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畅联股份研究报告:深耕自贸区,创新驱动的精益供应链提供商

  • 来源:江海证券
  • 发布时间:2023/08/29
  • 浏览次数:1079
  • 举报

1 畅联股份:深耕自贸区,服务于高端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畅联股份由上海浦东新区国资委、上海仪电集团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 合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定位于服务高端企业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 上海自贸港的建设赋予拥有区位优势的畅联三大投资主线——贸易自由度、 金融自由度、投资自由度之利,自贸港产生的巨大贸易量为公司创造巨大附加 值。公司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 26 家分公司和子公司,员工总数逾 1,600 人, 并形成了覆盖华东、华北、华南及中西部等重点区域、重要城市的全国化物流 服务网络。公司不断提升 IT 的运用和技术能力,SLC 的服务网络和营业规 模以年平均 25%的速度递增,以此来协助客户获得供应链优势。

1.1 公司历史沿革

公司前身为上海实业外联发国际物流,2001 年 6 月份正式成立,此后公 司通过股权转让,引入战略投资者和管理层持股,并在 13 年变更为股份有限 公司,2017 年正式上市。

1.2 股权结构稳定,大股东支持公司发展

浦东新区国资委为公司控股股东,此外,仪电集团、联合发展持股比例也 在 10%以上,前三大股东历年持股比例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东航金控在公 司上市后逐步减持退出了前十大股东。整体股权分布上,并没有形成国资控股 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多元化股东结构的良性协同。

此外,2019 年 11 月,为稳定和提升公司经营团队积极性,提振市场信 心,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畅联股份还启动了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在混改过程中,公司最大程度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员工与公司同 呼吸共命运,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 提升公司业绩,不断强化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在公司持续开拓新客户、挖掘新 市场的过程中,把握市场机遇,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为国有资产的增值作出 贡献。

畅联股份员工人数逾 1600 人,95%以上团队成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位, 主管级以上员工从业经验平均达 10 年以上,具有 40 余人经理级以上的 KAM (客户经理)团队为客户进行精准服务,30 余人专职 QA 团队把控公司管理 及服务质量,并具有消费品(食品、化妆品等)、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电 子产品、机械制造产品等各类产品板块的对应领域的专业团队,服务领域涵盖 供应链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整体供应链解决方案。

1.3 公司主营业务:五大板块并行发展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以保税物流、报关报检以及其相关周边服务为主,客户 主要为大型跨国公司,例如苹果;再加上仓储、运输等传统物流业务,暂时还 未切入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供应链服务。公司以外高桥为核心向外辐射扩 张,全国拥有多家基地,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在营运中所有收入即公司的收 益。从下游行业的角度看,公司业务主要分 5 大板块:以苹果为主的消费电 子,以丰田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以康明斯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医疗器械,进 口消费品(轻奢)。

公司成功抓住了中国医疗服务大发展的时机,最早于 2012 年开始开拓医 疗器械物流服务,主要从事从口岸进口到送达经销商或者直达医院过程物流 服务,目前已经聚集了通用医疗等 18 家跨国医疗器械供应商,产品包括医疗 设备、植入产品、医用耗品、生物试剂等,管理品种接近 10 万余种。医疗板 块的业务上切入时机较好,赶上了 2011 年开始的医疗器械改革窗口期,以 前医疗器械行业的物流均为买家拥有物流,改革后需要特许经营牌照,公司成 功获得 12 年第一批 7 个中之一的牌照,同时公司也是目前第三方医疗器械物流公司中经营最佳的企业,到目前为止,上海地区仅发放了 46 张牌照, 全国仅 516 张牌照。目前公司医疗器械相关的业务占营收的 10%左右。公司 位于上海的医疗器械仓库面积已达到 12 万平方米,且产值相对服装仓库产值 更高,毛利水平也更高。集采降价对公司医疗器械业务的基本没有影响。

11 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 3800 亿,22 年市场规模约为1万 3千亿元, 每年大约 20%的复合增长率。医疗器械市场包括冷链诊断试剂,例如核酸检 测试剂、诊断医疗试剂等,诊断市场 11 年左右为 400 亿元,目前是 800~1000 亿左右,大约占医疗器械的十分之一。国内诊断试剂一开始是归类 于药品范畴,而国外为器械范畴,10 年左右国内也归入到了医疗器械领域。 核酸检测虽然需求下降,但仍然有其他的检测试剂需求。

