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经济分析报告

  • 来源:长城证券
  • 发布时间:2023/10/10
  • 浏览次数:3476
  • 举报

1. 经济与人口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部,地势狭长,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 牧”之称。在战略定位上,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 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国 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内蒙古经济总量 2.32 万亿元,在全国 31 个省份中排第 21 位。2013 年-2022 年,内蒙古年平均 GDP 增速 5.7%,低于全国同期的 6.2%。从人均 生产总值来看,2022 年内蒙古人均 GDP 9.6 万元,位居全国第 8 位,高于 8.6 万元的全 国人均 GDP 水平。

2018 年初,内蒙古政府力求经济去虚向实,提出“瘦身”、“减债”、“挤水分”。 第一,停建、缓建一批政府过度举债的项目,全面梳理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 第二,化解政府债务、银行不良贷款和农村牧区高利贷。第三,挤掉财政收入虚增空转 和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的水分,压实经济总量,夯实财政收入。2017 年-2019 年, 内蒙古经济增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内蒙古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疫情 后经济恢复阶段,内蒙古表现优于全国水平。2023 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增长 7.3%, 高于全国的 5.5%,在 31 个省份中排名第五。这得益于内蒙古均衡的三大产业增速,上 半年,内蒙古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 7.4%、7.9%和 6.7%。

1.1 生产端,二产占比较高,核心产业是能源

内蒙古第一、第二产业具有优势,第三产业相对薄弱。2022 年三大产业结构为 11.5:48.5:40。第一产业占比位居全国第 9,第二产业占比位居全国第 3。相较于 2010 年 9.4:54.6:36.1 的产业结构,内蒙古一产、三产占比均有提升,朝着产业均衡的方向发 展。实际上,在 2017 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占比一度达到 50%,超过第二产业占比。但 之后第二产业占比重新上升,内蒙古重新回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内蒙古第一产业具备天然优势,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土地辽 阔,沃野千里,农业和畜牧业发达。2021 年农业产值 1879.6 亿元,占第一产业的 49.3%; 畜牧业产值 1755.3 亿元,占第一产业的46.0%。林业和渔业仅占内蒙古第一产业的 4.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内蒙古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874.3 万公顷,位居全国第六。 2022 年粮食产量 780 亿斤,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六。在粮食年产 200 亿斤以上的 22 个 省份中,内蒙古粮食产量增速最为迅猛,10 年同比增长 42%,增速居全国第一,且连 续 5 年保持总产量 750 亿斤以上。在我国产粮省份排名中,内蒙古从 10 年前的第 10 名 上升到目前全国第 6 名。内蒙古拥有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牛羊肉产量名列前茅。根据 2021 年内蒙古第三次国 土调查,草地 5437.42 万公顷,其中,天然牧草地 4792.20 万公顷,占 88.13%。2021年,牛羊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9.85%和 22.11%,均为全国第一。到 2023 年上半年,牛 肉产量 16.9 万吨,增长 11.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6.9 个百分点;羊肉产量 37.8 万吨, 增长 12.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7.8 个百分点,牛羊养殖大区的优势更加巩固。

内蒙古农业和畜牧业产量高,产值却较低。2021 年内蒙古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 6 位,但 农业总产值却排名第 18 位。内蒙古牛羊肉产量全国第 1 位,牧业总产值却排名全国第 10 位。我们认为,内蒙古农牧业产量高,产值却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现代化程度 不足。吴静英、图雅(2022)指出“近年来,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但规模 不大、转化能力不强,仍处于增加投入、扩大生产的触及加工或粗放加工增长阶段。农 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转化增值能力差”。

 

内蒙古第二产业的核心是能源,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从结构来看, 2021 年,工业产值 7912 亿元,建筑业产值 1462 亿元,工业是建筑业的 5.41 倍,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的 4.76 倍。从增速来看,经过 2017 年-2018 年“挤水分”之后,2019-2021 年,内蒙古工业产值增速分别为 14.5%、5.9%、41.5%,同期全国工业产值增速分别为 3.6%、0.3%、19.7%,工业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内蒙古是全国能源大省,煤炭开采是第一支柱产业。2022 年,煤炭产量 12.2 亿吨,占 全国总产能的 1/4 以上,仅次于山西省,排名全国第二。2021 年,煤炭价格上涨,内蒙 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产值 4796 亿元,同比增长 78.4%,占内蒙古工业总产值的 21.9%,是 2005 年有统计以来占比最高的一年。近十年平均值来看,煤炭开采占内蒙古 工业产值的比重约为 18.9%。

