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阿里巴巴产业布局及业务规划研究 阿里巴巴持续把握互联网数字化机遇

  • 来源:华安证券
  • 发布时间:2022/06/24
  • 浏览次数:6184
  • 举报

1.阿里巴巴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生态日臻完善

1.1 复盘二十余年发展,借事修人,电商基本盘稳固

阿里巴巴创立于 1999 年,始于 B2B 业务,二十余年不断完善零售电商业务布局,同时实现跨越发展打造阿里生态体系。 1999-2002:成立初期,B2B 业务快速发展。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推出 B2B 电子商务平台 Alibaba.com 及1688.com。2003-2012:淘宝与天猫相辅相成,发展 B2C 与C2C 业务。2003 年5月推出线上交易平台淘宝;2004 年将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独立,推出数字支付与担保服务提升用户信任度。2005 年收购雅虎,解决搜索引擎短板;2008 年推出B2C平台淘宝商城(天猫),推进品牌商家入驻,收取交易佣金并提供付费营销工具实现货币化;2009 年阿里云成立,用于替代 IOE 的云计算系统名为“飞天”;2011 年淘宝1拆3,分拆为一淘网、淘宝网和淘宝商城(天猫),同时B2B 退市转型,为日后多元化布局打下基础。

2013-2015:启动“All-in 无线”战略及中台战略,逐渐向移动互联网转型。2013年与其商业伙伴共同创立菜鸟网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推出理财产品“余额宝”,并购“虾米音乐”;2014 年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正式成立,金融板块业务迅速发展,同年,阿里巴巴集团于纽交所上市。2015 年张勇接任CEO,宣布启动中台战略,孵化钉钉、飞猪、口碑等创新业务,构建符合 DT 时代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 2016-2018:提出五新战略(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扩大新零售生态链。2016 年盒马第一家门店开业,2018 年收购饿了么,期间还投资高鑫零售、联华超市等线下零售企业,拓展赋能领域。此外,于2016 年取得优酷及Lazada 的控股股权,于 2017 年成立达摩院,公开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并推出首款智能语音终端设备天猫精灵 X1。2018 年起重点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集团在云计算、物流、新零售、文娱等各项业务板块均获得迅速发展。

2019-至今:张勇接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成立 20 周年形成“新六脉神剑”,集中发力推进内需、全球化、高科技三大战略。2019 年集团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2020年旗下迅犀数字工厂揭幕,新制造战略成果首度亮相市场;2021 年组建MMC事业群,后将盒马集市与淘宝买菜整合升级为“淘菜菜”;整合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 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 1688 等业务,共同形成“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整合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形成“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升级公司“多元化治理”体系;2022 年调整大淘宝组织架构,新设产业运营及发展、平台策略、用户运营及发展三大中心,以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创造长期价值。

阿里 GMV 持续增长,后期增速放缓但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6年阿里GMV突破 3 万亿元,同期京东 GMV 不足 1 万亿元,而拼多多正处于成长初期。2017-2021年拼多多、京东、阿里巴巴 CAGR 分别为 103.9%/26.3%/18.8%,拼多多以特有的社交电商模式,以下沉市场为着力点取得较好用户基础,截至2020年12月31日拼多多夺得电商平台用户数量桂冠。竞争加剧一定程度上使阿里承压,由于淘宝、天猫已步入稳定增长期,阿里巴巴 GMV 增速放缓,但仍处于领先地位,在2021财年达到 7.49 万亿元,超过另外两家的总和。

1.2 国内核心商业稳居龙头

1999 年,马云与 17 位伙伴创立阿里巴巴推出 Alibaba.com 及1688.com,最初是实现商家与商家之间电子交易的 B2B 电子商务平台。2003 年,阿里巴巴创办C2C电子商务平台淘宝,借助随后推出的支付宝开始解决国内电子商务安全性和支付信用问题,完成对时任中国 C2C 市占率高达 72.4%的易趣网的反超,其国内零售商业迎来快速增长。2008 年,面向品牌与零售商的第三方商业平台淘宝商城(天猫)上线,与淘宝差异化定位。据统计,2012 年淘宝和天猫平台前 11 个月的合计GMV 超过人民币1 万亿元。2013 年,阿里巴巴与商业伙伴共同创立的菜鸟网络,成为提供核心商业物流服务和为下沉市场引流的重要抓手。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的2016 财年GMV超过人民币3万亿元,就 GMV 而言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业公司。

阿里巴巴 2021 财年生态收入达到 7172.8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013-2021财年生态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46.12%,增长强劲。中国商业是阿里巴巴生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 2019、2020 和 2021 三个财政年度收入占比基本维持在68%,中国零售商业营收占比依次为 66%、65%及 66%。中国零售商业目前涵盖了阿里巴巴绝大部分电商业务,既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等传统电商板块,淘特、点淘、淘菜菜等新孵化的电商业务,还包含了高鑫零售、天猫超市、银泰商业等新零售业务,中国零售商业的收入及年增长率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2021 年阿里生态体系实现的GMV分别为人民币 7.053、8.119 万亿元,考虑到 GMV 由年度活跃消费者(AAC)与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驱动,2020-2021 年在 ARPU 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阿里的GMV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每年新增的年活跃消费者数量。

我国电商行业在移动互联网和手机逐渐普及中,经过双十一、双十二、618好物节等购物节的拉新与促销,整体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根据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 2019》,我国电商市场规模已从 2015 年及以前超过30%的增速放缓至2019年约 10%,电商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2021 年 10 月,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研究编制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对2025年电子商务总规模制定了预期性目标:到 2025 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6 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 17 万亿元,即电子商务交易额、全国网上零售额2020-2025 年CAGR可达4.3%/7.6%,意味着我国电子商务和网上零售仍将稳定增长。随着《发展规划》指导电子商务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县域电商服务业,鼓励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载体培育农村农业产业新业态,下沉市场电商和直播电商均将在未来若干年成为拉动我国电商行业又一有力抓手。

