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中报总结:二季度盈利环比改善,新应用引领新动能

  • 来源:中信证券
  • 发布时间:2024/01/12
  • 浏览次数:527
  • 举报

总述:产业链出清有望加速,新应用引领新动能

样本选取

截至 2023 年 9 月 1 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 2023 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 毕,为了准确地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经营情况,我们选取 124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主 要划分为 21 个子板块,上游:上游资源、锂电设备;中游:三元正极、铁锂正极、负极 材料、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添加剂、结构件、结构件材料、特斯拉供应链、热管 理、电池、电机电控;下游:整车、客车、充电桩、储能、机器人。

行业需求:增量延续,二季度增速有所反弹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景气延续,销量持续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 年上半年,国 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375 万辆,同比+45%,其中,2023Q1 销量 159 万辆、同比+27%,2023Q2 销量 216 万辆,同比+61%、环比+36%,增速实现反弹。我们预计随着比亚迪、特斯拉、 小鹏、理想、蔚来等车型的发布与放量,2023 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增长。

受下游需求拉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持续增长。据高工锂电数据,2023 年上半年, 我国动力电池装机 142.8GWh,同比+42%。2023Q1 动力电池装机量 59.0GWh,同比+26%, 2023Q2 动力电池装机 83.8GWh,同比+57%,增速回升。尽管近年来国际局势变化和局 部疫情反复对经济活动带来一定扰动,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保持长期向好的高景气态势, 助力动力电池需求稳健增长。

产业链 2023 年中报情况概览

整体看: 2023H1:收入同比增长,利润同比下滑。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24 家上市公司 进行统计,2023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14157 亿元,同比+22.6%,扣非归母净利润 730 亿元, 同比-16.3%。2023Q2:收入同环比增长,利润同比下滑,环比修复。2023 年二季度 124 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收入 6984 亿元,同比+23.3%,环比+8.9%,扣非归母净利 390 亿元, 同比-21.3%,环比+14.9%。毛利率下跌,现金流获得改善。2023 年上半年,行业毛利率 平均数为 21.7%,同比-4.0pct,2023Q2 行业毛利率平均数为 20.7%,同比-4.8pcts,环 比-2.2pcts。2023 年上半年行业经营性现金流为 1703 亿元,同比+94.0%,2023Q2 行业 经营性现金流为 1524 亿元,同比+65.9%,环比+429.4%。

分领域: 2023H1 及 2023Q2 收入分析:大多数板块增长迅速,整车、客车、充电桩、电池、 铁锂正极、储能等子板块收入增速亮眼。从收入增速看,2023H1 电池、整车、储能、充 电桩最为明显,分别同比+51.6%/+43.6%/+35.9%/34.3%,2023Q2 整车、客车、充电桩、 电池、锂电设备上升最为明显,分别同比+54.8%/+52.5%/+42.2%/41.8%/33.7%;从营收 体量看,营收体量最大的整车板块收入 2023H1 同比+43.6%,2023Q2 同比+54.8%,环 比+17.5%。考虑到上半年碳酸锂价格波动明显,下游需求受到扰动,2023H1 整体仍实现 同比持续增长,Q2 环比有所修复,行业整体边际向好。

2023H1 及 2023Q2 利润分析:各板块增长不一,电池、充电桩、热管理、储能均实 现高增长,客车实现扭亏,而三元正极、电解液、辅材降幅较大,铁锂正极转亏。2023H1在我们统计的 21 个细分子板块中,电池、充电桩、热管理、储能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 194/7/23/13 亿元,同比+119.0%/+122.4%/+57.2%/+121.8%,主要系下游需求保持增 长、充电桩行业盈利能力修复、储能市场爆发等原因所致。2023Q2 充电桩、电池、特斯 拉供应链、热管理、储能等行业增长迅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4/112/23/14/6 亿元,同比 156.5%/53.7%/62.1%/52.2%/43.7%。