内蒙古也是全国发电大省,电力供应是第二支柱产业。2023 年 1-5 月,内蒙古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发电量 2838.1 亿千瓦时,占同期全国发电量的 8.3%,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火 力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分别占同期全国发电量的 9.1%、14.9%,均位居全国第一。2021 年,内蒙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工业产值 2855 亿元,同比增长 12.9%,占内蒙 古工业产值的 13.1%。近十年平均值来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内蒙古工业产 值的比重约为 12.2%。

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内蒙古工业集中于能源和化工领域,其他工业领域相对薄 弱。以 2021 年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来看,除了第一的煤炭开采和第二的电力生产之外, 有色金属冶炼排第三(12.9%),黑色金属冶炼排第四(10.9%),化工制造排第五(9.6%), 前五大工业合计占比接近 7 成,这表明内蒙古工业结构较为集中。我们认为,内蒙古既 需要做强传统优势的能源产业,也需要提升产业多元性,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占比较低。2022 年,第三产业 GDP9263 亿元,占比仅 40%, 在 31 个省份中排名末位。2010 年,第二产业 GDP 是 2000 年的 10.9 倍,第三产业 GDP 是 2000 年的 6.9 倍。到 2020 年第二产业 GDP 是 2010 年的 1.1 倍,第三产业 GDP 是 2010 年的 2.0 倍。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内蒙古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二个十年,第三 产业发展稍快。疫情后 2020-2022 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平均增速慢于第二产业。

内蒙古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住宿餐饮业占比较高。在 2021 年 的内蒙古第三产业结构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GDP 贡献1262 亿元,占比14.2%, 高于全国水平的 7.9%。住宿和餐饮业 GDP 贡献 333 亿元,占比 3.7%,高于全国水平的 2.9%。批发和零售业 GDP 贡献 1542 亿元,占比 17.4%,基本接近全国水平的 17.9%。 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建设现代物流聚集发 展带,打造 7 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带,不断强化东中西部 旅游差异化发展,探索商旅文融合发展”。

内蒙古金融业和房地产相对薄弱。2021 年,金融业占第三产业比重 10.1%,低于全国水 平的 14.7%。《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也表明发展现代金融业,提 出“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业态、发展全方位普惠金融、提升跨境金融 服务”。2021 年,内蒙古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 9.7%,低于全国水平的 12.6%。商 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自 2012 年后就基本低于全国(除了 2019 年)。一方面,中国房地产 市场整体处于调整周期,另一方面,内蒙古发展房地产业缺乏优势,因此房地产业占比 可能还会下降。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指明了两个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 合化发展”和“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中重点提及了现代金融 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会战服务业、 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共 8 个发展方向。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提及了文化旅游业、商贸流通业、 健康养老业、体育服务业、房地产业共 5 个发展方向。

内蒙古民营经济占比较高,民企数量快速增长,但民企质量仍有发展空间。从占比来看, 2019 年,内蒙古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内蒙古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达 66.7%。从数量而言,2023 年 6 月,内蒙古民营企业 66.4 万家,是 2010 年 1 月的 9.3 万家的 7.1 倍。内蒙古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达到 93.7%,但与全国私人控股企业占比 的 96.1%仍有一定差距。从质量而言,2022 年中国工商联 500 强民营企业中,内蒙古 有 5 家企业,分别是伊利集团(76 名)、鄂尔多斯(130 名)、伊泰集团(188 名)、 蒙泰集团(341 名)、汇能煤电(362 名)。内蒙古民营企业 500 强数量在全国 31 省份 中排在中下游水平。