在聚焦主业的同时,公司将低价值的工序或者业务外包,专注于整合供应 链各环节资源,从而减少自身投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运营灵活性。

简易仓储及操作:简易仓储外包指的是租用仓库场地以及货运搬运环节 的外包,主要集中于贴标、检测、扫描、包装、卸货等基础增值服务,而特殊 商品(如医疗器械)的特种仓库、高价值货物保税仓库、保税维修售后备件以 及国际分拨采购仓库等核心仓储资源均由公司自行运营管理,以人工成本计 算,公司外包仓库操作占比接近 50%。

运输配送:公司运输配送业务大部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保障公司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区域。

关务检查:公司是上海海关“AA”类企业单位,拥有丰富的经验,报关 报检业务自营为主。外包主要为上海之外的区域,以提高在当地海关的通关效 率,占比约为 25%。

2 物流行业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物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密切相关,会随宏观经济周期出现波动。此 外,物流也属于服务业,是相关产业及部门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因此,相 关产业及部门的景气度会对物流行业的需求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季节性极端 天气、自然灾害、物流税费政策调整等情况的出现,会影响交通运输效率,对 行业经营产生间接性影响。但是,受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行业竞争加剧等影 响,物流管理越来越受到供应链中各企业的重视,物流效率提升成为工业企业 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促进了第三方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因此,现代物 流行业已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且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且由于物流行业服 务于整个供应链体系,也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物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密切相关,会随宏观经济周期出现波动。此 外,物流也属于服务业,是相关产业及部门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因此,相 关产业及部门的景气度会对物流行业的需求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季节性极端 天气、自然灾害、物流税费政策调整等情况的出现,会影响交通运输效率,对 行业经营产生间接性影响。但是,受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行业竞争加剧等影 响,物流管理越来越受到供应链中各企业的重视,物流效率提升成为工业企业 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促进了第三方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因此,现代物 流行业已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且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且由于物流行业服 务于整个供应链体系,也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宗商品运输和工业生产原材料及半成 品的运输需求稳步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稳中向好。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数 据显示,2021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 335.2 万亿元,从增速看,全年社 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 11.70%。2022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347.6 万亿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3.4%,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实现稳定增长。

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 309.2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3.6%;农产品物流总额 5.3 万亿元,增长 4.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3.1 万亿 元,增长 18.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12.0 万亿元,增长 3.4%;进口 货物物流总额 18.1 万亿元,下降 4.6%。

从长期来看,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物流行逐步恢复,再加上国家层 面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高整个社会的货物流通运转效率,同时新零售的 提出对仓储运输环节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为了我国物流行业市场 规模将持续扩大,到 2029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 605.5 万亿元,全国 营业性货运量将达到 687.8 万吨。

2.1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有所提高

2022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 17.8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为 14.7%,比上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运输费用 9.55 万亿元,增长 4.0%;保管费用 5.95 万亿元,增 长 5.3%;管理费用 2.26 万亿元,增长 3.7%。

2.2 我国物流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 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成长期,社会物流总额正 在逐年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回落,行业 运行质量有所提升。然而,物流行业的关键经济指标,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 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等,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未来提升与发 展的空间较大。预计未来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到 2029 年 将达到 16.8 万亿元。

目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9-2022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复 合增速 5.17%。但物流效率不高,物流 2022 年总费用占 GDP 比例 14.7%,而 新兴经济体为 11%—13%,主要发达国家为 8%—9%。当下,国内物流行业内 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主体资方背景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这四类企业 各有特点和市场定位,其规模、服务内容及关注的行业存在较大差别。

2022 年,物流运行保持恢复态势,社会物流总额实现稳定增长,社会物 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小幅提高。2022 年物流业总收入 12.7 万亿元,同 比增长 4.7%。

