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6氪竞争优势及主营业务收入 36氪在线广告业务具备韧性
- 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 发布时间:2022/05/24
- 浏览次数:1640
- 举报

传媒行业之36氪研究报告:优质内容驱动商业化,企服业务未来“氪”期.pdf
传媒行业之36氪研究报告:优质内容驱动商业化,企服业务未来“氪”期。36氪是服务新经济企业的龙头平台,公司前身36氪网站于2010年上线,定位为聚焦新经济内容媒体,经历近十年发展,公司于201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通过行业领先优质内容与全媒体渠道辐射,公司精准化触达六大客群,目前已积累丰富内容生产经验和庞大企业数据库,能为客户提供在线广告业务、企业增值服务和订阅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目前在线广告和企业增值服务作为核心主业贡献九成营收,疫情后公司业务稳步复苏,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8.2%,调整后净亏损9515万元,同比大幅减亏(前值亏损1.59亿元)。作为服务...
1.服务新经济龙头平台:36氪定位清晰,内容团队强大
1.1 清晰定位独具先发优势 技术加成构筑品牌差异化影响力
36 氪扎根前沿科技,从聚焦新经济的内容媒体快速成长为以新经济为核心的商业服务平 台龙头。2010 年 36 氪网站正式上线,定位为聚焦新经济的内容媒体。2013 年创业服务平台 “36 氪+”正式上线。2016 年媒体业务独立运营,冯大刚出任媒体总裁,于 2017 年 36 氪 媒体完成 3 亿元首次独立融资。2017 年公司开启全球战略,在新加坡成立第一家海外媒体 KrAsia,致力于构建跨国企业交流合作、创业投资的综合服务平台,至今 KrAsia 产出超 3000 篇关于中国企业的英文报道,深受英语系读者喜爱,全网累计流量超 1000 万。
2019 年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在香港设立海外业务集团公司 36Kr Global,以整合 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资源,扎根亚洲市场并瞄准全球创新发展。2020 年举办“WISE 新经济 之王大会”,现场观众超过 2.2 万人,汇聚了来自高瓴资本、滴滴、蔚来、拼多多等的 300 多位优秀企业家、投资者和 KOL,是新经济参与者进行品牌建设和交流的优质平台。2021 年 公司与彭博终端达成内容合作。
庞大的一级市场数据库和基于巨大流量的用户大数据分析保证了 36 氪多品牌差异化内容。 公司与国内领先的一级市场金融数据服务提供商鲸准战略合作,管理着超过 84 万家企业的庞 大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的公司运营数据、财务业绩、融资活动、行业更新等信息帮助 36 氪 对新经济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提供行业领先的优质内容创作。另外基于 36 氪平台积累的巨大 用户流量,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偏好和需求,以定制化提供新经济内容和服务, 并提升内容发布效率。
行业领先水平的优质内容与全媒体渠道辐射保证精准化覆盖六大客群。公司提供以新经济 为中心的全套商业服务,完善的媒体矩阵如 36 氪 Pro、后浪研究所、超人测评发布新媒体领 域的不同内容类型。全网和全渠道立体的分发模式加深公司作为新经济内容平台的的品牌影响 力,除 36 氪 PC 端和 APP 端,也在微信、微博、头条、b 站、知乎等开设第三方平台账号。 公司凭借品牌影响力聚拢了六大客群:初创企业、投资机构、TMT 巨头、传统企业、政府机 构,以及个人用户,用户覆盖 20-60 岁,其中 26-45 岁占比 81%,来自各行各业对新商业世 界充满探求欲的头部大咖、商业精英、白领等泛商业人群,其中来自 IT、金融、互联网行业的 人较多,占比超过 70%。
