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军工行业央国企改革专题研究:央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军工行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东方证券
  • 发布时间:2024/03/14
  • 浏览次数:542
  • 举报

1、新一轮国企改革开启,市值管理纳入考核

1.1 从利润留成到“1+N”政策体系,国企改革仍在路上

回顾过去,中国国企改革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78 年起,为了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 极性,国家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承包制”、“利改税”、转换经营机制等改革探 索,以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此阶段的国企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企业经 营自主权,但未能在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改革成效不大;第二阶段从 1993年开始,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提出明确了国有企业内部 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改革方向。通过公司制改革、“抓大放小”战略等工作的实施, 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国企的经营效率。然而监管主体不明确使得国有资产流失未得到解决;第三阶 段始于2003年,国资委的成立强化了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期间采取的健全董事会制度、股份制 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保护了国有资产,也推进了国企制度改革;第四阶段以 2013年为起 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全面深 化改革总目标,并围绕 15 年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以“分类”和“深 化”为核心的改革方针,逐步形成“1+N”政策体系;第五阶段始于 2020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N”政策体系进一步落地。 经历了从利润留成到分类深化再到成体系顶层设计的探索,目前国企总体上已实现扭亏为盈,并 向着更高经营效益进发。

2023 年 3 月,国资委总结过去三年国企改革行动经验后,宣告开启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 升行动。2023 年 10 月 1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 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资委公开发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产业布局、制度改革、决策机制、监管方式等多维度的更高要求。2024 年 2 月 27 日,国务院国资委召 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第 1 次专题推进会,会上强调 2024 年国企要不折不扣完成 70%以 上主体任务,突出抓好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 国务院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和“双加分”机制,有效提升考核力度和 精准度。2024 年 1 月 29 日,国资委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 核,即统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企业差异性,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 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一企一策”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责任书,引导 企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建立考核“双加分”机制。分档设置效益 指标考核目标,对跑赢国民经济增速的企业给予考核加分,同步设立提质增效特别奖,对作出突 出贡献的企业再给予额外加分,引导央企积极确定挑战性目标。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仅承载着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大使命,更面 临着任务繁重、难度颇大的挑战。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国资监管力度得到了显著加强,旨 在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防止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企的经营效率有望 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增强,释放出国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信号。

1.2 市值管理成效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国家 队”迎来投资机遇

2024年国资委将全面推开中央企业负责人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国家队”迎来新一轮投 资机遇。2024 年 1 月 29 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会议指出, 2024 年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这一考核将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激励和约束对等, 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同时对踩红 线、越底线的违规事项加强惩戒,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 稳定预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多家中央企业负责人控股上市公司已率先将市值管理指标纳入考核。2024 年 1 月国资委表态将全 面推开实行市值管理的考核指标后,中国建筑、中国石油、航天彩虹、国机重装、云南铜业、中 国巨石、中航沈飞等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均宣布,已经将市值管理指标纳入管理层业绩考核。

2、军工企业全面推进以创新升级为抓手的高质量发展

2024 年国资委对央企的要求是“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从央企业经营指标角度看, 2024 年延续了 2023 年“一利五率”指标体系,但是由 2023 年的 “一增一稳四提升”变为 2024年的“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即中央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归母净 利润协同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同比改善,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 产出效率持续提高,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五率持续优化说明,考核的内在要求会发生变化, 中央企业发展目标进行了调整,并要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注重投资质量、收入质量、利润质量, 这是表明政策意在引导中央企业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

作为制造业高技术领域的代表,面向新质新域的创新升级是军工央国企高质量发展中不可忽视的 关键点。根据 2024 年的“一利五率”指标体系,我们认为围绕利润总目标,公司要实现五率的 持续优化,除了紧抓管理提升效率外,以面向新质新域的创新升级为抓手的高质量发展是不可忽 视的。央国企加大研发投入,啃硬骨头,填补行业空白,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国防军工领域的创新升级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1、顺应全球军事装备技术的升级迭代,在原有的技术和装备基础上不断进行开拓创新,用更领 先的技术支撑公司产品实现更强的竞争力。