如果仅考虑新能源汽车及上游产业链(不含储能、机器人、特斯拉产业链),从历年 各板块扣非净利润占比来看,2023 年上半年发生较大变化,整车、电池企业、电机电控、 热管理的盈利有所提升,正极材料与上游资源的利润占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锂电趋势:资本开支增速放缓,行业有望加速出清,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当前锂电行业整体资本开支增速边际放缓,2023H1 期末较高位下降约 29pcts。我们 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合计规模的同比增速去衡量锂电行业整体资本开支增长情况。统计 来看,2019/2020/2021/2022 年锂电行业平均资本开支增速分别为 39%/27%/50%/78%, 其中 2020 年处于历史相对低位,2021-2022 年增速显著;截至 2023Q2,锂电行业整体 的资本开支同比增速约为 54%,较 2022Q2 的高点 83%下降约 29pcts,与 2021Q3 基本 持平,呈现较为明显的边际放缓趋势。

目前锂电行业“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比例超 50%。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在建工程转固 通常是指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 价值。由于在建工程转固涉及新增折旧,因此较大规模的在建工程转固通常会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影响。我们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去衡量在建工程的相对规模,该比例的提升通 常反映出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和成长性,但同时也意味着行业后续转固压力的增大。根据 我们测算,2019-2020 年锂电行业整体在建工程占固定资产的比例大约在 35%左右,2021 年开始该比例逐渐提升,反映出行业持续扩张的特性;至 2023Q2 锂电行业整体在建工程 占固定资产的比例约 52%。

2023Q2三元前驱体/电解液环节在建工程占固定资产比例超 6成。从各细分环节来看, 目前在建工程规模占固定资产比例超 50%的环节主要有三元前驱体(64%)>电解液 (62.7%)>负极(55%)>铁锂正极(51.7%)>隔膜(50%),占比低于 50%的环节主 要有三元正极(38%)<电池(49%)。

电池环节在手资金充裕,隔膜或成制约行业扩产的瓶颈环节。我们用货币资金和交易 性金融资产的合计规模去衡量公司的在手资金;假设后续几年锂电行业各环节不再通过再 融资等手段,仅靠当前在手资金进行后续的产能扩张,测算各环节在手资金的紧缺状况。

我们测算,电池环节在手资金可支撑未来约 1.25TWh 电池产能的固定资产投入,隔 膜未来融资进展将成为行业扩产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我们统计,截至 2023Q2,电池行 业在手资金约 3129 亿元,按照 1GWh 电池产能对应固定资产投资约 2.5 亿元我们测算, 可支撑未来行业约 1.25TWh 电池产能的扩张;同理,我们测算其他环节 23Q2 在手资金 对应未来电池产能,可以看到,正极(三元+铁锂)、负极、电解液基本对应产能在 600-650GWh 左右,隔膜环节对应电池产能最低约 242GWh,远低于其他环节,隔膜环节 未来的融资情况或将成为决定行业扩产进度的关键环节。 考虑铁锂电池装机占比较高,铁锂正极环节在手资金呈现偏紧状态。根据电池联盟 2023 年 1-7 月数据,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约 68%,我们预计未来几年铁锂电池装 机占比将超 60%,因此,按照电池环节可支撑产能 1.25TWh 计算,铁锂电池产能需求约 750GWh,铁锂环节在手资金也将呈现出偏紧状态。

综合以上结果来看,锂电行业整体资本开支增速放缓,但在建工程占固定资产比例处 在历史高位,同时当前在手资金规模是影响行业新一轮的资本开支的关键因素。因此,资 本开支增速下降最快、在建工程占比较低、在手资金较为紧缺的细分环节产能有望率先出 清,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新动能:政策与需求牵引,机器人与储能引领产业链新动能

1)机器人方面: 政策加码:北上深”政府相继出台机器人相关支持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持续加 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3 月 1 日,工信部部长金 壮龙提出将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随后山东、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陆续发布实施关于人 形机器人等产业的利好政策,北上深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率先拉开了机器 人产业生态建设的序幕。