1.2 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层内容生产经验丰富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实际控制人为 CEO、董事会联席主席冯大刚,持有 A 类、B 类股权 共 16.4%。API 香港投资公司、天宝富、国宏嘉信分别持有公司 15.7%,10.5%,7.4%的股 份。冯大刚自 2016 年 12 月起担任北京多氪的首席执行官,自 2018 年 8 月起担任董事,负 责整体业务战略和运营。冯大刚在媒体和投资领域拥有超过 15 年的经验,利用多年的内容影 响力和资源优势,带领组建的顶级内容团队保障内容高质量输出。
公司管理层有杰出的内容生产能力,在新经济领域管理、投资实践经验丰富。CEO 冯大 刚曾作为《第一财经周刊》联合创始人,担任副总编辑和市场部负责人。创始人暨董事会联席 主席刘成城拥有丰富的新经济领域管理实践经验,2013 和 2016 年两次被《福布斯》杂志评 为“30 位 30 岁以下创业者”。首席内容官李洋曾任《第一财经周刊》总编。公司内容战略采 用了 PGC 和 UGC 双引擎并重,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全网月均 PV 达 8.49 亿,同比增加 增长 50%,连续 14 个季度的增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3 主营业务盈利模式清晰,疫情下营收利润短期承压
36 氪基于高质量内容带来的流量,提供各种以新经济为中心的业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 化需求,目前有三大主营业务:在线广告业务、企业增值服务、订阅服务。在线广告业务通过 在 36 氪平台策划,内容制作以及全网渠道分发帮助客户建立和增强其品牌影响力,按单次广 告或年框/全案收费,2021 前三季度客户数分别为 132/188/192,客单价 25.2/27.5/27.8 万。 企业增值服务分为整合营销、线下活动和咨询服务三种形式,36 氪作为赋能者和服务者,为 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年框/全案,按次收费,2021 前三季度客户数分别为 28/50/74, 客单价 24.6/28.6/30.4 万。订阅服务按订阅者分为个人、机构,按年收取订阅费,2021 年前 三季度个人订阅用户分别达 172、581、974 人,前三季度客单价分别为 10009、1420 元、 1139 元;机构订阅用户分别达 57、87、87 人,客单价分别为 29700 元、59700 元、 91000 元。
公司逐步调整以达到较为稳健的业务结构,企业增值服务扩张成效显现。从 2021 年第一 季度公司将更多资源投向毛利率较高的业务,减少企业增值服务中毛利率较低的业务并按净额 确认收入。2021 年前三季度在线广告业务、企业增值服务、订阅服务的营收分别为 1.4/0.44/0.18 亿,在线广告业务和订阅服务的占比增加,除业务结构调整因素外,还因公司 更具创造性的广告营销方式和订阅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其中在线广告业务为主要营收来源,占 比近 70%。考虑到企业增值服务收入确认方式的变化,引入总交易额为补充指标,2021 第三 季度企业增值业务总交易额为 6630 万,上年同期为 6640 万。其中毛利率较高的咨询服务收 入和线下活动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14%和 72%,反映出公司在企业增值服务方面的扩张发力已 逐渐取得成效。
公司营收连续三年高速增长,疫情后业务结构调整背景下营收上升潜力巨大。公司 2017- 2019 年复合增长率 133.24%,2020 年受疫情影响许多线下活动减少以及国内经济整体疲软, 营收减少。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规模较小是由于第一季度开始企业增值服务收入变为净额确 认,前三季度净收入与总交易额存在 1.1 亿的差额,整体上疫情后营收存在上升趋势。随着公 司逐渐将资源投向毛利率更高的业务且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2021 年前三季度毛利和 毛利率显著提升,毛利率超过疫情前的水平,达到 56%。
