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 来源:华泰证券
  • 发布时间:2021/01/08
  • 浏览次数:772
  • 举报

获取精品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沈娟、蒋昭鹏)

核心观点

汽车金融行业有望在刺激消费背景下迎接新一轮政策红利期。2020 年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刺激消 费已成政策重要方向,近期监管对于汽车金融的政策支持也加速落地。汽 车消费贷款作为质量仅次于住房按揭贷款的优质资产,目前正成为越来越 多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布局方向;在金融创新审慎监管趋势下,我们预计 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有望持续获得政策倾斜,迎来更为稳健且 广阔的增长前景。我们看好率先布局汽车金融或消费金融、零售转型领先 的银行。个股推荐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

行业概貌:市场蕴含广阔前景,多元竞争格局渐成

我国汽融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2019 年市场规模达 1.8 万亿元,近 10 年 CAGR 达 25.8%。目前行业走向成熟,步入多元竞争格局。展望未来,汽 车金融市场挖掘前景依然广阔。从供给端看,40%的汽车金融渗透率相较 海外成熟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需求端看,全球最大汽车销售市场为 汽车金融行业提供扎实的基本盘,同时需求结构、客群结构的变化有望驱 动汽车金融迎来高阶发展,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商用车均为未 来新看点;从政策端看,国内大循环背景下鼓励汽车消费,汽车金融正迎 来红利期,政策逐步向持牌机构倾斜,银行与汽融公司有望夯实竞争优势。

市场细览:参与主体各具优势,持牌机构主导市场

目前有四类主体逐鹿汽融市场,包括银行、汽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 联网平台等,其中汽融公司市占率约 50%,银行市占率约 30%,头部机构 马太效应明显。银行优势在于资金实力足、产品利率低、金融专业能力强, 而劣势在于渠道有限、汽车专业度不足等。汽融公司优势在于渠道广泛、 深谙汽车行业、厂商贴息下实际利率较低,而劣势在于资金成本高于银行、 产品范围受限。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客户门槛低、产品灵活,但均 面临资金成本高、风控压力大、监管趋严等问题。在金融创新审慎监管趋 势下,我们预计银行、汽融公司等持牌机构有望迎来稳健且广阔的前景。

案例分析:客户为先,渠道为王,科技赋能

选取四家公司作为案例,分别为平安银行(与集团车生态协同的银行领先 者)、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围绕客户丰富产品体系的佼佼者)、易鑫集 团(颇受互联网巨头青睐的线上生态平台)、Ally Financial(拓展综合金融 模式的美国行业典范),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体系或综合金融生态、丰富的 渠道资源、科技赋能是其共同优势。细览美国汽车金融业,汽车金融为汽 车产业链中利润贡献最大一环,反向拉动汽车产业实现全面金融资本化; 汽融公司为头号玩家,业务模式分为直接信贷、间接信贷、融资租赁,车 厂、汽融公司、经销商、客户、资本市场之间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程度超预期,汽车金融政策支 持低于预期。

引言: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汽车金融市场增长前景广阔,在刺激消费背景下汽车金融有望迎来政策红利期。2019 年 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约 1.8 万亿元,近 10 年 CAGR 达 25.8%,尤其汽车消费金融发展 迅猛。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刺 激消费已成为政策重要方向。近期监管对于汽车金融的政策支持加速落地,包括下调汽车 贷款首付比例、延长还款期限、放宽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等。我国拥有世界最大汽车销 售市场,但 2019 年国内汽车金融渗透率约为 43%,相较海外成熟市场 70%的水平仍有较 大提升空间;同时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商用车均有望成为汽车金融行业发展新 看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具有置换需求大、单车价格高等特点,行业快速成长之时有望为 汽车金融带来绝佳机遇。

汽车消费金融正成为银行零售转型重要方向,我们看好前瞻布局的优质银行。2019 年汽 车金融公司、银行分别占据汽车金融业约 50%、30%的市场份额(标普评级数据),银行 相对汽融公司享有资金成本低、金融服务能力强等优势。当前着力拓展汽车消费金融业务 的银行集中于大行、股份行及部分民营银行,其中平安银行凭借与集团“车生态”的深度 协同,打破银行在场景和渠道的劣势,成为业内佼佼者。汽车消费贷款作为质量仅次于住 房按揭贷款的优质资产,目前正成为越来越多银行零售转型的重点方向。在金融创新审慎 监管趋势下,我们预计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有望持续获得政策倾斜,迎来更为 稳健且广阔的增长前景。我们看好率先布局汽车金融或消费金融、零售转型领先的银行。 个股推荐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

