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派克新材研究报告 大型模锻件有望开启派克新材第二成长曲线

  • 来源:浙商证券
  • 发布时间:2022/07/20
  • 浏览次数:493
  • 举报

1. 派克新材是航空航天等高端锻件核心供应商,近年来业绩高增长

1.1. 专注锻造十五载,当前是高端锻件核心供应商

公司前身派克有限于 2006 年成立,注册资本 555 万元,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营业务未 发生改变,为金属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范围当前包括航空航天、船舶、电 力、石化以及其他各类机械等多个行业领域。

2013 年派克有限以 1555 万元吸收并购派克特钢,同年开始进入军工领域,当前公司 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可供应航空、航天、舰船等高端领域环形锻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主营产品涵盖由普通特钢、合金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特种 合金材料辗制的环形锻件、自由锻件、精密模锻件等各类金属锻件。

公司于 2020 年 8 月上市。2022 年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16 亿元用于锻造产品 品类扩张及产能提升。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宗丽萍、是玉丰,二人为夫妻关系。合计直接、间接持有公司 61.63% 的股份,股权较为集中。

公司产品按锻造方式分为三大类别:辗制环形锻件、自由锻件、精密模锻件,按应用 行业分类可划分为航空锻件、航天锻件、船舶锻件、电力锻件、石化锻件和其他锻件,产品覆盖的应用范围广阔,包括航空发动机、火箭、卫星、船舶、火电、风电、核电、石化 等领域。

1.2. 公司近年来业绩高增长,“十四五”受益于军品放量

公司 2018-2021 年营收复合增速 38%,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50%。

2020 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下降,主要原因为船舶锻件产品销量减少,自 2008 年 金融危机以来民用船舶行业持续低迷,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疫情持续,航运业务受到 较大冲击。

业务结构交付,“十四五”航空航天军品占比显著提升:公司持续深耕锻件产品,其 中航空航天锻件营收占比从 2017 年的 18% 上升到 2021 年的 46%,航空航天锻件毛利占 比从 2017 年的 28% 上升到 2021 年的 69%,公司受益于“十四五”军品放量,军品业务 比重不断上升。

公司近年来净利润率大体保持稳定:近 3 年来毛利率略有下降,但得益于期间费用 率特别是销售/管理费用率的下降,公司净利润率基本保持稳定。公司财务费用近年来均 较少,显示公司财务状况较优。公司对研发保持持续投入,近年来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升。

2. 航空航天:“十四五”受益军品放量,“十五五”民机接力

2.1. 锻造:主要粗加工方式之一,占飞机价值量比例约 5~8%

“原材料-粗加工-精加工-热表处理”是飞机、航空发动机金属零件的主要加工过程。

原材料主要包括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高强度钢、不锈钢等。

粗加工按照成形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锻造、铸造。锻造是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 作用下,使坯料或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的零件 (或毛坯)并改善其组织和性能的加工方法。铸造则直接将液态金属浇铸到事先准备好的 模具中、待金属冷却后清除模具即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其优点在于可以生产形状复杂、 特别是有复杂内腔结构的零件。

精加工主要是指机加工,在粗加工获得的毛坯基础上进一步切削获得形状尺寸精确 满足要求的最终零件。

按照具体工艺及所用设备的不同,锻造又可分为自由锻、模锻、辗环三种类型。在航 空领域,飞机机身大锻件、发动机盘类件等多采用模锻的方式加工;发动机各类环形件主 要采用辗环的方式,飞机和发动机上各类中小锻件可以采用模锻或自由锻的方式加工。

具体来说,飞机所用的锻件,主要包括机身上的舱门门框、机头风挡边框、机翼机身 连接件、机翼边条/承力梁、发动机吊挂系统锻件、机身承力框等框、梁类零件;以及起 落架系统上的外筒、活塞杆、扭力臂、支架等结构件。

在发动机上,转子上锻件主要包括前轴颈、整流罩、风扇盘、压气机盘、涡轮盘、涡 轮轴等各类型盘轴件。静子上的锻件主要是各类机匣、封严环、支撑环等环形件。

军机上锻件占整机价值比例约为 5%~7%,民机上锻件占整机价值比例约为 5.5%~7.5%:

根据证券导报《中航重机:华丽转身整机制造商 钢筋铁骨锻造者》报道,整个飞机 上 85%左右的构件是锻件,从价值量占比来看,锻件在飞机构件中价值占比 6%~9%,在 航空发动机部件中价值占比 15%~20%。