坏账准备短期内抬升费用水平,利润受疫情影响和新产品开发短期承压。2017-2018 年 净利润增长较快,2019 年净利润为负主要由于管理费用大幅上升,为股权激励下薪酬开支的 大幅增加导致,调整后净利润 2017-2019 年复合增长率 125.7%,2020 年调整后净利润为负 由于营业开支增加:其中疫情下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的增加值最大;由于公司注重研发 能力的增强以提升内容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新产品如企服平台处于开发进程,研发费用稳定 提升。由于公司获客成本较低,且 21 年已降低坏账准备计提水平,目前费用水平已趋于平稳。
2.36氪内容筑基:内容+团队+渠道构筑影响力护城河
优质内容生产构筑坚实的影响力壁垒。36 氪作为服务新经济平台,其全生态建构于基石 业务——商业媒体内容业务之上。36 氪从报道新经济起家,目前已成为以科技驱动的商业媒 体,依托顶级内容及团队和全维渠道辐射逐步确立影响力优势,构筑深厚竞争壁垒。从商业模 式看,36 氪凭借内容的原创性与专业性,吸引大量流量,以高质量用户为主;积累流量,吸 引客户投放广告,营收规模逐渐扩大,毛利率提高,扩展业务范围至企业增值和订阅服务;公 司服务的新经济群体扩大,公司信息库规模扩大,数据分析能力增强,进一步提高内容质量, 吸引更多流量,形成“优质内容-头部影响-价值流量-企业资源-优质内容”商业模式的良性飞 轮。
2.1 专业团队打造优质内容,全渠道运营扩大平台影响力
内容形式丰富,热门专栏吸睛。公司为市场提供及时和富有洞察力的新经济相关内容,如 新经济行业和企业的深度报道、市场新闻、社论、评论及原创视频内容。公司内容涵盖行业广, 包括技术、消费、零售、医疗保健和企业服务等。公司内容形式丰富,如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平台内容来源丰富,一方面通过内部原创团队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从专业的第三方提供 商筛选内容。同时,公司撰写和发布主题专栏,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内容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未来优质内容保障强。平台内容生产流程包括内容创作、内容 编辑、筛选和监控以及内容分发。内容创作包含原创团队、第三方及用户互动三个来源,打造 集 PGC 和 UGC 于一体的综合型平台。公司拥有一支 84 人的专业内容创作团队,其中 42 人 经验丰富,对新经济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此外,平台内容还源自新经济领域的专业第三方,如 知名媒体、研究机构和 KOL。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与超过 1000 家第三方专业 内容提供商合作。内容编辑、筛选和监控包含自动和人工审查,自动审查 24h 运行,及时移 除平台违规内容;人工审查具有多次交叉性,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人士进行审查,确保内容合 规安全。内容分发方面,公司采用多渠道分发,包含自有平台(APP 和 PC 端)及第三方平台 (微博、微信、B 站、头条、知乎、百度和新华网等)。
内容核心团队专业性强,组建一支深耕新经济的“特种部队”,股权激励计划留住优秀人 才。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专业财经媒体,如《第一财经周刊》、《人物》、《新京报》等,多 人具备分析、投资及一线交易经验。为留存优秀人才,公司先后于 2014、2016 及 2019 年实 施股权激励计划,2019 年用于股权激励的费用达 9117 万元。
平台内容原创度高。根据公司调研,36Kr 原创内容比例超 40%,为全职人员撰写,且公 司无兼职人员,保证内容质量。相比之下,虎嗅文章转载比例达 90%-95%。 内容运营方向年轻化、视频化、精细化,为品牌传播的年轻化、多样化保驾护航。年轻化: 公司开设 svg 栏目,用户可以滑动图画来阅读,内容更易读;使用年轻受众喜欢的各种梗,如 “调休”、“B 站青年”等,使内容更年轻化。视频化:公司 2020 年在短视频端发力,截至 2021 年 7 月,全网粉丝数超 500 万。精细化:36 氪媒体矩阵,覆盖各垂直产业及受众,如 后浪研究所针对年轻群体,36 氪 Pro 更注重创投相关内容。三大运营方向确保品牌朝着年轻 化、多样化发展。
