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 来源:前瞻
  • 发布时间:2021/05/22
  • 浏览次数:13078
  • 举报

报告摘要:

一、中国人才政策基本情况

1.1 人才政策分类

1.1.1人才政策分类

人才政策主要分为四大类,一以“引”和“留”为主的人才引进保障类政策,二是以“育”为主的人才培养发展类政策,三是以“管”为主的人才管理和人才评价政策。

1.1.2 人才政策类别占比:数量上以人才培养类为主

通过在北大法宝政策数据库查询,经过整理去除掉表彰通知、授予头衔、活动评选、行政批复、名单公布、换届通知和任免通知类政策,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共有地方性人才政策共计3191条,其中以人才培养及发展政策为主,其占人才相关政策的82%。

1.1.3人才政策细分类别

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人才引进及激励政策以人才引进和人才住房政策为主,占比分别为49%和30%;人才培养及发展政策以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主,占比分别为50%和17%。

1.2 人才政策发展阶段

中国的人才政策发展分为3个阶段,2000年开始我国揽才和养才进入探索期,该时期的人才管理和人才评价较弱。由于人才政策发布量在2012年前暴增所带来巨大的地区补贴成本,2012年后我国各地区减少各类人才政策的发布,数量逐渐趋于稳定。

1.3 全国人才政策热力地图

沿海经济带相关人才政策数量瞩目:根据对相关人才政策的梳理,沿海地区的人才政策明显多于内陆地区,同时从侧面反映出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可以负担人才政策所带来的成本。另外,黑龙江地区由于紧邻俄罗斯,其人才政策与沿海地区处于同一梯队。

各省市的十四五人才规划各不同:从各省份的人才十四五规划中可以看到,北京目前较重视人才培养、西藏和海南偏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安徽和河南则关注人才基金,宁夏、重庆和福建均较重视人才与产业融合。从整体来看,北京和上海已经偏向于人才管理,而其他省份则以人才引进和培养为重心。

1.4 全国各地区基本发展情况

1.4.1各省份GDP及增速:广东省位居榜首,除湖北省外均为正增长。根据31个省份发布的统计公报,2020年广东省GDP超过11万亿,稳居全国榜首,其次是江苏省的GDP突破10万亿元。中国31个省份中,除了受到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湖北省外,其他省份的GDP均为正增长。

1.4.2各省份人口:广东省位居榜首,除湖北省外均为正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广东省的人口数量最多,超过1.2万亿人,占全国人口的8.93%,其大学及其以上的受教育人数为1978.3万人。山东省的总人口数为10152.7万人,位居第二。长三角、东北三省和长江中游的老龄化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18.7%,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5%。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河北江苏、天津、山东、湖北、安徽、重庆和四川等地的人口老龄化均超过全国平均。

二、各地区人才政策对比

2.1 人才引进及保障政策对比

2.1.1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省份数量对比-福建和广东政策数量处于第一梯队。根据北大法库数据,截至2021年4月底,福建和广东的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数量属于第一梯队,共计99条,其次则是广东的98条;江苏的45条属于第二梯队,北京、浙江、上海、山东、海南、新疆均属于第三梯队。

2.1.2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省份的政策类型对比-集中在人才引进和人才住房政策。从各个省份的不同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的类型来看,各省份均以人才引进为主,其中福建和广东在一定程度上也倾向于人才的住房政策。进一步分析,福建省虽然拥有数量最多的人才引进类政策,但主要均为《福建省2007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需求表》,一方面说明福建省急缺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福建省对人才政策的力度大。

2.1.3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中国主要城市人才引进核心政策汇总。

2.2 人才培养及发展政策对比

2.2.1人才培养和发展政策省份数量对比-长三角重人才培养。根据北大法库数据,截至2021年4月底,长三角地区的福建、江苏和浙江的人才培养及发展政策的发布数量属于第一梯队,政策发布数量分别为256条、248条和242条。从地区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培养属性较重。

2.2.2人才培养和发展政策省份的政策类型对比-人才队伍建设为主。从各个省份的不同人才培养和发展政策的类型来看,各省份均以人才队伍建设类政策为主,其中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还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类的政策。

2.3 人才管理及维护政策对比

2.3.1人才管理及维护政策省份数量对比-中西部地区重人才管理。根据北大法库数据,截至2021年4月底,福建的人才管理与维护政策发布数量为40条,仍占第一区队。除此外,中西部地区的内蒙古、河南和四川在政策发布数量中处于第二梯队,相关人才管理与维护政策发布数量分别为18条、11条和11条。

2.3.2人才管理及维护政策省份的政策类型对比-集中于人才需求调查。从各个省份的不同人才管理与维护政策的类型来看,各省份均以人才需求调查政策为主,其中福建、广东、重庆、西藏和陕西还注重人才管理类政策,福建主要偏向于紧缺人才的需求目录调查。值得注意的是福建、吉林、黑龙江和贵州已经发布人才数据相关政策。

2.4 人才评价与考核政策对比

2.4.2人才评价与考核政策省份的政策类型对比-沿海经济圈示范作用强

根据北大法库数据,截至2021年4月底,广东省的人才评价与考核政策发布数量为22条,从数量上来处于第一梯队;其次是江苏和福建的第二梯队。从整体来看,沿海经济圈的人才评价与考核政策的发布数量处于领先位置,故其示范作用强。

