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来源:未来智库
  • 发布时间:2019/03/23
  • 浏览次数:9806
  • 举报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www.vzkoo.com)搜索下载。

1.头部互联网企业驱动 IDC快速发展

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底 5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占比达 70.0%,较 2016 年提高 27.4%;100Mbps 以上的用户总数占比达 38.9%,提高 25.0%。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近三年来每年增长一倍以上。高带宽的广泛覆盖和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爆发带来了视频、游戏等行业的蓬勃发展,驱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需求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近年来“互联网+”推动传统行业信息化进程,全面来临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和商用在即的 5G 技术加速更多工业企业的网络和 IDC机房需求。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我国数据中心市场收入在 2012 年至 2017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32%,预计未来三年平均增速在 25%以上。数据中心建设和数据中心市场收入的高速增长将逐步释放积压的需求,并最终与骨干数据流量增长相匹配,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从机柜数的维度分析,按照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2018 年国内 IDC 机柜数超过 210万,与 2017 年底 166 万个相比增长超过 26%,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增速超过 40%,中小型增速基本维持不变。2017 年增速比较高,达到 37%左右,随着经济形势回暖,及大型和超大型 IDC 快速上线,我们预计 2019 年国内 IDC 行业增速在 30%左右。

国内 IDC 行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一线城市供不应求,偏远区域产能过剩。由于运营商在 IDC 机柜数的占比超过 60%,且运营商的 IDC建设不以核心城市和大企业为分布,主要是和当地政府合作共建,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广。部分地方政府基于政绩考虑,乐于设 IDC,如云南、贵州、内蒙古等,运营商在这些地方建量大,而当地对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没有那么大,导致部分地区供过于求。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一线城市仍将供不应求,一线互联网公司和云计算公司对数据中心的需求维持相对高位增长。

IDC 行业发展受 IT 技术发展所驱动,包括云计算、社交媒体和游戏、电商等产业。我们对 IDC 行业增长驱动力来源进行分析,从全国数据中心建设来看,最大的需求来自于云计算的发展。由于 IDC 的主要功能是为服务器提供物理存放位置,整体服务器的采购量能直观反映 IDC 需求。从生产周期来看,服务器约为 1-3 个月,增速波动比较大,IDC 的建设周期超过 1 年,导致 IDC 的增速较服务器的增速更加平滑。与美国相比,中国云计算发展落后美国 3-4 年,2015 年到 2018 年美国 IDC 增长维持 25%-35%,中国现在也处于这一阶段的开始时期,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国内 IDC 资本支出增速维持 25%-35%平稳增长。

上游芯片性能的提升,对服务器数量的需求有负效应,对整体 IDC 市场容量的增加有正效应。我们看到部分云计算厂商对服务器的需求在数量上有所下降,比如,腾讯 2019年服务器采购台数预计会比 2018 年减少,主要原因是腾讯对服务器芯片的性能进行了提升,单台服务器的算力翻倍。即上游芯片的性能的提升,云计算厂商能用更少的服务器台数实现和以往相当的算力。同时,芯片算力翻倍,单台服务器的功率也基本翻倍,单机柜的租赁价格随着功率增长而增长,整体而言,IDC 行业整体市场空间随着 IT 技术的发展,仍向上提升。

1.1 中国 IDC 机柜数量维持较快增长

我国数据中心总体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机柜数量亦随之高速增长,2016-2017 年度数据中心总数由 1641 个增加到 1844 个,机架数量由 124.4 万个增加到 166 万个。其中大型规模数据中心(规模大于等于 3000 个标准机架小于 10000 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和超大型规模数据中心(规模大于等于 10000 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为增长主力,新增 33.5 万架,增长 68.0%;中小型规模数据中心(规模小于 3000 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增长较为缓慢,新增 8.1 万架,增长 10.8%。综合我国所有数据中心后机架总数增长 33.4%。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我国发展数据中心起步较晚,行业标准和监管规范的及时跟进使得我国数据中心建设进程较快。由于数据中心和机架数量存量远小于相关流量需求,目前仍以新建数据中心和提高上架率为主,旧有数据中心替代较少。2017 年超大型数据中心和大型数据中心的上架率均有 5%左右的提升,显示出数据中心机架的需求依然强劲。未来三年内数据中心和机架数量将保持增长,由互联网企业领头的数据中心建设倾向大型规模和超大型规模的数据中心,预计大型规模以上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将维持增长主力的地位 ,在我国数据中心机架市场中成为主流配置并对后续的整机柜等设计产生较高的需求。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1.2 主流云计算厂商的 Capex 支出及云计算增速