1.3 围绕核心商业,构建商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已经围绕核心商业,成为具有多层次生态体系的数字经济体。首先,截至2021 年 3 月 31 日止 12 个月期间的 GMV 计算,淘宝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电商平台,天猫是世界最大的面向品牌与零售商的第三方线上及移动商业平台,作为阿里巴巴核心商业及生态体系的基本盘,淘宝和天猫的 GMV 合计占 90%以上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GMV。其次,围绕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阿里巴巴形成了不同服务的履约矩阵,以及供应链物流履约网络、支付及云计算组合而成的基础设施。其中盒马满足客户3 公里内即时配送(约 30 分钟~1 小时)的消费需求,天猫超市、高鑫零售满足城市20 公里内消费者对商品半日达/当日达/次日达的履约需求,由淘宝买菜、盒马集市整合落地的淘菜菜满足全国用户对社区商业次日自提的购物需求。基础设施方面,菜鸟网络与物流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建立并运营全球化的物流履约网络,为国内及国外零售商业业务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定位在实现全国 24 小时必达、全球 72 小时必达;另外,阿里云为核心电商业务提供高度可扩展、可靠和安全的公共云基础设施,经历了“双十一”的考验。

在电商发展过程中,公司顺应市场变化布局直播电商及下沉市场电商。阿里分别在2021 年 1 月、5 月升级了淘特、点淘(淘宝直播),截至2022 年3 月31 日为止淘特12个月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达 3 亿人的历史里程碑,同比涨幅达到100%。点淘方面,作为最早布局直播电商的玩家之一,在 2021 财年录得 GMV 超过5000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0%。受疫情影响,直播带货的广度、深度和热度、参与度正在不断地加强,淘宝直播顺势稳固用户基础,月活跃用户数从 2020 年 3 月近 400 万人,提升至2022 年3月的126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78%。

1.4 电商平台涌现,各有所长欲分市场

过去二十余年,中国零售电商平台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传统电商(开启于 2003 年)、社交电商(开启于 2015 年)、直播电商(开启于2016年)、社区电商(开启于 2020 年)。随着我国零售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电商平台用户数量已经逐渐逼近我国网民人数,在传统电商新增用户数量边际减少的背景下,新的电商平台和部门通过形成新的购物心智,拟瓜分传统电商平台的活跃消费者数量。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电商玩家包括淘系电商、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以及随着疫情而兴起的社区电商平台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

第一阶段,2003 年非典,淘宝、京东上线,并在十余年后成为中国电商市场两大寡头玩家。2002 年 7 月,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 4580 万人,其中拨号上网是最主要的上网方式,用户数达到 3342 万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人们使用网络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47.6%)、休闲娱乐(18.9%)和交友(14.9%),而上网购物目的占整体上网用户的比率仅为0.3%。到 2008 年 1 月,CNNIC 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为22.1%,购物人数规模已经达到 4640 万,超过 2002 年整体网民数量。非典的影响,让传统电商玩家察觉到蕴含在互联网中的商业机会。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渐提升和网购购物人数规模的扩大,支撑着中国电商市场规模逐渐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靠拢。2009 年工信部向三家移动运营商颁发 3G 牌照,随着智能手机的的普及与改进,中国逐步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商形式以图文为主,2010 年淘宝、京东手机App 相继上线后,手机成为电商图文展示的重要媒介,网络购物用户占中国网民的比重快速上升。2013 年 12 月,工信部颁发三张 4G 牌照,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手机购物用户占网民数量的比重快速上升,直到 2016 年增速趋于放缓。与淘系同时期成长的京东,在 2014 年与腾讯签署“京腾计划”,在微信突出位置打造京东流量入口,联手在电商端阻击淘系。

第二阶段,2015 年社交电商、下沉市场电商龙头拼多多成立,其月活跃用户数在 2018 年 7 月正式超越京东,并于该月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一直将一、二线城市居民作为目标用户,并关注消费升级。拼多多抓住遗漏的市场机会,通过微信生态导流、裂变的社交电商模式获取用户,将低价爆款商品推荐给价格敏感的用户,迅速打开下沉市场。截至2021 年第一季度,其年活跃消费者达到 8.24 亿人,规模正式超过阿里巴巴的 8.11 亿人成为电商行业第一。成立至今,从抓住被忽略的市场机遇成为电商第三极,到 2018 年上市成为用户规模第二极,再到 2021 年超过阿里巴巴达到达成年活跃消费者第一极。2020 年末,阿里巴巴、拼多多活跃消费者数量已非常接近网络购物用户数量,极高重叠的用户群体,使得拼多多引领的社交电商模式不断掠夺阿里巴巴消费者的使用频次、使用时间。

第三阶段,2016 年直播电商兴起。事实上,淘宝直播于2016 年3 月上线手机淘宝一级菜单,承担直播流量入口,是直播电商领域的领路人。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流量平台的发展,短视频用户在网民中的渗透率在2018 年开始已经超过网络购物用户的占比,2020 年抖音宣布切断第三方商品链接,有望打造电商闭环。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抖音、快手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App,直播电商领域逐渐形成点淘、抖音、快手三足鼎立的状态,并在该年分别录得5000、2000、3812亿元人民币 GMV,点淘暂居直播电商头把交椅。抖音、快手直播电商2021 年全年实现GMV为约 7500、68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75%、78%,直播电商领域抖音、快手的攻势猛烈。

第四阶段,2020 年社区电商翻红。事实上社区电商由来已久,在疫情特殊时期下,承担起民生保供的特殊任务。由于疫情持续时间久,人们的近场社区电商需求逐渐明朗、用户消费习惯的养成吸引玩家纷纷入场,2020 年拼多多官宣多多买菜、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阿里巴巴整合盒马集市、淘宝买菜推出淘菜菜。美团方面,凭借本地生活根植已久的业务基础和履约能力积累,美团优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登顶社区电商,据开曼 4000,截至 2021 年 10 月的数据,日均单量达到3500万单。拼多多具备强烈的社交电商属性,拥有极大的下沉市场用户基础。此外,创立至今其一直重视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成为最大的线上农产品电商。截至2021年8月,凭借着用户和供应链等优势,多多买菜的开城数量达到314 个,侧重于下沉市场。根据 QuestMobile 小程序版所提供的数据,2021 年12 月淘菜菜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 3080 万人,同比增长约 10 倍,凭借淘菜菜“五盘货”供应、生态引流体系和履约能力建设,已悄然成为社区电商第三极。