社会物流总额方面,2022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347.6 万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同比增长 3.4%,实现稳定增长。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 309.2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3.6%;农产品物流总额 5.3 万亿元,增 长 4.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3.1 万亿元,增长 18.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 总额 12.0 万亿元,增长 3.4%;进口货物物流总额 18.1 万亿元,下降 4.6%。

社会物流费用方面,2022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 17.8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为 14.7%,比上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运输费用 9.55 万亿元,增长 4.0%;保管费用 5.95 万亿元,增长 5.3%;管理费用 2.26 万亿元,增长 3.7%。

2.1 物流行业发展总体趋势

2.1.1 市场需求推动“干+仓+配”一体化模式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仓储和物流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与 挑战。随着电商销售额飞速增长,仓库高效分拣的保障要求越发重要,传统的 仓储运作模式的优势越发微弱,“干+仓+配”一体化成为行业变革主流。

“干+仓+配”一体化即“干线运输+仓储+配送”的整合,区别于单纯的 仓储、干线运输和配送。“干+仓+配”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为将收货、运输、仓 储、拣选、包装、分拣、配送等功能集成在一家企业,服务贯穿整个供应链的 始终。相较各环节独立运行的物流服务模式。“干+仓+配”一体化简化了商品 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环节,缩短配送周期,提高物流效率,促进整个业务流程无 缝对接,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与定位,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率。同时,随着货物 周转环节的减少,物流费用降低,货物破损率降低,根据供应链的性质和需求 定制化服务流程成为可能。此外,物流企业可通过掌握的大数据为客户提供销 售预测,提前做好库存调配,一点入仓,发运全国,商品贴近销售地,以更快 的速度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并提供增值服务。

随着“干+仓+配”一体服务模式的价值被逐步发现,各类型干线运输物 流企业逐步转向“干+仓+配”服务领域。

2.1.2 物流行业模式变革迈向“客户价值导向化”

物流企业从连接生产端与销售端的工具逐步转变为人与商业连接的新方 式。随着“物流+商品”作为一个整体构成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物流逐步成为 用户体验和消费者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于技术发展,新零售带来了供应链数字化革命。传统商业活动以货品 为中心,商品通过既定的渠道流通至终端门店,消费者在给定的商品中进行选 择、购买。而新零售以消费者为中心,重在对客户画像、需求、消费习惯等用 户数据的完善,通过多场景挖掘、收集用户的各类数据,精准推送商品与服务。 随着零售商业模式的变革,物流行业模式也将逐渐迈向“客户价值导向化”, 通过对用户的数据分析结果,优化配送模式,提高用户体验。

2.1.3 提供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客户对于物流的需求不断提升,不再 局限于物流外包,而是逐步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以期获得涵盖原材料采购、 原材料物流、生产制造、产品物流等环节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因此,提供专业 化、一体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的业务增长点。

为满足客户对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保证供应链上的采购、生产、 运输、仓储等活动高效协调完成,综合性物流企业不仅需要通过良好的品牌和 周到的服务维护上下游关系,还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物流技术的配 套支持,才能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结合形成 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为客户提供专家式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

2.1.4 物流企业行业整合提速,集中度日益提高

对于生产企业,效率较高的内部物流逐渐独立,演变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 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效率不高的内部物流逐渐被淘汰,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对 于物流企业,不规范或经营不佳的公司将被淘汰,网络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 将获得兼并收购和承接市场份额的发展机会。物流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 总体成本的下降,也便于快速推进和有效监控。

2.1.5 多式联运的业务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多式联运是由不同的运输方式构成的全程运输。我国目前固有运输方式 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运四种方式,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我 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运输方式很难再满足企业庞大的物流需求。

多式联 运能有效对固有运输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削弱单一运输方式的不利影响。 多式联运为连贯运输,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配合密切,衔 接紧凑,货物所到之处,中转迅速及时,减少在途停留时间,故能较好地保证 货物安全、迅速、准确、及时地运抵目的地。多式联运能减少中间环节,缩短 货运时间,降低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

作为解决全社会货物运输结构性矛盾的重点,多式联运在我国发展不断 深入,运行质量逐渐提升,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在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物流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2.2 我国物流业整体仍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

