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温氏股份(300498)研究报告 温氏股份生猪与肉禽养殖业务浅析

  • 来源:广发证券
  • 发布时间:2022/07/21
  • 浏览次数:311
  • 举报

一、齐创共享铸就千亿温氏,农牧航母砥砺前行

公司是国内生猪、肉鸡养殖龙头企业,成立于1983年,以肉鸡养殖业务起步, 1986年开始探索“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后将业务延伸至生猪养殖领域,逐步成长 为国内生猪、肉鸡养殖头部企业。公司深耕于养殖领域多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 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 全国拥有400余家子/分公司,合作家庭农场约4.54万户。

目前,公司业务围绕生猪养殖、肉鸡养殖双主体展开,同时向养殖主业上下游 延伸布局畜禽屠宰、食品加工、兽药、农牧设备制造等业务。2021年,生猪养殖和 肉鸡养殖业务的营收贡献合计超9成,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其中,生猪和肉鸡养 殖业务在2021年的营收中分别占比55%、39%。

公司营业收入总体波动上升,利润受养殖周期影响波动较大。2015-2021年,公 司营业收入由482.37亿元增长至649.6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08%。生猪养殖和肉 鸡养殖业务存在明显周期性,因此公司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2021年,受猪价大幅 下跌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34.04亿元。

公司业务主要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将品种繁 育、种苗生产、饲料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环节组合成为有机整 体,由公司与合作农户分工合作完成。

二、生猪:短期挫折不改初心,困境反转仍在路上

(一)过剩产能逐步去化,公司受益华南猪价上涨领先

过剩产能去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截至4月份末,统计局公布能繁母猪存栏量 约4177万头,较21年2季度最高峰下降约8.5%,去年下半年以来过剩产能已经得到 明显去化,当前母猪存栏水平将使行业供需进入相对均衡状态,预计猪价有望逐步 走出亏损区间。

华南区域的生猪调运政策趋严,生猪价格的区域差异明显扩大。2022年4月13 日,广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管理的通知》,规定暂停省外屠 宰用生猪调入,省外生猪调运需办理“点对点”调运备案。由于调运政策执行趋严, 近期广东猪价涨幅领先全国,生猪养殖率先实现盈利。

华南区域是公司最大生猪养殖产能分布区,公司有望受益于当地高猪价。公司 生猪养殖产能分布主要集中于华南、华东区域,其中华南区域的合作农户数量占比 达42%,是公司最大的产能分布区。此外,公司位于广西、云南的养殖场已获得调运 屠宰用生猪至广东的资格。

(二)育种技术领先行业,拥有较完善的种猪体系

在非瘟常态化的背景下,种猪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成为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有 力支撑。生猪养殖的核心环节在于种猪环节,而种猪环节的主要技术难度集中在核 心群和扩繁群。而非洲猪瘟以来,整个行业经历种群受损,产能效率明显下降,如何在疫病期间快速恢复母猪产能是核心关键。

公司重视种猪育种,依托技术研发和平台体系优势,建立较为完善的种猪育种 体系。公司于1998年开始进行种猪育种体系的建设,已拥有较为完整的基因库。2020 年,公司成立种猪事业部,先后培育出12个专门化品系和2个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 系。目前,公司拥有5个品种、12个品系核心群纯种猪,3个商品肉猪配套系,纯种 种猪年产规模可达50万头,育种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此外,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 校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合作开展畜禽育种、营养、防疫等领域的技术 研究与储备。

(三)向“公司+养殖小区”模式升级,养殖效率有望提升

公司采用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已经运行三十多年,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 驱动力。在此模式下,公司仅自建种猪场,并向合作农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疫 苗及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待仔猪生产后运送至委托农户进行育肥,生产周期结束 后按照要约价格回购,并支付一定代养费。

“公司+农户”模式的本质是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闲散土地,并结合一定程度 的现代化、规模化改造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1)轻资产模式运营,固 定资产投入较低,因此公司在猪价低迷期面临的资本开支压力较小。(2)通过与农 户合作,有效利用闲散土地,对养殖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3)分化养殖,防 疫压力相对较小。