1.2 需求端,投资依赖度高,消费仍有提升空间

在投资端,内蒙古投资占 GDP 比重高于全国水平,投资增速在 2019 年后逐渐回升。 从比重来看,内蒙古经济对投资依赖度处于下降趋势,但依然高于全国水平。据国家统 计局,2022 年内蒙古投资占 GDP 比重 58.6%1。从趋势来看,2010 年-2018 年,固定 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逐渐下降,尤其是 2018 年增速低至-28.3%。这是因为 2018 年内 蒙古政府提出“瘦身”和“减债”,暂停了一大批政府投资项目。2019 年后,投资增速 逐渐回升,2022 年达到 17.6%,远高于全国水平的 4.8%。

从结构来看,第一、第二产业投资增速高,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低。2020-2022 年三年 均值来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分别为 19.0%、21.8%、-2.2%。2022 年, 内蒙古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 44.8%,增速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基础设施投资和新能 源产业投资拉动。根据内蒙古政府公告,2022 年,内蒙古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35.3%,占 全区投资比重的 40%,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9.6%。内蒙古新能源产业投资增 长 79.0%,占全区投资的 24.5%,其中风力发电投资增长 71.1%,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 227.5%,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 128.8%,成为全区稳投资的亮点。

国家正在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具备优势,或将支撑起其投资 增速。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风能资源 技术可开发量 14.6 亿千瓦,约占全国的 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 94 亿千瓦,约 占全国的 21%。2023 年上半年内蒙古风能发电量 642.4 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且 远超第二名河北省 333.3 亿千万时的风能发电量。未来内蒙古新能源领域投资或将继续 增强,支撑投资增速并带动经济增长。

在消费端,内蒙古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并未同比例带动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近十年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国水平。2013 年-2022 年十年间,内蒙古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87 万元增长至 3.59 万元,增长了 92%;而人均消费支出从 1.49 万元增长至 2.23 万 元,增长了 50%。因而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从 2013 年的 79.6%下降至 2022 年的 62.1%。2013 年之后,内蒙古社零增速就低于全国水平,2018 年之后,内蒙 古人均支出/收入也开始低于全国水平。内蒙古提振消费一方面需要继续提升人均可支配 收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消费升级,提升居民消费倾向。

2023 年上半年,内蒙古消费复苏,但仍不及全国水平。2023 年,内蒙古财政厅统筹中 央、内蒙古自治区两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3 亿元,落实“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 位置”,多举措拓展消费创新空间,显著提振消费水平。2023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 2463.8 亿元,同比增长 7.8%,增速创 5 年来最高水平,其中餐饮消费同比涨幅 超过 20%,成为带动消费升温的前锋。上半年全国社零同比增长 8.2%,相对来说内蒙 古消费增速仍有提升空间。

长期来看,内蒙古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下滑态势,房地产消费景气不足。2022 年,商品 房销售面积 1380 万平方米,创 2006 年以来新低;同比-25.7%,创 2013 年以来新低。 从集中度来看,2021 年,赤峰、包头、呼和浩特三市占内蒙古商品房销售面积的 17.6%、 16.8%和 16.7%,合计超过 50%。从全国占比来看,2022 年内蒙古商品房销售面积仅 占全国的 1.02%。不过 2023 年 1-7 月,内蒙古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 16.1%,全国 累计同比为-14.9%,占比有所提升。

内蒙古出口相对较弱。全国海关总署在 31 省市设有 42 个直属海关,其中内蒙古坐拥呼 和浩特海关和满洲里海关,是为数不多有两个直属海关的省份,仅次于广东省 7 个直属 海关。但是 2022 年满洲里海关和呼和浩特海关出口金额分别为 40.71 亿美元和 36.05 亿美元,在 42 个海关中排在第 33 位和第 36 位。根据内蒙古统计局数据,2022 年内蒙 古出口占 GDP 比重仅为 2.72%,在全国 31 省市中排第 27 位。

