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现状、国民医疗费资金来源及支出分析

日本经济现状、国民医疗费资金来源及支出分析

最佳答案 匿名用户编辑于2024/09/19 14:54

日本经济现状好于过去30年,CPI指数回升。

日本过去30年经历了,地产泡沫破裂导致资产负债表衰退,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的下降,同时在产业转型中受到新兴经济体冲击,长期处于 温和通缩状态。日本CPI指数经历4次回升和下跌走势,分别于1)90年代末地产泡沫破裂,日本CPI指数从1990年的3%持续下跌至1996年的0%;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日本CPI指数从1997年的2%下降至2002年的-1%;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日本CPI指数从2008年的1%下降至2010年的1%;4)2012年安倍晋三出任首相,启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以提振日本经济。但在全球经济走弱背景下,日元贬值不及预期,同时企业和居民 部门投入和支出意愿持续低迷,政策效果未持续。日本CPI指数从2014年的3%下降至2021年的0%。 2022年以来CPI指数持续超过2%的政策目标,经济趋势向好。2022年4月至今,日本CPI增速连续27个月超过央行2%的政策目标,经济有回升趋势。 2024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从-0.1%提高至0-0.1%。

日本国民医疗费统计公共医保项目,2021年达到45万亿日元。2021年日本国民医疗费达到约45万亿日元,占GDP的8.2%。国民医疗费包括居民发生在医院、诊所、药局、康复设施(不包括 介护)的绝大多数医疗费用,不包括高端医疗、妇产、医美、体检、介护等公共医疗保险外涉及的项目。

日本国民医疗费的38%来源于财政投入。日本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加入公共医疗保险,主要包括三类公共医疗保险,1)健康保险(“职工医保”);2)国民 健康保险(“居民医保”);3)高龄老年人医疗保险。 日本国民医疗费已经进入“平进平出”状态,主要有4个资金来源,分别是财政投资(38%)、雇主缴纳(22%)、被保险人缴 纳(28%)和患者自负担(12%)。财政投入部分主要用于后期高龄者医疗开支以及公费负担医疗开支。

中国和日本医疗卫生费用资金来源和支出结构对比。结论1:与日本相比,中国自费水平占比较高,同时财政投入方向有一定差别。中国自费占医疗卫生费用比例较日本高15%,财政投入主要用于补 贴近10亿人的居民医保。深度老龄化下,日本财政主要投入支持后期高龄者(75岁以上)的医疗开支。 结论2:在国民医疗费的基础上,日本开辟了新的支付端,对中国老龄化进展过程中满足居民医疗保健需求有一定启示。 ① 2000年,日本引入介护保险以缓解医保压力。2000-21年,日本介护险支付规模从3.3万亿日元增长至11.2亿日元,年复合增速6.0%。到2021年 末,介护险支付规模占GDP比例达到2.0%。 ② 鼓励功能性保健品发展,降低慢病发病率,替代或减少直接医疗卫生开支。200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提出“健康日本21计划”,发挥预防保健 在提升健康水平的作用。2015年日本内阁颁布《规制改革实施计划和日本再兴战略》,将功能性标示食品以备案制形式纳入监管条例。

院内结构变化,药占比下降,耗材占比稳定 。根据2022年厚生劳动省数据,日本医院的费用结构中,医护人工、药品、耗材分别占总费用的55%、11%和9%。 院内结构变化的趋势是,药占比下降,耗材占比稳定,人工费占比提升。从2000-22年日本医院费用结构变化看,整体结构相对 稳定,以降低药占比(-6%)、降低日常经营开支成本(-4%)为主,医护人工薪资占比小幅上升(+3%)。

相关报告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