行业概貌:市场蕴含广阔前景,多元竞争格局渐成

汽车金融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汽车金融涵盖汽车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及售 后等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活动,包括供应链金融。而狭义汽车金融特指金融机构 在汽车销售环节提供的融资性金融服务,分为面向 C 端购买者的“零售汽车金融”(即“汽 车消费金融”)、面向 B 端销售者的“经销商汽车金融”。本文主要研究狭义汽车金融行业, 尤其是当前发展前景广阔、契合银行零售转型趋势的汽车消费金融业务。

汽车金融市场增长前景广阔,刺激消费背景下行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利期。2019 年我国汽 车金融市场规模近 10 年 CAGR 达 25.8%,尤其是汽车消费金融增长迅猛。汽融行业目前 已步入多元竞争新格局,行业日益走向成熟。展望未来,行业前景依然广阔。从供给端看, 2019 年 43%的汽车金融渗透率相较海外成熟市场 70%左右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 需求端看,全球最大汽车销售市场为汽车金融行业提供扎实的基本盘,同时需求结构、客 群结构的变化有望驱动汽车金融迎来高阶发展,尤其是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商 用车均有望成为汽车金融行业发展新看点;从政策端看,国内大循环背景下鼓励汽车消费, 汽车金融正迎来红利期,政策逐步向持牌机构倾斜,银行与汽融公司有望夯实竞争优势。

发展历程: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步入多元竞争格局

近十年来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零售汽车金融是主要驱动。2019 年中国汽车 金融市场规模约 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9%。伴随着新车销售的高速发展和市场消费的 不断进步,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近 10 年的复合增长 率达 25.8%。在汽车金融市场中,汽车消费金融占据主导地位,且增长势头迅猛,主要得 益于汽车零售客群的规模庞大、金融需求高。以全部 25 家汽车金融公司为例,2019 年末 汽车金融公司零售贷款余额达 7193.8 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 86.0%,且比重自 2014 年以来持续提升;零售端贷款约为对公端贷款(经销商贷款)的 7 倍。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萌芽于分期购车,随着政策体系日趋完善,逐步形成多元竞争格局。纵 览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萌芽期、爆发期、整顿期、振兴期、多元竞 争期 5 大阶段,其中监管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是驱动行业走向成熟的主要因素。

行业前景:市场挖掘空间广阔,政策倾斜持牌机构

供给端:金融渗透快速提升,相较海外空间仍足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相比海外成熟市场较低,供给侧未来拥有较大提升潜力。随着汽 车金融市场及参与者的蓬勃增长,近年来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使用汽车金融购买的车辆 数量/汽车总销量)逐年提升,据罗兰贝格数据,新车金融渗透率从 2015 年的 28%上升至 2019 年的 43%;二手车金融也在互联网汽车平台的带动下也快速发展,2019 年达到 28% 的渗透率。但相较之下,目前海外成熟市场的新车金融渗透率大多已超过 70%,二手车金 融渗透率也达 50%左右,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对于尚处于探索阶段的 新能源汽车,我们预计汽车金融渗透率则更低。在居民消费升级、信贷接受度提升等因素 驱动下,预计未来金融机构对于汽车消费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汽融市场增长潜力强。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需求端:基本盘规模可观,结构变化开拓新机遇

第一,从需求总量看,全球最大新车市场为汽融提供庞大“基本盘”,人均汽车保有量的 提升空间有望带动总量进一步扩大。汽车金融市场规模与同期汽车需求量密切相关。21 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据中汽协,新车销量实现了从百万到千万级的跨越,2009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车市场。虽然 2018 年后汽车产业受宏观经济增放缓、需求 预支等影响而步入成熟发展的“新常态”,但目前我国仍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19 年汽 车零售额达 3.94 万亿元,庞大的需求“基本盘”为汽融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从人均数据看,2019 年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 173 辆,相较欧美等成熟市场有较大提 升空间。人均汽车保有量与人均 GDP 高度相关,但即便是相比同等人均 GDP 水平的其他 国家,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相对较低。随着未来经济增长、消费升级,预计人均汽车保 有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带动汽车产业“总盘子”扩大,从而为汽融市场提供更广阔前景。