军工通信的需求随作战模式升级,伴随现代战争的不断演化,在复杂地形、恶劣环境以及广 阔区域内保持通信的有效性愈发重要,军工通信系统的建设升级将贯穿现代国防体系始终。 在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下,我国军用通信处于大规模升级换代和改造的前期,新一轮以联 合作战为核心理念的武器装备升级需求正在开启。行业内参与者多为老牌军工通信央国企, 行业龙头持续大力研发,紧跟军事通信迭代升级,如七一二、海格通信等。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对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军工材料行业在不断进步、迭代当中,军工材料正向高功能化、超高能化、复合轻量和智能 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在新型武器装备的应用中,钛合金、高温合金、复合材料及隐身材料等 高性能军工材料脱颖而出,新型号、新装备放量,市场空间不断增长,军工新材料供应商顺 应行业需求扩产,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如西部超导、宝钛股份、中航高科等。

2、以军民融合为基础,面向民用&外贸领域的全新应用需求,对军用技术进行创新升级,帮助公 司开拓新业务领域形成新增长点。

商业航天是军工技术外溢的典型案例,是航天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突破口。与传统航天 相比,商业航天更重视市场竞争及商业化的市场行为,要求高可靠性、高性能、长寿命、低 成本的空间产品设计研发与技术服务。由于目前星载、箭载产品在质量、性能、资质等方面 均有很高要求,目前参与低轨卫星、火箭制造的核心配套厂商多为上星上箭经验丰富的传统 军工航天领域配套供应商,商业航天领域的广阔市场为公司对应业务增加新的增长动力,如: 航天智装、航天电子、航天电器等。

低空经济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低空经济主要由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 合服务等构成,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在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有着广阔应用前景。低空经济涉及直升机、无人机、飞 行汽车等多种飞行器产业链,传统军民融合企业,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等将率先受益,如四 川九洲、中信海直、中无人机等。

3、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将协同管理软件、自动化装备、模块化产品等应用于经营管理和 生产过程,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中航电测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数字运营管理系统 ZOS(ZEMIC Operation System,中航电测 运营管理系统),将企业数据链条贯通,使企业在战略制定、日常运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 信息化、协同化得以实现。通过 ZOS 管理系统,产品制造周期缩减了 20%以上,制造成本 下降了约 10%。同时,公司形成基于构型和 CBB(Common Building Blocks,公共基础模 块)的产品平台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强研发协同,构建跨业务的协作模式,提高产品开发效 率。

中航光电于 2019 年开始积极推进航空高端电连接器智能制造能力建设,2020 年项目开始设 备安装并投入使用,2021 年全面稳定运行。公司将“智能转型”作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 成本、提升品质的主要手段,除了先期在航空高端电连接器智能车间与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实 施智能化车间外,如今在其他军民品业务领域也已推进智能化。智能物流、智能仓储、 MES 管理系统等逐步成为各单位竞相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截至 2023 年底,公司已建成投 用 4 个智能化车间,多个仓储物流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多个智慧园区项目。

深南电路持续加强对专业化、自动化工厂的建设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2019 年 之前,深南电路就已通过自建团队打造南通智能化工厂,并将成功经验逐步推广至公司其他 工厂。南通深南电路“江苏省高速高密度印制电路板及其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 江苏省科技厅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无锡深南电路通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认定,并上榜“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第五批)名单,为电子 电路行业内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4、通过对内部管理方式和激励机制的创新升级,强化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更好地 调动人员积极性。国有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主要有三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 型企业分红和股权激励以及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家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中长期 激励,出台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十四五”行业高景气,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的上 市公司通过不同形式的激励方案授予管理层、核心骨干股份,很好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 活力,撬动企业的经营发展,提高军工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此外,我们认为加大专业化整合,打造领航龙头的平台型上市公司,也是强化市值管理、提升经 营效益的有效工具。中国电科、中国兵工、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在央企军工集团中的总资产证券 化率水平排名较靠后,体外优质资产较多,潜在整合空间大。近年来,在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 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的精神领导下,军工央企也积极探索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加大专业 化整合力度,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做强做优一批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

3、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军工企业纷纷出台行动方案

军工央国企纷纷响应国资委市值管理要求,出台相关行动方案。近日,中航沈飞、航发控制、航 天彩虹先后表态持续落实提升市值管理工作;中航电测、振华科技、光威复材陆续发布“质量回 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包括稳定现金分红、积极回购、聚焦主营强化研发等;中航重机、华秦科 技、航宇科技、超卓航科、兴图新科先后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拟回购公司股份, 彰显未来发展信心。各企业在行动方案中提到通过聚焦主营业务,积极拓展赛道,加大研发投入, 利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稳中有进,进中有质的高质量发展。同 时,通过积极回购公司股份,不断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充分展示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维 护公司股价稳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3.1 中航电测:积极拓宽发展赛道,加强研发寻求创新发展