1.5 推动组织革新,矩阵电商模式清晰

阿里的组织架构是确保该庞大经济体有效运转的内核,成立至今,组织架构不断革新,以适应业务发展及战略规划。 2011 年,阿里将淘宝一拆三为一淘网、淘宝网和淘宝商城(天猫)。2012年准备上市,由子公司制调整为事业群制,成立淘宝网、一淘、天猫、聚划算、国际业务、阿里云、小企业业务七个事业群,并在 2013 年继续拆分为25 个事业部。2015 年,张勇接任集团 CEO,宣布启动中台战略,构建符合DT时代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组建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数据模型对制假售假进行主动防控。同年,阿里与苏宁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应对“京东+腾讯”带来的竞争。2017 年配合五新战略成立“五新执行委员会”,统筹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菜鸟网络等阿里生态体系内的所有力量。

2018 年,重点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将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标志着阿里云将在集团内部占据更重要位置。同时,天猫裂变为大天猫,成立天猫、天猫超市、天猫进出口三大事业群。2019 年全面升级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形成“新六脉神剑”,宣布集中发力推进内需、全球化、高科技三大战略。张勇接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淘宝天猫总裁蒋凡代表集团分管阿里妈妈事业群,而作为原独立事业群的盒马事业群交由 B2B 事业群总裁戴珊分管。淘抢购、天天特卖、聚划算合并,应对拼多多业务竞争。 2021 年,阿里巴巴宣布升级公司“多元化治理”体系,整合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 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 等业务,共同形成“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由戴珊分管;整合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以及 Lazada 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形成“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由蒋凡分管。 2022 年 1 月,戴珊宣布调整大淘宝组织架构,在坚持淘宝、天猫双品牌运营的基础上,新设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平台策略中心、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天猫淘宝全面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顺畅的购物体验,也为中小商家成长提供便利。二十余年,阿里巴巴一直在不断自我升级,拥抱变化,整合不同部门间的资源,为商家赋能,以实现其使命愿景,让阿里生态体系能够在下一阶段的征程上继续保持战斗力。

多次战略升级调整下,阿里的矩阵电商模式逐渐清晰,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国内核心商业布局中,有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最大的二手电商平台闲鱼、最大的品牌电商平台天猫、Top2 B2C 超市平台天猫超市、Top3 直播电商平台点淘、批发平台 1688、性价比零售平台淘特、医药零售平台阿里健康,及生鲜零售平台盒马和淘菜菜。从下沉深度上看,1688 及淘特多为源头厂货,充分挖掘下沉需求;淘宝以中小商家和多元长尾供给为主,天猫多服务 B 端品牌商家;淘菜菜重点布局下沉市场,在社区电商领域与主打一二线城市的盒马鲜生形成互补。从履约时效上看,除通常三四日送达的淘宝、天猫等产品外,即时配送领域有基于小时达的盒马,SUNART 商店及天猫超市满足日内为主的短期计划性需求,淘菜菜则以次日自提形式提供更高性价比的选择。(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国内核心商业:调整版图,应对竞争

2.1 淘宝和天猫:国内零售商业基本盘

支付宝担保交易为交易信用增级、淘宝旺旺增加商家与客户互动,迅速反超eBay。正如 2020 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推进了直播电商和私域的发展,2003年非典疫情也给中国电商带来机遇。淘宝网站于疫情期间悄悄上线,同年受疫情影响的刘强东找到电商渠道尝试线上卖货成立网上京东。2003 年eBay 完成对易趣的收购,后者已经占据 C2C 领域约 72.4%的市场份额,同期淘宝为7.8%。根据2002年CNNIC的调研,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和厂商信用,有超过10%的受调查用户都曾经历过“订货付款而未收到货物”的情况。淘宝基于对中国用户和中国电商痛点的深刻认知,通过支付宝担保交易为交易信用增级、淘宝旺旺增加商家与客户互动并捧红“亲,XXX”等举动令其在 2005 年反超eBay 的市场份额,eBay于2012年退出中国市场。

“假货事件”推动天猫向品牌品质不断迭代,“双十一”大促的成功推出助力打造商业体的顶级流量。2008 年,面向品牌与零售商的淘宝商城(天猫前身)上线,从事B2C 业务,淘宝继续运营 C2C 业务,两者相辅相成。次年淘宝商城创新性地推出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尽管只有 27 个商家参加,参与力度和折扣力度均有限,淘宝商城仍在当天取得 5200 万的 GMV,约占当时淘宝全站日均 GMV 的10%。大促的流量效应使双十一保留至今,诞生次年京东推出专属购物节“京东 618”,各类电商购物节层出不穷。2011 年,中央电视台曝光淘宝出售假货,推动了阿里巴巴对做品牌的思考。2012年1月,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寓意为“猫天生挑剔”,天猫网购将着力打造品质之城,并着力为上游的品牌商打造流量渠道。经过多年双十一的发展,阿里巴巴已成功刷新电商形象达到品质升级的目的。淘宝作为商业流量的顶级入口,将用户引导至天猫。根据各年财政年度报告,天猫 GMV 增速从未低于淘宝,2015 年差距最大时可达31.6%。另外财报显示,2021 财政年度阿里巴巴生态体系 GMV 为8.119 万亿元,天猫线上实物GMV增长 26%,天猫 GMV 首度超越淘宝,成为推动阿里生态发展的最强引擎。

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2021 年 12 月天猫活跃用户数量达到3417 万人,其中约3047万人是与淘宝重叠的用户,该部分占天猫总活跃用户数量的89.2%。此外,根据QuestMobile 统计的用户基本属性,淘宝和天猫用户的消费能力分布和城市等级划分均比较接近,天猫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渗透率略高于淘宝,而淘宝在三线及下沉市场的表现更好,互为补充。