第二,从需求结构看,二车手、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商用车市场快速发展,为汽车金融 发展开辟新思路。一是二手车交易正蓬勃增长。在国内新车需求增长放缓的同时,二手车 交易量 2016-2019 年 CAGR 达 12.8%。据中汽协,2019 年我国二手车与新车销量比为 0.6:1,而美国这一比例达 2.4:1(美国交通部)。随着消费者需求逐步成熟、政策支持日趋 完善,预计未来二手车交易占比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近 3 年 CAGR 达 33.5%,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未来需求有望加速释放。2019 年以来补贴政策退 坡虽然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造成一定冲击,但 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引导产业加速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置换需求大、单车 价格高,预计有望为汽车金融带来更多机遇。

三是以网约车和分时租赁为代表的移动出行业正快速发展,网约车司机将车辆作为生产工 具,只追求使用权,平台在扩大车队规模过程中衍生较大金融杠杆需求。在城市拥堵问题 凸显、共享经济理念渗透等因素推动下,预计网约车金融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张,据罗兰贝 格数据,整体共享车队规模有望从 2019 年的 326 万台升至 2025 年的 783 万台。四是商 用车市场正随着国内物流业的蓬勃发展而快速增长,对于轻卡、中重卡及新技术车型的配 置需求拥有广阔前景,据罗兰贝格数据,预计轻卡的金融渗透率有望由 2019 年的 35%增 长至 2025 年的 50%以上。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受制于业务难点,汽车金融在前期对于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等涉足较少,预计未来均有望 为行业新看点。与传统新车金融相比,二手车具有交易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征信数据积 淀有限、残值评估困难等特点,新能源汽车也存在保值率低、电池生命周期短等痛点,而 网约车、商用车更为接近 B 端客户且发展尚处早期,导致汽车金融参与者在前期对四类业 务涉足均较少。但随着上述细分市场的蓬勃发展、汽车金融行业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银 行、汽融公司开始在合理风控的前提下拓展二手车金融,部分行业参与者通过余值保障、 车电分离等创新金融手段布局新能源汽车金融业务;同时网约车、商用车等领域对于汽车 使用权的看重,也为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带来拓展空间。

第三,从客群结构来看,购车客户年轻化、区域下沉化趋势均利好汽车金融加速渗透。一 方面,新一代消费群体逐步成长为购车主力军,尤其是 90 后和 00 后的购买力有望在未来 进一步增强。年轻群体对于分期付款等超前消费方式接受度更高,对车贷、直租、售后回 租等汽车金融模式具有更为多元化的需求,有望驱动汽车金融迎来高阶发展。另一方面, 汽车市场重心正逐步由一二线城市向下沉地区转移,成为汽车金融市场拓展的新空间。由 于车牌限制、汽车保有量提升等因素,一二线城市的汽车销售愈发趋于饱和,2019 年部 分一二线城市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已达 300 辆左右,接近国际中游水平。而汽车消费和汽车 金融在下沉地区仍有较大挖掘空间,据大搜车公布数据,2018 年“双十二”通过“弹个 车”(汽车融资租赁平台)购车的客户中,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占比近 70%。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政策端:利好政策陆续落地,持牌机构充分受益

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刺激汽车消费,汽车金融行业迎来政策红利期。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近年来监管对于汽车消费和汽车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尤其是二手车、新能源汽车领域,如 2017 年 11 月将自用二手车、新能源汽车贷款首付比例下限分别调低至 30%、15%,有利 于直接扩充汽车金融潜在市场规模;此外,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下调二手车经销增值税 率、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等汽车产业政策也利好总盘子的 增长前景。2020 年以来在双循环新格局背景下,刺激汽车金融发展的政策红利加速落地, 4 月发改委、工信部、银保监会等 11 部门明确将适当下调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延 长还款期限,11 月银保监会进一步放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监管指标等限制。

监管政策向持牌金融机构倾斜,汽车金融行业有望加速合规发展。2020 年 11 月银保监会 明确“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监管范围”的政策导向,推动同类业务、同类主体公平 竞争,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金融创新应审慎监管。近期监管先后收紧对网 络小贷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约束,对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反而给予 更多政策倾斜。如 11 月 6 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汽车金融公司拨备覆盖率要求由 150%降至 130%,支持其开展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来盘活资产,并明确其可发行二级资本债补 充资本。我们认为在金融活动统一监管趋势下,汽车金融行业有望逐步走向合规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有望充分受益于政策红利。