国内主流上市云计算厂商主要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海外主流云计算厂商包括Amazon,Apple,Facebook,Alphabet(Google),Microsoft,IBM 等。近年来云计算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业模式接受,云计算厂商的资本支出和业务收入随之大幅扩大。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海外云计算厂商的资本支出规模大幅超出国内厂商,一方面因为海外云计算厂商运营范围更广,客户基数大,国内云计算厂商的海外布局主要以中资企业为主,份额较小。据Gartner 数据,2017 年阿里云在全球市场份额约为 4.7%,而 Amazon 的 AWS 则高达51.8%,因而在数据中心的需求上产生较大的差异,2017 年美国互联网公司拥有 130 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中国互联网公司仅拥有 16 个;另一方面国内的数据中心建设符合政策导向,不仅在税收、土地使用、用电价格等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设备采购成本和研发投入成本也有一定的优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支出总额。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国内上市云计算厂商资本支出与市场份额排名一致,阿里云占据先发优势和领先的市场地位,腾讯云奋起直追,百度在云方面发力较少。阿里云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部署数据中心,2018 第三季度在全球公有云市场排名第四(Synergy Research Group 数据,Public Cloud Leadership by Region – Q3 2018),2018 年 10 月更是将建立在伦敦的第二个和第三个云计算中心投入运营,在欧洲市场发力与 Amazon 竞争。

云计算厂商的收入仍维持在高速增长,其中阿里云立足中国拓展海外,增长最为迅猛;腾讯在这两年的爆发中获得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增长空间大;亚马逊占据了最大市场份额,基数最大且保持稳健增长。

我们预测未来三年国内云计算业务总体仍可以保持 50%以上的增速,由云计算增长带来的数据中心需求仍非常旺盛。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阿里、腾讯、字节跳动 IDC 建设规划

我们预计从 2019 年开始后三年内是运营商 5G 投资的波峰期,而 2022 年随着运营商投资的回落,中国将进入到一个互联网企业驱动 ICT 投资为主的新时代,届时互联网企业资本支出将有望超过运营商的资本支出。互联网企业 IDC 建设龙头主要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当下今日头条和抖音的火爆为字节跳动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提供了高速追赶的动力和资源。

2.1 阿里IDC规划及天蝎机柜解读

2.1.1 阿里 IDC规划

阿里在北方建设阿里北方云基地,采用“一点三中心”方式,包括一个阿里示范展示点和三个相互备份的数据中心,阿里张北云联数据中心,阿里张北数据港数据中心和阿里中都草原数据中心。三期工程计划各占地 200 亩,各投资60亿元,容量均为10万台服务器。其中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分别于 2016 年 9 月和 2018年4月投入使用。三期工程中都草原数据中心在 2017年4月开工,总投资 60 亿元,2018年11月已经封顶,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阿里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落户南通,2017 年 12 月开工,总投资 180亿元。项目一期计划在 2019 年中建成并投入运营。2018 年开始建设的数据中心包括阿里巴巴乌兰察布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在 2019 年下半年投产;阿里巴巴广东云计算数据中心河源项目,将在源城区、江东新区、河源高新区建设三个大数据园区;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仁和项目。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阿里未来几年都有持续大规模采购服务器我们预计阿里 2017 年采购服务器 17万台左右,2018 年采购 32 万台左右,预期未来两年整体采购 100 万台服务器,其中 2019年40 万台,2020 年 60 万台。阿里的天蝎单机柜对应服务器大概是 20台,考虑到数据中心除了服务器外还有存储、交换机、路由器、电源柜这些零散的机柜,所以大概 15台服务器对应一个机柜。如 2019 年需要部署 40 万台服务器,将产生约 2.67 万个机柜的需求,2020年约 4 万个机柜的需求。目前给阿里建设 IDC的供应商主要有万国数据、数据港、科华恒盛等。