2021 年 12 月,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发出内部信,宣布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新整合设立中国数字商业、海外数字商业两大业务板块,分别由戴珊和蒋凡负责,淘系与 B 系首次打通。随后戴珊发布内部信,宣布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进行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淘宝和天猫将融为一体。对阿里巴巴来说,一方面整合淘宝天猫能够发挥二者的长处,在用户趋同的背景下,双品牌运营里淘宝引流天猫,天猫具备品牌商优势。另一方面,阔别 10 余年后淘宝和天猫将不再强调区分度,有助于打破组织冗余优化人力结构,以更高的组织效率应对国内激烈的电商领域竞争。根据Quest Mobile,截至2022年3 月,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分别为8.55/0.41/3.91/5.93亿。成立于 2015 年的拼多多,于 2018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月活跃用户已完成对京东的超越。面对下沉市场电商和直播电商对阿里巴巴生态交易额和用户的抢占,淘宝和天猫本次“合并”将更好地巩固阿里巴巴在国内最大商业平台的地位。

2.2 1688 及 Alibaba.com:B2B 基础业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下迎来新机遇

1688.com 与 Alibaba.com 是阿里巴巴成立之初最早推出的两款B2B电子商务平台,经过 23 年的发展与运营,1688.com 和 Alibaba.com 已经分别成为中国领先的综合型内贸和国际线上批发交易市场。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 12 个月期间,1688.com拥有超过92 万名付费会员和 4100 万活跃买家,Alibaba.com 拥有超过19 万名付费会员和2600万活跃买家;1688.com 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到 670 万,其中约76%的用户通过APP完成采购,Alibaba.com 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到 160 万。据统计,2021 财年在Alibaba.com上寻找商业机会或完成交易的买家来自 190 个国家,1688.com 的诚信通会员数量上升至99 万名,为诚信通会员提供数据分析和店面管理等增值服务达总收入的50%以上。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产业带数字化转型报告》,1688 平台已经覆盖了 172 个一级产业带,约占全国一级产业带数量的 70%,并且拥有超过 50 万的源头工厂,5000 万的专业B端买家。

1688 具备强大的中小商户供应链基础与供需匹配生态,疫情下更为凸显社会价值。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中国的中小企业存在“占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和 90%以上企业数量”的现象。

第一,2020 年 9 月,1688 发布产业带升级计划,针对全国670 万制造企业推出内循环三大通道。阿里巴巴表示“为增加淘宝特价版的差异化供给和个性化产品,包括引入来自产业带工厂及 1688.com 批发平台的商家”。淘特承接集团下沉市场的C端流量,另一边连接 1688 产业带和 B 端商家,帮助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1 财年,1688 为数字化内贸体系创造了 7000 多亿元的市场规模,帮助超过百万工厂商家找到新商机,并服务超过 5000 万中小零售商买家群。第二,在 2021 年 4 月召开的 1688 商人节上,阿里巴巴产业电商事业群副总裁汪海表示 1688 升级产业带数字化发展计划。该次升级后 1688 将在全国核心产地搭建700多条物流干线,未来三年打造 10 万个超级工厂,让百万工厂通过新贸易找到新活法。第三,1688 为中小企业提供柔性供应链指导。随着国货、定制IP 等新的消费需求显现,电商市场迎来反向定制、柔性订单。“找工厂上1688,好赚钱来淘特”等1688商人节标语意味着淘特 C2M 模式下,工厂能够“批零一体”并通过零售市场从白牌到品牌,培育出超级工厂。

2.3 淘特:“大淘宝”时代,重视下沉市场消费需求

2019 年 12 月,淘宝事业群成立 C2M 事业部,阿里巴巴1688 总经理汪海(花名七公)接替唐宋成为淘宝特价版负责人。2020 年 3 月,淘宝特价版正式独立上线运营,到6 月 APP 移动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 4000 万。2020 年 9 月淘宝特价版与1688打通,成为全国最大的产业带工厂零售平台,该月移动月活跃用户达到7000 万。次月,淘宝特价版上线“一元更香节”,并邀请到“真香鼻祖”王境泽助力宣传广告。2020 年11 月,淘宝特价版 APP 开启首届产业带双 11 厂货狂欢节。到 12 月,淘宝特价版MAU突破1亿。2021年 1 月,淘宝特价版开启年货节,一元买年货,一起过好年。截至2021 年3月31日为止,淘宝特价版年度活跃用户超过 1.5 亿,单季增长超过5000 万,成为年度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5 月淘宝特价版正式宣布品牌升级,更名为“淘特”,首次上线官方补贴频道,买贵必赔。2021 年 6 月,淘特 AAC 超过 1.9 亿,为整个阿里在国内的消费者新增 AAC 带来 1000 万的增量。2021 年 9 月,淘特持续为阿里国内消费者生态带来增量用户和活跃度,淘特 APP 的 ACC 超过 2.4 亿,与手机淘宝APP 相比,淘特独占会员DAU 的比例已经接近 50%。

根据 QuestMobile 统计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9 月30 日,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为 2.4 亿人,从上线到达成这一数字淘特用时 18 个月——仅为拼多多耗时的2/3,便成功跻身中国第四大电商平台,淘特的出现快速填补下沉市场涌现的需求。此外,经过对比手机淘宝和淘特的重合用户情况,淘特与淘宝人均单次使用时长正逐步收敛。且独占用户比率逐年上升,截至 2022 年 4 月已达 18%,成为阿里巴巴生态经济体补充下沉市场用户的有力抓手。当考虑手机淘宝、天猫、淘特三款淘系App 的重合用户时,淘特人均单次使用时长更长,表现出更强韧的用户粘性。

在下沉市场,拼多多成立于 2015 年,成立未满 3 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刷新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快上市记录。2019 年 6 月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计划,对消费者构建“便宜”的购物心智,截至 2021 年第一季度其年活跃消费者达到8.24 亿,规模超过阿里巴巴的 8.11 亿成为电商行业第一。 拼多多用户规模快速扩张至行业第一验证了中国下沉电商市场巨大的潜力。据MSC咨询估计,我国下沉市场消费规模达到 17.19 万亿,且下沉市场人口占比达到全国人口的 65%。随着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2021 年末达到 18,931 元,同比增速迈上10.5%,下沉市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逐渐增强,下沉市场电商值得期待。阿里巴巴集团于 2020 年 3 月正式推出淘宝特价版,并在 2021 年 5 月品牌升级为淘特。2019年9月,京东拼购全面升级到以微信为一级入口的社交电商平台京喜,各路电商巨头均进入下沉市场赛道。

