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预制菜行业专题报告:风起云涌,全景梳理探发展

  • 来源:东海证券
  • 发布时间:2024/03/01
  • 浏览次数:2389
  • 举报

1.餐饮工业化趋势下,预制菜行业成长加速

1.1.中国预制菜发展趋势明确,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预制菜是指经过预先处理的半成品或者成品菜,按食用方式划可广义分为即食(八宝粥、 即食罐头)、即热(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需加热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免洗免切的 净菜)四大类。本报告聚焦狭义预制菜(不包含即食)。 预制菜自 2010 年起快速发展。预制菜由净菜发展而来,最早起源于美国,20 世纪 60 年代起预制菜实现商业化。我国预制菜发展经历三个时期,①萌芽期(1987-2009 年),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的进入,国内开始出现净菜配送工厂。2000 年前后,我国出现预制菜生产企业,对肉禽和水产等原材料进行深加工,逐渐丰富预制菜产 品种类。②B 端成长期(2010-2019 年),在人力成本上升背景下,餐饮连锁化率加快与外 卖平台成立,B 端预制菜开始加速发展。③C 端加速发展期(2020-至今),疫情催化以及随 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叮咚买菜等互联网巨头切入 C 端预制菜赛道,助推 C 端预制菜快速发展。

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B 端为主要市场,发展趋势或为先 B 后 C。①规模: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21.31%,预计 2022- 2025 年复合增速达 29.25%,整体保持快速增长。②市场情况:餐饮为预制菜最主要的应用 场景,B 端与 C 端市场规模比例为 8:2。当前市场以即烹、即热为主,根据德勤数据,2021 年,即烹、即热占狭义预制菜比重为 47%和 51%。由于我国饮食习惯与日本接近,且 B 端 (连锁化率提升;高租金下,餐饮降本增效需求旺盛)与 C 端(老龄化加剧、单身率提升) 驱动因素相似,日本预制菜先 B 端后 C 端的发展趋势或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1.1.1.冷链产业链逐年完善,扩大预制菜销售半径

预制菜主要依赖低温保持新鲜度,早期受限于冷冻技术及冷链运输的高成本,因此销售 半径较小。随着速冻技术的发展,预制菜储存时间大幅延长以及冷链物流维持较快发展,大 幅降低了企业物流配送成本,预制菜的辐射范围有所扩大,2017-2022 年,食品冷链物流市 场规模、冷藏车保有量、冷库容量 CAGR 分别达 14.03%、22.10%、15.41%。2021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 2025 年初步形成衔接产 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及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将进一步扩大预制菜的销售半径, 加速产品在新市场下沉渗透,助力预制菜行业快速增长。

1.1.2.B 端餐饮降本增效需求旺盛,确保预制菜行业持续发展

受益于预制菜口味标准化,制作简易,能够有效解决餐饮业的人力成本高企、出餐速度 较慢的痛点,在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团餐行业增长与外卖发展共同推动下,促进预制菜行业 新发展。 预制菜有效降低餐饮业运营成本,与连锁餐饮业协同发展。当前人力和房租成本占比较 高且增长幅度大,随着经济发展及通货膨胀,未来房租和人工成本或将持续增加,倒逼餐饮 企业优化餐饮供应链。根据《2023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2022 年餐饮人力和房租成 本共占营收的 33.3%,人力和房租成本分别同比增长 4.8%和 3.6%。餐饮企业通过使用预制 菜能减少对于大厨的依赖和缩减后厨面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根据《2022 年中国连锁 餐饮行业报告》,引入预制菜的餐厅成本可以节约达 8 个点,其中人力成本节约 6pct。

餐饮连锁化率持续提升,预制菜应用发展前景可观。连锁餐饮企业在快速拓店的过程中, 要保证餐品品质一致以及注重出餐速度,预制菜的特征能够完美适配。基于各连锁餐饮企业 具有差异化的需求,预计方便厨师二次处理的即烹和减免预加工时间净菜发展较好。连锁化 经营是餐饮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美团数据,2022 年我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相比 2018 年提升 7pct 至 19%,当前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仍远低于美国餐饮连锁化率的 54%,随着餐饮 连锁化率不断提升,将助推即烹和即配发展,预制菜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团餐快速渗透,助力预制菜行业规模稳健增长。团餐主要服务于校园、机关、企事业单 位等大型团体,具有采购计划性强,采购量大,供餐时段集中的特点,因此对预制菜中的即 烹食品需求较大。近些年团餐市场稳步增长,在餐饮业中占比不断提升,助推预制菜行业发 展,2017-2022 年团餐行业规模 CAGR 为 10.72%,2022 年团餐占餐饮业比例较 2017 年 提升 15.05pct 至 45.10%,同步带动预制菜的消费量增加。