2.1.2天蝎机柜解读

天蝎计划在 2011年提出并确定最初的技术规范,由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发起,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相继加入,英特尔担任技术顾问。众多厂商共同研发制定整机柜服务器解决方案。在阿里的数据中心规划中使用的整机柜服务器 AliRack均采用天蝎计划的标准,百度、腾讯、中国电信也都部署了天蝎整机柜产品。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天蝎机柜有三方面价值:一是标准化的整机柜做到了一体化交付(每日可部署服务器大量提高),模块化设计(包括集中供电、集中散热),自动化管理,降低了采购、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二是通过标准、资源池化,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天蝎机柜逐步将服务器内部更多部件解耦出来并池化,可以灵活创建满足不同业务的服务器机型,满足业务的实时快速交付和灵活的配置需求;三是 BAT互联网巨头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有较强的服务器定制需求,天蝎机柜在标准上规范化,减少供应商在定制化机型上的话语权,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 10 月开放数据峰会上,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宣布天蝎整机柜2018年市场部署预计达 2.2万架。天蝎计划的推进极大促进了大型以上规模数据中心建设速度和运营效率,进而利好参与整机柜制造的各级供应商。

2.2 腾讯 IDC 规划及进展

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工程 2017 年 10 月开工,2018 年4 月已经开始放置 IT 箱体。占地 70亩,数据中心安放在六个隧道中保证安全和防护,用于放置腾讯业务最核心的数据。

继天津、上海、深汕合作区之后,在重庆自建大型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在西南的重要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项目占地 250 亩,总投资额 60 亿元人民币。一期腾讯云重庆黑石数据中心容纳 10 万台服务器,在 2018 年 1 月正式对外开服,二期均可以容纳 10 万台服务器,已启动拿地流程,计划 2018 年底开工。

2018 年 5 月宣布计划在南京建立华东最大的数据中心,腾讯大数据中心及智慧江宁项目。投资额过百亿,年内完成项目前期协议签署,预计 2020年投产。

我们预计腾讯云对服务器的采购更多是满足自身业务的发展。整体来看,我们预计2017 年整体采购服务器的量在 25 万台左右,2018 年 40 万台左右。2019 年预计采购 30万台,数量有所下滑但服务器版本有很大的升级, CPU、内存、光模块这几个主要的服务器构建都进行了翻倍的增长,算力和处理能力方面所支撑的业务业务体量相当于 2018 年60 万台的计算量,维持 50%增长。服务器价格从 2018 年 3 万/台的均价上升到 2019 年的 5 万/台,2019 年腾讯服务器资本支出增长 25%以上。未来腾讯云计算还将维持比较高的增长,从 2018 年 10 月 1 日以后,腾讯对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把 to B的业务作为后续重点发展方向,以云计算、政企云为主的发展方向未来会带给腾讯集团可观增长。

2.3 字节跳动 IDC规划及进展

字节跳动在 2013 年 3 月仅有几十台服务器,2013 年底增至一千台;2017年初在租用的数据中心拥有 2 万余台服务器。首个集中化交付使用的数据中心位于怀来的秦淮数据官厅湖新媒体大数据产业基地,70%电能为清洁能源,电价低廉。2017 年 12 月开始放置服务器,一期园区约 5 万台服务器已投入使用,建设的二期园区,计划放置 9万台服务器。

2018 年 8 月 22日,今日头条与英特尔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今日头条技术副总裁杨震原表示已有约 17万台服务器。未来将与英特尔在设立于字节跳动数据中心的技术创新实验室深度合作,希望在算法上实现创新而不是仅堆叠资源。

我们观察到,字节跳动在 2018 年上半年每季度平均采购 2-3万台,三季度猛增到8万台左右。从侧面反映,头部互联网企业 BAT 由于体量较大,电商、社交、游戏等互联网应用对头部互联网流量增速的影响不大,但视频、媒体分发驱动依然非常快。2018年四季度抖音在美国增长也非常快,单季度增长几千万用户数,我们预计字节跳动未来对服务器的采购量仍将维持较高增长。