中航电测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控股企业,是以研制电阻应变计、精密电阻、 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仪表和软件、航空机载和地面测试系统、机动车性能及环保检测系统、机动 车驾驶员智能化培训系统、远程联网监管网络平台、车载称重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精密 机电控制产品和物联网应用等军民用测量和控制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 多年快速发展、资本化运作和结构调整,公司现拥有三家控股子公司、两家海外分支机构、两家 分公司和三个事业部,形成了以力、电、光、温度、位移、卫星定位、图像识别等多参数测量、 分析和控制的集成开发为核心技术、服务支持全球客户的集团化企业。公司拥有多项产品 OIML 国际认证、NTEP国际认证、NEPSI防爆认证、CE国际认证、俄罗斯计量型式认证、乌克兰计量 型式认证、ATEX/FM 国际认证。

公司坚守使命,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中航电测一直以来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 国”的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贡献者为本,创造价值,向上向善”的价值文化理念,在 “一业领跑、两翼齐飞、四维拓展、多方共赢”的战略指引下,倾力打造以“成为世界电测先锋, 做世界一流的智能测控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愿景的卓越企业。为树牢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推动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举措如下:

1. 聚焦主责业务,拓宽发展赛道:中航电测专注智能测控领域,坚持科技创新与市场牵引“双 轮驱动”,围绕核心器件、智能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三个层面,大力发展航空军品、传感控 制、智能交通等业务,深化核心业务的新赛道探索。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消费者业务、智慧 物流、流程工业等新兴业务领域,与国内外行业巨头达成战略合作,消费电子业务正式进入 汽车电子、机器人领域,产业链布局不断优化;组建数智产业部,发挥市场牵引作用,数智 产业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开拓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市场,促进子公司转型发 展,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力度。

2. 加强研发投入,创新驱动发展:中航电测将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大局的核心地位,高度重 视创新研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2023 年研发投入强度超过 10%,研 发人员占比达到 25%。截至 2024 年 2 月末,共有专利 305 项,年度新增专利、软著 70 余项。公司强化“创新 30 条”引领作用,围绕公共电子、公共软件、数字化协同研发和公共 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公共平台建设,形成基于构型和 CBB 的产品平台的开发模式;构建产学 研合作体系,实现公司与外部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项目课题征集和揭榜挂帅工作落地; 常态化召开科技大会、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果展示、外部学会交流等活动,增厚创新氛围。

3. 完善公司治理,保障股东权益:公司不断夯实治理基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三会一 层”归位尽责,形成运行有效的授放权机制,构建起以公司章程为核心、以“三重一大”制 度为链接、以各决策主体权责清单和议事规则为依托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党委、董事会、 经理层行权层层递进、逐级细化,实现了决策过程的有效衔接、协调运转。公司高度重视与 投资者的沟通交流,致力于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自上市以来, 公司每年通过现金分红回馈全体股东,积极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后续,公司将继续统筹好 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坚持“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多渠道股东回报机制,与 广大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4. 提高信披质量,持续规范运作: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信披管理制度,完善内部审批流程,在合规基础上保证对外公告时效;始终坚持以 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优化披露内容,主动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强化行业竞争、 公司业务、风险因素等关键信息披露,减少冗余信息披露,在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公平的基础上力求披露的信息简明清晰、通俗易懂。自上市以来,公司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 露义务,科学合理推进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连续十二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 A 类评级。

公司通过收购航空工业成飞,拓展业务领域,提升长期盈利能力。2023 年中航电测通过发行股份 方式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购买其持有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股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航空工业成飞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将新增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 产业务并主要聚焦航空主业。本次交易将拓展公司业务领域,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长期盈利能力。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积极落实“质量回报双提 升”行动方案,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为稳市场、稳信心积极贡献力量。

3.2 中航重机: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中航重机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企业首家上市公司,被誉 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股”。多年来,公司以航空技术为基础,建立了锻铸、液压、新能源投资 三大业务发展平台,积极发展高端宇航锻铸造业务、高端液压系统业务、高端散热系统业务、中 小型燃机成套业务,燃机成套向总承包、安装、运行维护等服务领域拓展,新能源投资业务以大 力发展风力发电、燃气轮机综合应用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等为主业,辅以新能源相关领域关键技 术和产业的投资,公司产品大量应用于国内外航空航天、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领域,成为了中国 最具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以投资者为本,公司制定“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 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切实履 行社会责任,中航重机制定了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计划暨公司“提质增效重 回报”行动方案,公司及董监高人员将积极采取以下措施,维护公司股价稳定,树立良好的市场 形象。