全渠道内容平台运营,发力短视频未来可期。公司采取多渠道运营策略,一方面,36 氪 站内涵盖 PC 和 APP 端,积累站内自有流量,截至 2021 年 6 月,实现全球累计读者总数 1.5 亿;另一方面,公司在站外多渠道进行内容铺设,包括微信、微博、B 站、头条、知乎、新华 网,粉丝数分别为 380w/333w/193w/49w/37w,汇集站外流量。此外,36 氪发力视频端, 在 B 站、抖音、小红书等多个平台铺设视频内容,其中 B 站、抖音粉丝数分别实现 78w/395w,位居 B 站知识大类第一梯队,是抖音财经科技类的 TOP 账号。同时,公司聚焦 财经内容,入驻多家热门财经平台,包括雪球、同花顺、富途证券等,覆盖全网二级市场的主 要社交、讨论平台,目前平台内容日均全网 PV 达 2400W+。此外,36 氪积极向多城多国横向发展,国内已布局重庆、广东、江苏、山东、陕西等 10 个重要地区,海外已布局日本、新 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澳新和欧洲五国。
2.2 形成坚实影响力壁垒,海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36 氪内容平台生产力强,影响力不断提升。2018 年至 2020 年,36 氪每年生产内容约 10 万篇,2021H1 微信主号阅读量超 10 万的内容超过 350 篇,平均每周超过 13 篇内容实现 阅读量 10w+。全网粉丝数超千万,月均 PV 持续增长,2019Q1 至 2021Q3,月均 PV 从 2.254 亿次增长至 8.487 亿次,2021Q3 季度同比增长率接近 50%,日均 PV 超 2400 万,平 台影响力不断增强。
强影响力沉淀高价值流量,巩固头部精英圈层影响力。顶级内容和全维渠道辐射放大 36 氪影响力,吸引优质流量,沉淀大量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用户。从用户画像看,36 氪典型用户 包含全年龄段头部精英人群(头部大咖、商业经营、白领和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和收入水 平,普遍关心 IT、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动态和最新咨询。同时 36 氪超级用户(付费购买过 36 氪产品)企 业 C X O 、 V P & 创 始 人 & 投 资 人 占 比 5 5 %,年 薪 在 7 0 万 以 上 占 比 4 6 %。这表明 36 氪已在一二线城市高知、高收入精英圈层收获认可,并不断巩固自身影响 力。
加强权威媒体平台及政府机构合作,持续拓展海内外影响力。基于优质内容和全渠道运营 形成的核心优势,平台不断取得海内外权威机构的认可。36 氪先后与优酷、新华网、人民日 报等平台合作制作《F.I.T 无数世界》科技跨年晚会、《了不起的中国企业》、中秋探月 H5 等 媒体项目,取得央媒及国内媒体平台认可。同时,平台还与地方政府合作,立足地方站,为地 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分析、咨询、投融资对接等服务。此外,36 氪与谷歌、彭博达成内容合作, 后浪研究所文章被环球时报翻译转载,受到海外媒体认可。2021 年 11 月,36 氪研究院成功 加入算术研究联盟,研究能力得到肯定。36 氪在生产泛商业、泛财经原创内容方面的卓越能 力与影响力得到多方认可。
3.36氪主营业务有机增长,企服平台打造新增长曲线
3.1 在线广告业务具备韧性,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3.1.1 新经济发展+品宣需求增加,广告业务优于行业
新经济蓬勃发展与企业品牌宣传需求持续提升,36 氪在线广告业务表现优于行业。21Q1 至 21Q3,新经济保持高增速蓬勃发展,消费生活、文娱传媒、电商、社交和硬件等赛道都展 现出高景气。2021 年在互联网广告行业整体承压环境下,新经济发展助力 36 氪广告业务持 续高速增长。此外,从企业广告需求角度,20H1 和 21H1,正在经历商业模式革新的传统行 业对于品牌宣传需求与日俱增,传统行业品牌广告占比从 52.6%上升至 65.5%,互联网行业 品牌广告占比从 13.1%下降至 12%,随着互联网行业逐渐进入高质量存量发展阶段,互联网 企业品牌宣传需求预计也有所提升,而 36 氪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为品牌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经济各赛道高景气高增速发展与客户对品牌宣传服务需求提高,帮助 36 氪在线广告业务具 备韧性。2017 年至 2019 年,在线广告业务营业收入从 0.74 亿元上升至 2.83 亿元,CAGR 达 95.76%,2020 年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下降至 1.73 亿元;2021Q1-Q3, 同期互联网广 告市场同比增长 24%,36 氪在线广告业务同比增长 34%,超行业平均水平。