出口较弱导致内蒙古长期处于贸易逆差。2015 年-2020 年,内蒙古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2020 年贸易逆差 353.5 亿元,主要原因还是出口较弱。之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 内蒙古出口增速较高,2021 年和 2022 年出口同比分别高达 37.1%和 31.9%,贸易逆差 逐渐收窄至 2022 年的 263 亿元。不过由于进口增速也依然较高,2022 年进口同比 17.8%, 内蒙古仍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借助“一带一路”,2023 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2023 年 1-7 月,进出口总额 1050.8 亿元,外贸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 1000 亿元,同比增长 29.8%,高于全 国外贸整体增速 29.4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409.5 亿元,同比增长 18.3%;进口 641.3 亿元,同比增长 38.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 718 亿元,同比增长 48.5%, 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 68.3%。2023 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更大 气魄扩大开放,瞄准大通关,布设支撑点,扩大合作面,增强活跃度,力争口岸货运量 增长 30%左右,过境中欧班列增长 7%左右,完成进出口总额 1600 亿元以上,特别是 安排了建强口岸、扩容班列、强化平台、拓展合作、举办展会等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 将推动我区全域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

1.3 人口端,未来五年老龄化问题可能加重

内蒙古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且存在人口流失问题,人口呈现长期负增长趋势。2010 年,内蒙古常住人口达到 2472.2 万人的顶峰,之后就持续负增长。2011 年-2021 年, 常住人口增速持续低于全国人口增速。一方面,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长期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2022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25‰,在 31 省市中排名倒数第 6 位。(注释天津未 公布)另一方面,2010-2020 年内蒙古处于人口迁出状态,人口净流出 143 万,是全国 排名第十的人口流出大省。2020 年代表人口流失速度的常住人口增速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之差达到-7.47‰。因为 2021 年和 2022 年疫情限制了人口流出,内蒙古常住人口才在 2022 年实现了正增长。但是随着社会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内蒙古人口低自然增长率和人 口流失的问题可能还将出现,导致人口继续负增长。

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中游。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统计,2021 年内蒙古 65 岁 以上人口占比 13.84%,在全国 31 省市中排名第 18 位。按照国际通用划分标准,内蒙 古人口已基本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同时,尽管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 0.37 个百分点,但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国 1.36 个百分点。60-64 岁人口 基数较大,意味着未来 5 年,全区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必将持续增加。

内蒙古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人口集中在呼包鄂三市。2022 年,内蒙古城镇化率 68.6%, 高于全国水平的 65.2%,在 31 省市中排名第十。从趋势来看,内蒙古的城镇化经常基本与全国一致,近 20 年城镇化率提升较快。2021 年,呼包鄂三市常住人口 838.2 万人, 占全区人口比重的 34.92%;三市城镇人口 683.54 万人,承载了全区 41.76%的城镇人 口,城镇化率达到 81.55%,较全区城镇化率高 13.35 个百分点。

1.4 资金端,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

2020 年疫情后,内蒙古净存款快速增加。内蒙古净存款(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从 2020 年 1 月 433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 7 月 6489 亿元,主要原因就是存款增速大幅提 升。2020 年 8 月开始,内蒙古存款同比增速见底并快速上升,2021 年底超过全国存款 增速。内蒙古存款贷增速差主要出现在 2022 年,贷款增速基本稳定在 7.16%,而存款 增速从 2022 年初的 10.27%持续上升至 11 月的 19.41%。2023 年 7 月,内蒙古存贷比 (贷款/存款)0.82 略低于全国水平的 0.83,说明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比例略低于全国水 平。

从存款端来看,居民存款增长较快,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2017 年-2019 年,内蒙古非 金融企业存款增速持续下降,2020-2022 年逐渐回升。居民存款增速在 2020 年后也逐 渐升高。如果用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来衡量,内蒙古 2018 年开始居民存款就出现定期化 趋势,2020 年开始企业存款也出现定期化趋势,且 2023 年这一趋势加快。2023 年 7 月,内蒙古居民和企业的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分别为 2.22 和 1.45,低于全国水平的 2.50 和 2.14。

从贷款端来看,贷款主力仍为企业,居民短期贷款增速高,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从 结构来看,2018 年至今,居民贷款增速呈现出长期的缓慢下降趋势。2016 年-2020 年, 在去产能和疫情的先后影响下,企业贷款增速下降,2021 年开始回升。从期限来看,疫 情较为严峻的 2020 年,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背离,之后持续修复,增速差 收窄。2023 年 7 月,内蒙古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增速 9.9%,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 8.6%。 企业短期贷款增速可能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2023 年随着经济复苏,企业短期贷款增速 大幅回升。内蒙古企业中长期贷款 2016 年至今呈现“V”型变化,2023 年也明显回升。 2023 年 7 月,内蒙古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增速 10.6%,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 12.4%。