市场细览:参与主体各具优势,持牌机构主导市场

四类参与主体各具优劣,监管趋严下持牌机构有望稳健发展。目前主要有四类主体逐鹿汽 车金融市场,包括银行、汽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其中汽融公司占据市 场半壁江山,银行为第二大玩家,头部机构马太效应明显。银行的优势在于资金实力足、 产品利率低、金融专业能力强,而劣势在于场景及客户渠道有限、汽车专业能力不足、审 批门槛较高。汽融公司优势在于渠道资源广泛、汽车专业性强、实际利率较低(厂商贴息), 而劣势在于资金成本高于银行、产品范围受限等。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客户门槛较 低、产品设计灵活,但均面临资金成本高、风控压力大、监管合规趋严等问题。在金融创 新审慎监管趋势下,预计银行、汽融公司等持牌机构有望迎来更为稳健且广阔的发展前景。

行业格局:汽融公司占据主力,头部玩家集中度高

四类参与主体群雄逐鹿。目前汽车金融行业主要有四类参与主体,包括银行、汽车金融公 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等。早期银行曾凭借牌照垄断先发布局,在市场独占鳌头; 后期 25 家汽车金融公司陆续开业,依靠主机厂资源、经销商渠道、购车客群基础等优势 成为后起之秀;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也作为新兴玩家相继入局,汽车金融行业 呈多元竞争格局。

汽车金融公司为主力竞争者,银行为第二大玩家。从市场份额来看,2019 年汽车金融公 司占据汽车金融市场(1.8 万亿元)的半壁江山(50%),为行业最大参与者。银行市占率 约为 30%,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其他机构仅占据剩余约 20%的份额。据中国汽 车流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汽车金融用户满意度及购买产 品意向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的意向占比分别达 66.6%、51.5%, 侧面印证了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仍为汽车金融市场的最主流选择。

行业集中度较高,汽车金融公司、银行的头部玩家马太效应明显。从 25 家汽车金融公司 来看,上汽通用、宝马、奔驰、大众和东风日产汽车金融的 2019 年末总资产规模位列前 5,按总资产计的 CR5 达到 49.8%。头部汽车金融公司大多为较早一批成立的公司,具有 较强的先发优势、主机厂品牌和资源优势,头部效应较为明显。在商业银行中,平安银行 较早开展汽车金融,且长年以来将其作为重要布局方向从未中断,2019 年末汽车金融贷 款余额达 1792.2 亿元,仅其一家银行便在 1.8 万亿元的汽车金融市场中占据约 10%的份 额。虽然新兴参与者不断进入汽车金融市场,但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中的头部玩家仍牢牢 掌握规模、资源、品牌、业务成熟度等核心竞争力,预计行业马太效应有望持续凸显。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参与主体:持牌机构优势突出,行业趋于合规发展

四类参与主体各具优劣,持牌机构实力更为突出。银行中大行与股份行占主导地位,平安 银行在零售端布局领先。由于汽车消费信贷资产质量较优,目前也正成为更多银行零售转 型的重点方向。银行汽车金融模式可分为车贷、信用卡分期,优势在于资金实力足、产品 利率低、金融专业能力强,而劣势在于场景及客户渠道有限、汽车专业能力不足、审批门 槛较高等。汽融公司多为主机厂背景,盈利能力较优,主要源于零售汽车贷款定价高、信 用成本低。其优势在于渠道资源广泛、汽车专业性强、实际利率较低(厂商贴息),而劣 势在于资金成本高于银行、产品范围受限等。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客户门槛较低、 产品设计灵活,但均面临资金成本高、风控压力大、监管合规趋严等问题。

商业银行:资金实力充足,金融服务能力强

大行与股份行占主导地位,平安银行在零售端布局领先。商业银行中,着力发展汽车金融 业务的主要为大行和股份行,且多以覆盖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广义汽车金融业务为主;多 数中小银行也提供购车贷等产品,但较少有银行对于汽车金融(尤其是零售端)在公司战 略中进行重点突出。目前共有 3 家上市银行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汽融业务规模,其中仅平安 银行将汽车金融作为消费金融重点方向,在零售条线下单独披露,2020H1 末汽车贷款余 额 2036.4 亿元,同比+22.8%,占零售贷款的 14.4%;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汽车金融则 均在对公端披露,聚焦于厂商、经销商、零部件企业客户的汽车供应链服务(即广义汽车 金融),融资余额分别为 2087.0 亿元(2020H1 末)、1049.5 亿元(2019 年末)。