3.1.2 内容高质量强影响:微信端内容发展成熟,短视频打开 C 端用户增 长空间
36 氪微信公众号发展成熟,具有溢价能力。完善的微信公众号矩阵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旗下设有“36 氪”、“36 氪 Pro”、后浪研究所、超人测评等多个微信公众号,截至 2021 年 6 月,微信公众号粉丝约 380 万,每周超过 4 篇推文阅读量超 10 万。21Q3 公众号中阅读 量 10W+推文数量达到 185 篇,阅读量 20W+推文数量环比增长 124%,21Q4 首次出现阅 读量超 30W+爆款内容。反映 36 氪平台影响力仍在继续增强,价值收到各方认可。我们认为 36 氪微信公众号矩阵影响力持续提高有助于广告客户和客单价的量价齐升,增厚广告业务营 收。线下调研显示 36 氪微信公众号的广告费用为 80 万/条,高于当前行业平均水平 50 万/条, 36 氪微信公众号已具有一定的溢价能力。
布局短视频拓展 C 端用户,有望拓展 2C 客户数量。36 氪 2020 年 8 月分别于抖音、B 站发布第一条视频。截至 2022 年 2 月 24 日,在 B 站发布视频 200 个,粉丝超百万,播放量 最高的视频《这才是 99%中国人的工资真相》累计播放量高达 630.8 万;在抖音发布 321 个 视频,粉丝超 450 万,其中 18-30 岁的粉丝占比接近 65%;对东京奥运会经济解读获得约 135 万点赞。短视频平台的布局使 36 氪触达安慕希、英特尔等 2C 客户,截至 2021Q3,短 视频平台的广告收入约占在线广告收入 10%,未来随着短视频内容的发展,36 氪品牌的影响 力提升,或有更多 2C 客户选择 36 氪平台作为广告投放方。
短视频业务拓展客单价,未来提升空间广阔。内容影响力提升和短视频等内容形式的创新 驱动 36 氪广告客单价稳步提升,21Q3 广告业务客单价已达到 27.8 万元/条,连续三季度增 长。从广告形式看,相较图文广告,短视频广告具备更强破圈宣传效果,是培养用户心智高效 手段。根据 B 站植入视频和定制视频广告单价看,账号“硬核的半佛仙人”粉丝数 650.28 万, 植入视频和定制视频的最低客单价均超 40 万/条;与 36 氪同为机构账号的观察者网(粉丝数 721.05 万)和央视新闻(粉丝数 815.69 万)定制视频最低客单价分别为 45 万元和 50 万元; 抖音平台 21~60s 广告最低报价为 2 万/条,账号“财经林妹妹”粉丝数 661.9 万,21~60s 广告费用为 15 万/条,账号“温义飞的急救财经”粉丝数 1068.7 万,20~60s 广告费用最低 价 49 万/条。随着 36 氪在短视频平台的发力,粉丝数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广告业务客单价仍 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2 企业增值服务着力扩张,孕育全新增长机会
企业增值服务乘市场数字化转型东风迎来发展新机遇。36 氪企业增值服务业务分为线下 活动、整合营销、咨询服务以及正在着力发展的企服点评平台。2021 年第三季度企业增值服 务收入为 2250 万,可比口径下的总交易额 6630 万,去年同期为 6640 万。2017-2020 年企 业增值服务在营收中的占比保持在 30-50%的较高比例,公司逐步调整业务结构,将更多的资 源投入到毛利率较高的业务中,为企业增值服务方面的扩张发力,2021 年第三季度企服业务 中毛利率较高的咨询服务收入和线下活动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14%和 72%,扩张成效显现。 2020 年开始测试运营并实现商业化的企服点评平台,是国内覆盖种类最多、最全面、最标准 的企业决策平台,随着数字化转型市场机会的到来有潜力助力抬升公司营收天花板。另外,北 交所的建立为公司打开了服务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机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公司不断挖掘增量业务的创新和增长空间,深入触达新经济各领域用户。