3.IT设备(服务器、存储)需求快速增长

传统数据中心使用 CPU 进行计算,存在 Cache占据较大空间,计算能力浪费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框架下的视频、神经网络等需求发展迅猛,更适合使用 GPU 进行计算,GPU 最大化并行计算,有高效的图像处理能力。GPU服务器在人工智能方面逐渐取代 CPU 服务器,2017 年 GPU 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5.65 亿美元,IDC 预测 2017年到 2022 年之间,GPU 服务器市场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 43%,主要供应商是Nvidia,AMD和英特尔等。

使用 FLASH 闪存芯片和 DRAM 来读写数据的固态硬盘(SSD)作为存储设备,在读写速度方面的相对于机械硬盘(HDD)要快,随着单服务器算力提升带来的读写速度加快,固态硬盘将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3.1 服务器、存储随云计算需求增长而快速增长

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对服务器的需求仍在维持快速增长。从服务器需求的计算标准来看,国内云计算的技术水平,一台服务器大体能支撑 4-6 万云计算收入,如阿里在2017年(日历年)云计算收入是 112 亿,预期 2018 年全年超过 200 亿,增量 88 亿,按照 4-6万云计算收入对应一台服务器计算,2018 年用于阿里云的新增服务器为 14.6-22万台。也就是说 2018 年阿里采购的 32 万台中,有 14.6-22万台用于云计算,另外的服务器用于电商、蚂蚁金服以及其他业务增长需要。从行业的发展来看,2019-2021 年云计算增速维持在40%-60%,阿里云百亿级的收入增量对服务器仍有大体量的驱动。未来几年,我们预计一线互联网企业对服务器采购维持相对快速增长。

3.2 上游芯片带来的服务器更新换代

上游芯片性能的提升,有力的推动了服务器的更新换代。受摩尔定律的影响,处理器

每隔 18 个月,性能翻倍。而正常服务器的使用寿命有 4-5年,即旧的服务器被新的服务器替换时,性能能提 8倍左右。如果按照服务器的寿命周期去替换,新旧服务器的代差明显。实际采购中各 IT公司有差异,大的互联网企业服务器的更新周期比较短,小型互联网及传统行业服务器更新周期比较长。

芯片的价格波动,对服务器采购量影响较大。2017 年底服务器芯片尤其是 CPU和内存的芯片涨价幅度非常高,导致服务器供应商在 2017年下半年不愿意供货,部分订单转移到2018 年,2018 年前三季度服务器台数增长超过 35%,金额增长达 68%。预计 2019年行业会恢复到正常增长水平,且长期来看,服务器的采购金额维持相对快速增长,短期内芯片价格波动对服务器出货量的影响较大。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3.3 云计算厂商服务器白牌化成为一种趋势

云计算需求带动数据中心建设,进而带动服务器销售增长。由于公有云涉及到较复杂的客户定制需求,品牌厂商应对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配置和价格,导致采购过程复杂化和成本提高,ODM 厂商根据 OCP、ODCC 或 OPEN19 制定的标准和硬件开源的资源进行服务器设计和生产。不搭载品牌软件的白牌服务器成本低廉,规格标准,对客户定制要求接受度更高,在云计算厂商中广受欢迎,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从 2016年第一季度的 14.0%到 2018 年第一季度的 24.4%。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由于白牌厂商和品牌厂商之间存在上下游业务关系,云计算厂商直接采购白牌服务器实际上是越过了中间的品牌厂商。品牌厂商在中间获得利润的关键在于技术提供的维护等服务。传统企业服务器数量有限,运行时往往负载较高,服务器稳定性出现问题可能有较大影响;云计算厂商的分布式架构对个别服务器故障敏感性较低,有充分的应对空间。

传统企业采购软硬件一体服务器,个别需求直接向品牌厂商定制,减少工作负担;云计算厂商当下需求倾向于软硬件解耦,提升整体的运维能力,品牌厂商的软件捆绑成本过高。传统企业自建机房由于 IT 能力不足,对维护等服务需求高;云计算厂商的数据中心有专业的运维人员。