多方入局,机器人新品接踵而至,产业进展加速: 多模态大模型快速迭代,利好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微软研究院发布的《ChatGPT for Robotics: Design Principles and Model Abilities》论文(Sai Vemprala,Rogerio Bonatti, Arthur Bucker,Ashish Kapoor),提出了将 ChatGPT 用于机器人应用程序的框架,旨在 推动 ChatGPT 与机器人败合,谷歌推出 PaLM-E 模型积极探索其在现实世界场景中的 更多应用,如家庭、工业机器人。AI 的不断发展将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人机交互能 力与自主运动能力,加速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小米持续加注机器人,腾讯展示灵巧手,阿里将大模型接入工业机器人,科技公司入 局机器人大势所趋。2023 年 4 月 21 日,小米在北京投资设立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 公司,持续加注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创新。4 月 25 日,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推出自 研机器人灵巧手 TRX-Hand 和机械臂 TRX-Arm。灵巧手 TRX-Hand 拥有像人手一样灵 活的操作能力,可适应不同场景,灵活规划动作,自主完成“操作”。根据上海证券报,未 来,腾讯将继续进行机器人前沿技术升级迭代,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养老护理、居家服务等 领域落地应用。4 月 28 日,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阿里 CEO 张勇透露:阿里云 工程师正在实验将千问大模型接入工业机器人,在钉钉对话框输入一句人类语言,即可远 程指挥机器人工作。基于深厚技术积果与过往成功商业化经验,科技企业进军机器人产业为大势所趋。

机器人公司相继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行业迎来更多玩家入场。1)8 月 15 日宇树发 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 H1,H1 的零售价在几十万元之内,公司预计今年四季度即将开始 发货。2)8 月 18 日智元机器人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 A1,半年之内,A1 从无到有并 进行复杂任务展示,进展快速,公司预计远征 A1 将在明年快速切入商业化落地。3)8 月 14 日小米发布 CyberDog 2,相比第一代软硬协同全面升级。同时,小米实现多层开源推 动机器人行业发展。 硬件先行:零部件公司扩产加速,产品横纵延伸一体化趋势明显。各公司积极融资扩 产,并推动产品横纵延伸。根据各公司公告,鸣志电器横向拓展电机品类,积极拓展下游 高附加值领域,精准并购补全能力,加速构建微控平台型公司;鼎智科技近两年多次融资, 资金用于厂房的扩建和混合式步进电机在内的多个产品的研发投产中;禾川科技通过发行 可转债再次融资,募集资金预计用于高效工业传动系统及精密传动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等建设,有望打开新市场,释放新产能;丰立智能 2022 年 12 月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后利 用募集资金释放齿轮与谐波减速器等产品产能。

2)储能方面: 2023H1 新型储能实现高速增长。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国内 2022 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到 7.3GW,累计装机 13.1GW,2023H1 实现新增投运 8.0GW,超 过 2022 年全年,累计装机超过 21GW,实现高速增长。

2023 年以来,国内储能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商业模式逐渐清晰,长时储能酝酿发力。 早期国内储能发展主要依赖新能源发电侧配储,而在电力市场交易等层面,储能商业模式 尚不清晰,依赖于政策指引,2023 年以来,国家与个地方密集发布储能相关政策,指引 行业商业模式走向清晰。1)在辅助服务补贴方面,各省对于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予以 明确补贴,如调峰容量、需求侧响应等,为储能电力辅助服务打开市场空间;2)在峰谷 电价调节方面,部分地区拉大峰谷电价差、优化时段分布、采用冬夏季用电高峰尖峰电价 等措施,旨在扩大峰谷电价的价差,为工商业用户储能打开盈利空间,从而刺激工商业用 户加装储能的需求;3)在配储时长要求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装机量提升,电网波动加 大,对多时间尺度的灵活性调节提出更高要求,长时储能需求提升,政策要求来看,配储 时长逐步从 1-2 小时增至 4 小时,为长时储能发展打开空间。