公司为初创企业 建立公司知名度以获取更多融资及合作机会;为投资机构挖掘潜在高增长新经济企业;助力传 统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为当地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以寻求最优宏观经济增长路径。企业增值服 务客户数自 2017 年 140 个增加至 2020 年 306 个,年复合增长率 29.8%,2020 年受疫情影 响线下活动减少客户数略有减少, 2021 年客户数减少主因营收结构调整。客单价自 2017 年 30.3 万增加至 2020 年 63.1 万,年复合增长率 27.7%,2021 客单价减少主因口径变化。
3.2.1 线下活动深度链接六大社群 打造知名 IP
线下活动深度链接六大社群,增强 36 氪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公司搭建形式各样以新经 济为主题的线下活动,包括峰会、论坛、行业会议、粉丝节等,疫情背景下增加了线下活动与 线上直播结合的形式,为新经济参与者提供平台制造商业合作和投资机会。其中一年一度的 WISE 大会作为公司重磅 IP 已连续举办 9 年,不断增强公司的品牌粘性和商业化能力。2021 年第九届 WISE 新经济之王峰会主题为“硬核时代“,由 36 氪与抖音独家合作,会议横跨 8 个平行会场,邀请了上百名来自 TMT、AI 机器人、碳中和新能源、跨境电商等热门赛道的企 业家、投资人、经济学家、行业专家。3 天的线下峰会在抖音平台独家直播,总流量过亿,达 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升级。
定制化线下活动拓展传统增值服务的边界。例如与比亚迪合作组织的开发者创新竞赛,是 公司针对政府客户和大型行业领导者制定的创新创业竞赛服务模式,该竞赛吸引了众多的开发 者参与,并为智能汽车行业提供了无数新的解决方案。这场竞赛是比亚迪向开放创新过程迈出 的第一步,同时开发商可获取比亚迪的资源及其智能开放生态系统,达到双赢。
3.2.2 咨询服务或成未来重要增长点
36 氪研究院核心优势明显,研究能力获权威认可。36 氪研究院协助政府和企业客户进行 目标行业研究,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解决方案。2021 年 11 月 36 氪研究院成为算术研究 联盟的成员,该联盟由人民数据和巨量引擎发起,由波士顿咨询集团、凯度集团、中国国际电 子商务中心、中信建投研究院等国内外领先研究机构和专家组成,旨在依托精准的数据研究推 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和发展。
咨询业务上新台阶,或成未来增长点。36 氪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受业内专业人士一致 好评,企业层面已与大众中国、苏宁易购、携程、京东、字节跳动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政 府层面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杭州西湖区政府等提供过咨询服务。咨 询业务营收 2017 年 61.6 万增加至 2020 年 3262.2 万,增长态势强劲。企业方面,陆续增加 大企业的订单,如与阿里巴巴合作发布了《2021 年中国出行行业数智化研究报告》,并帮助 领先的高科技公司字节跳动和小米发布了行业研究报告。在政府方面,拓展地方站点数量,加 深与政府合作,地方站是 36 氪连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直接主体,是深入了解当地科创市场和 地方特色的窗口。目前地方站已在华南、华东、西北、西南实现布局,未来将继续拓展更多站 点,拓宽公司商业化路径。
3.2.3 企服点评平台解决行业痛点 助力企业增值服务新增长
多因素促 SaaS 行业迎黄金时代。2015 年至 2020 年,国家政策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 型,加之云计算技术日益成熟,我国 SaaS 市场规模从 98.9 亿元增长至 498.2 亿元,CAGR达 38.18%。2020 年受疫情影响,企业数字化需求增加,企业对 SaaS 整体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提升,催化 SaaS 行业发展,超 10%用户付费。2020 年 SaaS 用户数达 915 万家,付费用户 数量 102 万,占比超 10%。SaaS 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突破 1600 亿元。