云计算厂商需求如今是服务器行业销售增长的主要动力,白牌厂商能满足要求的同时降低数据中心建造成本,因而在短期内能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长期来看,品牌厂商利润和份额受到的影响有限。品牌厂商如浪潮等,也开始依据 OCP、ODCC 或OPEN19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已经接近与白牌化生产,云计算厂商的在数据中心建设高速扩张期结束后对成本敏感性下降,对品质的要求将提高。另一方面未来云计算厂商希望对服务器的各个组件进行解耦并池化,有软件技术优势积累的品牌厂商更可能在这一层面上提供解决方案。

4.CT 设备(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国产化替代明显

数据流量的持续爆发增长考验了数据中心的承载能力,数据中心需要优化数据传输性能和内部软硬件管理,带来高负荷的运维工作,通过 SDN(软件定义网络)进行集中管理并将控制层和转发层分开,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将传统 CT业务部署到云端,从而实现软硬件解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在 CT设备上的应用可以提高控制效率,降低运维难度。

未来基于 SDN 的网络架构,将物理网络交换机硬件和网络操作系统解耦,白盒交换机开始出现。客户因此可以选择最佳软硬件平台,对网络的定制和自动化也更为自由。在数据中心低端交换机上(如 TOR),云计算厂商可以采用硬件外包,自研网络软件,价格更便宜,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硬件成本。但由于高端交换机不仅在硬件上有专用芯片,且路由协议算法难度较大,云计算厂商自研成本较高,向现有交换机厂商购买成本更优。白盒交换机在数据中心低端交换机中的普及,后续将成为主流,将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软硬件捆绑销售垄断。为此,思科提出软硬件分离的销售方案,这意味着技术上有一定劣势,但占据硬件成本优势的国内厂商,可能在白盒交换机上有更多机会,如星网锐捷为阿里云提供白牌化的交换机

4.1 中国 CT 设备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各个行业信息化的需求加大,传统企业用的 CT 设备市场规模逐年稳步上升。最近今年,随着国内大量数据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拉动了交换机和路由器市场规模,同时也提升了网络安全方面的需求。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国内交换机市场最大供应商在 2018 年上半年是华为和紫光股份,均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且保持较快增长;思科占一成市场份额,其他公司占比都较小。在 2015年以前国内交换机市场以国外厂商为主,主要包括思科和惠普,国内厂商有与之抗衡的华为和份额较小的星网锐捷和中兴通讯。2016年惠普将新华三出售给紫光股份,离开了国内交换机市场;思科近五年来在国内交换机市场不断萎缩,难以再与华为或紫光股份相抗衡。

国内防火墙硬件市场和统一威胁管理硬件行业格局较为分散,比较大的有北信源、启明星辰、绿盟科技、深信服等。

国内路由器市场中华为占据绝对优势,剩余部分市场份额被高度分散在包括紫光股份、中兴通讯、思科和诺基亚等厂商手中。如今 88.4%国内的路由器均从中国产出。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4.2 阿里、腾讯 CT 设备主要供应商转为国内厂商

阿里主设备商曾经是新华三,由于新华三母公司紫光股份进入公有云市场,与阿里云形成竞争关系,阿里逐渐将供应商换成星网锐捷。星网锐捷以“融合、虚拟化”为核心特色构建符合云计算特性的下一代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腾讯 CT 设备保持由新华三供应,现在使用超 500 台 H3C 数据中心交换机,2万H3C接入交换机。从 2010 年腾讯云推出到 2013 年合作 SDN 升级,新华三的各种设备大量部署在腾讯云中,更在 2016 年腾讯云“黑石”项目中提供基础网络、SDN 控制器、NFV控制器及网络编排系统。

5.机电设备(电源、制冷、服务)技术驱动明显

数据中心主要运营成本在于能源费用,传统的不间断电源 UPS 转换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数据中心降低 PUE 的目标。如今可靠性高、成本低的高压直流电源(HVDC)将受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的欢迎。采用“HVDC+市电直供”或者 HVDC离线模式,可将供电效率从原来 90%左右,提升至 94%,甚至 97%以上。2018 年下半年开始,阿里云已经开始采用“HVDC+市电直供”方案,其 HVDC 供应商包括中恒电气、艾默生、台达等。腾讯采用模块化 UPS 方案,主要由易事特供应,有向“HVDC+市电直供”的方式进行技术转变。