2023H1 国内储能电池出货 101.4GWh,占全球 92%,国内储能电池企业高度领先。 据 EVTank 数据披露,2023 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110.2GWh,同比+73%,其 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101.4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 92%。从出货排名来看, 全球前十名企业,中国企业包揽前九名,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 国轩高科、海辰储能、鹏辉能源、赣峰锂业、远景能源,中国储能电池公司在全球处于高 度领先地位。

整车:销量持续提升,短期扰动因素将释放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 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374.7 万辆,同比+44.1%。从 我们选取的 7 家上市公司报表看,2023H1 总体收入增长 4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6%。 2023 年二季度总体收入增长 5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6%。行业上半年的收入增速与销 量增速匹配,但利润增速却低于营收增速。我们认为主要由于补贴退坡以及上半年车市竞 争激烈,影响了净利润水平,我们预计下半年随着车价稳定,消费者持币待购心态结束, 销量和利润有望迎来双增。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先行者和领导者,加速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 程,2023H1 实现营收 2,601.24 亿元,同比增长 72.72%;归母净利润 109.54 亿元,同比 增长 204.68%。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约 619.11 亿元,同比增长约 27.16%;归母净利 润约 29.66 亿元,同比下降约 48.42%。长安汽车 2023H1 实现销量 121.6 万辆,同比增 长 8.0%,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654.92 亿元,同比增长 15.76%;归母净利润 76.53 亿 元,同比增长 30.65%。长城汽车 2023H1 营收 699.71 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 13.6 亿元,同比下滑 75.7%。蔚来 2023H1 营收 194.48 亿元,同比下滑 3.74%,上半年交付 5.46 万辆,同比增长 7.30%。理想汽车 2023H1 营收 474.4 亿元,同比增长 159%;上半 年交付量 13.9 万辆,同比增长 130%。小鹏汽车 2023H1 总收入为 90.96 亿元,同比下降 38.9%,净亏损达 51.42 亿元。

客车:盈利逐步修复,行业景气度提升

中国客车网数据统计,2023 年上半年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总销量 3.74 万辆,同比 +25.1%。由于旅游车的拉动和电动公交车更新需求,且预计预计 2023 年国内客车销量将触底反弹,市场将步入修复期。海外市场,疫后景气逐渐恢复以及电动化渗透率的提升, 将推动客车行业销量的提升。

2023 年旅游客运市场逐渐回暖,宇通客车 2023 年上半年实现客车销售 15134 辆, 营业收入 111.1 亿元,同比增加 34.56%;归母净利润 4.7 亿元,实现同比由负转正。金龙 汽车 2023 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 93.7 亿元,同比增长 42.55%;归母净利润 0.5 亿元,实 现同比由负转正。中通客车 2023 年上半年继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取得新的成效, 实现营收 16.6 亿元,同比减少 5.25%;归母净利润 0.5 亿元,实现同比扭亏。

充电桩:行业保持高景气度,盈利能力显著优化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显著优化。样本选取了充电桩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充电桩整 桩、充电模块和充电运营三大细分板块。从整体来看,2023H1 充电桩行业共计实现营收 228.5 亿元,同比+2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5 亿元,同比+82.9%,毛利率平均数 为 30.6%,同比+1.4pcts。分季度来看,23Q2 行业整体实现营收 129.8 亿元,环比+31.6%,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环比+65.1%,毛利率平均数为 30.9%,环比+0.7pcts。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充电桩板块的盈利能力得到显著优化。

细分环节来看,整桩企业毛利率水平更高。从充电桩产业链的细分环节来看,2023H1 整桩/模块/运营三大环节毛利率分别为 35.9%/29.0%/16.0%,整桩环节毛利率水平更高, 主要系上游充电模块等原材料为充分竞争市场,下游客户需求多元化,叠加出海产品的高 毛利带来整体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此外,充电模块和充电运营环节盈利也得到显著改善。