根据立鼎产业研究数据,对于军机:机体结构占飞机总价值比例约为 19%,发动机占 飞机总价值比例约为 25%;对于民机:机体结构占飞机总价值比例约为 36%,发动机占 飞机总价值比例约为 22%。

由此计算,军机上锻件占整机价值比例约为 5%~7%,民机上锻件占整机价值比例约 为 5.5%~7.5%。

2.2. 军机:受益于装备放量,锻件“十四五”复合增速约 27%

2020 年我国 GDP 约为美国同期的 70%,约等于第 3 名到第 6 名的总和。但与我国的 经济地位相比,我国在国防装备、特别是航空装备领域与美国的差距依然较大。

我国各类军机总数仅约为美国 29%,在结构上也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歼击机领域, 美国二代机已经全部淘汰,我国二代机依然占据半壁江上。军用大中型飞机领域,我国缺 乏战略轰炸机,且大型运输机、预警机等特种飞机显著少于美国。直升机、教练机领域, 总数差异尤为巨大,且缺乏重型直升机。

经测算,中美军机数量差异对应的军机市场空间超 4 万亿,参考 2.1 节,假设锻件在 军机整机价值占比为 6%,则对应锻件市场总规模可达 2500 亿。测算过程中的主要假设 如下:

歼 20 重型歼击机为我国空军目前唯一装备的四代机,对标美国 F-22。美国除 F22 外还大量装备中型四代机 F-35。考虑到重型、中型战机间的差异,将 F-35 数 量乘以 2/3 后再与歼 20 进行对标。其余各类型军机直接根据数量差异对标。

各类型飞机单机价格参考美国同级别军机;

2021年我国各大军用飞机主机厂营收合计约为1300亿,按照锻件价值占比6%计算, 2021 年航锻件市场规模约 80 亿。结合上述中美军机数量差距对应的锻件市场空间 2500 亿测算未来航空锻件行业增速。

2025 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 2027 年要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2035 年要基本实 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分别假设截至 2025 年、2027 年、2030 年、2033 年、2035 年中国 军机数量达到美国当前水平对行业复合增速进行测算。

若大体以中间节点 2030 年为补足差距的时点,则对应年均 250 亿军机锻件市场空 间,十年间复合增速约 23%,“十四五”期间复合增速 27%。

2.3. 民机:国产大飞机产业化为航空锻造市场带来持久增长动力

民机锻造市场空间广阔,未来 20 年中国民机锻件年均市场规模约 290 亿人民币。

根据中国商飞预测:2021-2040 年中国民航客机队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3642 架增长到 9957 架,考虑飞机退役,新增飞机数量将达到 9084 架,对应整机市场价值超过 1.3 万亿 美元,全球占比将从当前的 20%增长至 22%,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中国商飞同时预测,2025 年中国民航客机数量预计为 5253 架次,若按照恒定的退役 速度测算,2021-2025 年中国新增民航客机数目为 2046 架,对应整机价值约 3100 亿美元。

C919 即将量产,国产大飞机市场占有率将快速提升,带动相应航空锻造市场快速增 长:C919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国际先进水平大飞机,座级 158-168 座,航程 4075 至 5555 公里。2008 年开始研制,2021 年 3 月,东方航空与中国商飞签订了 5 架 C919 购机 合同,首架预计将于 2022 年内交付。由此预估,C919 将很快进入量产阶段。

2.4. 航天:新机配套叠加实战化训练消耗,航天锻件需求旺盛

公司的航天锻件产品主要为火箭及导弹壳体、发动机机匣等。其中导弹受益于“十四 五”装备放量,兼以其耗材属性,未来需求弹性大。

导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轨迹,导 向目标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相较于二战时期的大面积火力覆盖方式,导弹具有精度高、 射程远、威力大、突防能力强等优势,在现代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兼具实战和震慑双重 战略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比重逐渐达到 70%以上,导 弹便是精确制导弹药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今天世界各国军事力量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根据不同的性能特点,导弹可有多种分类方式。

我国导弹装备体系健全,性能世界领先。中国导弹技术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步,经 过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程,目前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具备完备导弹体系:包括战略 导弹东风系列(地地弹道导弹)、巨浪系列(潜射导弹),战术导弹红旗系列(地空导弹)、 长剑系列(巡航导弹)、鹰击系列(空舰导弹)、霹雳系列(空空导弹)、长缨系列(反潜 反舰导弹)、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等。

“十四五”期间,随着新型武器装备的快速上量和“实战化训练”的消耗加剧,预计 导弹需求将会显著提升:

