2022 年 6 月,在经历疫情供应链紧张导致的交付量下滑后,理想汽车 6 月单月交付重回 1.3 万台水平。并且,理想汽车于 6 月 21 日发布了其第二款基于 X 平台的增程式产品,全尺寸 SUV 理想 L9,产品一经上市便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理想 L9 在软硬件方面均 较理想 ONE 进行了升级优化,有具备成为下一个热销产品的潜力。

除了理想汽车以外,赛力斯旗下的问界 M5、M7 也采取了增程式解决方案,问界 M5 于 2022 年 3 月开始交付,交付量快速爬升,2022 年 6 月单月突破 7000 台。我们认为,在 燃油向新能源转型的过渡时期,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较好的解决纯电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2023 年开始国补退坡,也有望带动增程式车型销量进一步提升。 多方资本入局,电动智能赛道已成为全球最大创业风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市 场之一,正全力迎接智能化转型的趋势,同时已获得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智能汽车产业 链自上而下打开,多家整车企业及科技型企业已切入赛道。

4.2. 造车新势力销量持续新高,消费者认同度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攀升,新势力品牌各自的特色和标签逐步凸显,随着产品逐渐 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头部新势力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已有 8 家主流造 车新势力品牌,包括新势力三剑客蔚来、理想、小鹏,三家凭借差异化的产品力,贴近消 费者的服务,独特的造车理念,近年来整体销量呈现稳步向上态势;二梯队包括哪吒、零 跑、广汽埃安受益于更加亲民的价格,销量后来居上。从市占率角度,2019 年造车新势 力国内市场市占率仅为 6.2%,而 2020 年 7 家主流造车新势力市占率已达 15.8%,22 年 1-7 月,8 家新势力(加问界)的市占率提升至 17.3%。由此可见,消费对造车新势力的 接受度已大幅提升。

4.3. 智能驾驶重新定义驾驶体验

智能驾驶重新定义驾驶体验。智能驾驶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上市的车型已逐步搭载 L2 及以上的智能驾驶系统,在辅助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的同时也给驾驶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根据 IDC 最新发布的报告,2022 年一季度中国 L2 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新车渗透率 达 23.2%。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正处于 L2 向 L3 转换的过渡阶段,当前 L3 级自动驾驶技术已相对成 熟,待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即可实现落地。2022 年新势力旗下发布的多款新车,其搭载 的软硬件水平最高能够满足 L4 级自动驾驶的需求,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各车 企持续不断加大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研发投入,搭配支持高级别自动辅助驾驶的新车型持 续发布,L3 及以上智能驾驶技术有望加速落地,渗透率提升速度有望快于市场预期。 中国消费者容易接受先进的车载科技,互联网及 OTA 日益普及。根据 IHS Markit 调查, 中国消费者相比全球其他主要地区的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的车载科技,如互联、OTA 更新 及自动驾驶等。车载科技及功能已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决策因素之一。

4.4. 对标特斯拉,造车新势力成长空间广阔

特斯拉仍是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引领者。特斯拉于 2017 年 7 月开始交付 Model 3,其 全球销量随着产能释放自 2018 年起呈指数爬坡,2020 年全球销量近 50 万辆,同比总计 +35.9%;2021 年全球销量 93.62 万辆,同比+87.4%,22H1 全球共计销售 56.47 万辆, 同比+46.24%;2020 年 2 月特斯拉国产版开始交付,20 年交付 13.5 万辆,21 年交付 47.3 万辆,同比+249.3%,22 年受到 4 月上海疫情影响,交付量因上海工厂的停产而大幅下 降,但 5 月产能在复工复产后快速爬升,22 年上年半年共交付 29.5 万辆。 以特斯拉为师,国内造车新势力成长空间广阔。各家造车新势力销量及品牌稍逊于特斯拉, 但因自主品牌更加理解国内消费者需求,响应速度更快,供应链更加多元化,后续成长空 间广阔,存在赶超的机会。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1 年新势力 7 家占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的 15.8%,特斯拉中国占比 14.24%,22 年上半年新势力 8 家销量合计占比 17.42%,特 斯拉中国占比 11.86%,国内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较快,成长空间广阔。