充电桩建设保持高增速,利用率显著提升改善运营企业盈利能力。根据中国充电联盟 数据,截至 2023 年 7 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 692.8 万台,同比+74.1%;其中,公桩保有 量 221.1 万台,同比+40.4%,占比 31.9%,私桩保有量约 471.7 万台,同比+96.2%,占 比 68.1%。截至 7 月,公桩保有量中,直流桩保有量 93.8 万台,同比+37.1%,占比 42.4%; 交流充电桩保有量 127 万台,同比+43.0%,占比 57.6%。国内充电桩建设依旧保持高速 增长,有望拉动充电设备端的投资需求。从运营端来看,2023 年 1-7 月行业充电量累计157 亿度,同比+78.8%;我们测算 7 月全国充电桩平均功率利用率 7.22%,环比 6 月(7.13%) 提升 0.10pct,同比去年 7 月(6.05%)提升 1.17pcts;充电桩利用率的显著提升有望大幅 改善充电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

储能:行业高景气,出货持续高增

收入维持快速增长,盈利受供需扰动。我们对储能环节的 8 家上市企业进行统计,2023 年上半年 8 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213.9 亿元,同比+35.9%,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 同比+23.1%,扣非归母净利润 12.9 亿元,同比+122.4%;毛利率平均数 19.5%,同比-0.5pct。 二季度单季度来看,8 家公司合计收入 105.4 亿元,同比+22.6%,归母净利润 6.1 亿元, 同比+45.2%,环比-15.4%,扣非净利润 5.9 亿元,同比+43.9%,环比-15.7%,毛利率为 18.6%,同比-2.2pcts,环比-1.7pcts。二季度储能行业整体出货维持较高增长,但行业竞 争加剧,叠加部分市场出货放缓较快,整体行业盈利增长放缓。分板块来看,工商业储能 好于大储好于家储、便携储能。

整体出货持续高增,区域结构差异大。2022 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 27.8GW,其中 新型储能新增装机 20.3GW,占 73.0%,锂离子电池储能装机 18.7GW,占新增储能 装机的 67.3%,占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的 92.0%。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全球新增装机的 主导。2023 年上半年全球装机数尚未公布,从出货角度来看,根据 EVTank 联合伊维 经济研究院统计,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 110.2GWh,同比+73.4%,其中中国储能 电池出货 101.4GWh,占全球的 92%。分区域来看,今年全球不同区域储能需求差异 较大,其中中国市场继续高增,并且工商业储能成新亮点;欧洲家储市场面临短期库 存消化问题;美国上半年储能需求低于预期,伴随 IRA 方案细节落地,6 月开始装机 逐渐回暖。

国内装机超年初预期。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70.2GW(包括抽水蓄 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等),同比+44%。分技术来看,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继去年 首次低于 80%之后,再次下降近 10 个百分点,首次低于 7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占比持 续提升。从新增量来看,上半年国内新增储能装机 10.8GW,其中新型储能新增装机 8.0GW/16.7GWh,超过去年新增规模水平(7.3GW/15.9GWh),占 74.07%,锂离子电池 储能新增装机占新型储能的 95.9%,达 7.67GW。我们预计全年新型储能装机有望超 20GW/40GWh,超年初预期。

收益成本下行后企稳,国内储能需求快速释放。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微信公众号 统计数据,从国内新型储能装机招标情况来看,2022 年 5 月以来,新型储能招标规模 逐步上升,到 2022 年 10 月达到 3.8GW,后显著降低。进入 2023 年以来,新型储能 招标规模逐步恢复增长,由 2023 年 1 月的 0.69GW,增长至 2023 年 7 月的 3.27GW, 恢复较快。从招标项目数量来看,1/2/3/4/5/6/7 月新型储能装机招标数分别为 9/16/23/26/25/32/31 个,随着锂价下行和成本优化,以锂电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行 业景气度明显回升。

电池:2023Q2 环比改善,份额持续向龙头集中

龙头宁德时代增速领先,盈利能力超过行业均值。样本选取了 9 家锂电池上市公 司,2023H1 共计实现营收 2713 亿元,同比+5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94 亿元 (宁德时代 176 亿元,占比高达 90.3%),同比+119.0%。2023Q2,9 家上市公司实 现营收 1420 亿元,同比+41.8%,环比+9.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2 亿元,同 比+53.7%,环比+36.1%。