在早期“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的合作农户规模较小,且存在农户质量参差 不齐的问题。公司着眼于农户端的产能升级,积极进行养殖模式的现代化、标准化 改造,从而实现养殖效率和防疫能力的提升。

1. “公司+养殖小区”模式:公司打造养殖小区,并吸引农户到养殖小区内租赁养 殖场。养殖小区由公司统一规划建设,有效提升了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率,实现 更高效的现代化养殖,降低养殖成本。

2. “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合作农户仍使用自有养殖场与公司合作。公司通过委 托养殖费用补贴等奖励机制,积极引导合作农户改造升级硬件设施,提升养殖 的集约化、自动化水平。

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目前公司已建成养殖小区年产能500万头,其 中公司出资自建养殖小区产能约150万头,租赁他建的养殖小区产能350万头。截至 2021年底,公司拥有生猪能4600万头,高质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100-110万头。

(四)出栏量与成本改善有望持续,财务状况稳健

公司的种猪性能逐步恢复,生产重新步入正轨。凭借深厚的育种体系与研发实 力,公司种猪生产性能和供种性能恢复至较好水平。2022Q1,公司种猪的窝均健仔 数提升至10.4头左右,3月份的PSY约为20,部分指标已接近非瘟前水平。展望未来, 公司将继续推进和完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升存栏母猪质量,养殖成本有望下降。

随着种群修复,公司生猪出栏和成本均得到恢复性改善。2021Q2起,公司的生 猪出栏量重新恢复增长,年出栏量由2020年的955万头增长至2021年的1322万头, 同比增长38.4%。截至2022年3月,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6元/公斤,相较于 2021年上半年明显下降。

三、肉禽:龙头竞争优势突出,持续推进下游转型

(一)肉禽养殖龙头地位稳固,成本控制优势凸显

肉禽业务保持稳步增长,龙头地位稳固。公司肉鸡出栏量保持增长,2021年肉 鸡出栏量达11.01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4.8%;肉鸡业务营业收入 达303.28亿元,同比增长24.8%。公司市占率常年维持国内第一,2021年肉鸡出栏 量约占全国总出栏量的11%,龙头地位稳固。

此外,公司在肉禽养殖成本控制上表现突出,实现逆势盈利。公司通过优化饲 料配方对冲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冲击,2021年料肉比同比下降0.15,全年毛鸡养殖完 全成本低于6.3元/斤,可控养殖成本同比下降约0.2元/斤,成本优势明显。2021年, 肉禽行业相对低迷,但公司凭借养殖成本优势,实现逆势盈利。

(二)探索布局屠宰+鲜品业务,转型升级进展顺利

因新冠疫情和非洲猪瘟防控要求,活禽和生猪的交易、调运受限,未来将推动 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而生猪调运新规规定,原则上其他生猪不向 大区外调运。

行业结构变革推动公司布局屠宰产能。同时,屠宰是连接养殖业务和下游鲜品 业务的重要环节,屠宰产能能够有力支撑公司鲜品业务,有利于公司产业链进一步 向下游终端消费领域延伸。目前,公司累计竣工肉鸡屠宰单班产能达2.85亿只,生猪 屠宰产能达250万头。

公司探索布局下游消费领域,鲜品业务拓展顺利,逐步向“集中屠宰、品牌经 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升级。2018年,公司发布“温氏食品” 品牌作为公司旗下食品业务的母品牌,涵盖集团旗下所有食品版块业务,并发展出 “温氏天露”、“温氏佳味”等子品牌,产品主要包括冰鲜品、冻品、熟制菜肴和预 制菜肴。

从销售渠道上看,公司在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探索建设社区销售、产销直供、 大批发和线上直销等营销渠道。目前公司线下门店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广东省 外销售主要依靠线上渠道。

因此,公司鲜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鲜品鸡销量为1.50亿只,同 比增长18%,占肉鸡总销量比例提升至13.6%;鲜品鸭销量为988万只,同比增长 313%;预制菜产品销量为16889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