5. 公司优势分析

5.1. 产品定位优势

创始人行业深耕多年,洞悉客户需求,有完善的产品定义及开发流程。公司在推出理想 ONE 之前即发现中国家庭对多功能 SUV 的需求,因此理想 ONE 在平衡性能、配置、成 本及技术的同时,满足了中国家庭对多功能 SUV 的需求。理想 L9 的设计旨在重新定义全 尺寸旗舰 SUV,服务中国家庭用户,创造一个宽敞、精致的家,首创五屏三维空间交互, 标配 4D 沉浸式影音系统,拥有超大空间、三排全电动座椅、四向电动腿托,配备全自研 的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理想 AD Max,智能又安全。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 2020 年理想 ONE 被评为中国最畅销的新能源 SUV 车型。2021 款 理想 ONE 在懂车帝年度百车评测中取得了 AEB 第一名的好成绩,也是决赛组中唯一能够 准确识别横向车辆和电动自行车的车型。理想 ONE 在 2021 年成为中国中大型 SUV 销量 遥遥领先的冠军。我们认为,公司的首款产品理想 ONE 成为现象级车型,充分证明了公 司优秀的产品定义及研发能力,理想 L9 亦有望延续强劲势头,成为公司第二款热门车型。

5.2. 技术优势

5.2.1 产品测试过程严格

理想 ONE 的研发工作于 2015 年正式启动,超过 1000 名工程师参与研发, 产品测试过 程严格。理想 ONE 经历总共 50 个月的研发与生产准备,完成 291 项测试优化和超过 300 万公里的道路试验。2021 年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测评中,理想 ONE 在车内 乘员安全评价获得 G(优秀)、车外行人安全评价获得 G(优秀)、车辆辅助安全评价获得 G(优秀),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获得 M(一般)评价,表现非常出色。

5.2.2 增程方案自研

理想 ONE 自研增程式系统。增程式统在拥有纯电动汽车的优势的同时,还可避免里程焦 虑。 动力系统(包括增程式统)具备 FOTA 升级能力。借助日常使用车辆的大量闭环数据反馈, 动力系统能够通过 FOTA 升级不断优化增程式统的控制算法及软件配置。基于理想现有的 增程序电动汽车平台,在电力驱动系统、FOTA 升级及控制算法优化等方面积累了技术和 经验,该等技术及经验将加速 X 平台、Whale 平台和 Shark 平台的开发。 持续投入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自 2020 年,理想一直在投资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包括: 高倍率电池、高压平台及超快充电技术,是为数不多的已开始投资该等先进技术的汽车制 造商。 理想为 L9 研发了旗舰级增程电动系统。采用了理想汽车控股的理想新晨公司自主研发和 生产的 1.5T 四缸增能器,热效率达到了 40.5%,CLTC 热机油耗降低到了 5.9 升每百公里, 配合更低的风阻系数和更高的电机效率,全自研的增程电动系统实现了 CLTC 综合续航里 程 1315 公里。底盘和增程电动系统除具备旗舰级的硬件能力,还需强大的控制能力,全 自研的 XCU 中央域控制器可以对整车多个系统进行毫秒级的精准控制。

5.2.3 智能座舱:重新定义座舱空间,强大算力支撑

理想 ONE 首创四屏交互系统,双系统架构。理想 ONE 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四屏交互系统的 量产车型,拥有中控屏、副驾娱乐屏、数字仪表屏与功能控制屏四块屏幕,并采用双系统架构。Linux-Android 系统主要负责车辆驾驶控制,采用德州仪器 Jacinto 6 芯片,对应数 字仪表屏与功能控制屏;Android Automotive 系统主要负责车内娱乐和交互,采用高通骁 龙 820A 芯片,对应中控屏与副驾娱乐屏;两套系即可交互亦可独立运行。四屏交互系统 可保障更好的驾驶安全性及便利性。

