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

  • 上传者:数***
  • 时间:2024/10/24
  • 热度:932
  • 0人点赞
  • 举报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稳步推进,多元、有序的交易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将继续深化。目前,电力期货已被纳入我国期货上市计划,作为战略储备品种,将在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外,电力市场建设与新能 源发展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深刻影响工业品成本、能源转型节奏、以及实 现碳中和目标等。为了深入跟踪与研究中国电力市场,为电力期货上市做好准备, 我们将开展一系列专题研究。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可大体总结为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电力建设启动 “集资办电”,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被改变,1997年建立国家电力公司, 实现行业的“政企分离”;2002年第一轮电改启动,开始中国电力市场化改 革,“厂网分开”成为这一阶段的改革主线;2015年新一轮电改启动,针对 市场化改革总体目标及路径作出更详细的部署。截至2023年,中国市场化交 易电量比例已达61.4%,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电力价格调控方面,发电侧上网电价逐步市场化。新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经 历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标杆电价、竞争配置与政府指导价并行、平价上 网四个时期。煤电的上网电价机制变化可以概括为经历了还本付息电价、经 营期电价、煤电联动的标杆电价以及“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电价四个 时期。用户侧电价销售电价采用双轨制,居民、农业用户实行计划轨、工商 业用户实行市场轨。工商业用户上网电价分为市场交易电价和代理购电两种。 代理购电制度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起到过渡和兜底作用。

从广东地区来看,电力季节性的供需不平衡对电力市场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同时也为更灵活的市场机制提供了发展机会。2023年12月28日,广东电力 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营阶段,目前已形成“现货+中长期”交易模式。中长期 电力市场结构中,一级市场更关注长期稳定的电力交易,二级市场提供一个 调整和优化短期电力合同的平台。为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年度交易中以双边 协商交易为主。现货市场交易较活跃,价格实时反映供需关系。

未来改革展望,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分时电价系统运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 纳。绿证交易满足公司和个人碳足迹管理的需求,进而激励绿色能源行业的 更大发展。

1页 / 共35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1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2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3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4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5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6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7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8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9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10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11页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价调控机制专题研究.pdf第12页
  • 格式:pdf
  • 大小:3.5M
  • 页数:35
  • 价格: 4积分
下载 获取积分
留下你的观点
  • 相关标签
  • 相关专题
热门下载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