淘特用户定位为对性价比有偏好、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清晰的用户定位为淘特带来了快速的用户增长。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止 12 个月,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 8.11 亿,大约 70%的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来自欠发达地区。尽管都是定位下沉市场的社交电商平台,淘特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淘特具有独特的供应链能力,建立“低价好物”的购物心智。拼多多对用户构建的用户心智为“省”,而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仅局限于低价、省钱,良好的购物体验和产品质量同样重要。通常,品牌商品的价格=商品价值+品牌建设成本+设计成本+工厂加工成本+零售运营成本+市场营销成本+售后服务成本,众多环节推高了商品终端价格,而面对下沉市场,淘特凭借 1688 在B2B 内贸批发减少中间环节方面的经验,能够将优惠最大程度让利给下沉市场的用户。相比规模壁垒,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背景下,淘特更聚焦在打造消费壁垒。淘特盘活了大量亟待数字化改造的下沉市场中小企业主,这也是产业互联网下阿里巴巴的重点布局之一。2020 年 9 月,阿里巴巴宣布为增强淘特的差异化供给与个性产品,向其引入来自产业带和 1688.com 批发平台的商家,淘特一边连接接1688 产业带、B端商家、M端工厂,另一方边承接下沉市场的 C 端流量,推动工厂及中小企业主数字化转型。

第二,淘特拥有强大的履约能力。菜鸟驿站已经覆盖超过200 个城市,并成为触达下沉地区消费者的服务网点,覆盖超过 1000 个县域地区。在国内供应链业务中,菜鸟配合淘特建设产地仓直发全国消费者,物流单量以年同比超过200%的速度增长。未来将有更多产地仓建设成功,24 小时包裹揽收和一站式顾客服务能够帮助淘特商家降低履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交付效率。凭借淘特的 M2C 模型能够实现简单的分发过程,省略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令“淘工厂”直接触达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电商,淘特柔性化的“产-供-运-销”体系能够降低 6%-9%的流通损耗,提升两端的交易满意度。

第三,淘特提供便利的运营支持。淘特 M2C 方式方便企业和平台基于厂货直供模式进行分工,工厂负责生产,淘特能够悉数完成线上开店、仓储物流、运营销售、客服等环节,“工厂-平台-用户”的正循环达成,低价好物能够顺利地交付至用户手中。汪海在2021 年 10 月所做的以“创业 500 天”为主题的演讲,讲述了“官方直营”的基本运转链路。淘特平台对市场需求的感知,是淘特能够在上线不满两年便可达成2.4 亿年度活跃消费者并成为电商行业第四极的原因。

最后,淘特连接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随着阿里巴巴凭借淘特正式进军下沉市场并打通 1688 产业带,淘特的 M2C 模式对拼多多补贴式下沉市场打法形成冲击。尽管拼多多在 2020 年升级了“新品牌计划”,计划在 2021-2025 年将合作伙伴数量从1000家提升至 5000 家,并定制 100 个以内的产业带,但相较于打通1688 后拥有200万产业带商家的淘特,后者由于靠近产业带而衍生出的 M2C 模式更具活力和柔性。凭借阿里巴巴生态较强的运营和数据分析能力,淘特的M2C 模式使得位于产业带的中小企业能够直接接触、了解消费者。一方面,这些中小企业能够迅速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柔性调整生产线,另一方面,随着国货、定制化消费的兴起,淘特、1688能够将产业带企业和消费需求对接,C2M 模式反向定制产品改善供需关系、优化企业供应链和开发销售渠道消费品。社科院《外贸转内销与电商平台数字化价值研究》专题报告指出,淘特根据直供体系数字化能力,在疫情期间已经帮扶30 万外贸工厂转内销,帮助他们实现国内、国际两条腿走路。

2.4 淘菜菜:布局本地生活,触达更大下沉市场消费者

稳扎稳打持续迭代,整合为淘菜菜攻入社区团购领域。2020 年10 月,盒马事业群旗下盒马集市正式上线,重点布局下沉市场,与主打一二线城市的盒马鲜生形成互补;2020 年 12 月,“淘宝买菜”板块在武汉上线,展示在手机淘宝的一级入口,供给来自十荟团和盒马集市;2021 年 3 月,阿里巴巴社区电商(MMC)事业群成立;9月整合盒马集市和淘宝买菜,品牌升级为淘菜菜。

疫情催化各类形式的社区电商,本地生活小程序在各个平台均保持较高热度。根据QuestMobile 数据,BAT 各家小程序在业务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微信小程序的覆盖面较广,支付宝小程序侧重金融理财与移动购物,百度智能小程序则偏向移动视频服务,但较为一致的趋势是“生活服务”逐渐成为各平台的热点领域。其中,社区团购作为生活服务的重要赛道,依托社区和团长社交关系实现日常生活用品、生鲜等商品流通,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发展火热。据商务部统计,疫情后使用社区团购渠道购买生鲜的用户比例比疫情前涨超 10 pct,接近生鲜购买总量的 12%。将中国社区零售市场规模按照城市等级划分,2020 年下沉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60,892 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 51%。一方面,下沉市场拥有全国近288 个城市,占全国人口的 70.85%,具有巨大的社区零售、社区电商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关于社区电商在社区零售的渗透率分别为30.3%/26.4%/17.4%,若仅关注四线城市及以下该渗透率仅为 12.7%,与一二线城市存在明显差距。随着下沉市场网民普及率、人均消费实力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逐渐提高,下沉社区电商存在巨大潜力。