1. 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十四五”期间,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航空工业集 团“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航空强国战略,坚守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 命,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夯实党建引领、重点型号、 商用航空、民用产业“四大工程”成型体系,完善“材料研发及再生-锻铸件成形-精加工及 整体功能部件”的新生态配套体系,通过“研究院+企业”的业务模式实现新业态,从材料 端到机加端的全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将公司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宇航基础结构 部件供应商。

2.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计划: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拟自 2024 年 2 月 2 日起 6 个月内,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集中竞价的 方式增持公司 A 股社会公众股份。本次增持合计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 100 万元且不超过人民 币 200 万元。本次增持不设置固定价格、价格区间,增持主体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 择机逐步实施增持计划。

3. 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公司将继续严格遵守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法规指引及公司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增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目前 “西安新区先进锻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民用航空环形锻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国家重点 装备关键液压基础件配套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军民两用航空高效热交换器及集成生产能力 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产生效益,“航空精密模锻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和“特种 材料等温锻造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4. 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公司注重与投资者的沟通,设立投资者邮箱和投资者电话专线,与投资 者保持充分沟通。同时公司通过上交所“e 互动”平台、业绩说明会、接待投资者现场调研、 电话交流以及反路演等各种形式加强与投资者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建立长 期、稳定、相互信赖的关系。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树立市场信心。

5. 持续评估改进行动方案:公司将持续评估本次“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实施 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的投资者回报, 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回馈投资者的信任,维护公司市场形象,共同促进资本市 场平稳运行。

公司召开国企改革专项会议,充分彰显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决心。2024 年 2 月 3 日,中航重机召开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结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启动会。

3.3 四川九洲:以集团的深度改革为基石,赋能公司快速发展

四川九洲是四川九洲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四川九洲集团始建 1958年,是国家“一 五”时期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 60 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专注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型高科技企 业集团,主要提供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及系统、融合发展类数字智能软硬件产品及服务。先后两次 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某工程重大贡献奖”。2023 年四川九洲集团作为四川 唯一地方国有企业,入围全国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2022 年集团实现营收 405 亿 元,2023年全力确保实现营业收入450亿元、力争470亿元的经营目标,坚定向2025年500亿、 2035 年 1000 亿迈进。

四川九洲集团能在“十四五”迎来跨越式发展,离不开 2019 年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2019 年以 前,四川九洲集团 3 年时间营收仅增长 50 亿元,四川九洲集团在电子百强的排名由 2014 年的 20 位,下降到 2018 年的 41 位;集团旗下各层级的子公司总数 100 多家,层级关系较多,管理难度 大;中层干部 270 多人,平均年龄接近 45 岁,人数多且不够年轻化,无任期制,能上不能下。面 对当时的发展困局,四川九洲集团领导班子坚持大力实施全面深化改革,从组织到产业、从战略 到管控、从考核到激励,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举措迅速演进。2019 年改革后,四川九洲集团每两 年跨越一个百亿元台阶,2022 年成功迈上 400 亿元台阶。复盘这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主要分为以 下几个阶段:

1. 前期准备:四川九洲集团选择“外部借智、内部聚力”的两手抓举措。一方面,四川九洲集 团启动集团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干部培训计划。四川九洲集团中层以上的全体干部,先后分 3 批到浙江大学接受脱产培训,参观海康威视等先进企业,为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推动改 革落实,做进一步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打开视野,邀请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北大 纵横,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机制体制,为四川九洲集团开出了一整套体制机制改革方 案。随后,四川九洲集团就提出了“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总体改革思路。

2. 组织与管控改革:四川九洲集团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采取“营管分离、组织重构、强化管 控”等举措,推进实施公司组织与管控改革。对集团总部管控职能和军工业务经营职能实施 分离,将职能部门由原来的 42 个减少到 27 个,集团直接管理的分、子公司压缩到 28 家, 构建了“集团总部—战略业务单元—业务单元”三级管控体系。

3.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川九洲集团实行职数管理,中层干部加下属产业公司负责人共定编为 198 个,较原来的 274 个减少 76 个,减少 27.7%。中层干部“全体起立”,采取组织选聘 和公开竞聘相结合的方式全部重新聘任。除专业性强的岗位外,干部的选聘面向整个四川九 洲集团,让更多的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公开竞聘岗位 63 个,超过总职数的 31%。改革后, 整个集团新聘任的中层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由 78%提高到 87.2%,中级及以上职称 比例由 75%提高到 81%,平均年龄降低 3 岁。同时,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此举 打破了以往“熬资历”“混待遇”的现象,展现出四川九洲集团改革的决心。