汽车消费信贷资产质量较优,正成为更多银行零售转型的重点发力方向。当前银行业纷纷 主动谋求零售转型,在“房住不炒”的监管导向下,个人住房贷款或面临增长天花板,而 汽车消费信贷是质量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优质资产(例如平安银行汽车贷款不良率在零 售贷款中仅低于按揭贷款),且具有扎实的场景、较强的合规性、符合普惠金融方向,因 此正成为近年来越多越多银行零售业务的加速布局领域之一。例如,平安银行于 2019 年7 月获得银行业首张汽车金融牌照,2019 年 5 月中国银行与大搜车共同开设业内首家“在 线汽车银行”,招商银行信用卡发力汽车分期业务,并在掌上生活 APP 中开设“汽车生活” 频道搭建汽车场景平台。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业务模式分为购车贷款和信用卡分期,获客渠道分为直客式和间客式。从贷款形式看,银 行汽车金融业务模式可分为购车贷款、信用卡分期两类,据亿欧汽车研究,2019 年两者 在银行汽车金融中的比例约为 7:3。在购车贷款模式下,银行与主机厂、经销商或助贷机 构合作,对符合标准的购车者发放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为主);此外,银行也针对存量信 用卡用户进行信用卡分期购车的产品渗透,审批效率相较购车贷款更高、产品更为灵活, 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也导致其购车成本相较传统贷款更高。从获客方式来看,银行汽车金 融业务分为直客式、间客式。由于银行在购车场景中并不占优,多数银行采取与经销商、 SP(汽车金融渠道服务商)等合作的间客式来开展业务。

银行的主要优势在于资金实力足、产品利率低、金融专业能力强等。第一,银行在融资渠 道和资金成本上具有天然优势,融资渠道在汽车金融参与者中最为广泛,以客户存款为主 要来源的资金成本最低。第二,较低的资金成本促使银行在产品利率上更具竞争力,大行 和股份行的车贷年利率通常在 4-10%之间,处于各类参与者中的最低水平。第三,银行的 金融专业能力强,客户对其信任度较高,且银行可在汽车贷款之外提供保险、理财等综合 金融服务,延伸业务价值链。第四,大行、股份行等头部银行是最早一批进入汽车金融市 场的参与者,在业务模式、风控体系等方面更为成熟,具备先发优势。

银行的主要劣势在于场景及客户渠道有限、汽车专业能力不足、审批门槛较高等。第一, 银行距离客户实际购车场景较远,在消费场景和获客渠道方面不及拥有大量自主门店和客 户的汽车金融公司。头部银行或可通过自建汽车场景平台或与产业上下游广泛合作来拓宽 自主获客渠道,而中小银行渠道则更为有限,可与当地汽车企业或电商平台对接打通下沉 市场。第二,银行对于汽车行业涉猎相对较少,在客户购车需求、汽车估值等方面专业能 力有限,也导致银行前期开展业务较为谨慎,对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布局较少。第 三,银行贷款审核门槛相对较高,首付比例要求大多在 30%以上,产品灵活性相对不足, 且审批和放款流程通常耗时较长。

互联网银行正成为新兴力量,多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创新产品。近年来,部分民营银行 (尤其是互联网银行)也开始对于汽车金融进行重点布局。例如微众银行推出“微车贷” 业务,联合优信二手车“付一半”产品,将银行车贷业务直接嵌入线上购车场景,为客户 提供首付 30%、50%两种方案,及最低至 6.6%的年化利率,业务模式包括自营贷款和联 合贷款;网商银行则与阿里汽车的“车秒贷”产品进行生态内合作,为其提供大数据风控 模型等技术输出;新网银行也同车 300、美利车金融等互联网汽车平台合作,通过互联网 科技和大数据赋能,加速拓展汽车金融业务。凭借其突出的互联网基因,互联网银行在布 局汽车金融时多与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从而获取流量、数据及科技优势。虽然其资金成 本或不及传统银行,但在产品灵活度、审批门槛等方面均有优势。