外卖渗透率持续上升,促进预制菜(即热类)新发展。外卖场景侧重于出餐速度和操作 简便度两方面,因此催生出即热食品的料理包。使用料理包后,餐品制作时长可缩短 12 分 钟,顾客等待时长减少至 28 分钟。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2 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 1.1 万亿,渗透率达 25.4%。随着外卖渗透率持续提速及外卖企业新增注册量增加,预制菜 的降本增效的作用和其不可替代性更加明显,促进预制菜行业的良性发展,为预制菜行业的 增长奠定基础。

1.1.3.C 端认可度逐年提升,性价比助力打通 C 端蓝海市场

家庭结构及生活节奏改变增加对于预制菜的需求,性价比提升助力打开 C 端市场。近些 年,我国家庭人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10-2020 年我国户均人数从 3.10 人下降至 2.62 人。同时,因生活压力持续提升,人均每周工作时长不断增加,2022 年较 2018 年大约上升 2.5 个小时至 48.55 小时,对烹饪时间在 5-10 分钟内,且比外卖的料理包(低端预制菜)更 健康的预制菜需要较大。当前 C 端预制菜仍处于早期,逐步向好吃又不贵(如降低物流成本 等)转型发展,未来 C 端预制菜性价比的提升,将有望加速 C 端的渗透。

1.1.4.国标即将出台,助力预制菜行业规范化发展

2017 年以前,预制菜相关政策主要以大食品工业链为主,针对预制菜的相对较少。直 到 2022 年 3 月,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 条措施》,随后各地政府紧跟出台预制菜支持政策;2022 年 6 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预制 菜团体标准》,明确预制菜定义;2023 年 2 月,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是产业走向 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信号。2024 年 1 月 22 日,国标报送稿出炉,预计最快 半年内有结果,规定禁止添加防腐剂,并要求产品必须冷链运输,将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优先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企业将充分受益。

预制菜工业化趋势明显,头部企业优先获益。一方面,预制菜本质为速冻“食材+复合 调味料”,行业前期进入门槛较低,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供给端不具备定价能力,企业利润 主要以成本控制为主。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速冻食品,预制菜受制于加工复杂度更高、标 准化较低等缺点,对口味复原、保鲜度、冷链存储及运输要求较高,全国化制造壁垒较高、沉没成本较大,“小”“微”企业难以长期立足;因此,具备资源、成本及客户优势头部企业 有望在存量及增量的市场中优先受益。

2.行业竞争:短期差异化竞争,长期龙头优势凸显

2.1.中游生产企业充分受益,未来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中游预制菜生产企业充分受益行业成长。预制菜产业链上游为农、牧、渔业,提供原材 料及进行初级加工;中游为预制菜生产企业,对上游原材料进行深加工;下游渠道分为 BC 两端,B 端分为团餐、大 B 餐饮、中小 B 餐饮和外卖,C 端包括线下(商超、便利店、农贸 市场)、线上(新零售与电商)。受益于预制菜下游需求旺盛,但销售渠道极度分散,对供应 链的要求较高,小规模企业短期内难以快速响应下游的实时及庞大的需求,因此,已搭建好 高效供应链体系的中游预制菜企业将优先受益行业成长。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未来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由于我国各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口味 不同,及考虑到预制菜新鲜度要求和物流成本,预制菜企业的配送半径有限,预制菜玩家呈 现区域化分布,竞争格局高度分散。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 年 CR10 为 13.6%, 对比日本预制菜企业市占率,我国预制菜企业发展潜力较大,根据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数 据,日本预制菜行业 CR5 达 64.04%。目前行业仍处于错位竞争阶段,玩家类型较多,主流 玩家分为上游原料企业、速冻食品企业、专业预制菜企业、餐饮企业、平台型企业五大类。 我们认为,随着市场转换为正面竞争,市场需求将逐步导向具备规模效应(成本优势、物流 优势等)的企业,将持续压缩小规模企业的生存空间,行业集中度将有望不断提升。

2.2.B 端竞争要素:短期看起量,中期比布局,长期拼成本

B 端客户在采购预制菜的过程中,主要看重产品品质与成本,在当前预制菜尚未形成知 名品牌的背景下,客户议价能力更强。因此,预制菜生产企业的竞争与利润的提升主要表现 为规模效应。具体路径为 1)产品起量,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实现规模效应;2)全国布局产 能,降低物流成本;3)优化原材料采购。

