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中和趋势与相关投资机会分析

  • 来源:山西证券
  • 发布时间:2023/10/01
  • 浏览次数:615
  • 举报

一、碳中和的背景与前景

1、大势所趋:《巴黎协定》之下的碳中和承诺

近年来,气候问题引发的自然灾害愈发密集,对全球生态与人类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控制温 室气体排放、绿色可持续已成为当今全球主要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亦成为中长期全球能源结构转型、 科技绿色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继 1992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 年的《京都协议》后,2015 年《巴黎协定》签订,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根据《巴黎协定》,全球将致力于 在 2050 年实现 CO2的净零排放(即碳中和),以努力将全球变暖控制在 1.5℃以内。截至 2023 年 7 月,已 有 198 个国家或地区成为《巴黎协定》的缔约国1,其中,已有 97 个国家或地区承诺了碳中和(26 个国家 或地区已立法,54 个国家或地区写入了政策性文件,17 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了政策宣誓)。

所谓碳中和,即在特定时期内使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消除量相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红外辐射, 并通过逆辐射返回地球表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温室效应,在平衡状态下,适度的温室效应能够使地球维 持物种宜居的温度。然而,由于人类工业革命后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二氧化 碳排放量大幅增加,最终使得大气中的碳循环失衡,短时间内温室效应过度,全球变暖,并由此产生了一 系列负面影响。据 IPCC,2011~2020 年 10 年间,地球表面升温幅度较 1850~1900 年的 50 年间高 1.1℃,其 中,陆地温度升幅高 1.29℃,海洋温度高 0.88℃2,简言之,过去 10 年全球升温的幅度超过 1850~1900 年 50 年的升幅,生态系统的适应时间明显不足。

我们这里所说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组成 部分,其他温室气体也能够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而碳中和的核心思路,即旨在逐步重塑全球碳平衡。

我国于 2016 年 4 月正式签署《巴黎协定》,2020 年 9 月,宣布将致力于实现“双碳”目标,力争于 2030 年前碳达峰,并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全球碳排放量首位的国家,我国明确碳中和实现路径, 对于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作为全球制造大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也意味着全球绿色 转型新时代来临,其间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但也蕴含着机遇与中长期投资机会。

2、全球碳排放: “达峰”途中,尚有缺口

如今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大势,为探明全球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以及其中的市场影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 两个问题,一是,全球距离碳中和(净零排放)还有“多远”?二是,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哪里?

2.1 全球碳排放边际改善,但仍未“达峰”

距离《巴黎协定》生效已有 7 年,全球主要国家均已开始布局碳中和,从边际变化看,全球碳排放近 年来确有放缓之势,然而,就全球维度看,仍未“达峰”,温室气体排放仍处于上升阶段。据 GCP 统计, 经历了 2020 年的疫情冲击之后,2021 年全球 CO2 排放再度反弹至 37.12Gt,重归上行通道,人均碳排放量 亦回升至 4.74t的高位。

此外,在经历了疫情后的全球复苏与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后,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压力进一步 加剧,全球各国愈发重视能源安全,因此增加了对于传统能源的投资,为全球减碳增加了阻力。据 IEA 的 统计,虽然对于清洁能源的投资稳步上升,但自 2021 年起,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投资出现反弹,2023 年对于 石油与天然气的投资预计将增长 7%,从结构上看,虽然仅有少数中东大型国家石油公司增加了投资规模, 但 2023 年化石燃料投资将增长到净零排放计划中 2030 年所需水平的两倍以上,为全球实现碳中和带来压力。与此同时,IRENA 在《World Energy Transitions Outlook 2023》报告中指出3,虽然 2022 年可再生能源 发电量大幅增加,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补贴也创了历史新高,在能源转型技术投资中,对传统燃料的投资 几乎是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两倍,出现了能源转型投资的“偏向”。

截至目前,想要达成全球 2050 碳中和目标仍面临较大挑战,全球碳排放较《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 控制在 1.5℃以内”目标要求的总排放量仍有较大缺口。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简称 UNEP)测算4,若维持当前政策不变,预计至 2100 年全球可能会变暖 2.8℃(66%的概率),远超《巴 黎协定》目标水平,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形下,所有缔约国按照承诺完成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s),叠加 额外的净零承诺,全球将变暖 1.8℃。若想要将变暖控制在 1.5℃以内,现行政策至 2030 年会有 250 亿吨二 氧化碳当量缺口,全球需要削减 45%的温室气体排放,若控制在 2℃以内,则需要削减 30%的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只要全球气候治理趋势不改,各国大概率会在中长期范围内更加积极的推进碳中和进程。