汽车金融公司:厂商资源支持,渠道优势显著

25 家汽车金融公司多为主机厂背景,准入门槛相对较高。目前共有 25 家经银保监会批准 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其中最新的牌照发放于 2016 年,与消费金融公司(27 家)一样属 于较为稀缺的持牌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较高,对于出资人、注册资本、资本充足率、业务 集中度等方面均有监管要求,业务范围包括提供购车贷款、经销商贷款、融资租赁、残值 变卖、咨询代理等业务。汽车金融公司数量较少的另一大原因是汽车制造行业集中度相对 较高,而汽车金融公司的竞争力又与背后主机厂或经销商自身实力高度相关,因此设立汽 车金融公司的多为品牌知名度较高、实力较强的汽车企业。目前 25 家公司中有 24 家的主 要出资人为主机厂,1 家的主要出资人为汽车经销商。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盈利能力优于商业银行,零售汽车贷款定价高、信用成本低为主要因素。与上市银行相比, 汽融公司 ROA、ROE 均相对较高,尤其是头部玩家;从 ROE 拆解看,主要源于营收端 的利息收入贡献、相对较低的信用成本。一是利息净收入占比高,零售汽车贷款定价有优 势。2019 年头部汽融公司利息净收入/营收均在 85%以上,高于上市银行约 70%的水平。 从贷款定价看,汽融公司的购车贷款年化利率多在 6%-12%之间,2019 年大众、丰田、 广汽汇理、奇瑞徽银(4 家单独披露零售贷款利息收入的公司)的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分 别为 10.33%、8.93%、11.06%、10.18%,而经销商贷款收益率则均在 5.5%以下。虽然 汽融公司资金成本较银行更高,但定价优势仍能为其带来较强的创收能力。

二是信用成本低,汽车信贷资产质量较优。除个别公司以外,2019 年已披露财务数据的 汽融公司信用成本普遍保持在 0.55%以内,低于上市银行 0.72%的平均水平。汽车贷款通 常以汽车作为抵押品,购车人群信用资质较优,且每笔交易分散度高,因此汽车信贷资产 质量相对较优。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2014 年以来汽车金融公司不良率均在 0.55%以下,诸如宝马、奔驰、东风日产汽车金融等头部公司的不良率低至 0.17%、0.25%、0.02%, 明显低于商业银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也维持高位,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汽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包括渠道资源广泛、汽车专业性强、实际利率较低(厂商贴息)等。 第一,背靠主机厂资源优势,与下游经销商联系紧密,可直接触达终端客户,具有明显渠 道优势。第二,深谙汽车行业专业知识,对于客户需求、汽车残值评估、风险判断等方面 具有成熟经验,且能为客户提供保险、购置税、保养、延保、道路救援等专业增值服务。 第三,由于汽融公司往往承担着促进自家汽车销售的角色,主机厂通常会为客户提供贴息, 部分主机厂甚至推出 2-3 年全额贴息,以支持汽融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大幅降低了客户实 际贷款利率,例如大众已推出 0 利率贷款方案。第四,相对于银行贷款,汽融公司放款流 程相对便捷,产品设计贴近客户,在硬性标准、首付比例、还款期限等方面拥有更多选择。

汽融公司的劣势在于资金成本高于银行、产品范围受局限等。第一,目前汽车金融公司的 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六类:股东存款、经销商保证金和承租人保证金、发行金融债券、同业 拆借、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 ABS。由于无法吸收公众存款,其资金成本要高于银行;但作 为持牌机构,资本成本仍要优于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平台等机构。近期出台的《关于促 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明确支持 汽融公司发行二级资本债、开展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预计汽融公司的融资渠道在政 策支持下有望进一步拓宽。第二,汽融公司往往只针对自家品牌开展业务,产品范围有所 局限,目前上汽通用、奇瑞徽银等公司正探索与其他主机厂合作,将产品辐射至外部品牌。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除了开设汽融公司之外,主机厂也通常通过集团财务公司开展汽融业务。财务公司开展汽 融业务始于央行 2000 年出台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允许财务公司办理集团成 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相比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还可为成员 单位提供贷款、汇票承兑及贴现、债券承销等业务,因此更具备内部资源协同和产融结合 优势,并借助经销商等上下游渠道反哺其消费信贷业务,但其车型仅局限于自营品牌。例 如,上汽集团财务公司目前以公司金融、汽车金融、投融资为三大业务板块,其中汽车金 融板块利用全国超 3000 家经销商的覆盖网络,为经销商提供库存融资服务,再反向推进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拓展。上汽财务还建立了“好车 e 贷”互联网汽融平台,将目标客群下 沉至三四线城市,推出涵盖上汽大众、斯柯达、荣威和 MG 等自营品牌 18 万元以下贷款 的“神速贷”,与持股 45%的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构成差异化布局