中国物流市场产业集中度低,物流市场具有“多、小、少、弱、散、慢、 乱”等特征。

按照《物流企业综合评估暂行办法》、《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申报与审核暂行 办法》《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复核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国物流与采购 联合会自 2005 年开始开展 A 级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工作,截至 2023 年 3 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估了 A 级物流企业共 7493 家,但代表我国物流业 发展最高水平的 5A 级物流企业仅 447 家。物流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都很 小,入行门槛低。未来随着物流企业整合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 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多数企业只能提 供传统的基础物流业务,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低端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长远来 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制造与商贸企业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断扩 大、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物流行业将长期保持较快的 增长速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 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预计“十四五”期间物流行业整体增速可以 达到 6%以上,但基础物流(简单仓储和运输)和高端物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 流整合)增长将明显分化。朝阳行业中的龙头公司成长性有望超过 10%并成为引领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在传统重化工行业中,专业化物流企业和 大型贸易/供应链企业依托市场份额扩张,增速也可达到 6%以上。

2022 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办发〔2022〕17 号) 是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 号)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 规划(2014—2020 年)》(国发〔2014〕42 号)之后,国务院层面又一个推 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引“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规划提出,2025 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体系。具体目标有,一是物流创 新发展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二是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明显提升,社会物 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 2020 年下降 2 个百分点左右;三是“通道 +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四是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五是现 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更加完善。以上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形成了宏观要求和 微观实操相衔接、未来发展和既有基础相兼容、定量指标和定性表述相结合的 主要目标体系。与前两个规划相比,既有守正传承,更体现了创新发展、高质 量发展的目标导向。

2.3 新技术新应用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 10 年来,电子商务、新零售、C2M 等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同 时消费者需求也从单一化、标准化,向差异化、个性化转变,这些变化对物流 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要技术中,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快递柜、可穿戴设备、3D 打印、大 数据分析等技术已经逐步开始商用;无人卡车、人工智能正处于研发测试阶 段,未来前景大。

行业内领先企业积极布局智慧物流,抢占先机。–以亚马逊、京东、阿里 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注重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依托自身互联 网科技基因,在智慧物流各领域积极布局,力图实现弯道超车。

以 UPS、DHL、顺丰等为代表的领先快递物流企业:通过组建研发团 队,设立研发机构,或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在应用前景明确, 与自身需求紧密相关的智慧物流技术上,如无人机、仓内 AGV 机器人, 进行积极布局。

以汇通天下为代表的智慧物流物联网企业:独立于物流公司和电商平 台,专注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开发和服务,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 和商业模式优势。在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专业团队和资本的助力下,发展前景巨大。

未来,领先物流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性、洞察所在领域的客户、市场变化, 做好智慧物流的提前布局,追赶者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科技,拥抱智慧物 流,实现转型升级。

数据化是物流向下一代升级,真正实现智慧物流的关键,虽然当前物流企 业在数据获取方面存 在天然劣势,但可尝试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及早在物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积累技术,积极对现有信息系统换代升级。

3 畅联股份:创新驱动的精益供应链提供商

公司 2008 年开始为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精益供应链管理服务,服务内 容主要包括:制造厂的总装线边 JIS 排序供料、JIT 配送到工厂、VMI 厂边 供应商仓库管理和 Milk-Run 循环取货等四大核心业务内容。相比医疗器械、 高科技电子产品等行业,汽车行业市场成熟,竞争激烈,毛利水平较低,相关 业务收入占比 11%左右,毛利占比 7%左右。因此,公司不断拓展业务领域, 向高科技电子领域进军。上市至今公司的主要业务:供应链物流和供应链贸易 的毛利均保持相对稳定。2022 年供应链物流的毛利为 20.04%,供应链贸易 毛利为 11.17%,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

公司在供应链中各环节依据准确、及时和个性化的物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企业供应链中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供应链综合管理方案的设计 与实施,以及与之配套的口岸通关、仓储管理、货物配送等在内的一体化综合 物流服务,帮助客户协调和优化供应链的各个流程,提高运作效率并降低运营 成本。

目前,公司服务的国际跨国企业主要集中于高科技电子、医疗器械和试 剂、机械装备部件、进口食品和服饰等高端消费品、精益制造领域。

3.1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1.1 发达的国内国际网络布局,覆盖众多核心枢纽区域