2.2 我国碳排放总量居全球之首,能源活动为全球最主要排放源

根据 GCP 最新数据,2021 年,全球碳排放总量前五的国家分别为:中国(30.80%)、美国(13.49%)、 印度(7.30%)、俄罗斯(4.73%)、日本(2.88%)(“()”中为相应国家在全球碳排放总额中的占比),共计 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60%,而前十的国家共计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70%。

此外,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差异等原因,全球主要国家的碳中和进程存在明显差异。美 英等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多已实现碳达峰,开始向第二阶段的碳中和迈进,且多已将高污染、高排 放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因此主要以绿色技术替代为主。而我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仍在走向碳达峰 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增长与绿色转型,因此需要完成的减碳任务较重。沙特、伊朗等中东国家本身的经济 结构天然具有较高的碳排放需求,实现碳中和面临艰巨困难,然而持续高温等极端天气同样对其造成了严 重影响,中东国家已开始积极推进绿色转型,重点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分部门看,全球碳排放主要源自能源活动。据 Climate Watch 最新统计数据,2020 年,能源活动碳排放 总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 74.66%,农业活动、工业活动、废物处理、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分别占 12.34%、6.58%、 3.48%、2.93%。其中,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发电和供热,占能源排放量的 42.79%,占整体排放 的 31.95%,其次是交通运输,分别占能源排放量与整体排放量的 20.54%、15.34%,此外制造业/施工也占 较大比重,分别占能源排放量与整体排放量的 17.54%、13.10%。全球碳排放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 减碳的方向,因此,也指明了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与行业投资机会。

3、我国的碳中和之路:现状与挑战

3.1 需求未达峰,发电供热、制造业用能及工业活动排放占比高

我国当前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并且仍未达峰,处于上行通道中。从 结构上看,我国能源活动、发电与供热、制造业用能、工业活动排放量占比较高,农业、废物处理占比较 低,土地利用与林业的净排放已进入负值,开始呈现“碳吸收”作用。首先,能源活动同样也是我国碳排 放的主要来源,据 Climate Watch 统计,2020 年我国能源活动总计排放 108.19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我国排 放总量中占 87.99%。

其中,发电与供热总计排放 57.14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能源排放总量的 52.82%,占 整体排放量的 46.47%。由于我国发电与供热仍以煤炭作为主要供能来源,因此碳排放量占比同样高于全球 平均水平(2020 年为 31.95%)。其次,作为制造业大国,2020 年我国制造业/施工用能排放 28.99 亿吨二氧 化碳当量,占总排放量的 23.58%。工业活动排放 12.61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达 10.25%,同样高于全球 平均水平(2020 年为 6.58%左右)。

在我国的“3060”双碳目标中,虽碳达峰实现时间较全球晚了 10 年,但我国经济增速本身处于较高水 平,能源需求尚未达峰,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居前,但 2021 年人均碳排放量为 8.12 吨,仅为全球第 26。 由此,在“双碳”的中长期目标之下,我国同时需要兼顾增长与发展,继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因此,面 临的减排任务更加艰巨。

3.2 区域不均衡,减排的经济压力与跨区域电力调度面临挑战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在我国走向碳中和的过程中,面临着由 区域不均衡带来的挑战。首先,全国各省份的经济结构存在差异,在低碳转型中面临不同的社会经济压力。 碳排放总量较高的地区,未来的减排及转型同样面临较大压力,而从 CEADs 最新公布数据看(2019 年), 我国碳排放总量前 5 的省份分别为:山东、河北、江苏、内蒙古、广东。此外,我们用每万元 GDP 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各省的碳排放强度,同样基于 2019 年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碳排放前 5 的省份分别为: 宁夏、内蒙、新疆、山西、河北。以上地区由于地理、禀赋、历史等原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高耗能产 业链的发展较为成熟,其居民就业、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对于电力供热、高耗能工业、畜牧业等依赖程度 高,因此在低碳转型中面临较大阻力,更加需要政策面的区域协调与支持。

其次,全国各省可再生能源禀赋存在明显差异,在清洁能源替代方面的潜力不同,同时区域间供给与 需求的错配亦十分明显,电网跨区域配送仍然存在技术上的约束。正如前文所述,发电与供热为我国碳排 放的最主要来源,而我国供电结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来源,因此,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是实 现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分别就水电、风电、光伏而言,虽然均具备清洁可再生的特性,但同时也在供 电稳定性、资源分布不均等方面存在短板。