龙头宁德时代具备强议价权。作为具有稀缺性的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 2023H1 对上游应付票据及账款合计 1876 亿元(2022 年年末 2208 亿元),对下游合 同负债 221 亿元(2022 年年末 224 亿元),占款能力强;应收账款周转率 3.17(半年), 收款速度较快,在产业链定价权强。

电机电控:收入稳步增长,预计 2023 年原材料影响 将减弱

据 GGII,2023 年上半年全行业电机装机量合计 344.72 万辆,同比增长 42.0%;2023 年上半年电机配套企业中,特斯拉、比亚迪、联合电子占据前三,前十企业市场份额近71.9%; 2023 年上半年全行业电控装机量合计 344.72 万辆,电控配套企业中,比亚迪、特斯拉、 汇想汽车占据前三,前十企业市场份额合计 69.6%。 电机电控行业相关公司收入明显增长,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高位影响利润率。回顾 看, 2023 年上半年 7 家上市公司共计实现收入 367 亿元(同比+29%),扣非归母净利润 30 亿元(同比+22%),20223Q2 实现收入 206 亿元(同比+15%),扣非归母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17%)。头部企业产能扩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行业营业收入稳步 增长,归母/扣非归母净利保持稳步增长,2023 年上半年平均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行业 竞争格局激烈,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不及预期,以及铜、磁钢等原材料价格相对较高。

四大原材料:负极、隔膜格局清晰,龙头优势明显

磷酸铁锂正极:2023H1,7 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 486 亿元收入,同比+30.0%,实现 扣非归母净利-21 亿元,同比转亏。2023Q1 总收入 366 亿元,同比+231.6%,环比-26.7%, 扣非归母净利-14.1 亿元,同比-189.9%,环比-178.8%。

三元正极:2023H1,12 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 1112 亿元收入,同比-9.0%,实现扣非 归母净利 44 亿元,同比-46.9%。2023Q2 总收入 524 亿元,同比-22.8%,环比-10.7%, 扣非归母净利 21 亿元,同比-52.3%,环比-5.6%。

负极:2023H1 期间 7 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 244 亿元收入,同比+62%,实现归母净 利润 22 亿元,同比+31%,扣非归母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27%。2023Q2 合计收入 128 亿元,同比+7%,合计扣非归母净利润 10 亿元,同比-22%。2023 年上半年行业毛利率略 有下降,主要由于行业竞争加剧+高价原料库存影响。我们预计 2023 年下半年,行业需求 持续回升,同时由于多数企业高价库存目前已经有所下降,但负极行业供给处于扩张期, 因此行业出货量将环比提升,单吨盈利能力仍将承压。

隔膜:2023H1 期间 3 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 193 亿元收入,同比+42%,实现归母净 利润 32 亿元,同比-20%,扣非归母净利润 29 亿元,同比+9%。2023Q2 合计收入 118 亿元,同比+58%,合计扣非归母净利润 17 亿元,同比-50%。2023 年上半年,行业盈利 能力有所影响主要是由于行业需求有所放缓。我们认为 2023 年下半年,随着部分新加入 者扩产,行业竞争将继续加剧。

电解液:2023H1,4 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 163 亿元收入,同比-26.1%,实现扣非归 母净利润 20 亿元,同比-59.1%。2023Q2 合计收入 78 亿元,同比-25.6%,合计扣非归母 净利润 10 亿元,同比-57.3%,环比-7.4%。2023 年上半年营收与扣非净利润下滑的主要 系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电解液产品价格下降。

铜箔: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车增长放缓影响销量。锂电铜箔行业 3 家公司 2023 年上半年 收入同比增长 9.3%,归母净利润同比-80.2%,平均毛利率降低 15.5pcts,主要由于新进入者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而下游新能源车行业增速放缓。2023 年二季度行业竞争持续加 剧,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嘉元科技作为国内锂电铜箔龙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 20.8 亿元,同比+7.4%,扣非 归母净利润 0.1 亿元,实现铜箔产量 2.4 万吨,同比增长 14.6%,铜箔销量 2.5 万吨,同 比增长 34%。诺德股份聚焦锂电铜箔主业,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2.4 亿元,同比+9.1%, 扣非归母净利润-0.2 亿元,同比-110.2%。中一科技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5.6 亿元, 同比+10.7%;归母净利润 0.2 亿元,同比-89.9%,公司 2023 年上半年实现产量 21,353.41 吨,同比+42.0%,产能利用率达到 100.49%。