公司自成立以来,立足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积极推进全国服务网络的建 设。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 31 家分公司和子公 司,并形成了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等重点区域、重要城市的全国化物流服务网络,涵盖了上海、北京、天津、沈阳、西安、太原、 成都、重庆、武汉、福州、厦门、深圳、广州、昆明、长沙、香港等枢纽城市 以及江浙皖地区的主要城市。

SLC 国际运输服务已覆盖全球 40 多个国家、160 多个城市,具有 60 余 条优势线路,提供空运、海运、公路、铁路多种类型服务,区域覆盖欧美、日 韩、东南亚等,与 50 余家船公司及代理合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航线,专业的 服务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关于公司物流基地建设,公司武汉基地于 2018 年 11 月与政府签订土地 协议,于 2019 年 1 月通过摘牌取得土地使用权并签订土地合同,2 月底完成 项目立项备案,并于 10 月完成设计及勘探工作的公开招标。2020 年由于新 冠疫情影响,各项建设事宜进展较为缓慢。2021 年 4 月,公司取得建设工程 规划许可证,同年 11 月进行了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公开招标,12 月取得 施工许可证。目前,武汉基地项目已经开始施工建设。公司昆明基地于 2019 年 11 月通过摘牌取得土地使用权并签订土地合同,2020 年相继完成了项目 立项及设计、勘探公开招标工作,并于 2020 年 10 月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2021 年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目前公司正积极开展施工总包及施工 监理的公开招标工作,预计于 2022 年年内实现开工建设。

3.1.2 服务领域涵盖供应链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整体供应 链解决方案

公司的业务领域已广泛涵盖了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能够满足各行业 客户综合化、多样化的物流需求。公司着眼于与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物流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将服务模式从单功能拓展为多功能及一体 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并力争全面介入客户供应链的上下游。在供应链上游为客 户提供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服务、原材料入场物流服务、原材料库存管理服务 等,在供应链下游为客户提供生产线后端物流加工服务、产成品销售物流服 务、零部件售后物流服务等。

以仓储服务为例,借助上市募集的资金,畅联股份已在全国多个物流枢纽 完成智能仓储基地的布局。系统管理库存 200 万+SKU,提供及时、准确、高 质量的库存数据,库存精度到分,准确度达 4δ,减少企业盘盈盘亏的货物损 失及管理损失,同时拥有 WMS 系统 30 余项自主开发权,提供客制化仓储系 统及库内操作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库内操作效率,节约成本。

3.1.3 注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长期积累形成“智慧物流” 模式

公司的业务特征是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融合运输业、仓储 业、货代业、流通加工业等一体化发展的复合型服务模式。信息技术作为业务控制的灵魂,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技术能力的研发 与投入,不断将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标准化,并固化在信息系统中。公司为了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有效管理客户服务体系,已在仓储管理、装卸运输、采购、 订货、配送发运等物流环节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自动识别、智能感应、移 动通信、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并对客户需求的一体化物流整体解决方案进行 有效的传递、跟踪,对客户满意度及时进行反馈。

公司高度重视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与持续创新,积累了大量自主知识 产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 基本实现了物流过程可视化、产品可追溯、智能化仓储与配送、智慧供应链协 调管理的“四个智慧化”应用目标。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自动识别、智能 感应、移动通信、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开展数智化仓库建设,由信息系统与 无人叉车、堆垛机立库系统进行联动,基本实现存储区无人作业。

经过多年自主开发运用和持续创新,公司已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智能管理 系统,既满足了客户对物流服务安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又实现了公 司运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同时积累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为不同行业 客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操作模块。公司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慧物 流”业务模式,并已基本实现四个智慧化应用目标,包括物流过程可视化管理, 产品智能可追溯管理,智能化仓储与配送管理,智慧供应链协调管理。