(1)水电方面,滇贵川为我国主要水电供应省份,同时也是电力净输出省份,在我国“西电东送”任 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根据 2021 年数据,水电在云南与四川的发电总量中占比超 80%,然而其供应 会受到气候影响,枯水期与丰水期电力供应波动大,来水量直接影响水电供应能力,因此供电稳定性存在 较大波动。例如,2022 年夏季来水特枯导致川滇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四川政府连续半个月暂停工业用电, 云南省电解铝企业 9~10 月减产超 100 万吨,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与民生。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水电资源已经开发过半,剩余地区(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开发难度较大,建造 成本高,且建设周期较长,近年来有关水电站生态保护的争议也较为突出。因此,未来水电替代火电的空 间相对有限。

(2)风光发电被视为可再生能源替代的主力,近年来风光发电成本已大幅降低,且未来仍有进一步降 本的空间,有望形成较强驱动力,吸引投资与创新。据 IRENA 最新统计,2020 年全球光伏、陆上风电、海 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分别为,0.06 美元/千瓦时、0.04 美元/千瓦时、0.08 美元/千瓦时,较 2011 年分别降 低 80.41%、52.52%、50.98%,而伴随着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我国光伏、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亦大幅降低, 较 2011 年分别降 50.23%、67.03%,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然而,风光能源分布同样不均衡,我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与东海沿海地区,光能资源主 要分布在西部与北部地区,内蒙、新疆、宁夏、甘肃、山西风光发电量居前,且为我国电力净输出省,我 国各地区电力供应与需求存在明显的错配(见表 3),即我们常说的“源荷分离”。因此,充分利用可再生能 源替代传统能源发电必然需要跨区域的电力运输,这对我国传统的电网模式形成挑战,叠加风光发电波动 性同样较高,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配电网络,我国输电网络结构与效率仍需升级,与之 相关的特高压运输、储能、调峰技术等均有待进一步突破,跨区域跨省输电利益协调同样有待优化,以最 终推动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

二、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1、不可忽视的机遇:巨大的市场空间

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所述,无论是对于我国国内还是全球而言,碳中和均是一 个尚待完成的中长期议题,并且需要政策面与技术面的进一步加力,因此,也带来了国内国外巨大的市场 空间,为相关创新与投资提供了机遇。 从全球视角看,在走向碳峰的过程中,绿色基础设施、风光发电产业链、低碳产品均具有非常广阔的 国际市场空间。如前文所述,各国处于碳中和的不同阶段,且自身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致力于实现 净零排放的过程中拥有不同侧重点,而我国基于产业链较为完备、成熟,绿色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支持, 因此不少产品具有明显的成本与技术竞争优势。

例如,我国新能源车出口自 2019 年开始进入同比高增阶段,且在今年全球外贸收缩以及去年同期高基 数的不利环境之下,累计同比增速仍然维持在 100%以上的高位,足见其高景气度。同时,新能源车出口在 我国整体汽车出口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彰显我国新能源车的强大出口竞争力与出口市场空间。此外,此类 产品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点,叠加规模优势的累积,有望成为我国新的外贸增长点,为我国出口转 型升级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渠道。

从国内视角看,我国本身碳排放总量较高,无论是能源结构转型,还是经济结构重塑、技术体系变革, 当前均远未饱和,仍具有较大市场承接规模。例如,据 IRENA 预测,若要致力于完成 1.5℃目标,2050 年 全球能源消费中传统化石能源将仅占 12%,截至 2020 年该比例为 63%,而我国 2021 年能源消费中传统化 石能源占比高达 91.5%,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目标水平,因此,在迈向碳中和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电气 化空间,全社会用电、发电总量均会有较大增长。

此外,IRENA 预测,2050 年电力消费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 91%,而 2020 年该比例仅为 28%。就我国电力结构而言,2021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约为 27.7%,虽基本持平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距离最终 的目标水平仍有空间,因此在全面电气化的过程中风光发电占比亦将进一步提升,实现规模与渗透率的双 维度增长。由于我国碳排放量在全球碳排放中占较大比例,因此,在全球碳中和大势之中我们将致力于向 目标水平靠拢,因此具有巨大的“可为”空间。在“以绿色可持续替代传统高排放”的全球主旋律之下,作为全球制造大国,虽然我国高耗能行业面 临约束进而掣肘经济增长,但新的增长点有望带来结构转型与新机遇,绿色技术发展在巨大的国内国外市 场规模赋能之下具有十分可观的潜在收益,亦是较明确的中长期投资主题。

2、如何实现碳中和?