铝箔:业绩同比下滑明显

下游去库存周期影响销量,铝价波动导致利润下滑。我们选取的 2 家上市公司 2023 年上半年收入下滑 17.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47.2%,2023 年二季度下游需求略有恢 复,收入同比下滑 17.7%,环比提升 7.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48.3%,环比提升 54.7%。 鼎盛新材转产生产动力电池铝箔,电池箔及包装箔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同时,传统类 包装铝箔下游市场份额稳固,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92.2 亿元,同比-19.5%,归母净利 润 3.0 亿元,同比-48.7%。万顺新材由于铝箔下游客户去库存,需求阶段性放缓,叠加海 外铝价差波动,加工费调整等影响,业绩出现阶段性下滑,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4.6 亿元,同比-11.7%,归母净利润 0.3 亿元,同比-74.2%。

添加剂:二季度利润持续下滑

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放缓导致需求下降,2023H1 规模有所萎缩。我们选取的 3 家上市 公司 2023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 1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45%。天奈科技受头部动力 电池企业客户带动,2023H1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在产销规模、客 户结构、产品研发实力等方面处于行业优势地位,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6.4 亿元,同比 -31.9%,归母净利润 0.9 亿元,同比-56.0%。壹石通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2 亿元, 同比-26.43%,归母净利润 0.1 亿元,同比-86.1%;根据 GGII 统计数据,公司继续占据全 球 50%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领先地位较为显著。泰和新材主营氨纶、芳纶等高性能纤维 产品,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0.55%%,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26.2%。

特斯拉供应链:特斯拉销量确定性强,产业链稳定高增

特斯拉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确定性强,供应链料将保持稳定。2023 年上半年特斯 拉总销量 88.9 万辆,同比+57.3%;其中,2023Q1 销售量 42.29 万辆,同比+36%,2023Q2 销售 46.6 万辆,同比+82.7%。

特斯拉供应链示范效应持续显现。供应链公司正持续受益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示范效 应所带来的长期成长。三花智控汽车零部件业务占据行业龙头优势,抓住新能源汽车蓬勃 发展的契机,与世界各大优质车企建立合作,拉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23H1 实现营业 收入 125 亿元,同比+23.3%;扣非归母净利润 15 亿元,同比+42.5%。旭升股份专注于 为客户提供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前瞻性布局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质客户,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24 亿元,同比+18.4%;扣非归母净利润 4 亿元,同比+49.5%。拓普集团 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广阔产品线、系统研发能力及创新型产业模式,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快 速增长,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92 亿元,同比+34.8%;扣非归母净利润 10 亿元,同比 +50.0%。宏发股份 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67 亿元,同比+13.7%;扣非归母净利润 7 亿 元,同比+25.0%。多利科技 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17 亿元,同比+25.6%;扣非归母净利 润 2 亿元,同比+28.8%。

热管理: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带动热管理需求回暖,行业收入及利润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市 场景气度回升,热管理行业持续受益,强劲需求带动收入及利润水平大幅提升,我们选取 的 5 家上市公司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59 亿元(同比+23.9%),扣非归母净利润 22.7 亿元(同比+56.6%),经营性现金流 19.1 亿元(同比+66.1%);2023Q2 实现营收 141 亿 元(同比+28.0%,环比+18.6%),扣非归母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52.2%,环比+50.4%), 经营性现金流 13.6 亿元(同比+31.9%,环比-145.8%)。