2.4.2人才评价与考核政策省份的政策类型对比-人才评价为主。

从各个省份的不同人才培养和发展政策的类型来看,江苏、福建、广东、陕西和宁夏除了注重人才评价政策外,还偏重于人才考核政策。

三、各地区人才政策效益评析

3.1 人才引进评析

3.1.1 人才引进评析。

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100强,50名后的更易出现更迭。2020年有29个城市新上榜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31个城市排名出现上调。从整体来看,新一线城市中杭州表现亮眼,排名在50以后的城市名单更容易出现更迭。四大直辖市中,除北京外均出现排名下滑,其中天津的排名较上年下滑10名。

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的归属省份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020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的归属省份中,除直辖市外,江苏和浙江省的100强城市最多,分别为11个。从城市群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群。

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的归属省份中浙江省突出。再进一步分析发现,除四大直辖市外,最具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的归属省份中,浙江省有11个城市的排名上升,即上榜的每个城市均出现排名上升的情况,有效人才吸引力为100%。江苏、福建、广东、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的有效吸引力均为正,而河北、海南、河南等地的则为负,四川和广西的省份有效吸引力未产生变化。

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的归属省份中四川和内蒙古崛起。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020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排行中共有29个城市新上榜,与此对应2019年有同量的城市下榜,在新上榜的城市归属省份中,四川和内蒙均有4个城市新上榜。与此同时,河北和河南的下榜城市分别达到6个和5个。从整体来看,四川和内蒙古成为人才的新聚集地。

常住人口变化,广东和浙江流入较多。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对比,从常住人口来看,全国人口十年新增7205.37万人,平均31个省份新增232.43万人,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0.5%。综合对比分析,从数量来看,共有12个省份的十年常住人口变化高于全国平均,其中广东的人口变化数量是浙江、江苏和山东之和。从增速来看,人口变化数量高于平均的四川和河北的增速低于全国平均。

常住人口变化,东北三省人口流失严重。综合对比分析,共有19个省份的十年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低于全国平均,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人口流失严重,均出现人口数量负增长的情况。黑龙江十年人口数量下降646.21万人。从增速来看,在人口变化数量低于平均的省份中,北京、陕西、上海、海南、宁夏、西藏的人口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

3.2 人才培养评析

3.2.1人才培养评析-各地区高考录取率对比,江苏省高考人多且上线率高。根据公开数据整理,2020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总计1071万,相比于去年增加了了40万。2020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前三分别为河南省,115.6万人;广东省,77.96万人;河北省,62.48万人。高考一本上线率前五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和宁夏。高考上线率后五名分别为河南、江西、广西、贵州和山西。整体来看,江苏属于高考人数多且一本上线率高。

3.2.2人才培养评析,各地区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突出教育不均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分别为12.64年、11.81年和10.29年,而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则为9.8年,低于全国平均。从整体来看,有17个省份的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均低于全国平均,说明教育资源仍存在一定的倾斜和教育不均衡的状态。各地区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受扶贫政策影响大。进一步分析,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内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整体提高0.83年(2010年为9.08年)。从各地区来看,西藏10年内整体提高1.5年,提升幅度最大,其次为贵州地区。西藏和贵州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首要地区,由此也可看出国家扶贫政策中“培养人才,创造未来”的首要目标。除此外,上海、安徽、重庆、浙江和青海的提升幅度均在1年以上,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西南地区。各地区15岁以上人才培养中部分地区受到虹吸影响大。再进一步分析,结合2020年中国各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2010-2020年中国各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幅度两组数据,其中均低于全国平均的地区有山东、广西、河北、湖南和福建;均高于全国平均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陕西、江苏、新疆、海南和内蒙古。从整体来看,均低于全国平均的地区受到“强地区”虹吸影响,山东省北靠京津冀南接长三角;广西北靠成渝经济带南接大湾区;而河北、湖南和福建均是其经济带中较弱的一隅。

3.3 各地区人才政策综合效益评析

人才政策主要由引进和培养类政策组成,综合前文对人才引进政策和培养政策的效益评析,若地方的人才政策力度大于人才政策评析,说明人才政策的综合效益有待提高。从综合效益来看,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海南、重庆、青海和宁夏均较高;从政策分类分析,北京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雨露均沾”,而河北、陕西、辽宁、吉林、江西、海南等地的人才培养政策大于人才引进;反之浙江、广东、四川等地的人才引进效益大于人才培养。

四、中国区域性人才政策发展趋势及建议

4.1 人才流动趋势

4.1 中国人才流动趋势分析,IT互联网和交通物流的人才吸引力较大。根据脉脉于2021年3月发布的《2021年人才流动与迁徙报告》,IT互联网的人才活跃度为75.2%,其次为交通物流和汽车行业的65%和64.5%。人才围绕核心产业发展。未来我国的人才流动趋势将呈现规模扩大、流动虚拟化和流动年轻化的三大趋势: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流动虚拟化,流动年轻化。

4.2 人才政策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的人才政策主要呈现竞争加剧、产业融合、市场化、均等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六大发展趋势。

4.3 人才政策发展建议:根据前文的分析,目前我国老龄严重,特别是东北三省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安徽和合肥的老龄化态势也不容乐观。同时考虑到各个地区人才政策效益不均等,综合分析,前瞻提出老龄人才利用和区域人才共享的人才政策发展建议。

报告节选: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详见报告原文。

报告原文: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标签
  • 相关专题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