3.1.4“柔性”体系造就定制化服务能力,快速响应客户物 流需求变化

定制物流是一种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而专门设计的物流服务模式。它是 快速响应客户的物流需求,在不影响成本和效率的基础上,为客户进行物流服 务的设计和提供物流服务,对物流企业的“柔性”,即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的 能力要求很高。公司针对客户需求的差异性,视每一位客户为一个单独的细分 市场,设计专门的物流服务模式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依托强大的信息管理 系统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随时发生的需求变化,与制造 业的柔性化生产管理相配套,既能及时调整物流作业,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物 流成本,为企业量身定做最适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公司的客户多是知名跨国公司、行业领先企业,该类企业选择供应链管理 服务条件苛刻,要求物流服务商具有良好的品牌声誉、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效 的运营系统、广泛的业务网络。公司通过专职客户经理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 务,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向操作平台反馈信息,确保客户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 最专业和最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公司制定的高效、精准、快速响应的管家式供 应链服务模式,帮助客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增强客户粘性,使公司 成为众多客户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

3.1.5 前瞻性投资新能源行业的供应链业务机会,参与新能 源行业的增长收益

畅联股份一直坚持在仓储物流的精益管理领域深耕细作,也不断创新寻 找新的行业增长点。在新能源汽车及换电模式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之前汽车 行业供应链物流的多年积累经验,公司选择进入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管理领域, 并将此领域的发展作为公司近年的一大发展战略。目前,公司已对换电行业领 先企业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性投资,以作为公司进入新能 源行业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一大契机及切入点。

在技术储备方面,奥动拥有超 3000 项全球换电专利技术及专利申请,荣 获包括世界首张电动汽车换电系统欧盟 CE 证书、国际电工认证等全球资质 证书,并积极参与超 80 项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奥动接连荣获 2021 年工信 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广州高精尖企业,2022 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胡润百富《2022 上半年全球独角兽》、广东省名优 高新技术产品、中国汽车供应链优秀创新产品等称号。目前,奥动换电站已实 现多品牌车型共享 20 秒极速换电,极大提升了土地及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社会资源集约化利用,为用户打造共享、极速、安全、友好的服务体验。 2023 年 4 月 18 日,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 125 亿人民币的企业估 值入选《2023·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排名 611 名。公司持股 0.87%,初始出 资为 823.6 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管理业务不同于常规供应链管理业务,对于安全性、准 确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对此,公司针对新能源电池业务特性,就多方面进行了 定制化的方案设计。安全保障方面,公司采用多种温感技术并大面积使用隔热材料,如检测到电池温度升高、有安全隐患的,可第一时间启动电池隔离及转 移措施,以最大限度保障电池及仓库安全。同时,公司通过信息技术的高度运 用,开展数智化仓库建设,由信息系统与无人叉车、堆垛机立库系统进行联动, 基本实现存储区无人作业。在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通过提供高安全 性、高保障的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管理服务,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支 持,有效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响应国家与政策号召,积极履行上市公司 社会责任。

2022 年,公司已开展新能源样板库建设工作,公司首个动力电池自动化 标准仓库预计将于 2023 年开始运营。2023 年至 2024 年,公司计划进一拓 展新能源仓库覆盖区域,将全国新能源厂商、新能源汽车大型消费市场全覆盖 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拓展目标。

3.2 客户群优质,保障公司业务长期持续发展

公司坚持把高科技电子、医疗器械和试剂、机械装备部件、进口食品和服 饰等高端消费品、精益制造业务作为公司核心发展领域,公司通过长期、专业、 深入的服务切实为客户降低物流费用,提升物流效率,服务遍及企业从原材料 到产品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参与了生产制造的多个环节,与苹 果、博世集团、赛科利、三菱、捷豹路虎、碧迪、无印、史赛克、瑞玛、宜家 等在内的世界 500 强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多次 受到多家合作方的称赞。2018 年至 2022 年期间,公司核心客户中的第一大 客户苹果业务营收占公司总体营收比例分别为:28.54%,23.16%,31.88%, 23.70%,23.60%,保持稳定。

公司客户群体企业及行业领先企业信誉良好,自身发展迅速,业务不断增 长,同时注重服务品质,对价格敏感性较低,忠诚度高。基于稳定优质的客户 资源,公司业务稳定、风险小,并且在开拓新业务和开发潜在客户方面有较大 的增长潜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