从碳中和本身的定义出发,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两条核心思路,一是控制碳排放,二是增加碳吸收(即 负碳排放)。我国目前的实现碳中和的思路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增加碳吸收为辅,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增加碳吸收:存在争议的碳汇路径与成本高昂的 CCUS

碳吸收一般有两条路径,分别为生物固碳与技术固碳。其中,生物固碳与碳汇概念类似,即指依靠树木、森林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 在植物及土壤当中,从而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可见生物固碳与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环保活动息 息相关,因此会受到土地资源与养护成本的限制,同时,有研究指出,生态系统中的碳处于循环状态,从 长期看其排放与吸收的总量相等,因此对于实现碳中和的作用很可能微乎其微,因此通过碳汇路径实现碳 中和目前存在争议。

技术固碳一般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即 CCUS)技术。通过人工技术捕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进 行压缩封存(地质封存或海底封存),或将捕获的碳进行提纯后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工业利用如用作干冰制 冷、保护气体等,或化学利用如替代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用以生产可降解塑料聚合物、碳纤维等)。通过技术 固碳助力实现碳中和的前景可观,特别是其资源化再利用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然而,成本制约同样明显, 无论是碳捕获还是管道运输抑或是最终进行封存,现有技术水平之下成本均十分高昂,因此,使得 CCUS 目前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2.2 减少碳排放:替代、转型与重塑

如前文所述,我国减排规模较大,要想实现碳中和,需要整个能源体系、经济结构的系统性转变。接 下来,我们将分别从供能、工业、交通、农业这些碳排放占比居前的领域讨论我国减少碳排放的路径。

2.2.1 供能:提高能效、电气化与可再生能源替代

能源活动是我国碳排放的首要来源,因此,也是碳减排的核心领域。其中,传统化石能源燃烧发电供 热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重灾区”,对此,提高能效与电气化是推动减排的关键手段。 一方面,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在单位化石能源消耗中产出更多的电与热,进而降低碳排放 强度,有效减缓减排过程中对于经济整体增长的冲击,主要方式包括清洁燃烧、节能控制等,但也需注意, 提高能效仅具有缓解碳排放的边际影响,并不足以作为能源活动减排的主要方式。 另一方面,通过电气化降低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供能。

在我国的供能体系中,电力占比远低于传统化石 能源,而电力相对于化石燃料供能更加清洁。在经济转型增长的过程中,我国人均能源消耗进一 步上升不可避免(区域间、城乡发展仍不均衡),而提高工业、交通等终端电气化水平,是实现兼顾增长与 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所在。 此外,提高电气化的同时,增加电力生产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替代化石能源。电力生产同样需要消 耗化石能源,我国的供电结构当前也主要以火电为主。在过去 10 年间,全球与我国的风光发电 成本大幅降低,已成为替代火电的可行方式,后续通过进一步降本以及渗透率提高,有 望成为降低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主力,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全面升级与重塑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

2.2.2 工业:供热替代与生产工艺革新

如前所述,我国的工业活动碳排放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因水泥、钢铁、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较大比例。其中,水泥、钢铁为应用广泛的基建原料,碳排放总量规模较大,化 工虽碳排放总量占比仅不足 5%,但其排放强度大。 具体而言,工业生产活动的碳排放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产中用化石燃料燃烧进行加热而产生的碳 排放,如钢铁生产中炼焦、炼铁等工序通过燃煤达到生产温度而产生的碳排放等。二是,工业活动中的“过 程排放”。如水泥生产中的原料石灰石煅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水泥碳排放总量的 60%)、煤化工生产甲醇的 过程中原料煤与空气反应产生的碳排放、高炉炼铁过程中用煤充当还原剂产生的碳排放等。

由此可见,工业活动减少碳排放更加复杂,除了在供能环节中提高能效、运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燃烧供热外,还需通过技术革新与生产工艺优化,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寻找石灰石、煤还原剂等原 材料替代,涉及整个工序、全生产链的革新,这在技术上的难度不容小觑。

2.2.3 交通:燃料替代与出行方式转变

交通运输在当今社会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可见的未来,全球对于交运服务 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由于交通运输主要依赖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因此,面临的减排压力也将日益增长。 其中,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的电气化是当前技术趋势之下较易持续推进的减碳方式。随着我国锂电池生产 技术不断突破,电池密度、安全性持续提升,成本大幅下行,全国电动车渗透率快速升高,并且在出口方 面表现亮眼。随着后续充电桩建设持续推进,续航里程与充电效率进一步提升,公路货 运、客运中电动车对于传统油车的替代空间将进一步释放,由此,公路运输的电气化“正在路上”。与此同 时,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随着多年以来的高铁线路建设覆盖面愈发广阔,未来有望在铁路运 输电气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减碳。航空运输与船运目前的燃料替代仍然存在较大技术难度,清洁能 源的能效、经济性问题仍有待突破。