伴随着 SaaS 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痛点亟待解决。从买方角度,2020 年 SaaS 厂商数 量 4500 家,约有 7000 款 SaaS 产品,而买方获取 SaaS 产品信息的渠道分散,尚未完善的 SaaS 产品内容平台为买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增加买方获取信息成本,加剧信息不对称,提高决策难度。从卖方角度,接近 70%用户偏好阿里、腾讯、百度等厂商的产品,大量中小微 厂商难以获得用户青睐,获客成本较高。
36 氪于 2020 年 10 月推出国内第一家综合企业服务决策平台—企业服务点评平台,充 分结合 36 氪的优势,意在解决行业痛点。基于“独立、公正、第三方”的定位,在买方角度, 36 氪利用自身积累的超 80 万家企业数据,搭建庞大的产品信息库;同时凭借强大的内容创作 能力,整合产品信息,为买方提供全面、综合的产品信息。在卖方角度,36 氪的品牌影响力 吸引头部尝试入驻平台,帮助中小型卖方获得品牌曝光,降低获客成本;而且将用户对产品的 使用情况反馈给卖方,使卖方能及时更新迭代产品,以期不断契合买方需求。
企服点评平台初显规模,日益完善。截至 2021Q3,36 氪企服点评平台涵盖 15 个企服行 业和 200 个细分行业,覆盖近 5000 款软件应用,近 400 家商家入驻平台,含腾讯、金蝶等 知名厂商,平台平均日活环比增加 109%,评论数量环比增加 57%,提供个人信息的潜在客 户平均转换率从 2021Q2 的 0.08%上升至 0.24%,环比增长 200%。截至 2022 年 1 月,已 形成从易用性、性价比、售后服务等多维度的周度、月度、季度评价榜单,有效降低交易双方 信息不对称程度,为买方购买产品和卖方完善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他山之石,窥见未来,36 氪企服点评平台助力 36 氪企业增值服务新增长。对标成立于 2012 年的类似平台 G2,G2 通过实时且公正的用户评论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产品,2015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估值从 3000 万美元上升至 10 亿美元,截至 2021 年 6 月,G2 平台收 录软件数超 10 万,用户评论量超 130 万,月活数超 500 万。G2 主要通过出售付费调研报告 盈利。从运营数据上看,36 氪企服点评平台与 2015 年 7 月 G2 发展情况类似,随着 36 氪企 服点评平台买卖双方数量增加,企业点评平台生态逐渐完善,参考 G2 通过出售付费调研报告、 提供咨询服务等盈利模式,36 氪企服点评平台未来的盈利模式如为卖方提供咨询服务、收取 客户咨询费用等有望助力企业增值服务实现新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最新文档
- 最新精读
- 1 2024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AI与无代码融合催生120万企业级应用新生态
- 2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国论文数量领先但影响力仍有提升空间
- 3 2025年中国酒店业趋势分析:Q2景气指数回升至-24,结构性复苏特征显著
- 4 2025年汽车行业创作者营销白皮书:社媒投放占比提升至三分之二,信任连接成增长新引擎
- 5 2025年中国美妆护肤行业趋势分析:Z世代与银发族共筑1.7亿搜索新生态
- 6 2025年中国航空服务业分析:旅客满意度测评揭示服务升级新趋势
- 7 2025年中国机场服务测评分析:旅客满意度揭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 8 2024年数据湖仓技术分析:Databend如何以低成本实现PB级实时分析
- 9 2024年动力电池行业十大趋势分析:产能过剩与技术创新重塑市场格局
- 10 2024年大数据分析平台降本增效研究:预计算技术如何重构企业数据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