2. 财政与债务分析

2.1 财政收支自 2017 年调整后逐渐好转

从增速来看,经过 2017 年“瘦身、减债、挤水分”后,内蒙古财政收支增速逐渐回升。 内蒙古在 2018 年初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中曝光“财政收入虚增空转”,因此大幅度调 减 2017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收入增速骤减。会议还指出“停建、缓建一批政府 过度举债的项目”和“利用 3 至 5 年、争取用 3 年时间把政府债务率降到合理水平”, 因此 2017 年-2019 年财政支出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经历阵痛之后,2018 年开始内蒙 古财政收入增速逐渐回升,并连续高于全国水平,2022 年内蒙古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20.2%,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仅 0.6%。2022 年内蒙古财政支出同比增长 12.3%,全 国财政支出同比 6.1%。

从结构来看,内蒙古财政自给率位居全国中上游,税收占比较高。我们以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占支出的比例大致衡量财政自给率,内蒙古财政自给率从 2017 年 37.6%上升至 2022 年 48.0%。这一水平在全国 31 省市中排第 11 名,处于中上游。2022 年,中央对 内蒙古转移支付 3287.63 亿元,排在全国第 15 名。2022 年,内蒙古税收收入占财政收 入的比重为 75.6%,排在全国第 7 名。

作为财政支收支的补充,内蒙古政府性基金收支较弱。2022 年,内蒙古地方政府性基金 收入 407.7 亿,在 31 省市排名第 25 名,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 680.8 亿,排名第 28 名。 2022 年,内蒙古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分别只占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的 0.52% 和 0.62%。在疫情影响下,2022 年,内蒙古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9.25%,全国水平为-20.53%;内蒙古地方性基金支出同比-9.19%,全国水平为-2.45%。

2.2 经济中房地产占比不高,财政中土地依赖度不高

由于经济中房地产占比并不高,内蒙古财政对土地出让的依赖度也不高。上文已经分析 过,内蒙古的房地产业发展相对薄弱。2022 年内蒙古房地产业 GDP830.3 亿元,占内蒙 古 GDP 的 3.6%,全国房地产业占 GDP 的比重为 6.1%。政府性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有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22 年,内蒙古土地出让金 273.87 亿元,在 30 省市中排名第 25 位(除西藏)。这也是内蒙古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较少的原因。

内蒙古土地依赖度低,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整周期对内蒙古财政的影响可能较小。我们以 成交土地出让金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例来近似衡量土地依赖程度,长期以来内蒙古 财政对土地出让的依赖度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 年内蒙古财政土地依赖度为 9.7%,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51.5%,在 30 省市中(除西藏)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黑龙江。 2020 年后,全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周期,全国土地出让金下降,对地方财政形成一定 压力。虽然内蒙古土地出让金也相应下降,但内蒙古财政土地依赖度较低,影响有限。

今年以来,内蒙古财政收入进度较快,支出进度相对较慢。2023 年 1-8 月,内蒙古财政 收入 2214.7 亿元,同比增长 7.8%,完成年初预计数(2850 亿元)的 77.7%;财政支 出 3962.9 亿元,同比增长 5.0%,完成年度预算支出(6100 亿元)的 65.0%。相对收 入进度来说,支出进度偏慢。2023 年四季度,内蒙古财政支出仍有提升空间,且 6 月份 内蒙古上调了 2023 年地方本级财政收支预算。

6 月份,内蒙古地方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增加 329 亿元。2023 年 6 月 1 日,内蒙古人大 常委会批准 2023 年自治区本级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后,2023 年自治区本级一般公 共预算总收支均由 3892.9 亿元调整为 3997.9 亿元,增加 105 亿元;自治区本级政府性 基金预算总收支均由 345.6 亿元调整为 569.6 亿元,增加 224 亿元。本次增加的 329 亿 元预算,全部是中央近期下达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根据预算调整方案,资金按照“控制风险、突出重点、谁用谁还、客观公正”的原则分配。

