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字能源行业细分产业分析 发电侧重点在于绿色能源的接入

  • 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 发布时间:2022/06/27
  • 浏览次数:365
  • 举报

1. 自上而下:“双碳”催化能源产业大变革

1.1 大逻辑:双碳的顶层战略

“双碳”政策旨在解决以二氧化碳为首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以及人类社会长期的生存问题。 国务院明确“双碳”任务及“三步走“战略,“双碳”上升至国家战略。

1.2 势在必行的确定趋势

预计我国碳中和最可行路径为“电力行业深度脱碳,其余行业深度电气化”。电力供给 全面转向清洁能源,通过电气化推动其他部门减排,通过碳汇、碳捕捉等对冲农业排放。

1.3 双碳对全能源行业都将产生影响

能源与公用事业:包括电力、燃气、水务、污水处理、废物及再利用等细分行业,其共 同的行业特点一是都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且往往涉及市政网络(如电网、燃气管网、 自来水管网)的建设与运维;二是都涉及民生,往往需要政府特殊经营许可,客户量大, 且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周期性地消费、计费与收费。由此所衍生的数字能源包括数字 煤炭、数字电力、数字热力、数字水务。

2. 数字电力:双碳的主战场,寻找存量与增量的机会

2.1 对比历史改革的变与不变

从中观上看,我国电力系统正在经历第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分别是2002-2015“五 号文”、2015-2020“九号文件”、新型电力系统。分别就电力体制改革、电价体制 改革、实现“双碳”作为主目标。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电价改革等问题在电力改革中 得到解决,新时代“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 途径。

电网不同领导人会提出不同的战略,如:“三型两网”、”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 力物联网“、“能源互联网”,其本质是层层递进实现电网系统的基建、自动化、信息 化、智能化的过程。

2.2 拆解数字电力产业链与投资节奏

将产业环节拆解为: 电力资产(设计、咨询/工程、设备、基础软硬件、监测/运维、终端/电表)、电力营销、电力企业信息化、 轻总量重结构,配网侧、智能化投资比例加大。

2.3 双碳下电力各个环节的变化汇总

具体到变化:发电侧重点在于绿色能源的接入。电网侧的输电重点关注特高压和柔性输 电;配网侧投资占比大幅提升,对自动化、智能化如二次设备、智能巡检、调度2.0、 营销2.0带来新机会。用电侧的机会是智能电表和充电桩,同时碳资产管理、综合能源 服务也是增量。储能侧贯穿发输变配用,抽水储能发展新机会。

2.4 不同环节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市场之前对电力企业有疑虑?商业模式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详细拆解典型环节的商业模式。发电侧是具有垄断属性的必须消费,由政府主导的民生 工程,具有独特的模式。电网与用电侧具有模式的共性,我们将其分为:工程型、硬件 设备、嵌入式软件、行业软件、纯软件,几种不同的模式。

2.5 判断各个环节行业发展阶段

判断各个环节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的传导周期: 先硬后软,TMT行业如此,电力行业亦然。 电力系统的传导:硬件(发电设备,电网一次设备)—>嵌入式软件(二次设备等)— >应用软件、服务。

2.6 存量与增量的投资策略

投资逻辑: 1)存量市场:扩容的增长,新技术对存量的替代。 2)增量需求:绿电功率预测、双碳交易平台、电改后交易系统、电力机器人、储能等。

2.7 股价的传导链路

“双碳”政策是点燃“电”火花的关键催化,在此之前“电”板块关注度较低。 1)电力(申万)在 20190107-20210803涨幅仅19%,8月后才开始大幅上涨,绿电如龙源电力在2020年底开始上涨。2)电 网设备(申万)大幅跑输光伏设备(申万),在2021年6月以后才开始大幅上涨。3)机械-电力机器人如亿 嘉和,是在2021年10月后开始大涨,之前涨幅远低于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4)电力信息化的典型公司,远 光软件是在2019年有国网入股的变化,其他公司的大幅上涨也是在2021年相继启动。

2.8 亿嘉和:电力机器人龙头

整体:上市公司多保持较高增速,国网智能负增长是减少预剥离业务投标所致。电力机器人:亿嘉和业务体量最大,连续实现高增长;申昊固定端业务发展较快,移动端业务 增速下滑;国网智能2019年高增长源自机器人和无人机业务放量;南网科技在低基数下实现高 增长。亿嘉和毛利率、盈利能力、份额、长期布局均位列首位。