1、新型海、空武器装备快速放量带来的新机配套需求。从“十三五”开始,新型武 器平台(舰船、航空)持续上量,导弹作为武器平台的配套装备也需相应增加。且相对于 武器平台的增长,导弹作为武器平台上的一种“消耗品”,需要有相应储备,从而带来更 大的需求。

2、实战化训练背景下对导弹消耗量的增大。2014 年 3 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提高 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首提“训练实战化”。此后,中央军委等又多次强调“聚焦 备战打仗”“实战化训练”。“实战化”已经是目前我国事训练的指导思想。“实战化训练” 将带来弹药消耗的加剧:

2019 年 2 月,解放军报报导:东部战区某旅“2018 年摩托小时消耗是 2017 年 的 2.1 倍;2018 年枪弹、炮弹、导弹消耗分别是 2017 年的 2.4 倍、3.9 倍、2.7 倍。”

2021 年 6 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21 年上半年“各部队开训即掀起练兵 热潮,突出按纲施训打基础,坚持实战练兵强能力,与往年同期相比,全军弹药 消耗大幅增加,高难课目训练比重持续加大,部队训练质效稳中有升。”

基于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将逐渐迎来导弹需求增长的高峰,从而相应带来航天 锻件需求的快速增长。

2.5. 公司:航发环形锻件核心供应商,拟定增发力飞机模锻件领域

公司是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领域核心供应商。我国从事锻造业务的大小企业很多, 但能够从事航空高端锻造的企业则屈指可数。当前主要有大型军工央企下属单位、部分专 业化民营企业两类,具体包括中航重机、三角防务、万航模锻、派克新材、航宇科技、航 亚科技等。

其中,公司及航宇科技当前主要聚焦于航空发动机环锻件;中航重机是航空锻造领域 国家队,产品品类齐全,覆盖飞机、发动机等各类型锻件;三角防务、万航模锻主要聚焦 于飞机及发动机模锻件;航亚科技主要聚焦于发动机精锻叶片。

公司在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领域技术领先,实现了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用环形锻件和 机匣类锻件制造能力和尺寸的全覆盖。国内:参与多个军用、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的研制 和批产配套。国际:与罗罗等国际航空发动机行业巨头签署长期供货协议,分享外贸转包 巨大市场。

航空锻造行业格局稳固,存在技术、资质、客户认可、资金设备等四大壁垒。未来公 司将持续受益于“十四五”军用发动机的放量。

2022 年 3 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16 亿元开展“航空航天用特种合金 结构件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航空航天用特种合金结构件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拟投资额约 15 亿元,其中设备购置 及安装费约 10 亿,将用于购买大型模锻液压机、快锻压机、电动螺旋压力机等大型设备。

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改投入,目前已拥有 7000T 快锻机、3600T 油 压机、3150T 快锻机、2000T 快锻机等多台压力机,0.6m、1.2m、2.5m、5m、8m、10m、 11m 等多台精密数控辗环机,环件产品可覆盖外径 200~10000mm,高度 30~1600mm 的 所有规格尺寸。(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此次定增引入大型模锻设备,将极大的提升公司模锻件的生产能力,赋予公司向军 民用飞机大型模锻件、航空发动机盘轴类零件等领域的延伸能力,打开更为广阔的成长 空间。按照公司预估,项目达产后将可实现年产精密模锻件约 4800 吨,对应年营业收入 17.6 亿元、年净利润约 4.3 亿元。

3. 电力:能源结构转型,风电核电预计将成为派克新材重要拉动力

公司电力锻件即涉及传统火电,也涉及清洁能源风电、核电、水电等,下游应用领域 广泛。当前全球范围内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光伏、风电等发展迅速,预计未来火电 业务或逐步减少,风电、核电等在公司业务中的占比则将逐步提升。

3.1. 风电:受益于“双碳”目标,长周期确定性成长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逐步提升,风电在其中占据 重要角色。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报告,过去 20 年,全球风电装机快速上升, 20 年年累计装机复合增速约 20%,年新增装机量复合增速约 15%。

展望未来,在“双碳”目标的牵引下,预计风电行业仍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 GWEC 的预测,未来 10 年内风电行业复合增速约 14%,其中截止“十四五”末行业复合增速约 17%。

风力发电机组大致可分为风轮、发电机和塔筒三部分。风轮由若干叶片组成,桨叶将 风能转化为气动能驱动风轮转动,风轮带动发电机齿轮转动切割磁场磁感线将机械能转 化为电能。发电机组是能量转化的核心部位,其性能直接影响风力发电的效率和持续性。

风电机组中的锻件主要包括风电齿轮箱锻件、风电轴承锻件和风电塔筒法兰锻件三 类。风机大型化导致机组质量不断增加,法兰锻件的载荷强度也随之增长,对锻件的质量 要求也随之提高。