1)短期看起量,产品打造为前提,渠道建设为关键。当前预制菜行业以中小规模企业 为主,平均规模为 1500 万左右,主要龙头规模在 10-20 亿元。产品未起量时,前期沉没成 本较高,当前大部分预制菜企业的利润无法支撑产能建设。以洪湖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为 例,总投资 10.35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 5.67 亿元,假设工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 20 年和 10 年,净残值为 0,每年折旧摊销 8000 万元。而产品打造为起量的前提,渠道建设为关键。 安井食品菜肴产品储备丰富的情况下,安井小厨成立的第一年依托原有经销商的渠道实现快 速起量,快速完成从 0-1 阶段,营收突破 2 亿元。

2)中期比产能布局,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竞争力强。为确保预制菜的新鲜度与品质, 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中都要求在低温环境中完成。冷链运费的计价因素包括距离、 重量与车型;当前冷链运输的实惠半径为 500-600 公里,超过该范围后,需要更换大车运输 且运费显著提升。因此,随着预制菜生产企业的发展,需逐步在全国重要的销售区域就地设 厂,扩大销售半径。而凭借资源禀赋优先完成全国生产基地布局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当 前的销售半径较区域玩家更大,物流成本更低,并且对目标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

3)长期比成本优势。根据味知香数据,原材料占预制菜总成本的 9 成,因此上游原材 料供应量的波动会明显影响预制菜的产能和价格。2021 年,安井食品收购新宏业和新柳伍 之后,安井食品对鱼糜供应的掌控力进一步加强,控制了全国 2/3 的淡水鱼糜,成本优势明 显,在近两年中国鱼糜批发价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安井食品鱼糜采购成本逐年下降。随着行 业竞争愈发激烈,后期规模化生产及新产品市场拓展将以比拼成本为主,产能规模效应与供 应链协同的战略铸造头部企业在预制菜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2.3.渠道对比:中小 B 为高景气成长赛道,优先关注领先玩家

大 B 端进入壁垒高,打入供应链后构筑较深的护城河。大 B 端包括高端酒店和大型连 锁餐饮,对预制菜的需求量较大,主要看重供应商综合服务能力,即产品关注定制、高质、 安全,并且合作中,要求快速响应、密切配合。基于大 B 定制生产谨慎、签约流程较长,合 作壁垒高,前期从边缘品类做起到成为核心供应商通常需要数年,护城河较深,因此供应商 常年稳定,新入局者较难打破现有格局。预制菜厂商进入大 B 端供应链后,合作后通常能够 快速起量,主要是依托单个大 B 客户起量后,由此佐证厂商的产品力及供应能力,并以此为 背书,以点到面切入其他客户,横向铺量,实现稳定增长。以三全切入百胜供应链为例,公 司产品体量由 2022 年的 2-3 千万,提升至 2023 年近 4 千万的规模体量,供应量接近翻一 番。

中小 B 端增速快,市场空间广阔,主流玩家必争之地。中小 B 为连锁门店在 100 家及 以下的企业,包括分散的中小餐饮企业、地方区域性连锁餐饮以及乡厨宴席,2023H1 中国 餐饮非连锁品牌数比重为 97.82%,中小 B 占据绝对主导。根据 2023 年中国餐饮供应链白皮书数据,2022 年门店数为 11-100 家和 3-10 家的餐饮店分别同比增长 15%和 40%,而其 他规模餐饮门店多数呈现出收缩趋势。该渠道的订单特点为小批量、多批次,采购较灵活, 主要为标准化产品,注重产品性价比,因此渠道粘性较一般。但同时,更易于预制菜企业切 入和起量,开拓的关键在于经销商拓展、维护客户以及在当地形成良好口碑。

团餐切入门槛高,以产品拓团餐公司数量为发展路径。团餐渠道较为封闭,进入门槛较 高,切入途径有两种:1)为团餐公司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适配产品(质价比高/解决现有产 品痛点);2)直接供应给企事业单位,但需要通过竞标或者依靠人脉获得专营权,其中团餐 公司采购路径更优。团餐渠道切入成功后产品需求稳定性较强,但受限于团餐企业规模普遍 不大(81%为 5 亿以下),以及采购品类分散,单个团餐公司采购规模不大,横向开拓团餐 公司数量为主要提升规模路径,而具备规模效益的预制菜企业具备天然的供应优势。

整体来看,当前 B 端需求体量较大和稳定性较强,重点关注。一方面,预制菜充分满足 大 B 和团餐需求,其中大 B 替换核心供应商成本大,若形成稳定合作,护城河较深;团餐 供餐时段集中,对于预制菜需求稳定。另一方面,中小 B 餐饮开店率与闭店率均较高,根据2023 年中国餐饮供应链白皮书数据,2022 年餐饮开店率、闭店率分别为 28.2%和 32.2%, 预制菜有效降低餐饮成本,提高餐饮门店存续周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