阿里巴巴凭借完整的数字经济体生态,多方面赋能淘菜菜商业基础设施快速布局,供货端实现盒马、1688、高鑫零售、零售通和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五盘货”协同供应。履约端菜鸟物流全线接入,形成高效、准时、可靠的“次日自提”履约网络。流量端,淘宝、淘特运用线上多场景为其引流,打通生态流量。截至2021 年9 月30 日6个月,实现 RDC 总楼面面积超过 350%的增长,已售出 SKU 增长超过8 倍,并实现超过530%的GMV 增长。目前,淘菜菜已经渗透全国 40%的县乡地区,小店自提点达到56万个,其中有超过 4.5 万个菜鸟驿站升级到社区商业服务。 全国首家淘菜菜小店在 2021 年 9 月落地湖南长沙,不到60 平米的店铺被分为7个功能区,包括淘菜菜自提点、果蔬店、杂货铺、直播间、充值站、快递站和24小时的自提柜区。国务院出台《“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鼓励“一店多能”,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餐饮零售、健康医疗、智能取餐柜、智能快递柜等自助服务终端的社区布局,提升社区服务丰富度和智能化水平。《“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同样对探索智慧超市等新零售模式,建设智慧社区等提出指导意见。事实上,中国有超过300 万家杂货店,据新经销调研结果,有超过 80%的零售小店开在住宅区;大部分是夫妻店;尽管经营方式灵活,但是面临着经营效率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小以及转型难的特点。阿里巴巴零售通帮助零售小店数字化转型,对接快销品商家和社区小店,使小店为客户提供品类更丰富的产品来延长小店的开店寿命,“淘菜菜 X 小店”一店多能模式后,小店平均能够增收 30%。随着对接零售通的零售小店、菜鸟网络更好地与淘菜菜发挥协同效应,渗透率有望进一步加深。

淘特、淘菜菜作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最终价值是在消费端为社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日常服务,在生产端助农增收、扶持就业。阿里巴巴开展“千县万村”计划,通过供应链优化,推进农户产品直接抵达餐桌模式,缩短从产地到餐桌的配送时间,同时为农户增收,创造较大的社会价值。 不同于社区团购早起的依靠补贴扩张,阿里巴巴和淘菜菜正在依靠创新和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增长。

2.5 点淘:直播电商,权重提升打造流量入口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步入 10 亿门槛,达到10.3 亿人的规模,极高的基数下拉新边际减少,各家互联网公司试图通过建立新的消费、使用习惯,直播电商是具备流量红利的重点赛道之一。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03亿,占网民整体数量的 68.2%。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4.64 亿,同比增长19.52%。

从用户角度,“线下购物即买即穿但出行需要花费时间,传统电商购物需等待交付后体验”,短视频、直播电商的出现很大程度解决线上线下购物痛点,使消费者能够与主播双向互动,在主播试穿、观感等比较生动的内容呈现方式下,直播电商购物在部分品类解决了用户痛点。企鹅智酷调研显示,琐碎时间下短视频媒介消费份额为48.0%,空闲时间下为 41.3%。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淘宝用户中观看直播的用户比未观看直播的用户支付吊起占比提升近 4 pct,但退货率约为图文的 6 倍。2019 年,阿里巴巴将淘宝 APP 中的直播模块独立出来,并独立上线淘宝直播,深入布局直播电商板块。2020 年 9 月,抖音直播电商断开外部链接,加强闭环管理,快手在 12 月宣布跟进,自此流量内容平台全面进入电商行业,形成直播电商快手、抖音、淘宝直播三分局面。2021 年 1 月,淘宝直播品牌全新升级为点淘,电商价值不断凸显。易观千帆数据显示,点淘的 GMV 创造能力略强于抖音和快手,率先在2020 年突破5000亿大关。

据艾瑞咨询,2021 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为 22697 亿元,预计2023 年其年同比增速仍将超过 40%,直播电商占网购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24.3%、10.1%。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直播市场上的主要玩家包括抖音、快手、点淘,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 67180.24、41099.13、1240.79 万人。2021 年12 月,快手、抖音、点淘的单次人均使用时长为 7.29/6.98/5.61 分钟,由于快手、抖音是短视频内容与流量分发平台,日均使用次数分别为 14.76 和 14.56 次,高于点淘(纯粹的直播电商平台)的 8.39 次。 与短视频内容平台转向直播电商的快手、抖音不同,淘宝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一直以来的在线购物方式为图文形式。淘宝的定位为购物的起点和终点,是商业流量的顶级入口。在无法改变主要呈现方式的情况下,将点淘升级为单独APP入口,更强调直播电商专一属性,直接对抗快手、抖音,通过淘宝、淘特、点淘对电商用户需求进行分层的“1+X”战略逐渐明朗。(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海外市场

3.1 海外零售规模增长可观

海外零售形成多产品矩阵,随着海外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跨境及全球商业零售取得较高增速,成为集团重要增长引擎之一。截至 2021 年3 月31 日止12 个月,Lazada、速卖通、Trendyol 和 Daraz 在海外共服务总计超过 2.4 亿名年度活跃消费者,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年度活跃消费者 2017-2021 财年之间的 CAGR 达到38.7%,增长势头较好。Lazada 创立于 2012 年,总部设立于新加坡,是东南亚领先且快速增长的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在印尼、马拉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6 地运营电子商务服务。2016 年 4 月,阿里巴巴取得 Lazada 的控制股权,后者成为阿里在东南亚的旗舰电商平台。Lazada 拥有全面覆盖东南亚的物流网络和支付体系,2017 和2021 财政年度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分别为 2300 万人和超过 1 亿人,CAGR 达63.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地区有望拉动 Lazada 持续增长。通过抓取Lazada的相关数据,安卓、苹果版本的累计下载量已经分别突破 3 亿、6 千万人,目前累计下载量增长的速度仍维持于高位,为阿里巴巴核心商业补充大量多元背景的用户群体。

速卖通(AliExpress)创立于 2010 年,发展至今已经在全球220 个国家与地区上线。目前拥有超过 1.5 亿名年度活跃消费者,是全球领先的跨境B2C电商平台。根据similarweb 公布的 2022 年 1 月全球在线市场流量排名,速卖通的全球排名可达第7名。速卖通使全球消费者得以直接从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商和经销商购买商品,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Daraz 由德国风险投资公司 Rocket Internet 于 2012 年成立,总部设于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领先的在线电商平台。通过自建物流公司 DEX,每月将超过200 万件商品寄到各国各处。2018 年 5 月,阿里巴巴以 1.94 亿美元现金对价完成100%收购。Trendyol 成立于 2010 年,是土耳其领先的在线时尚零售商之一。2018 年7月,阿里巴巴以 7.28 亿美元现金对价完成对它 85%股权的收购。以上投资行为代表阿里巴巴对全球化的倡导与实际行动。 此外,阿里巴巴运营的 Alibaba.com 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国际线上批发交易市场,2021 财年,在 Alibaba.com 上寻找商业机会或完成交易的买家来自约190 个国家,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中极大部分收入来自 Alibaba.com 的会员费及客户管理收入。跨境零售、批发电商已经实现对多数国家的布局。