理想 L9 在座舱方面推陈出新,再次首创五屏三维空间交互,把智能汽车的驾驶视听娱乐 体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理想 L9 采用两颗高通骁龙 8155 芯片,配合 24G 内存和 256G 存储器,提供强大算力;支持双 5G 运营商切换,确保高速网络的实时在线。

5.2.4 智能驾驶:坚持全栈自研,深耕自动驾驶技术

2021 年 6 月 1 日起所有理想 ONE 标配导航辅助驾驶系统,2020 年 12 月公司与英伟达及 其中国合作伙伴签署了业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使用英伟达 Orin 芯片。理想 L9 配备全自研 的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理想 AD Max,使用两颗英伟达的 Orin-X 处理器,总算力达 508TOPS,支持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能力,两雷达多摄像头实现真正 360 度全方位感知。 搭载 AD Max 的理想 L9 可实现多项辅助驾驶功能,最高可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相比理想 ONE 在软硬件层面有了大幅提升。

5.3. 生产优势:产能持续扩大,生产高度自动化

理想汽车目前共有两个生产基地:常州制造基地和正在改造的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常 州基地为理想汽车的自建基地,占地 750 亩,据悉该生产基地正在建设新车间,完工后将 达到 20 万辆年产能。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是接盘北京现代第一工厂进行的改扩建工程, 项目总投资超过 60 亿元,改扩建面积约 27 万平方米,用于生产纯电动车型,计划 2023 年末投产。一旦扩建和新建项目竣工,这两处工厂拟定的产能将在 2023 年达到每年 50 万 辆的水平,两班倒大约可达到 75 万辆的产能。 2021 年 12 月,理想汽车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新生产基地。2022 年 02月理想汽车全资子公司以约4.31亿元的价格购入两江新区水土组团A分区 A16-8 地块, 重庆地块的占地规模超过之前两个生产基地的占地面积之和,这也意味着其设计产能或将 大于前两个生产基地之和。 生产高度自动化。冲压生产线采用直线七轴机器人;焊装车间实现所有焊点的 100%自动 化;涂装车间使用了 28 台涂装机器人,可保证车身涂层的一致性;生产管理相关的 IT 系 统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协同工作,可大幅提高作业效率。理想 L9 的 MES 生产制造系统、 WMS 仓储管理系统都用上了国产自研分布式数据库 OceanBase,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 下,30 秒内完成故障的自动恢复。OceanBase 的智能运维体系,使其实现了数据库的“无 人驾驶”。

5.4. 供应链优势:单车型量大,供应商合作积极配合度高

博世、宁德时代等全球领先企业为主供应商,施行严格质量管控。公司主要供应商包括博 世和宁德时代等全球领先企业,同时还会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以选择和管理 供应商。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与 190 多家供应商合作,采购 1900 多个零部件来打造理 想 ONE。 交付量将至 20 万,交付量或将随产量提升。理想 ONE 目前交付量已经超过 19 万辆,预 计将随产量而提升。我们认为公司将受益于规模经济,与供应商合作将更加深入,对公司 的产品开发及采购议价能力都有正向影响,有利于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及成本管理。

5.5. 渠道及销售优势: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全新渠道,与客户直接沟通

线上营销模式。公司将营销重点放在产生口碑推荐,及新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创造上, 直接与用户进行互动。线上营销工作包括:制作视频介绍产品规格和科技,发布用户自主 推荐,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营销等。通过全数字化流程及持续的数据驱动优化,提 升销售和营销效率。 扩展直营渠道及服务网络。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 247 家零 售中心,覆盖 113 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 308 家,覆盖 226 个城市。 相比 2020 年末的 41 个城市 52 家门店有了大幅提升,公司预计 2023 年也将继续增长, 目标达到 400 家销售服务门店,门店扩张将有望继续带动公司车辆交付量的提升,为公司 的收入增长提供支撑。 持续扩张,有效扩大服务范围。公司计划在 2022 年末达到 400 家零售店以满足全国消费 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为 2022 年及以后新车发布提供便利,以获 得新的潜在用户。将开设新的零售门店和售后维修中心作为实体门店,授权第三方钣喷中 心并与其合作,以有效地扩大公司的服务范围。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