风电锻件当前主要公司有恒润股份、中环海陆、海锅股份等。恒润股份风电塔筒法兰 毛坯件产能约为 18 万吨,通过技改以及募投项目增加锻件毛坯产能 7 万吨;中环海陆锻 件总产能为 14 万吨,通过募投项目增加 8 万吨锻件产能并淘汰 3 万吨老产能,合计将增 加 5 万吨的产能;海锅股份总产能为 8.5 万吨,通过募投项目增加 2.2 万吨锻件产能。

公司主要风电产品为风电轴承锻件、塔筒法兰、转子房等。当前市场占有率还较低。 公司于 2021 年扩大风电产能,已成功取得风电 CE 认证,进入了美国 GE、西门子歌美飒、丹麦 Vistas 等国际高端装备制造商及国内主要风电下游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未来随 着公司进一步加大力度投入风电产品的开发,风电业务规模预计将显著增长。

3.2. 核电:2019 年核电审批重启,预计“十四五”复合增速约 9%

核能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可调度的清洁能源,自 20 世纪 50 年代人类进入和平 利用核能的时代以来,核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当前,全球各类能源发电量中,核能占比 已超过 10%。

我国核电开始于 1991 年,秦山核电站于当年首次并网发电。此后到 2011 年,日本福 岛核电事故发生后,我国核电审批进度放缓,2011-2014 年,仅中俄合作的田湾核电站获 批,2015 年再次批准了 8 台机组,之后我国核电核准进入停滞状态,2016-2018 年核电连 续三年“零批准”。直到 2019 年,国家能源局明确表态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 核电项目核准开工,标志着核电审批正式重启。

当前截止到 2022 年 3 月,我国共运行核电机组 54 台(不含中国台湾地区):累计装机容 量 5443 万千万。2022 年 1-3 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 19922.2 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 计发电量为 989.83 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 4.97%,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 定差距。

展望未来,根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 容量将达到 7000 万千万左右,到 2030 年,核电在运装机达到 1.2 亿千万,核电发电量约 占全国发电量的 8%。

由此计算可得,从 2021 年末到 2025 年,核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预计约为 4200MW, 4 年间年新增装机容量复合增速约为 9%;

从 2021 年末到 2030 年,核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预计约为 7400MW,9 年间年新增 装机容量复合增速约为 20%。按照该规划,“十五五”期间我国核电建设预计将显著加速。

公司的核电产品主要为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相关锻件。堆内构件是在压力容器内除燃 料组件及其相关组件以外的所有其他构件,包括堆芯上部支承构件、堆芯下部支承构件、 堆芯测量支承结构。上述部件需要在高温、高压、强中子幅照、硼酸水腐蚀、冲刷和水力 振动等严峻条件下工作,因此通常采用锻造工艺制作。

公司近年来在核电领域持续发力,未来核电收入预计将显著增长。

2018 年:公司与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 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联合开展核电及其他重大项目新堆型、新技 术所需锻件材料研发;

2020 年:公司积极参与四代核电产品研发,完成了东重蒸汽发生器、换热器等关键 组件高技术性能要求锻件的研发,并批量供货,实现了以上锻件的国产化;

2021 年:公司成功取得民用核安全生产许可证,为进一步拓展核电市场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4. 石化:“十四五”石化行业结构优化,预计将稳健增长

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支柱产业,石化工厂将石油和天然气等进行加工, 得到更为广泛的产品,如柴油、汽油、沥青、塑料、橡胶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达 7 亿吨,同比增长 6.6%,增速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十四五” 规划中提出,要推动石化行业的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化改造,我国石化行 业将步入更环保、更高效的增长态势。

石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高危险性。其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的几乎都有易燃易爆、强腐蚀、剧毒等 高危属性。

生产环境苛刻、极端。高温环节(蒸汽裂解)可达 1100℃,低温环节(深冷分 离)则低至﹣100℃,高压环节(聚乙烯聚合)压力高达 350MPa。

连续性强。每个生产环节的产品即为下一生产环节的原材料,物料之间的连续 性强,单一环节的故障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作。

因此,石化生产设备的部件需要具备耐腐蚀、耐高温(低温)、高机械强度等特性。公司石化产品主要为石化设备中的法兰、管板和筒节,包括管道用法兰及锻件、金属压力 容器用连接法兰、换热器所需的各类管板、加氢反应器所需的筒节等。

石化锻件领域供应商较多,供应格局较为分散,公司在锻件领域技术实力雄厚,未来 有望受益于市占率的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