2.9 朗新科技:新老业务共振

朗新科技是能源行业领先的科技企业,一直服务于电力能源消费领域,以B2B2C的业务模式,聚焦“能源数 字化+能源互联网”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老业务:电网业务主要为营销系统,与电网投资capex相关,十四五期间营销2.0升级,21年已经2个城市试 点,22-24年将迎来放量高峰,预计大升级的三年2022-2025增速会加快至25%。新业务B2B2C模式快速增长:充电桩是目前的重点,预计公司公共桩的市占率从1%提到5%,预计未来做到 20%,将带来较大的成长空间。(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数字煤炭:政策催化与下游盈利共振

3.1 煤炭是双碳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中期维度看,煤矿智能化有内在需求。煤炭工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型工业,煤矿生产作为整个煤炭工业的核 心所在,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智慧矿山,即对生产、技术和后勤保障等进行主动感知、实时互联、 自动分析、快速处理的无人矿山,智慧矿山建设能够使得煤矿生产极大地提升效率、优化管理、保障安全及 降低成本。目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尚处初级阶段,2020年底全国仅建成494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3.2 政策催化智能化比例提升

短期看,公司业绩的高增长来源于智慧矿山需求的释放,进一步而言驱动力为双碳下政策的催化。对于政策的催化,市场最担心的是政策的效果,是否能让公司业绩释放。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 意见》是顶层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是具体的指导,71处示范煤炭是标杆案例,各个地方落地的建 设标注和验收办法是具体的抓手。由此可见,政策的催化从顶层到抓手都全面铺开。

3.3 下游盈利带来高景气

煤炭相关的两类企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设备企业的收入/利润增速都和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超过7000亿,同比增长216%,2022年前两月同比增长 151.3%。下游盈利能力持续向好也保障了相应信息化的投入。

3.4 龙软科技:最受益的智慧矿山标的

公司以GIS为核心底层技术,构建智慧煤炭的应用软件。LongRuan GIS是完全自主研发的GIS平台产品,实 现煤炭领域对海外产品的完全替代。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初期,业务结构为(以2020年为例):应用软件开发 (占比总营收61%)、技术服务(25%)、软件销售(8%)、系统集成(6%),占比最大的前两项业务本 质为基于GIS平台的各种应用软件产品。2021年报更改分类后为:智能矿山工业软件(占比总营收83%,同 比增长60%)、智慧安监应急系统(12%,65%)、GIS软件(占比5%,-18%),21年及22Q1总营收分别 增长47%、71%,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4%、217%。其中智能矿山软件主要贡献的产品为:智能综合管控平 台、智能地质保障系统、智能采掘通风系统,正式这次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要求的核心产品。

4. 数字热能:老旧小区改造打开市场空间

4.1 从下游行业看智慧水务

水务工作主要包括防汛防台、资源水利、生态水务、城市水务等四大领域,本报告聚 焦于城市水务部分。城市水务行业包括原水取水、自来水生产、供水管网、终端用户二次供水、排水、污 水处理以及再生水等环节。根据业务类型可分为供水业务与污水处理。 水务公司为行业参与主体,下设子公司分管各环节。如嘉定水务下设嘉定自来水有限 公司(负责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务)与嘉定新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排水、污水 处理业务)。各地水务公司通常归属当地城市发展集团,具有明显地域性、公共服务 性。

4.2 各环节硬件产品拆分

智能水务硬件可分为感知监测与自动控制类。硬件设备通常为专业设计的控制、监测 设备或水表、水泵、水阀加入传感器及嵌入式软件实现自动控制、感知监测。

4.3 和达科技:智能水务领军企业

智能水务领军企业,优质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达科技深耕水务行业20年,形成了完整的产品服务 体系。其中智能感传终端用于水务工况数据的采集、传输;水务管理系统用于水务工况数据的存储、 处理以及智能分析。当前公司已具备智慧水务、智慧水利、智慧排水、农饮水解决方案。

5. 数字水务:需求、政策、技术、标杆案例共驱

5.1 供热链条

供热是利用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官网向用户供应生产和生活所需热能的供热方式,主 要涉及:热源厂,换热站,一级管网,二级管网以及用户设施设备。

5.2 智慧热能架构

智慧供热平台通过物联网网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换热站、 二次网庭院及热用户所有生产数据进行监控和管理分析。帮助供热企业对整个供热系统的 过程管理和运行管理,实现供热系统的整体节能。调高调度效率,便于高层管理决策。

5.3 瑞纳智能:智能供热领军企业

瑞纳智能公司定位于“产品+方案+服务”的供热节能整体方案提供商,自产产品丰 富健全、供热节能技术全面、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且专注于供热节能行业,与建筑公 司等工程施工类企业相比,公司综合优热优势明显。前,公司已成长为具备软硬件产品研发、制造、实施和服务的全方面能力的公司。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