3.2 海外电商消费者数量有望成倍增长

据统计,2020 年电商用户渗透率最高的 5 个国家分别为英国、挪威、德国、美国、日本,其电商用户占整体人口的比率为 
79.2%/75.6%/74.4%/72.7%/72.1%。以 Daraz 覆盖的巴基斯坦为例,其电商规模仅占零售市场规模的2%。Daraz在2015年开始其在巴基斯坦的运营,业务范围包括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金融服务。巴基斯坦人民过去往往认为在线平台是能够为他们提供大幅折扣的地方,Dazaz 致力于改变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先验概念和错误想法,并逐渐接受电子商务是提供服务的平台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品质。随着Daraz 在培育巴基斯坦人民电商消费心智方面做出努力,2017 年电商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16%,电商市场规模为5.18亿美元,根据 Statista 预测,2025 年巴基斯坦的电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1.53亿美元,2017-2025 年 CAGR 高达 43.2%。

选取阿里巴巴跨境及全球零售子公司 Daraz、Trendyol 和Lazada 等主要运营电子商务的国家,并计算其电商用户渗透率,最高为新加坡可达52.4%,最低菲律宾仅为35.5%。三家公司分别为其电子商务运营地领先的在线市场,随着各运营国的网购用户渗透率均在 2025 年达到约 50%及以上,跨境及全球零售年度活跃消费者总基数有翻倍空间。

4.阿里巴巴深耕云计算,龙头地位牢固

4.1 云计算市场前景广阔:政策积极鼓励,企业需求迸发

云计算历史悠久,科技巨头公司探索,意在释放工程师用于IT 和基础设施的精力。1999 年 Salesforce 和 LoudCloud 成立,分别成为最早的SaaS、IaaS 服务商。2006年亚马逊推出 Amazon Web Service(AWS)服务,云计算真正得到IT 产业的重视。亚马逊技术团队希望构建“一个共享的 IT 平台”,释放工程师用于IT 和基础设施的时间,进而可以专注于面向客户的创新。2003 年底的一篇内部论文,描述亚马逊零售基础设施可实现完全标准化、自动化,并讨论将服务器的访问权作为服务出售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2004 年,亚马逊推出第一项供公众使用的 AWS 基础设施服务。2006 年,亚马逊陆续推出 S3 云储存、EC2 云服务器,标志着世界云计算市场的启动。随着 AWS 率先开辟云计算市场,谷歌、阿里巴巴、微软和IBM分别在2008-2011年跟进推出自家的云计算产品。

传统方式中,企业或个人用户通过购买、建设和维护ICT 设施以实现数据处理。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海量且复杂的数据对 ICT 设施的计算性能要求等不断攀升,使得企业面临“提升性能-降低成本”的矛盾局面。云计算利用分布式计算、虚拟资源管理等技术,能够通过网络将分散的 ICT 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共享的资源池,用户按需使用、即用即付,ICT 计算能力社会服务化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边际成本,优化企业ICT需求。云计算在部署、使用方面的优势,使得愈多的企业和个人用户上云,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用户的选择推动云计算服务商增加云基础设施投入,形成云计算基础设施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云服务优势,形成云计算 Flywheel 增长飞轮。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在2008 年超过 60 亿美元,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2018 年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5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40.8%。全球 IT 支出规模在 2008 年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截至2020年全球 IT 支出规模为 1.07 万亿美元,2008-2020 年 CAGR 为2.4%。数据显示,企业软件占全球 IT 支出的比例逐年扩大,2008-2022 年企业软件、设备、数据中心、IT服务、电信服务支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8.2%/5.5%/3.7%/3.2%%/-1.9%,企业软件支出的强劲增长较好地反映出用户上云意愿强烈。

4.2 国内云计算:疫情加快数字化进程,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也极大地加速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云协作、云办公大力推广,云基础设施随之需求旺盛。据 Synergy Research 对企业 IT 开支的详细调查显示,企业在数据中心、硬件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减少,与之对应的是在云基础设施服务的投入逐渐增加。根据Gartner 及中国信通院,全球范围内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SaaS 都是云计算市场最主流的消费场景,约占公有云整体市场规模的一半。此外,PaaS 的消费意愿正在逐渐增强,规模占比自8%(2015)已增至 20%(2021),2015-2021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1%,远高于同期的IaaS(27%)、SaaS(29%)。PaaS 化意味着“生态化”,云服务厂商仅提供基础能力和产品,企业个性化需求应用将由平台开发者携手完成,通过生态拓宽服务的广度和合作的深度。国内市场,2016 年至今公有云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速均高于36%。近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加速上云的意愿与速度,2020 年公有云市场规模录得42%的增长,达到 1271 亿元(194 亿美金)。我们通过调研不同行业对各类企业服务软件的使用率、渗透率、上云率及服务价格,并参考 Statista 数据,估算2021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 251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可以达到 904 亿美元,与美国2018 年的市场规模相当,中国云计算市场前景广阔,高增速下与美国差距逐渐缩小。由于中国软件业存在“软件-服务”这一对矛盾,导致公有云计算市场结构存在非常显著的“倒挂”情形,2012-2020年IaaS、PaaS、SaaS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66%/43%/43%,IaaS 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公有云)市场规模占比已经达到 59%,PaaS 凭借生态属性与合作深度在市场获得高成长速度。