结构件:随行业需求稳定增长,23Q2 开工率不足拖 累利润率

2023 年上半年营收随行业需求增长。2023H1 行业营收随下游需求稳健增长,行业上 半年合计营业收入 137 亿元,同比+26%;行业合计归母净利润 10 亿元,同比+26%,利 润增速与营收增速匹配。 2023 上半年行业开工率略有不足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受影响。结构件行业 2023H1 毛利率平均数为 20.25%,同比-0.59pct,有所下降; 2023H1 行业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 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平均数同比+0.06pct/+0.81pct/+0.52pct/+0.22pct,均有所增加。 结构件行业为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占比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公司利润率影响大,上半年 受春节放假、下游去库存、需求等因素影响,开工率略有不足,对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影 响显著。

结构件材料:季节性波动小,新技术带动相关材料需 求未来可期

行业稳定增长,季节性波动小。2023H1 结构件材料行业 3 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收入 135 亿元,同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 5 亿元,同比+3%,稳定增长。行业毛利率平均 数为 20.92%,同比-0.47pct,有所提升。2023 年二季度,行业实现营业收入 72 亿元,环 比+14%,同比+25%,归母净利润 3 亿元,环比+35%,同比+6%,行业受季节性波动影 响较小。 新技术对应的相关材料需求是未来主要看点。立中集团、三祥新材、东方电热的免热 合金、镁铝合金、预镀镍钢带主要用于一体化压铸、车身轻量化、4680 动力大圆柱电池 等新技术。当前新技术的渗透率较低,业绩贡献占比不高。随着新技术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新技术的新材料需求是行业内公司未来的主要看点。

上游资源:碳酸锂价格波动,2023H1 下滑明显

碳酸锂价格波动导致上游资源企业盈利能力下滑。我们对上游资源行业的 7 家上市企 业进行统计,2023H1,7 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1763 亿元,同比+6.6%,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同比-43.5%,扣非归母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50.8%;毛利率平均数 26.7%, 同比-20.5pcts,净利率平均数 11.8%,同比-22.4pcts。2023 年二季度 7 家公司合计实现 营业收入 851亿元,同比-6.7%,环比-6.7%,归母净利润 70亿元,同比-59.7%,环比-27.4%, 扣非归母净利润 51 亿元,同比-70.8%,环比-43.0%;毛利率平均数 22.6%,同比-22.9pcts, 环比-8.0pcts,净利率平均数 9.2%,同比-24.6cts,环比-5.6pcts。

锂电设备:高景气与盈利能力保持

锂电设备板块盈利能力提升。我们对锂电设备行业的 4 家上是公司进行统计,2023H1, 5 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122 亿元,同比+29.5%,归母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58.5%, 扣非归母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59.4%;毛利率平均数 38.9%,同比+1.2pcts,净利率平 均数 13.2%,同比+1.0pcts。2023 年二季度 5 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67 亿元,同比 +33.8%,环比 21.3%,归母净利润 11 亿元,同比+41.7%,环比+22.9%,扣非归母净利 润 10 亿元,同比+41.5%,环比 19.9%;毛利率平均数 36.3%,同比-1.1pcts,环比-5.0pcts, 净利率平均数 12.6%,同比-1.2pcts,环比+0.7pct。

机器人:政策频助力,产业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盈利逐步企稳,产业内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业务。我们对机器人行业的 10 家上市企 业进行统计,10 家公司 2023H1 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69.3 亿元,同比+4.10%,归母净利润 7.6 亿元,同比+0.13%,扣非归母净利润 6.7 亿元,同比-6.33%;毛利率平均数 35.6%, 同比+0.19pct,净利率平均数 15.5%,同比+0.61pct。10 家公司 2023Q2 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36.3 亿元,同比+7.19%,归母净利润 4.0 亿元,同比-6.70%,扣非归母净利润 3.7 亿 元,同比-6.47%;毛利率平均数 34.31%,同比+0.44pct,净利率平均数 15.5%,同比 -2.12pcts。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叠加相关上市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带动毛利率逐步企 稳。期间费率方面,目前机器人行业处于发展初期,玩家积极求变对新产品、新领域加深 布局,导致期间费率小幅提升,净利率小幅下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