其他参与者:定位下沉客群,监管日趋规范

融资租赁公司:客群更为下沉,产品设计灵活,但资金成本、潜在风险承压。据《2019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9 年末国内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 12130 家,牌照获取难度 远小于汽车金融公司。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参与主体较为多元,包括商业银行系、主机厂 系、经销商系、专业租赁系等,业务模式主要分为直租、售后回租两大类。汽车融资租赁 的客户集中于一二线年轻消费者、四五线下沉客群,前者是由于汽车限牌政策、消费观念 超前等因素,后者则是由于无法达到银行、汽融公司门槛而转向融资租赁。汽车融资租赁 公司客户门槛相对较低,通常不对资产抵押、首付比例做出硬性要求,还款周期和方式较 为灵活,但其利率通常相对较高,且其融资成本较高、潜在风控压力较大。

互联网平台:新兴势力增长迅猛,业务模式更为多元,预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互 联网汽车金融的参与主体包括汽车电商平台、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网络小贷公司及其他 互联网公司;根据所持不同的业务牌照,业务模式涵盖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助贷等类 型。互联网汽融于 2013 年兴起后经历了迅速增长,2018 年以来 BATJ 等互联网巨头也纷 纷入局,如阿里巴巴领投大搜车,腾讯投资易鑫、人人车、天天拍车,京东数科上线车白 条等,成为汽融市场争夺的下一个高地。部分传统汽车金融公司也开始寻求与互联网平台 的合作,如 2019 年易鑫集团的 12 家助贷合作机构中首次出现了 1 家汽车金融公司。但 目前该领域仍未出现龙头公司来引领行业走向成熟,随着竞争加剧,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 有望进一步提升。相较于其他参与者,互联网平台的竞争优势在于流量、数据与科技实力, 且贷款门槛较低、产品灵活度高;但资金成本高、贷款利率高、风控压力大是其劣势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金融监管趋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融资租赁、互联网平台面临业务转型。2020 年以来 监管在多个场合提及将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金融创新 审慎监管,预计未来对于金融及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将日趋规范。对于融资租赁,2020 年 5 月银保监会发布《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收紧融资租赁牌照,限制杠杆倍数,并 要求依法登记租赁物的权属,或对汽车售后回租模式产生限制。融资租赁公司需立足于合 规发展,直租及助贷业务比例或有望提升。对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贷款新规、网络小贷 新规加强了对于联合贷款模式、户均余额、风控等方面的约束,预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 台也将转向客户引流、助贷、技术输出等轻业务模式。在行业合规发展的背景下,预计汽 车金融的新兴玩家将加速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案例分析:客户为先,渠道为王,科技赋能

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体系、丰富的渠道资源、科技赋能是成功案例的共同优势。选取平安 银行、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易鑫集团、Ally Financial 作为国内银行、国内汽车金融公司、 国内互联网平台、海外汽车金融公司的典型案例。四者共同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一是股东 或集团资源支撑下而形成 B 端和 C 端的渠道优势,二是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多元产品体系 乃至综合金融生态,三是通过金融科技提升业务效率和质量。此外,细览美国汽车金融业, 2013 年时已成为汽车产业链中利润贡献(23%)最大的一环,汽车金融发展成熟,反向 拉动汽车产业,实现了汽车产业全面金融资本化;其中汽车金融公司为头号玩家,且相比 我国享有更宽松的监管环境和融资渠道。主要业务模式分为直接信贷模式、间接信贷模式、 融资租赁三类,车厂、汽融公司、经销商、客户、资本市场之间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平安银行:与集团“车生态”深度协同的银行汽融领先者。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围绕客户需求丰富产品体系的佼佼者。