4.3 阿里云:“云钉一体”筑厚行业壁垒

产品技术壁垒:阿里巴巴于 2007 年确定了未来十年的战略:“构建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即“奔月计划”,希望将数据贯穿所有子公司业务。2008年微软推出其公有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且当时亚马逊和谷歌在前景广阔的云计算上已有进展,而阿里巴巴亟需妥善处理来自淘宝、支付宝的海量数据。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的王坚博士于 2008 年当年加盟阿里巴巴出任首席架构师,负责集团技术架构和基础技术平台的建设,技术团队将中国云计算系统命名为“飞天”。2009 年成立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根据亿欧智库对 246 家全行业企业和实体经济企业上云意愿的调研,两类企业均最看重云服务商的服务积累、销售情况和产品能力,以上因素分别体现云服务商服务履历丰富度、销售渠道深度以及产品功能的广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阿里云的产品线日益丰富,多至 13 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公有云服务商。对比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所提供产品线的种类,公有云(尤其 IaaS)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高,阿里云服务的优势在于:(1)作为国内最早提供商业化云计算服务的公司,云服务的积累帮助公司积累众多行业经验和技术势能;(2)对比单位产品线的产品数量,阿里云产品密度优于腾讯云,更高至华为云、AWS 的 3 倍之多。

公司的工业云和政务云均处领先地位。产品维度,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构建基础性平台 supET,引入第三方共建 N 个行业及区域企业级平台。截至2022年4月,已建成广东飞龙、重庆飞象、内蒙古飞狮等 7 个区域平台,20 余个行业平台,34个省级物联全覆盖。基于阿里生态培育工业互联网生态,取得工业云领域突出地位,2020年阿里工业云市场份额约占中国工业云 26%,是第二名华为的2 倍。华为云在政务云服务中具备先发优势,凭借其长久以来在 ICT 行业中积攒的经验,在政务私有云服务取得领先地位。2020 年阿里云/华为云政务公有云市场份额分别为23%/32%,同时截至2020年Q3,阿里云已取得中央国家机关云计算采购超 50%的市场份额,伴随着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与其他产品应用组成的自研技术体系愈发成熟,阿里云数字政府认可度将继续提升。

在亚太地区,阿里云击败亚马逊、微软成为亚洲第一。去年11 月阿里云宣布进一步加码亚太布局,新增设的韩国、泰国数据中心已在 2022 年正式启用。截至目前,阿里云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 27 个地域建立数百座云数据中心,继续保持亚洲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平台位置。此外,Gartner 口径下阿里云长期保持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全球第三位置。全球公有云 IaaS 市场头部玩家和 CR4 保持稳定,但内部竞争较为激烈,2016-2021 年微软、谷歌云市场份额正逐渐逼近亚马逊、阿里云。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阿里云作为中国云服务商第一次进入Gartner 公有云IaaS魔力矩阵便担任挑战者,之后几年落入利基者象限。而在2021 年,随着留在魔力矩阵的云服务商逐渐减少,阿里云再次回到挑战者象限,连续第二年选入的腾讯云担任利基者,意味着阿里云国内云计算领导者地位稳固,有望进入魔力矩阵领导者象限成为全球云计算领导者。

“云钉一体”战略

阿里云营业收入始终处于快速增长态势,2016-2021 年CAGR达到81.9%,结合云计算市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规模,被视为阿里生态增长的“第二曲线”。约十年的发展后,在 2020 年 4 季度(对应 2021 财年 3 季度)阿里云利润首度转正,经调整后的EBITA 为 2400 万元,成为亚马逊 AWS 后又一家实现盈利的云服务商,验证阿里云模式的盈利能力。自 2021 年 4 月起,钉钉业绩经过重分类由创新业务板块转入云计算板块,由于钉钉仍处在投资阶段,并表后一定程度影响阿里云服务盈利表现。对利润转正后四个季度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2021 年 Q1-4 云计算分部季度经调整EBITAyoy分别为+272%/+199%/+354%/458%,转正后的业绩具有强韧劲。

受疫情影响,线上办公由逐渐接受到养成用户心智,钉钉为代表的办公软件正被政企工作人员、学生等广泛使用。QOesMoile 记录的数据显示,在2020 年初疫情出现后,钉钉 App 月活跃用户数呈指数级增长,由于疫情反复出现和病毒不断恶化,线上办公、打卡的用户心智经过半年便养成,2020 年中开始月活跃用户规模步入新一级台阶。经过路线探索跟与 SaaS 厂商的竞合,钉钉在 3 月 22 日完成全面品牌升级,确定只做一件事情——PaaS 化。“云钉一体”战略下,钉钉可为海量企业提供更易使用云计算能力的窗口。正如年初推出的钉钉低代码平台,通过引入外部开发者,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行业应用场景,既充分利用阿里云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又通过BPaaS生态模式增强客户粘性。Garner 预计 2024 年全球约 65%的应用程序都将通过低代码开发,艾瑞预测2025 年中国低代码市场规模可达 131 亿元,2020-2025 年CAGR为52.6%,届时“云钉一体”将成为核心参与者。(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数字媒体及娱乐

阿里数字媒体及娱乐的收入主要来自(1)优酷;(2)灵犀互娱;(3)阿里影业;(4)大麦。优酷经过内容推荐、精细化运营以及会员权益提升,令优酷付费会员在2019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录得 52%的增长。但尽管如此,受短视频流行的影响,中长视频的用户留存率和月活跃用户数均处于下行趋势,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远超中长视频,亟待优质内容输出。近期改编剧集《我叫赵甲第》正于优酷热播,并引发短视频端口二次创作,内容与运营能力的提升,有望带动整体效率提升,收窄经调整EBITA。此外,优酷推出新版首页,基于中长视频基本功的同时挖掘短内容领域的发展机会。阿里在内容投入和分发方面持续表现出色,阿里影业参与中国主要票房中超过70%的电影制作与发行。仅 2021 财年,公司便参与出品和发行25 部电影,贡献票房超过 248 亿,占总票房的 68%,持续贡献中国影业头部内容。疫情不变人们观影需求和热度,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与相关管控措施的放松,有望推动阿里影业收入增长。2021 财年数字传媒及娱乐分部总营收 312 亿元,同比增长7%,较之疫情前两财年的 24%、20%业绩增长较为缓慢,1H2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6%,说明疫情防控不改消费热度,观众仅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无法线下到场娱乐。收入降速的同时,该分部2021财年经调整 EBITA 亏损约 4.19 亿元,亏损敞口逐渐收窄。伴随后续疫情逐渐好转,“线上+线下”齐复苏与游戏版号重发,业绩亏损有望进一步缩小至盈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