2.3 显性债务压力较大,隐形债务压力较小

从债务角度看,内蒙古地方显性债务压力位居全国中上游水平。我们将地方债务按照显 性和隐性分为政府债与城投债两部分;以地方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加和作为地方的综合财力;采用三种方式衡量地 方债务负担: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 GDP 的比例代表负债率,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综 合财力的比例代表债务率,以地方债务余额与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的加和占综合财力 的比例代表宽口径债务率。

内蒙古负债率和债务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显性债务较重,但 2020 年后负债率和债务率 相继下降。2022 年,内蒙古负债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GDP)为 40.3%,远高于全国 负债率(28.0%);内蒙古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 143.2%,也高于 全国债务率(122.1%)。不过,内蒙古政府化解债务压力卓有成效。2018 年以来,内 蒙古政府债务余额增速低于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速。2022 年,内蒙古政府债务余额 同比仅增长 4.9%,远低于全国水平的 15.1%。

内蒙古城投债余额不大,虽然显性债务负担较大,但隐形债务负担相对较低。2022 年, 内蒙古城投有息负债 1555.75 亿元,在全国 31 省市中排名倒数第 6 位,仅多于青海、 西藏、海南、宁夏、黑龙江。因此内蒙古宽口径债务率仅为 167.07%,在全国 31 省市 中排名倒数 5 位,仅高于上海、山西、广东、海南。

3. 内蒙古城投债概述

3.1 内蒙古城投债连续 6 年净偿还

2017 年以来,随着内蒙古政府主动化债,内蒙古城投债净融资额连续 6 年为负。从总 发行量而言,2019 年内蒙古城投债总发行量 191.4 亿元,而 2020-2022 年三年时间的 总发行量合计 130.4 亿元,且呈现下降趋势。2022 年,内蒙古城投债总发行量 30.2 亿 元,到期偿还量 99.35 亿元,净融资额-69.15 亿元。2022 年,内蒙古城投债发行量占全 国比重已经低至 0.06%。可以看到,内蒙古对化解隐形城投债务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地区结构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级市(盟)的发展相对不均衡,区域经济实力分化 较为严重,各市(盟)的城投债融资规模与其发展相匹配。从 2022 年的经济总量和综 合财力来看,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市(盟),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 为 218.68 亿元,其次是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城市,而乌海市、兴安盟、阿拉善盟经济实力 相对较差。从负债来看,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负债率较高,政府债务负担较重。此外, 除包头市以外,其他各市债务率与宽口径债务率相差不大,显示城投债务负担轻,隐形 债务相对较轻。

3.2 内蒙古城投债发行利率回落,到期偿还节奏平稳

2018 年-2020 年,内蒙古和全国城投债票面利率均呈现下滑态势。值得注意的是 2020 年内蒙古票面利率达到 3.65%(低于全国的 4.39%)以后出现短暂回升,达到 5.10%。 但在 2021 年至今(截止到 2023 年 9 月 20 日)内蒙古的票面利率再次出现回落,且利 差逐渐扩大。我们以各省城投债票面利率-全国平均票面利率大致衡量省份利差,内蒙古今年省份利差 约-0.88%,其城投债发行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从侧面表明内蒙古城投债风险较小。

2014 年以来内蒙古到期偿还量先增后减,在 2020 年达到顶峰,为 216.57 亿元。2023 年城投到期偿还量为 38.50 亿元。2023 年后到期偿还量先下降随后上涨,但未来五年偿 还量均不超过 80 亿元,偿债压力较小。从 2023 年各月统计数据来看,其偿还节奏比较 平稳,2 月为偿还高峰,各月偿还量均不超过 10 亿元。

4. 小结

在战略定位上,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 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内蒙古自治区 产业结构特点鲜明,第二产业占比较高,核心产业是能源,此外第一产业具备天然优势, 但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内蒙古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相对薄弱。随着绿 色低碳能源转型,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具备优势,或将支撑起内蒙古投资增速。消费 凭借发展旅游业,出口凭借“一带一路”均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不过也需要注意到,内蒙古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且存在人口流失问题,人口呈现长期 负增长趋势。未来五年,内蒙古老龄化问题可能加重。内蒙古地方政府虽然显性债务压 力较大,但隐形债务负担较小,化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我们认为内蒙古应该通过放权 大力吸引民营企业,重点发展服务业,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