易鑫集团:颇受互联网巨头青睐的线上汽车零售生态平台。

美国行业细览:汽车金融拉动汽车产业全面金融资本化

美国汽车金融发展最早、渗透率最高,目前汽车金融是汽车产业链中利润贡献最大的一环。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其中美国是发展最早、市场规模最 大、汽车金融渗透率(85%)最高的国家。汽车金融发轫于 20 世纪 20 年代,1919 年美 国通用汽车设立通用汽车票据承兑公司(GMAC),为经销商提供汽车存货融资服务,并 通过经销商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形成了初具雏形的汽车金融体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海外成熟市场的汽车金融业务已成为整个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汽车产业的利润 贡献度达 20%以上,而整车制造和新车销售的利润占比合计不足 30%。而目前我国汽车 产业链中,整车制造和新车销售的利润占比接近 60%,包含汽车金融、维修保养等的汽车 服务环节占比仅 12%,相比之下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美国汽车金融经历三大阶段,金融反向拉动汽车产业,逐步实现汽车产业全面金融资本化。 美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可以反映出该行业成长的一般规律。一是汽车金融“泛化阶段”。 以拓展汽车消费的成长性和总量、助长汽车消费能力为直接目标,通过经销商融资、消费 信贷等金融杠杆来扩大汽车消费。二是汽车金融“深化阶段”。在汽车消费市场有一定发 展后,汽车金融机构开始以市场整合与扩张为目的,间接参与汽车集团统一的资本运作和 投资银行行为,主要体现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深度参与汽车产业的大规模兼并重组、资 本市场投资及信贷资产证券化,诸如 GMAC、福特信贷等机构的经济实力、利润贡献逐步 超越行业本身,并开始对行业发挥金融引导作用。三是汽车金融的“混合阶段”。在泛化 与深化的基础之上,汽车金融对汽车产业实现全面扩展与渗透,业务囊括资金筹集、抵押 贴现、信贷运用、资产证券化、证券发行与交易、保险等综合金融,利润贡献度、金融渗透率均达到高峰,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金融资本化。美国当前处于第三阶段,而我国仍处 于第一阶段的消费信贷拓展时期。

汽车金融公司为头号玩家,相比我国享有更宽松的监管环境和融资渠道。据《2013-2017 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2013 年美国汽车金融市场的两类最主要参与者为汽车金融公司、 商业银行,两者分别占据 53%、20%,与国内情况基本类似。汽车金融公司同样凭借主机 厂资源、经销商和客户渠道、汽车行业专业能力、灵活的产品设计等优势成为市场中头号 玩家;此外,相较于国内,美国对于汽融公司融资渠道等方面的监管较为宽松,虽然不允 许吸收公众存款,但可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且得益于美国发达的直接融资体系和社 会信用体系,汽融公司也拥有了传统银行在资金成本、风险防控方面的优势,相对国内同 类机构更具竞争实力。2019 年通用、大众、福特、宝马等海外大型汽车集团的利润结构 中,汽车金融服务的占比均在 15%-30%左右。

美国汽车金融业务模式主要分为直接信贷模式、间接信贷模式、融资租赁三类。直接信贷 模式即直接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间接信贷模式由 GMAC 最早发明,即先由经销商与 消费者直接达成分期购车协议,随后汽车金融机构在审核之后向经销商买下这些分期购车 合同,实现债权及相应风险和收益的转移,这种模式借助经销商渠道直接拓展客户,更突 出专业化分工特点,利于汽融公司、车厂、经销商、客户之间形成良性生态循环。融资租 赁模式(包括直租、售后回租)在汽车消费观念更为超前的美国享有相比国内更高的接受 度,据罗兰贝格数据,2018 年美国融资租赁对于汽车销售的渗透率为 32%(贷款渗透率 为 55%),而 2019 年我国这一数据为 8%(贷款渗透率为 35%)。

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代表案例:Ally Financial,承 GMAC 之衣钵拓展综合金融的行业典范。通用汽车集团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剥离 GMAC 以断臂求生,随后 GMAC 以银行控股公司形式独立存 在(后更名为 Ally Bank),旗下 Ally Financial 专注汽车金融领域,并依靠以往的渠道资源 继续保持业内领先水平。公司 4 大主营业务分别汽车金融、保险、对公金融和按揭贷款, 2019 年汽车金融、保险的营收贡献度分别为 68.7%、20.8%。依靠汽车金融与保险的有 机协同,公司实现交叉销售(覆盖车辆服务、车辆维修、财产保护等)从而挖掘客户价值, 并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存款、信用卡、投资、贷款购车购房、保险的综合服务,打造汽车金 融生态闭环。此外,公司运用科技能力打造 SmartAuction 二手车线上拍卖平台,2019 年 促成 27 万辆经销商二手车交易,占公司二手车交易总量的 53%,不仅强化了与经销商的 合作关系,同时能够平台向第三方机构开放,实现技术的外部输出。

重点企业(详见报告原文)

推荐率先布局汽车金融或消费金融、零售转型领先的银行。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背景下, 汽车金融行业迎来政策机遇期,前瞻进行零售转型、并率先布局汽车金融或消费金融的银 行有望获得行业发展红利。我们看好率先布局汽车金融或消费金融、零售转型领先的银行。 个股推荐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超预期。我国经济依然稳中向好,但受外需和内需影响,企业融资需求情况值 得关注。

2.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可能因疫情等外部因素而出现波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