此外,共享出行、公共出行比例提升亦是交通减碳的重要方式,而通过这一出行方式转变渠道进行碳 减排需要进一步提升大数据配置与智能化水平,优化城市交通规划与布局。

2.2.4 农业:技术优化与循环再利用

农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畜牧业与粮食生产。可能的减碳方式主要有以下 3 点:(1)种植与养殖技术优 化,提升单位能耗农产品产量;(2)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替代;(3)废弃物(如秸秆)循环再利用。综合而 言,虽然农业活动碳排放占比同样居前,但我们认为当前农业的减碳空间十分有限,在如今的国际环境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日剧增,改良种植技术与生产工艺更多还是集中在能源替代等方面,产量目标不可放 松,其次,市场上提及的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畜牧业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是牲畜“肠发酵”产生的甲烷) 的可行性同样不高,饮食习惯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且当代人对于蛋白质摄入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整体减 少肉类消费的概率较低。

三、基于碳中和的投资策略

1、关注“从 0 到 1” ,布局 “从 1 到 100”

我们需要明确,碳中和是一个中长期主题,诸如 CCUS、化工生产工艺再造、生物质能替代等均仍未实 现经济性、产业化的技术突破,因此,短期内可能会阶段性的形成热门概念,但距离业绩兑现尚远。而交 运电气化、可再生能源替代已经是产业化落地 “进行时”,虽然在前期股价持续高增与全球结束宽松后, 相关板块出现了明显回调,部分行业的业绩支撑使得估值性价比凸显。

综合而言,我们认为碳中和主题之下的投资逻辑应为:关注“从 0 到 1”,布局 “从 1 到 100”。结合 前文所述,在全球碳中和趋势之下,巨大的减碳空间与市场规模意味着 CCUS 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触发新 的“蓝海”,但其技术发展同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研发周期、研发成本、研发成功率等均不明确,因此, 对相关技术进展保持关注与跟踪相对较优。而对于已经开始兑现业绩并且拥有中长期业绩确定性的行业, 建议择机布局,一方面把握中长期机会,另一方面注意估值的合理性与性价比。

具体而言,我们相对看好以下行业板块: (1)新能源汽车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均具有可观的增长规模,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居于世 界前列,有望在全球交运电气化中收益。同时,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仍有上行空间,伴随续航里程提升与成本持续下行,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相对于油车的性价比抬升,叠加双碳目标 下的政策支持,中长期景气度有望维持高位。

(2)风电光伏 由前文论述可知,可再生能源替代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电气化将提升全社会整体用 电规模,另一方面,风光发电的成本大幅下行使得其得以充当能源替代的主力。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可再 生能源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与欧盟(IRENA,2022),因此,光伏等产品及技术具有广阔的国际市 场空间,在估值调整之后投资价值凸显。

(3)储能 伴随着可再生能源替代出现在“走向碳中和”的方方面面,储能板块的吸引力相伴而生。不稳定性是 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的主要短板,且我国存在明显的用电供需错配的情况,需要进行跨区域运输,而储能 能够提高风光消纳,使可再生能源变得“可调节”,因此,储能是电气化、可再生能源替代趋势之下较为确 定的方向。

(4)新材料 在碳中和的过程中,新材料替代带来的投资价值同样突出。一方面,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受限将使得下 游塑料、化纤等产品出现较强替代需求。另一方面,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属于“环境友好”的可降解材料, 是完全符合减排要求的替代材料。而其中的聚乳酸(PLA)等已开始进入量产阶段,业绩释放在即。 此外,随着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与成熟,涉及新能源车、新材料等“绿色”产品的企业有望在碳交 易中通过出售碳排放权获得额外收益。

2、反向思维:把握高耗能龙头的周期性机遇

碳中和转型并非一簇而就,且自 2022 年以来我们见证了投资不足、供给受限、需求激增共同作用之下 全球能源短缺带来的商品价格高增,煤炭等能源板块的利润水平也出现了明显抬升。在碳中和的进程中, 降低传统能源供能占比以及限制高耗能行业或将使得新增产能受限,市场份额进一步向资金与技术实力较 为雄厚的龙头集中,进而使其能够在周期性供给受限中增厚利润,提升表现,建议结合全球经济周期把握 煤炭、化工、钢铁等板块机会。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