4. 创新赋能发展:2020 年四川九洲集团高规格举行集团创新发展大会,表彰了 6 位卓越功勋 人物、10 位突出贡献人物、10 位科技新锐人物。会上还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设立总共 5 亿元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其中单项技术最高支持额度 500 万元,单个能力平台建设最高支 持额度 1000 万元。四川九洲集团瞄准国际先进、聚焦核心关键领域,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 收入比例超过 5%,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撒手锏”技术和“拳头”产品。

5. 重新划分业务板块:把集团产业按照整体战略规划目标进行优化,划分为五大业务板块,形 成了“131”产业结构,其中,“1”以军工电子业务为核心,“3”以智慧多媒体与照明、 软件与智能应用和卫星导航业务为支柱,“1”以投融资为重点。聚焦集团优势资源,围绕 “1+3”业务板块战略布局,全力打造出四川九洲集团核心支柱产业板块。

集团在深化改革中高度重视创新,确立了高质量发展为总基调、改革创新为总手段、创新&融合 发展为总方针。2022 年,四川九洲集团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科技新政十条 2.0”、“科技成 果转化六条”出台,分类建立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遴选 4 个典型项目团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试点,重奖科技创新突出贡献项目、集体、个人,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先富团队。2022 年 10 月, 四川九洲集团北斗三号民用导航芯片研制成功,补齐我省北斗应用产业链短板。2022 年 12 月 9日,全球首架 C919 交付东航,四川九洲集团多项航电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助力国产大飞 机翱翔蓝天。

2023 年新董事长到位后公司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四川九洲(000801.SZ)2022 年产值 39 亿 元,收入口径的资产证券化率仅为 9.6%,较 35 年 60%目标有较大差距。新董事长杨保平,1982 年生,于 2023 年 6 月任职四川九洲集团董事长,2023 年 8 月任职四川九洲董事长,四川九洲现 任高管几乎都在 2020 年后任职,且多数为 80 后。2024 年 1 月 5 日四川九洲公告拟定增收购四川 九洲集团旗下电子对抗标的“志良电子”,自此开启了上市公司层面业务整合的篇章。集团的深 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预计通过集团对上市公司的赋能,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成果的共 享将更多在上市公司层面看到。

3.4 振华科技:聚力做强电子元器件主业,共享发展成果

振华科技已成为军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龙头公司。公司前身为 1965 年成立的国 防军工生产基地(083 基地),后进行重组成立振华科技,1997 年正式上市。自 2013 年起公司 开始不断剥离低质量业务,聚焦于公司核心板块的电子元器件业务。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高可靠电 子元器件产品的生产企业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振华科技已形成以基础元器件、电子功能 材料、集成电路和应用开发为核心主业的产品品种多、配套能力强的电子元器件领先企业。产品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及核工业等相关国家重点工程配套领域,性能、质量、 市占率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均处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为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 “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 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经 营情况及财务情况,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 行动方案,具体举措如下:

1. 做强做优电子元器件综合配套提供商的主业:公司秉承中国电子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核心战 略科技力量和重塑价值体系、重构产业体系、重建管理体系三大战略举措的定位,以成为国 内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电子元器件专业化供应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为指引,不断提升治理 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技术水平与行业地位,深入开 展精益化、高端化、数字化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系统性、深层次、全方位的配套保障能力, 扎扎实实做强做优主业,坚决打好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2. 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公司持续提升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优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1+N”制度体系,强化内部规范运作内生机 制,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相互对应,从不同维度和层面为公司“三会一层”治理架构运行提 供制度保障。

3. 稳固投资者关系: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组织投资者实地参观调研、 召开电话会议、参加策略会,通过互动易、投资者专线电话、网上业绩说明会等方式与投资 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积极主动向市场 传导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在将公司价值有效传递给资本市场、让投资者对公司有更好理解 和认可的同时,也将投资者的关注点、建议等及时反馈给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响应投资者诉求,构建与投资者良好互动的生态,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4. 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公司历来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已连续 12 年实施现金分红回馈投 资者,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已达 11.31 亿元,其中 2018 年至 2021 年累计已实施的现金 分红不低于 2018 年至 2021 年累计实现的合并归母净利润的 10%;2023 年,公司进一步提 高投资者回报,将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 25%,共计派发 5.95 亿元。此外,公司还制定《未 来三年(2021 年-2023 年)股东回报规划》,切实与广大投资者充分分享公司发展红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