由于数据中心除 ICT 设备外,最大的能耗在制冷方面,因此,如果想要降低 PUE,最好的方式是降低制冷的能耗,也就是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的地方,一般数据中心的PUE值约低。随着数据中心服务器性能和功率不断提升,对制冷的提成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传统风冷能支撑的最高单机柜功率密度约为 15kw。未来随着单机柜功率进一步上升,风冷难以满足降温需求,液冷解决方案成为必然,冷板式、浸没式都已取得一定成果,改造难度和实际降温效果适合不同的数据中心类型。而目前市场上掌握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国内厂家基本没有,主要的技术壁垒在冷却液,国内厂商仍有较长的路要走。目前,阿里云主要的空调供应商为依米康、艾默生,腾讯主要的空调供应商为英维克、艾默生。

5.1 电源设备技术发展方向及供应商布局

数据中心主流电源设备最早AC UPS+后备电池,可靠性差,维护难度大。另一种是HVDC 方案,系统结构大大简化,逐步取代 AC UPS。随着市电供电质量的提高,1路市电+1 路 HVDC 在大型数据中心中开始使用,可能是未来的主流之一。百度进行的 1路市电主供+1 路 HVDC 备用的市电主用,Facebook的半集中式市电主用方案需要输入电源一路引自市电,一路引自 48V 开关电源的 DC UPS,定制要求高。Google提出深度定制服务器,完全取消 UPS系统,用单路市电。市电断电时用电池后备和可靠的油机系统保证不间断,这一方法对电池提出了更高的集中化的要求。

电源设备有一定的门槛,由于数据中心对电源往往有定制要求,较小的厂商难以应对,导致行业集中化更强。供应商主要包括施耐德电气(Schneider)和艾默生(Emerson),艾默生早期收购华为电源事业部,并借此占领大量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较小的其他厂商包括美国的 Eaton,欧洲的 Rellio 和 Powerwave,国产的 UPS 厂商易事特,科士达,中远通,HVDC厂商中恒,科华,动力源,台达等。

5.2 制冷设备向液冷发展

制冷技术在过去以风冷为主,厂商倾向于把数据中心开在温度较低,开阔的环境中。有两个局限,其一是我国空气质量不佳,暴露在空气流动中对机柜寿命有一定影响;其二是部分数据中心需要低时延,因而修建在主要服务区域的周围,例如重庆等地的平均温度较高,通过冷机和风冷手段降温耗费大量电力,PUE 过高,不具备成本效益,且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液冷技术中浸泡式和冷板式已经有商业部署实例,较风冷而言在安装和维护上更为复杂。将液冷技术应用于整机柜进行一体化生产和安装,提供更容易操作的运维流程,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制冷技术主要供应商仍是风冷为主,冷机厂商 Tran, Carrier, York 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5.3 IDC 工程服务供应商逐步集中

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迅猛,面临运维管理和人才问题,西部地区更为突出。大型数据中心对降低 PUE 和提高响应速度有配套的要求,产生专业的运维服务需求,运维服务市场随着数据中心告诉建设而累积扩大。

我国数据中心运维人员和美国大型数据中心运维人员相比,人均管理机柜数量较少,专业运维人员的培养周期长,不符合云计算厂商当前高速扩张,大量新建数据中心的发展规划。短期内云计算厂商需要频繁管理和干涉新的数据中心以保证满足公司业务需要和客户需求,因而倾向于派遣内部人管理;长期来看数据中心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业务干涉少,运营维护多,对云计算厂商而言采购运维服务比培养运维人才更具成本效益,运维服务供应商可以保持稳定增长。

运维服务供应商有相当的规模优势,包括人员招募、培训、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行业集中倾向明显,前期优势企业容易成为行业龙头。

随着头部互联网企业对 IDC建设和运维需求量的激增,国内相关的人才在短时间内难以补全。目前来看,运营商 IDC 建设的主要也是有华为、艾默生、施耐德等。阿里选择 IDC建设与运维一体的供应商,主要有万国数据、数据港、科华恒盛。腾讯目前主要以租赁数据中心为主,直接向供应商提 IDC 建设的要求,待建好后将自己的机柜部署到供应商的 IDC中,主要供应商有万国数据、宝信软件等。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评论
  • 相关文档
  • 相关文章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 全部热门
  • 本年热门
  • 本季热门
分享至